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医院管理细则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7

6s医院管理细则范文

科室情况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在科室。我科室成立于1988年,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病中心现拥有两个疗区及3个特殊单元组。有介入单元组,ccu单元组,心病康复单元组。现科室共有医护人员68人,其中心病中心护士40人,本科学历36人,专科学历4人;具有专科护士4人。

在护理部主任及两位护士长的带领下,中心护理团队始终贯彻“承载南丁格尔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理念,不断为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贡献智慧与力量。2015年心病中心护理团队荣获“长春市优秀护理团队”的荣誉称号。2017,2018连续两年我科室护士参加我院的品管圈小组,并在全国品管圈大赛上分获优秀奖及三等奖;可以说心病中心护理团队是一支注重梯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中医特色护理的优秀团队。作为心病中心的一名责任组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护理责任组长的认识和理解

那在临床工作中责任组长需要履行哪些岗位职责呢?我将以下面三点向大家讲解我对责任组长的理解及工作开展的情况。图片上是我院护理部颁布的责任组长的岗位职责,在这里明确提出责任组长是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负责本组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当护士长在外出时,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遵照能级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责任护士的能及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任务,并监督指导组内责任护士的工作,保障组内护理安全,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我院在护理责任组长的选拔上有着严格的标准,科室按照护理部的要求进行内部选拔后上交推荐表。护理部经过审核选取优秀的护士来承担责任组长的工作。

在小组工作中,责任组长应成为一个四有基层管理者。作为小组内行政负责人,小组工作的指挥者和监督者应有思路,有想法,有热情,有干劲。并具有

1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2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

3良好的计划协调沟通能力

4熟练地护理操作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早在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了关于患者安全的里程碑式的报告,即《孰能无过: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卫生体系》,引起了人们对患者安全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患者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国医院协会,作为全国医院行业组织,从2006年起连续《患者安全目标》,1·10。2017年JCI的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目前2017版的《患者安全目标》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2018年全国护理年会上统计调查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7家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资料,总体而言,给药差错、压疮、跌倒、管路滑脱及意外事件比例较高。

案例一: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至关重要,感染控制、安全使用药物、设备安全、安全的临床实践和安全的医疗环境等各环节都需要我们护士参与。

针对护士长制定的科室年计划,月计划,周安排,作为组长为小组的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年任务:

1.带领小组开展护理工作,保障护理安全。确保全年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做好小组护理质控检查工作,并带领小组开展6S管理工作。

3.协助护士长完成本年度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4.配合护士长完成本科室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

5.带领本组组员进行论文撰写和科研课题研究。

6.总结本年度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护士长下一年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

7.做好患者相关信息采集,协助慢病护士完成我科室慢病管理工作。

根据以上年度计划,我制定了月计划和周安排

月计划:

1.有计划的安排好每周护理质量检查。

2.将本月全面安全护理质量检查情况上报护士长。

3.组织本组组员护理业务查房一次。

4.组织本组患者及家属召开座谈会。了解患者需求及对我组工作的意见。

5.对小组内的中医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做好相应记录。

6.每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护理查房、护士PPT授课模式,以及每天早会讨论提问)

周安排:

1.完成科室质量控制检查的每周检查项目的检查。

2.组织本组组员护理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

3.配合心脏康复单元,组织所管辖区的患者参加每周四的专科疾病知识讲座。

4.根据患者病情,每周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

5.按照6S管理计划做到定时清理,整顿,维护,保养。

6.完成带教组长安排的带教计划。

以上就是我组整体工作计划。下面介绍下我组工作情况。

我所在的心病中心现有床位150张,分为5个护理责任组,我现分管8个病房,35张床位,责任护士成员6人。在患者分配上我根据能级对应进行患者分配。病情相对较稳定的由低年资护士承担,病情较重的由高年资护士承担,急危重患由责任组长来负责。同时保证每位责任护士分配患者数在5~7人之间。按照三级质控要求,我小组的质量控制图为上面所列。

责任组长作为小组的负责人既是质量控制的执行者也是质量控制的监督者。在保障小组护理安全上我采取的是强化护理管理核心制度,把每一项工作流程进行制度化,合理的分配组内护士的工作,做到能及对应。将护理质量检查贯穿于整个小组护理工作中,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中末检查与环节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并将发现的问题采用PDCA的科学管理方法来解决。

PDCA管理循环,这是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持续质量提高的管理手段。在临床工作中把PDCA理念运用起来,简单的就是

P:制定修订制度,流程,规范——————写你所做

D:培训并落实制定好的制度,标准,————————确保做你所写

C:检查所做的

A:纠正做错的——————改进与提高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可以用pdca来进行分析改正和提高。

案例二:

