发表学生论文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4-15

发表学生论文范文

看看眼下的语文课堂,真可谓“万马齐喑”。口语只是学生回答讨论问题的工具,最多也只是公开课上体现课堂氛围的装饰,很少被真正关注。其实,口语能力并不仅仅对于现实交际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生的考试也是如此,尽管试卷上没有口语试题,因为口语训练是提升学生文字表达水平的有效手段,它直接服务于作文教学。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化,包括摄取信息、整合加工、提取信息的过程,它既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这一点与书面作文完全一致,因此,它对于作文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下面谈谈口语表达训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具体方案。

一、服务于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叙述式口语表达训练

服务于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口语表达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叙述式说话的语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1.故事情节的详细复述

在小说、戏剧等叙事类文学作品教学之前,可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时对课文的感知,对课文进行详细复述,即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复述故事。这样的要求促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安排,从而对记叙类作文的叙事方式有所了解。如在进行《最后的常青藤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课文教学时,就可这样做。

2.情节改编与细节扩充

对叙事类文学作品进行情节改编和细节扩充,属于创造性复述,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究其实质就是文章的改写和扩写。它要求对原课文进行情节改造和延伸,对细节进行合理充实。这项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故事情节,比如,刘邦从鸿门回来没有“立诛曹无伤”,而佯装不知。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鼓励学生就“负荆请罪”这一情节展开想象,口头表述当时的环境、场面,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动作、神态甚至心理活动。

3.诗歌情境再现与再创造

在古诗词教学时,先让学生用现代汉语将其意境忠实表达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可能之景可能之情“开掘”出来。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如果学生将其理解为:“竹林喧哗一群浣衣女子回来,青莲摇动一条渔船顺流而下。”只是情境再现,如果学生将其发挥为:“一群村姑从幽深的竹林里跑出来,她们赤着双脚,挽着衣篮,系着碎花头巾,追逐着打闹着;撑一支长篙顺流而下,年轻的汉子唱着山歌,莲花娇羞躲开,一群鱼却尾随渔船追赶着歌声,船边水涡浅浅旋转着天空的云朵。”则是诗歌意境的再创造。显然,进行诗歌情境的再现与再创造,是为记叙类作文的景物描写和抒情做铺垫。

4.材料式口头作文

材料式口头作文,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让学生依据图片讲述故事。教师在作文课前,精心准备几幅生活化的内容关联的图画或照片。课堂上,要求学生联系图片内容,进行合理虚构,当众把编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里的图画可以是漫画、图片,也可以是剧照或电影镜头,最好源自名家名篇。在学生讲述各自的故事后,教师可以“亮出底牌”,把原作诵读出来,再让学生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不足,做二次修改。

叙述式口语表达训练具有这样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述上系统连贯、抓住重点的能力,叙述或虚构一件事,做到内容前后贯通,转合自然;有助于集体评议,让学生从词汇、句式、材料、主旨等方面进行点评,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拓宽写作思路。

二、服务于议论类作文教学的论述式口语表达训练

服务于议论类作文教学的口语表达训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论述式说话的语境,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评论综述

评论综述式口语训练,要求学生在熟悉基础课文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进行综合性复述,在这一过程中阐发见解。这种训练多运用在课文分析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即有一定难度,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打发的,学生持续发言时间以三五分钟为宜。比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哪些因素造成祥林嫂的死亡?启发学生联系课文从族权、夫权、神权等方面予以阐述。阅读教学中的评论综述是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这是写作议论文的基础能力。

2.主题辩论

主题辩论是一种高层次的口语训练形式。一个有思辨性的问题是有效进行主题辩论的前提。在教学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马蒂尔德是好女人还是坏女人?”这一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形式能使辩论者迅速抓住问题要点,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立论时有理有据,逻辑缜密,让对手无懈可击;使他们在驳论时,层层剖析,击中要害。主题辩论和议论文写作中的立论、驳论原理是同一的。

