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3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72-01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十二五”规划,中央和各级政府都鼓励并出台多方面的扶助政策来促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海洋面积299.7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31.25%,是一个巨大的宝贵资源库。海洋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沿海城市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浙江省毗邻东海,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岛占有量居全国之首,拥有世界级深水港群,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加上全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更应该抓住新机遇,进一步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不过海洋经济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与陆域经济存在差别,各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必须因地制宜、掌握关键,寻找正确的发展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在海洋经济的概念下,探讨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提出浙江省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海洋经济的概念

海洋经济概念早在近40年前就出现,但是具体的定义有诸多差异。

在早期,学者杨金森(1983)认为海洋经济是指“以海洋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未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之后简称《纲要》)中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徐质斌(2003)认为的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总和。在一般意义上,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依赖海洋空间相关的生产活动,和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而产生的相关性产业活动。”《纲要》对海洋经济的定义基本代表了中国国内对海洋经济的界定,本文也主要依据此定义进行论述。

三、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是必然选择

1.陆域资源匮乏,矛盾升级

浙江省人口数量大,直到2013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5442.69万人,占全国的人口的4.00%,而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06%。从陆域资源看,浙江省的资源禀赋条件差距,主要矿产资源更是稀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浙江省面对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2.蓝色资源丰富,潜力无穷

浙江省作为沿海城市,东临东海,拥有相当于其陆地面积2.6倍的26万平方公里海域,全省海岸线6696公里,居全国第一;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78个,占有量达全国海岛总数44%,居全国之首;将近400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13%;有着全国最大的渔场,可捕捞量全国第一;拥有潮汐能、洋流能、波浪能等。这是浙江省得天独厚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的强省必经之路。

3.政府政策扶助,前程似锦

早在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始重视海洋资源这块宝贵资源库,多次召开海洋经济会议。2003年,中国国务院为扶助海洋经济而正式出台《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更确认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之路。2004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之后又出台一系列规定,为发展海洋经济奠定基础。2010年,浙江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2011年2月25日,国务院复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发展浙江海洋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浙江发展海洋经济要进行循环经济模式

在国家海洋局出台的关于海洋领域的地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中,海洋经济可以划分成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按照三个层次分,则主要是核心层的海洋产业、支持层的海洋相关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层的海洋相关产业。浙江省的港口经济活动有水产品加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和海洋旅游等。

1.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是最传统的海洋经济活动。但是我们会发现水产品行业聚集度不高,企业的规模较小,很多的是家庭式的生产规模。比如舟山全市有160多家企业,但平均产值仅仅8700万元左右。水产品行业近年来由于受到资源限制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处于停滞状态。整合企业刻不容缓。淘汰落后的小型加工企业,集中化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行业的升级转变。

2.港口物流业

港口物流产业依托海域深水岸线的丰富资源发展迅速,但是分布比较分散。浙江省加强岸线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积极和周边的港口协调联系,比如舟山港口、宁波港和上海港等。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在国际物流的驱动下,提高港口物流产业的建设标准,做到岸线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港口各空间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3.制造船业

海工的修造船产业是沿海城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建造单一的船舶很难再提升整个产业的增长速率。需加强引进高级设备,提高核心技术,扩大生产领域。企业除了常规船舶的制造,应该涉及特种船只、海洋工程设备、大型豪华游艇等,使原始行业加快转型到这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行业,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4.资源旅游业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

引言

生命起源于水,海洋就像生命的摇篮,更是旅游者的乐园,21世纪被称为是海洋的世纪,我国经济想要实现快速成长,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助推作用。海洋文化旅游是海洋经济的前奏,而灵魂是文化,离开了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变得寸步难行,注重海洋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培育着国民的海洋意识。

一、文献检索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

曲金良教授对海洋文化做了如下表述:(1999)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由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对于海洋文化旅游来说,海洋文化是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承载,旅游活动将变得商业利益化,没有个性。张金忠等认为(2012),海洋文化包含五重内涵,分别是海洋民俗节庆文化、近代海洋战争历史文化、海滨自然景观文化、海洋主题公园文化、涉海工业文化。郑岩在研究大连海洋文化时,将海洋文化分为(2013):海洋地质文化、海洋生态文化、海洋经济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饮食文化、海洋科教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演艺文化、海洋体育文化。王东京认为海洋文化包括六个方面(2009),分别是:海洋民俗文化、海洋艺术、海洋宗教文化、海洋历史遗存、海洋科技知识、海洋饮食文化。

