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照明设计细则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1

公路照明设计细则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计量支付;变更;管理

众所周知,计量支付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所谓工程计量支付,是指按合同文件规定的方法对承包人符合要求的已完工程的实际数量进行测量、计算、核查、确认并支付款项的过程;工程变更,指的在施工中由某种原因引起的需要对原工程设计做出局部调整或修改的事项。凡对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涉及的各种工程的形式、位置、尺寸、数量、质量及标准进行修改或改变,都称之为工程变更。

1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内涵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是监理方、施工方和业主方权利和义务的突出体现。根据计量数据的处理情况,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全面把握,并及时掌握支付、违约和计量情况。一旦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其单价、投资额也会发生改变,如果工程变更前后的清单中有类似单价的,则根据已有的单价作为依据进行计价;如果在工程变更之后,工序发生变化或一些新材料的单价无法在现有价格明细上找出,则需要工程师根据市场情况对新材料的单价进行确定,结合投标文件相关条款重新组价,新单价须由承包人、监理单位及业主方商议之后决定。

2公路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明确而可行的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办法

工程的变更与计量工作要求承包人必须以相关的变更标准程序和变更管理办法为依据,变更工程的申报必须由业主、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整个计量和变更工作的进行如果没有管理办法作为支撑根本不可能高效地完成。

2.2计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达标

计量管理人员是工程计量与变更的直接负责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整个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若计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效果就差。公路工程计量与变更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管理者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现状看,许多计量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上都不合格,一些计量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在专业知识上较为欠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一些计量管理人员虽然具备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知识应用上缺乏实践,理论与实际难以有效结合。

3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对策

3.1计量支付管理

3.1.1计量方式的管理

采用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共同计量的方式开展计量工作,有利于在现场解决分歧,减少争议,保证计量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简化程序,节约时间。

3.1.2计量资料的管理

计量必须准确、真实、合法和及时。计量结果是正确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规则得出的,没有错计、漏计的情况,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工程内容按规定程序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合法进行计量。按照承包人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业主代表审批支付的程序开展计量支付工作。

3.1.3计量台账的管理

开展计量工作前,需认真审核工程图纸数量并建立清单数量复核表,建立原设计工程数量台账明细表及计量台账。计量工程量应控制在清单工程数量内,超出工程量部分,必须有完备的变更申报、批准手续。做好计量动态台账,按照合同规定,根据现场详细变动事实,客观公正的计算所发生的费用。

3.2变更管理

3.2.1提高对工程设计的重视度,尽量减少工程变更数量

工程设计调整、修改是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就必须尽量减少变更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在工程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应做好实地勘察工作,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情况,并以此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3.2.2做好施工现场的变更管理工作

公路工程的变更一般都是在施工现场发生的,因此,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变更管理工作,按照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管理工程变更;同时,将变更增加的工程数量纳入中间计量支付,项目施工有了资金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才能得到保证。

4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成本管理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在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丹.浅谈公路工程计量支付与变更的管理[J].四川水泥,2017,(2):162.

公路照明设计细则范文

关键词: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共用信息平台

引言

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出现了值得关注的趋势:系统管理范围要求从单条路线扩展到整个高速公路网络(例如某省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就达到800公里左右);综合利用交通信息增强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的意识增强(例如某市在收费系统招标要求中明确提出,收费是调控交通需求的重要手段,为此收费系统必须具有提供相关决策参考信息的功能);开始制定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并以此作为分期实施的交通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众信息系统等的宏观指导方案。

我们在制定某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过程中,为实现用户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分期实施”的要求,研究了对分步、分散建设的各种高速公路管理子系统如何进行系统整合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系统设计概念和技术方案。

本文所提出的共用信息平台是进行系统整合的重要工具。共用信息平台首先是一种规划概念:在系统规划阶段明确逐步扩展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关系,确定接口和功能衔接要求;共用信息平台也是一种管理控制概念:在系统建设阶段明确的目标,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要求等方式加以保证;共用信息平台又是一种技术概念:以此提供系统整合的技术依托。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逐步递进的发展战略

高速公路管理[1]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信息系统,一般至少包括如表1所示的组成部分,其中决策支持[2]等子系统称为信息增值服务系统。按照知识化、科学化管理要求,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完成各种事物性管理任务,而且需要逐步形成高速公路的“管理神经网络”,有效沟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实现将数据组织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将知识融入整个管理,全面支持事务管理、决策分析、制定战略过程的目标。

表1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组成

注:*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小;**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中等;***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强。

由于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建立技术和管理基础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建设一个功能完美的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同时,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子系统在分步开发过程中的反复修改,以保持系统开发的相对稳定性。逐步递进发展,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逐步递进发展的方式是抓住总体功能控制性规划设计,确定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衔接关系。当子系统的外部关联明确之后,再进入先期建设子系统的详细设计。我们将其称为总体控制设计,分块详细设计,分期实施,递进发展的积木式建设方式。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共享