3.材料式讲演

发表学生论文范文

我国是文学大国,从《诗经》到《论语》,从汉代乐府到南北朝诗歌,从李杜文章到元朝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数量浩如烟海;上至言官大夫,下至歌姬弄臣,都为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这种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文学来说,文学理论是基于对以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能够描述文学作品的内涵、解释文学讨论中的问题的理论建构存在。无论是古代的文学还是现代的文学,其文学理论都是对文学发展的高度概括,而文学理论中的区别和同一性的研究,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文化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以文兴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用文学作品来讽刺当时的证据,并且以文章作为对君主以及当时政治局面的提建议之法。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等史书,被古代历代君王当做治世之道而研读和学习;同时,在国家昌盛的时代,君主也会鼓励文学家们撰写文章,发扬其统治时期的文化以及统治理念。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价值的一个评判方式,就是是否能够对政局的发展产生影响。

1.2以文言志

文学作品是文学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情感的抒发,是通过对社会观察所得到的领悟和感触,这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来源的研究结果。古代文学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对文学作品的来源表达极为明确,显示出了颇具特征性的以文言志的理论风格。屈原在《楚辞》中言明了自己对国家和对君王的热爱,曹操在《观沧海》中言明了自己的宏图伟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达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仕大夫情操。

1.3以文载道

道在古代文人的思想中即代表了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也代表了文学家们对自身修为发展的要求。虽然不同时代的文学家对道的定义不同,但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对个人思想以及社会、家国精神的表达。文不能载道,文学家的思想以及精神就不能得到传承,因此,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研究文学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是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2.1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

探讨不同文学理论的文艺价值,始终是文学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的今天,文学理论研究对网络文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价值方面的评论和分析,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对网络和非主流事物的抵触而造成的对网络文学的批判,已经转为目前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客观评价。并且,有研究者也指出:网络文学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阐述。国学的进一步兴起是对古代文化的追溯,而网络文学的发展是对现代文化的白描。

2.2自我批评性质的反思

文学理论研究者们对文学理论学科自身开展了反思性的研究。这主要表现是对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历史、发展模式、流派、学科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同时,产生了一些相关著作,如《文学元素学:文学理论的超学科视域》(郭昭第)、《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马建辉)等。有些论文也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如《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等;此外,文学理论研究者们还对文学理论研究的产出以及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反思。

2.3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创作,并高于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则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探讨文学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话题之一,这其中被讨论的最激烈的,就是文学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文学理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生存哲学意义。有研究者对文化政治这一新概念和关键词进行了界定和阐析;还有研究者致力于探讨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而生态文学则成为了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区别

3.1文与人之间的区别

提及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无论是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理论的概念都建立在某个文学大家的学说和作品上,例如,屈原的《九歌》和《离骚》所承载的爱国和忠君的君子哲学曹植《洛神赋》所承载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唐代李白诗歌中对这种浪漫主义情怀的继承;南北朝时期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出世的清高士大夫思想等。古代文学理论是复杂的,但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代表者却是十分明显的,提到某个文学理论,我们总能想到这些文学理论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这是因为,古代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如现代这样普及,而能够成为文学家的人屈指可数,因此,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某家之言,也就是以人为划分文学理论范畴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涌现出的文学创作者多如星辰,而且由于言论自由以及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文学理论发展显示出了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景象。如今,对我国文学理论进行范畴划分,决不能以文学家为标准,而是必须以文学理论流派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为标准。

3.2文学的服务对象不同

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高度的集成性,这与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息息相关,文学作为对社会文明高度综合和升华的产物,在其思想表达方面也具有极为明显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无论古代文学理论是偏重于对文学家对自身和内心的内省,还是偏重于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批判,亦或是对自然万物、山川河流的赞美,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抒发,都少不了对当时统治者的评价或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射。以唐代两大著名诗人的文学思想中体现的理论观点来看,李白在作品中展示的理论观点与盛唐时期的统治是十分契合的,其文华丽而浪漫,正显示了盛唐的政治和文化风貌;杜甫是在寂寂无名中去世的,他的诗赋在半个世纪后才被世人所称颂,而杜甫的文章,则多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底层平民生活的写照。对于现代文学理论来说,文学的实际作用在于服务于群众,因此文学理论多是对群众精神文明发展的探讨,是基于大众的,而并非直接与政府和统治相关的。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同一性