学者陈扬乐、王琳基于对旅游和海洋空间区域范围的界定,将海洋旅游概念表述为(2009)旅游者离开自己惯常的环境前去海洋旅游区域进行的旅游,这里的海洋旅游区域不仅包括所有的海洋水体部分,还包括陆上以海洋气候、海洋文化为主的地区。学者胡念望则认为(2014)除了海洋旅游之外,与其相关的还有滨海旅游、海岛旅游、海岸带旅游等相近的概念,这主要是针对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在旅游的形式和群上,人们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现在学者们都较为认同的是董玉明先生对海洋旅游的界定,他认为(2003)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外国学者Meriwether在研究海洋旅游时提出了(1991)平衡节约资源和沿海和海洋旅游的经济发展的四个途径,强调了海洋旅游的环境保护。OlivierDehoorne在研究海南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的特点时,则从(2014)自然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两个方面来列举海南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

(二)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巩慧琴、鲍富元认为(2014)随着近年来大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对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忽视,在获取了经济利益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海水污染、沙滩泥质化、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学者胡卫伟,王湖滨在研究舟山海洋文化旅游与开发策略时,发现(2006)目前舟山市的旅游业尚未形成明确的文化旅游开发指导思想和整体战略规划意识。庄大昌在研究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策略时,提出(2006)南京文化旅游存在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明显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与力度不平衡等问题。谢新#郑立文在研究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时,归纳了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有(2013)文化特色不够明显、资源优势缺乏整合、闽台优势发挥不足、接待设施滞后薄弱等。刘勇发现制约山东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有(2012):管理体制不畅、缺乏大局观和联合意识、开发同质化和浅层次严重、市场开发力度不足、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短缺等。

(三)海洋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薛忠义、朱颜认为要在不久的未来实现海洋强国中国梦的内涵,其中包括(2014)生态海洋: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逐步形成有力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和谐海洋:秉持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方针。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为方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海洋外交发展之路,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魏萍萍、孙静认为(2012)海洋与内陆旅游有很多共同点与互补性,利于旅游产业的一体化进程。并且提出了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柳礼奎在阐述区域发展时认为应当(2015)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利用一体化的政策利好拓展涉海旅游。

二、结语

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资本;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122-0202-01

近年来人类越来越注重海洋的开发,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38439亿元,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7%。但是人类在长期的海洋开发中忽视海洋环境保护,大肆向海洋排污,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由此带来的海洋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10年我国共发生赤潮69次,直接经济损失达2.06亿,海洋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海洋生态资源看做资本进行保护、投资、补偿,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是指能够给人类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资本体现了生态环境的资源价值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本包括自然的生态资本存量和对生态环境的投资,自然存量影响投资的效率,生态投资可以维持甚至增加生态存量;对生态环境投资要求有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私人的利润和公众的生态收益,生态环境被当作获得利润的资本时就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完成。

2海洋生态资本

2.1海洋生态资本概念及价值

海洋生态资本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为人类带来收益的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及其生境(海水、表层海底)以及它们组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整体。海洋生态资本能够为人类带来收益,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包括海洋生态资本的存量价值及其产生的收益流价值。存量价值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收益流价值体现在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四种服务价值上。

2.2海洋生态资本的特殊属性决定必须进行海洋生态补偿

公共物品性和外部性:海洋生态资源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公地悲剧”,造成海洋生态资本的过度使用,使得海洋生态资本遭到破坏。阈值性:海洋生态资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承载超过阈值会导致海洋生态资源存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一旦海洋生态资本存量过小,海洋生态资本的某些生态服务功能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需要及时对生态资本进行补偿,确保海洋生态资本维持在最小阈值之上。

3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通过海洋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来实现海洋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让海洋生态保护的受益者和生态破坏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使提高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海洋生态环境补偿的主客体、补偿的标准、补偿的方式手段等。