为实现逐步递进发展的方式,需要预先分析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基础数据采集的共享性

整个信息系统运行依赖四个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监控系统——道路交通流量、车速等;收费系统——高速公路出入口od数据等;设计施工资料工程数据库——道路几何设计数据;道路养护管理系统——道路铺装情况等。

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积累的需求差异

各子系统对数据的时间要求存在着一定的需求差异,如监控系统关注的是现状数据,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事故信息分析系统等关注的是累积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的结合。

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

路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路段年平均日交通流量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事故信息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则要细致得多。应采用共用数据详细程度层次化方法,来满足不同的数据服务需求。

图1说明了在各子系统直接联系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数据流通状态。

图1中各数据流的具体构成情况见表2。

表2信息管理系统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内容

在各子系统直接进行信息传送情况下,存在系统共用数据缺乏明确的维护责任,数据的统一性难以保证,接口设计受到其他子系统功能要求的牵制等问题,影响逐步递进开发方式的实现。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是采用共用信息平台的方式进行系统共用信息的管理:共用信息平台担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共用信息的中转中心的职责,各承担数据采集的子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将共用数据发送给共用数据平台,由共用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加以存储,根据需求规则或者子系统的请求,采用规范格式将数据发送出去。这时的数据流情况如图2所示。

4.共用信息平台

共用信息平台的确切含义是对整个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共用数据组织结构和传输形式的一种规范化定义,以及一个对共用数据进行组织、存储、查询、通讯等管理服务的数据仓库[3]系统。

共用信息平台的责任在于:

从各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完成对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和避免数据冗余。

根据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对客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对于自身存放的数据直接加以组织输出,对于其他子系统存放的细节数据由共用信息平台提供查询通道。

从实现形式上看,共用信息平台具有分布式数据仓库的特征。对于各子系统经常使用的数据存储在共用信息平台自身的数据库中,而一些偶然使用的细节数据则仅在共用信息平台中纪录存放位置、更新时间、数据结构等信息,遇到查询请求时共用信息平台首先从相应子系统中提取数据,而后转送给等待服务的客户。图3显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结构。

图3共用信息平台的结构

5.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

面向用户的共用数据组织关系描述,是为各子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时提供可理解的数据间关系说明。这种数据关系包括:有关数据在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联系,数据的确切含义等。共用信息平台通过共用数据规范保障对外服务的信息透明度,其中涉及如下与用户查询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参照系、数据类型、数据粒度。

5.1路网参照系

由于交通信息系统涉及的各种事件(点事件,例如交通事故、地点车速等;区域事件,例如路段行驶车速等),需要在具有空间位置表现能力的系统(例如gis-t)中定位,所以需要为整个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参照系作为空间信息组织框架。

路网参照系采用一种类似里程桩号的方式定义各种交通事件的发生位置,构成交通信息空间组织框架。为了适应不同的数据详细程度要求,路网参照系采用了能够从细致向粗略变换的三套参照系:基本路网参照系、中观路网参照系、宏观路网参照系(参见图4)。

图4三种路网参照系之间的关系

1.基本路网参照系

基本路网参照系提供了道路路段以及立交的几何数据详细描述,利用它能够精确确定交通事件的空间位置。

基本路网参照系采用图(x,a)来描述路网拓扑关系,其中x为结点的集合,而a为有向边的集合。结点对应于高速公路的交叉点,采用平面坐标值描述其空间位置,采用结点编码与其他数据之间建立联系;边对应于两个结点之间的高速公路路段,采用两端结点编号定义在路网中的拓扑关系,采用几何样条曲线描述边的平面位置关系,采用直线和圆曲线描述边的纵断面线形。在基本路网参照系中有一种特殊的边——连接边,用于描述立交的连接匝道几何参数。

2)中观路网参照系

中观路网参照系描述了路网结点的空间位置,路网结点之间的道路连接情况,连接路段的长度,以及连接路段的空间位置情况。与基本路网参照系相比,中观路网参照系省略了道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方式,以及出入口的细致情况。

3)宏观路网参照系

宏观路网参照系用于说明路网的宏观情况,描述了路网结点的空间位置、路网结点之间的道路连接情况,以及连接路段的长度。与基本路网参照系相比,宏观路网参照系省略了道路的连接方式(互通式立交的详细情况),路线的详细空间位置,以及出入口的情况。