4.1文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相同

文学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这是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内容对社会发展的推力。文学理论的社会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即文学理论发展促进对社会青年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学理论研究的蓬勃开展,因此,文学理论研究使文学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这一点,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是现代文学理论,都显露得十分明显。孔子的三千弟子,无一不是从孔子的文学思想中继承了修身和治世等观念,而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则对高校文学教育的影响巨大,体现为教材的变革以及研究热点的变革等方面;另一个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态思想、人权呼吁等元素通过文学理论研究被独立出来,这是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进行再加工的过程。通过这种再加工,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被进一步升华和凝结,更容易被大众所认识到,文学作品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4.2古代文学热点与现代文学研究趋势相符合

文学所具何种精神意义,是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和每种文学思潮发展最终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文学发展的最终使命。通常情况下,一种文学思潮即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的影射,而目前全球最尖锐的问题究其根本,都可以用生态两个字来概括。发源于美国的生态文学,其研究已经逐渐从文学作品研究上升到文学理论研究层面,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发展,未来的生态文学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态精神的代表,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然、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彻底地反思、能够将人类社会的种种行为视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部分,这是未来生态文学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到顶峰时期所具有的精神意义。目前我国文学理论中的生态文学思潮发源于美国,但是考量生态文学的文学作品形式以及思想,却不难发现,现代的生态文学理论与我国古代多数描写自然之美,以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对山川热爱的思想是十分一致的,无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还是北风卷地白草折亦或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是对自然景观包含着欣赏、敬畏、赞叹的表达,这些表达与现代生态文学对自然的客观认识以及对自然景观中包含的自然哲学理论的反思是一致的。

4.3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在表面上看起来产品丰富,但实际上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文学理论思想却比较少。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批判思想之一,也是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性对文学理论发展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之一。有研究者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已经高度体制化了的学术环境密切相关,并且提出与体制保持距离,将是理论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经之途。这就意味着,对文学理论继续进行自我批判,从自我批判中寻找文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创新,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目前文学理论研究中的批判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使文学理论即与生活实际交融,又能够展示出其作为文化发展指导理论的独特性,这是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批判思想发展的目标;无独有偶,古代文学理论中也包含了很多批判思想,文学家们在表达这些批判思想的同时,也在寻求通过批判进行创新以及促进文学自身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元代以及之前的戏曲、杂剧进行的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再创作,使宋元戏曲和杂剧演变成小说以及杂文,即是在文学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这是值得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进行发展和学习的。

发表学生论文范文篇3

到了近现代,西欧国家在17世纪就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而我国成体系的课堂教学设计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开始采用。上海市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课堂教学法,其中的“议议”就是指课堂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又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进入21世纪,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发展趋向,但讨论式教学法不是被削弱了,反而进一步强化。讨论式教学法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

有的讨论课很热闹,学生也很积极开展,但课后却让人感到很肤浅。有的讨论课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们只是讨论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课堂较为沉默。怎样才能上好讨论课,决定讨论课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成功的讨论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因素。

一.学生在讨论课堂上的安全感

所谓学生在讨论课堂上的安全感,是指在讨论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没有窃窃私语的现象,特别不要有嘲笑或讽刺发言者的行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感到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在攻击性和保守性两个方面。攻击性表现在攻击不同意见者,不参与或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保守性表现在发言的观点没有挑战性,讨论问题没有深度,讨论课堂气氛沉闷。

创造和保持一个安全的课堂环境在讨论课成功的前提必备条件。这里的安全感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心理和情感状态的安全感。尽管有的同学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什么样的课堂情况下都可能“畅所欲言”,但大多数学生在没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中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怕自己被别人嘲笑,脆弱的神经不能得到保护。所以不安全感会严重影响讨论课的成功。作为老师,必须在在讨论课堂上时刻注意:学生发言的语气和讨论课堂现场的气氛。讨论课的语气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当然没有必要对其他同学的观点都表示赞同,但必须尊重和自己不同的观点。讨论课的成功是基于对不同观点的理解,没有这种尊重,讨论课堂就变成了聊天会或带着个人偏见的吵架会。对于学生来说,讨论课的两个重要目标是如何理解他人,能够让他们的观点受到挑战。让学生学会用和谐协商的方式争论。