3.1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

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包括给付主体和受偿主体。海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所有人都是其生态功能的受益者,因此,他们的代表――国家及各级政府应是重要的给付主体,另外海洋生态资源开发者及海洋环境破坏者也是补偿给付主体。受偿主体包括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污染治理的直接受害者以及生态建设过程中直接创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者。海洋生态补偿的客体包括作为资产状态的自然资源以及作为有机状态背景而存在的生态环境系统,也就是海洋生态资本。

3.2海洋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海洋生态补偿体制的核心问题,关系着补偿者的承受力及补偿的效果,制定补偿标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出能被主体和对象共同认可的依据。

成本核算法:就是把海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直接投入、海洋生态资源的发展机会成本、海洋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都看作生态成本进行价值核算,所得价值量作为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基本依据。

博弈一协商法:在核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补偿主体和对象双方的博弈过程而达成一致的标准。不仅要考虑海洋生态功能价值的变化,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补偿标准的可操作性,使得制订的补偿标准具有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

政府导向定价法:由于某些海洋生态服务的价值很难进行市场化定价,这就需要作为主要补偿主体的政府来主导定价。如海洋的气候调节功能就很难核算其价值,可以组织专家商讨制定一个基准价,再由利益相关方协商确定各方认同的补偿价。

3.3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是指补偿主体对补偿受体进行生态补偿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和过程。按照实施主体和运作机制的差异,生态补偿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

政府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政策支持等方式实施的补偿,是目前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运用补贴或奖励的形式,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行为给予不完全报酬,对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利益受损者给予不完全补偿。对海洋生境进行补偿,如海洋污染治理,人工渔礁建设。如河北省投资8 000万用于北戴河海滩治理,通过人工养滩、人工岬头等手段,恢复治理沙滩0.318km2,重建了长达5.4km的海岸线。市场补偿机制:依托市场法则来规范市场行为,将生态服务功能或环境保护效益打包推入市场,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实现生态保护的价值。社会补偿机制:不负有海洋生态补偿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出于生态道德觉悟而对受损害的生态环境的补偿或对因环境破坏导致的利益受损方进行的捐助。

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可促使海洋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将生态成本内部化,使海洋生态资源的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协调各利益方的生态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制约资源浪费和环境损害行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确保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还必须从树立全民的生态资本观念、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

[2]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10.

[3]牛新国,杨贵生,等.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经济论坛,2003,03:12-13.

[4]陈尚,任大川,等.海洋生态资本概念与属性界定.生态学报,2010,30(23):6323-6330.

  • 下一篇: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服务范例(3篇)
    上一篇:关于求职自荐信范文(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范例(3篇)

      室内空间规划设计范文关键词: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建筑规划0.引言CFD具体指的是计算流体力学的一种模拟测算与设计方式,这种方式近似于方程求解的计算方式。随着我国商用软件的..

      daniel 0 2024-05-03 02:16:35

    2. 美丽乡村发展史范例(3篇)

      美丽乡村发展史范文[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十三五”;福建省[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272近年来,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呈提升转型态势。2016年..

      daniel 0 2024-05-03 02:16:13

    3.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范例(3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及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化;大学校园建设[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3-0085-04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

      daniel 0 2024-05-03 01:45:01

    4. 电工安全常识培训范例(3篇)

      电工安全常识培训范文篇1关键词:变电站;技能培训;三基+1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214-01当前,电力企业各变电站大都采用无人值班运行模式,由运维班(操..

      daniel 0 2024-05-03 01:44:13

    5. 如何对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例(3篇)

      如何对孩子心理教育方法范文改了“蜜糖式”又兴“棍棒式”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如何看待家长..

      daniel 0 2024-05-03 01:14:08

    6. 风景园林艺术范例(3篇)

      风景园林艺术范文篇11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后期,艺术领域逐渐凸显出同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一形式被称之为构成艺术。最初的构成艺术发展方向较..

      daniel 0 2024-05-03 01:12:13

    7. 细胞生物学的任务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的任务范文篇1食用菌既不同于植物性食物,又不同于动物性食物。人们比较熟悉的,如蘑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很高..

      daniel 0 2024-05-02 22:33:01

    8. 老年人护理培训范例(3篇)

      老年人护理培训范文【关键词】养老护理员,老龄化,专业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现,社会养老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被各方寄予..

      daniel 0 2024-05-02 2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