图5三种路网参照系的可视化示例

5.2共用数据类型

(1)道路技术数据

道路技术数据:包括道路几何参数(平面线形参数、纵断面线形参数、横断面线形参数)及路面铺装数据。道路几何参数由高速公路设计资料工程数据库提供,道路铺装数据由高速公路设计资料工程数据库提供原始数据,由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提供更新数据。

(2)交通流特征数据

交通流特征数据定义在路网参照系之上,其数据具有车种构成、数量、数据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3)od数据

确切地讲是高速公路出入口od数据,它定义在空间结点对参照系之上,其数据具有数量、车种构成和粒度等特征。

5.3数据粒度层次

信息粒度是反映信息详细程度的概念。为适应不同子系统信息需求的详细程度不同,共用信息平台采用信息粒度层次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组织。

(1)道路技术数据的粒度是通过路网参照系三层结构体系来提供的.

参照系之间的变换通过抽象运算来加以完成,即从下层参照系数据中略去部分细节数据,获得高一层次的参照系。

(2)交通流特征数据粒度反映了交通流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细致程度。

按照时间轴划分为:5分钟交通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小时交通流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日交通流特征(合计流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月平均交通流特征(月平均日交通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年平均交通流特征(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车速、平均密度)。

按空间轴划分为:道路分段(网络中边的一段)、路段(两个交叉点之间的路段)、路线(如104国道)上的交通流特征。

(3)od数据粒度反映了时间上的细致程度

od数据划分为:日od量、周平均日od量、月平均日od量、年平均日od量。

6.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

6.1依据共用数据规范的数据查询

根据路网参照系确定空间范围(例如济青高速公路k100+325至k120+383或二分公司管辖等)后,选择数据类型(道路技术数据、交通流数据、od数据),确定时间范围,定义输出格式,进行数据查询。在查询过程中,可以根据sql-92进行相应的数据查询的操作。

6.2主题查询

主题查询是根据某种事先设计好的数据组织结构进行查询的方式,例如:道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道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对于各种主题,系统提供事先设计的主体内容索引将相关图表、数据组织在一起。

6.3提供“共用信息底图”

共用信息底图是共用信息平台中最为基本的共用数据。它的实际表现形式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在高速公路网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底图按照信息的粒度,分别采用了宏观参照系、中观参照系及基本参照系三种方式支持不同决策分析。在该数字地图上辅以相应粒度的交通流量数据,便构成了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底图。

7.结束语

信息是组织起来的数据,知识是经过提炼的信息。在建设功能较强的省级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为保证提高系统整体效率,需要高度重视信息组织问题,以实现系统有效整合。共用信息平台是针对将省级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成行业管理的“神经网络”而提出的重要概念,与系统规划管理、投资目标管理等手段有效结合,将有助于实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的目的。课题组正在进行的共用信息规范、数据组织结构、数据质量管理、信息传输规程等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共用信息平台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美]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管理局,潘文敏等译,高速公路管理,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公路照明设计细则范文篇3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为江苏南通中心河路大桥,该桥横向为双幅布置,其中单幅桥跨径布置为(4×30)+(42.5+70+45)+(3×30)m,上部结构主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墩顶梁高4.2m,跨中梁高为2.0m,梁高变化按照抛物线方式,引桥为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高为2.0m.单幅面宽15.0m,箱梁底宽9.5m,为单箱直腹板截面。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双向预应力体系,即纵向与竖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采用Ф15.24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采用JL32螺纹钢筋。支座采用抗震系列盆式橡胶支座,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墩柱为矩形截面,墩高最大为8.2m。

二、建模计算

全桥抗震计算采用MIDAS/civil有限结构主梁、下部桥墩、桩基础等采用支座空间梁单元模拟,考虑桥台尺寸及刚度相对较大,故采用支座约束模拟。模型中桩基础考虑桩土间相互作用,采用“M法“计算土弹簧刚度,并模拟土的抗力系数。盆式支座采用连接单元模拟,支座刚度及恢复力模型参照抗震细则选取。模型中对结构的刚度、质量、阻尼进行了合理的模拟。有限元模型如图1。

图1计算模型

三、反应谱计算

本桥位于6度地震区,按照7度地震设防计算,E1作用时,特征周期0.40s,调整值为0.55s,全桥阻尼取0.05.抗震计算按照08细则做E1及E2作用分析,本桥梁工程为规则桥梁,具体地震作用以反应谱法进行分析计算,地震力按照水平向考虑纵向及横桥向两个地震作用工况。

四、抗震验算

按照08公路桥梁抗震细则规定,B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验算。

1.E1地震作用下验算

E1地震作用下,结构在弹性工作范围内,基本不损伤,因此应对桥墩结构的强度进行验算。具体为顺桥向及横桥向E1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按照《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偏心受压构件对桥墩强度进行验算。利用软件的抗震验算功能进行验算,经验算,E1作用下各桥墩强度均能满足要求。

2.E2地震作用下验算

(1)在E2作用下应对桥墩截面长宽比小于2.5的矮墩进行强度验算,验算方法同桥墩在E1作用下的强度验算。

(2)E2作用下桥墩变形验算,根据08抗震细则,对于规则桥梁应验算E2作用墩顶位移,验算公式为d≤u,d为地震墩顶位移,有E2作用反应谱计算得到,u桥墩容许位移,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得到验算结构如表1.