二.学生在讨论课堂上是否真实参与

学生真实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参与者发表的观点是与其他参与者的观点紧密联系,并且参与者的发言是以尊重其他同学的方式进行的。学生没有真实参与课堂讨论体现在不参与和表面参与两个方面,不参与的表现是学生长时间的沉默、走神,同学之间很少有互动,表面参与的表现是学生只是单纯的谈话、无依据的发言、重复引述专家的话。

我们应该用以下方法识别学生是否真实参与课堂讨论:学生们参与讨论是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吗?讨论是围绕中心议题吗?发言者是不是在不同观点间转换,而没有深入文本?发言是不是仅仅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对同学观点的回应?所以学生的真实参与表现在他们在讨论课堂上有深思熟虑的发言,有彼此尊重的积极互动。

三.学生在讨论课堂上的发言是否有挑战性

学生发言的挑战性是指参与者的发言体现了所讨论问题的复杂性,并且能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所讨论的问题和文体要有很强的挑战性,既能使理解力强的同学有深入思考的空间,又能使理解很差的同学不至于理解不了。作为教师,要保持这种问题的适宜性,要能控制全体同学的相对理解程度,不能顾此失彼。要判断讨论课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人数,发言的观点是否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当讨论陷入僵局时,能否让学生联系文本进一步思考。讨论课所有对话的中心,是否围绕文本中的观点。

四.学生在讨论课堂上是否占据主导权

所谓在课堂上占据主导权就是指课堂上的讨论始终围绕着对中心问题的理解,并且大多数的关键问题都是由学生们自己提出来的。缺乏学生主导权的讨论表现以老师为中心的讨论,学生被动参与,参与讨论的情绪不高或讨论问题的水平较低。还有一种混乱状况就是讨论呈现的是一种缺乏纪律的争论,辩论时情绪容易失控,有的学生被排除在外。

在一个成功的、由学生推动的讨论课上,学生们会担负起主要的工作,通过彼此辩难来理解文本中的观点,直接引用文本中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当然,作为辅导者的老师并不是要全然置身事外,当讨论陷入僵局或进展缓慢时教师必须考虑合适的梯度予以点拨,使讨论步入正规。

识别课堂讨论的主导权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是谁提出的最关键问题,讨论课的方向是由谁决定的,讨论课的完整性由谁负主要责任。以上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学生。

  • 下一篇:发表工商管理论文范例(3篇)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阅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范例(12篇)

      阅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范文初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需要制定出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教学方案,降低学生的英语难度,激发其英语学习热情,满足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任务型教..

      daniel 0 2024-04-15 04:56:54

    2. 发表经济研究范例(12篇)

      发表经济研究范文1篇1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对策研究一、引言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

      daniel 0 2024-04-15 04:56:13

    3.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范例(12篇)

      让土壤变肥沃的方法范文关键词:假色槭;育苗;技术收稿日期:2011-11-08作者简介:李岩(1972―),女,吉林安图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方面的工作。中图分类号:S6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daniel 0 2024-04-15 04:24:47

    4. 老年人安全用药及护理范例(12篇)

      老年人安全用药及护理范文【关键词】跌倒、坠床;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91-01我科是康复科年轻护士多,高龄住院..

      daniel 0 2024-04-15 04:24:13

    5. 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知识范例(12篇)

      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所谓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不断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

      daniel 0 2024-04-15 03:53:24

    6. 道路照明制度范例(12篇)

      道路照明制度范文【关键词】隧道照明;ZigBee;光度调节0前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尤其是山区有大量的隧道,作为道路的特殊结构段,为了车辆行车安全,隧道里的通风设备运行费用和..

      daniel 0 2024-04-15 03:52:13

    7. 宝宝呕吐范例(3篇)

      宝宝呕吐范文分清溢奶和吐奶溢奶几乎每一位新妈妈都会经历小宝宝溢奶的困惑,宝宝为什么吃了奶不久就要吐出几口奶,甚至大口地吐奶?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

      daniel 0 2024-04-15 03:20:55

    8. 光电探测技术范例(12篇)

      光电探测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红外测温;阵列式;辐射率修正1.红外测温仪器在红外辐射温度测量技术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有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仪的测温是将物体发射..

      daniel 0 2024-04-15 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