表1E2作用墩顶位移验算

E2作用下桥墩可能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墩柱位移需采用有效刚度计算,截面有效抗弯刚度为:,EC为桥墩弹性模量(KN/m2),为桥墩有效截面抗弯惯性矩(m4),My为屈服弯矩(KN.m),Фy为等效屈服曲率(1/m)。

(3)墩柱塑性铰区抗剪强度验算:根据08抗震细则,桥墩在E2作用应作为能力保护构件设计,应验算其塑性铰区抗剪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VCO为剪力设计值(KN)。MXC为墩柱下端截面按实配筋,采用材料强度标准值和最不利轴力计算的顺桥向或横桥向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KN.m):Hn为一般取墩柱净长度(m);Ф0为桥墩正截面抗弯超系数,Ф0=1.2;=26.8MPa;Vs为箍筋提供的抗剪能力(KN)。Ae为核心混凝土面积(cm2);SK为箍筋间距(cm);fyh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fyh=280MPa;b为沿计算方向墩柱宽度(cm);Ф为抗剪强度折减系数,Ф=0.85。

将各桥墩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验算结果见表2。

表2E2作用墩柱塑性铰抗剪强度验算

结论

通过以上对连续梁桥的抗震分析计算,可以明确以下几点:(1)分析模型中应合理模拟桩土间相互作用,一般可以采用“M”法来模拟,在软件中可以通过弹性连接来实现。(2)应考虑桥面系二期恒载的影响,并转化为质量。(3)支座采用一般连接模拟,支座各方向刚度及滞回性质,应按照抗震细则及支座实际的属性来准确输入。(4)振型分析数量应保证在各计算方向上获得不小于90%

以上的有效质量。(5)在E1地震作用下主要对桥墩基础、支座等强度进行验算。E2作用下,应对矮墩的强度,桥墩的塑性变形能力、塑性铰抗剪强度以及支座位移等进行验算。(6)对规则桥梁可通过墩顶位移来控制塑性变形能力,其中E2作用墩顶位移需用有效刚度计算得出:容许位移计算中对双柱墩其顺桥向及横桥向位移均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7)E2作用下应按照抗震细则验算塑性区抗剪强度。

参考文献

  • 下一篇:新学期新气象演讲稿(精选13篇)
    上一篇: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例(3篇)

      新闻传播研究方向范文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daniel 0 2024-05-01 09:12:14

    2.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例(3篇)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川中丘陵地区由于不平坦,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而言,存在许多局限性。1.生产规模、集约化难度大由于不同程度存在坡地和谷地,地势不平坦,不易进行大规模..

      daniel 0 2024-05-01 08:40:53

    3. 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范例(3篇)

      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范文关键词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对策;江苏涟水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2-0300-03近年来,地处苏北的涟水县虽然经济与社..

      daniel 0 2024-05-01 08:40:13

    4. 保姆雇佣合同范本范例(3篇)

      保姆雇佣合同范本范文篇1说到保姆,有人说“找个好工作难,找个好老公更难,找个好保姆难上加难”。现在城市人越来越离不开保姆,雇主和保姆之间的各种离奇故事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

      daniel 0 2024-05-01 08:08:45

    5. 保姆工作安排范例(3篇)

      保姆工作安排范文保姆照顾宝宝一直还不错,与家人相处也融洽,可是最近却提出要回老家了。真头疼,又要找新保姆了。你的担心每次换保姆,宝宝都会哭闹一段时间。这会不会对他..

      daniel 0 2024-05-01 08:08:13

    6. 保姆合同范例(3篇)

      保姆合同范文乙方(家政服务员):_________居民身份证:_________一、经甲方(雇主)乙方(家政服务员)协商同意,签定服务合同,在合同有效期间,甲、乙双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保..

      daniel 0 2024-05-01 07:36:51

    7. 计算机培训的主要培训内容范例(3篇

      计算机培训的主要培训内容范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包”近年来,着眼学生任职岗位技能需求,大力改进培训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实施过..

      daniel 0 2024-05-01 07:36:13

    8. 新闻传播的本质范例(3篇)

      新闻传播的本质范文篇1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新时期;信息技术;人才战略1新闻传播学人才战略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新闻传播观念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daniel 0 2024-05-01 0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