在护理环境管理上我小组还开展6S管理方法来提高我科室药品,处置室及库房的管理。

什么是6S呢?6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6S管理中的6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时制度化,规范化的保持3S水平,素养是养成习惯,遵守规则,严谨认真,安全是基础中的基础。上面这个图片是我们6S的标语,我把它贴在我们处置室的墙上,这样每天护士在走进处置室时都可以看到它。通过6S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我们科室处置室、库房及药品的管理。落实药品安全制度,保证药品安全。定位,定量。并进一步完善药品预警标识。像图片里的多巴胺,我们在院里要求的预警标识下,又在药品上用红色标签在进行了标注,这样护士在用药上会更清晰的找到预警期内的药物。在处置室物品管理上确保物品性能良好,数量种类齐全。标识明确,定点放置。这样即便是刚到我们科室的实习生进处置室也能一目了然的找到物品所在地。同时对于特殊物品规定数量,每天核查避免丢失,造成科室经济损失。并制定了我科室精密仪器的保养流程,落实专人专管,保证仪器在工作中拿来就用,避免因仪器运行不良而延误护理工作。在库房管理上,明确物品摆放位置,分类清晰,组长按流程每日清点库房物品,出入有账,保证物品充足。

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患者不仅期待被治愈,也期待得到受过专业训练人员迅速及礼貌的照顾。在保证小组护理安全之上,带领小组不断提高护理品质。

2016年我科室成立心脏康复单元,对于运动康复疗法的认识在心血管疾病上患者普遍认识不足,作为组长,就需要带领责任护士在平时工作中将康复理念渗透给患者,让患者了解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对自身疾病转归的临床意义。组织辖区内患者参与到康复单元组的活动中来,向组织患者每天下午参加康复单元的八段锦养生操的锻炼。参加每周四中医知识大讲堂。并在平时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在细节中体现优质。

护士业务素质的强化与提升

在护士业务素质的强化和提升这一块,我主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培养,一个是业务知识学习,在一个就是培养多维思考的能力。

A科室内业务学习,微信推送

①每天临床现场指导

②每周业务及护理技能学习

③每月中医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④每季度理论知识考核

⑤微信推送精彩护理

B积极参加院内学习组

C院外学习分享

D建立护理业务归类文件

①建立特殊检查注意事项表

②建立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表

③建立护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表

④建立科室健康教育手册(图文漫画版)

临床护理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步骤。培养护士的多维思考能力能有效的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分析。如,新入院患者医生给下了推速尿的医嘱,那护士首先想到为什么要用这个要,患者下肢有没有水肿,皮肤状态怎样?应采取哪些皮肤护理措施?患者现状态如何,barther评分多少?用药后频繁下地有没有跌倒危险,是否悬挂防跌倒警示牌?患者是否口服补钾类药物,尿量多少?有没有电解质紊乱的危险?怎样指导患者正确记录尿量。在这样的多维思考模式下护士学会将护理问题控制在前馈期,很好的培养了组内护士的学习能力和服务水平。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名责任组长,任重而道远,唯有负重前行,方能不虚此行。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6s医院管理细则范文篇2

1.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力以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材的应用,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健康观念、服务质量要求的变化,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对现代化护理管理理念认识的深入,手术室护理管理向着规范化、安全化、高效化、专科化、信息化发展。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b)-0120-03

不断更新变化的医学模式,迅速发展的医学技术,逐步提高的手术专业化程度和复杂度,以及外科手术量的大幅增加,都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促使护理管理者探索管理新模式,转变管理理念[1]。随着现代化护理理念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出现的新型手术室管理模式给手术室护理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手术室护理顺应医疗需要也逐步更新自己的技术、拓展自己的业务、改进自己的理念。许多护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1手术室法制观念的提高

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常易出现的法律问题,如术前查对制度落实情况、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等,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定期进行法律常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执业,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2]。

2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改善

2.1护理理念的更新

随着我国医学科研能力的整体提高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和可利用资源,将整体护理、循证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随访[3]。现代化手术室管理将工作拓展到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及家属与手术室护士有了更多的互动,手术室护士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多专业的术前照顾及咨询,方便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教育,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标准对室内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手术开始后,手术室护士可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其降低消除不安情绪。同时,护士应保证手术室的安静,准确及时与术者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对局麻清醒患者,在确保正常工作的同时要适当和患者传递手术信息。手术结束后,完善术中记录单,并安全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同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详细地给予术后指导,告知患者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手术结果。通过术后随访可以获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护理的评价、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恢复状况,对护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有巨大的帮助[4-5]。

2.2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手术器械趋于复杂化、多功能化和精细化。技术的进步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随机分配配台护士难以让护士和医师达到默契,易出现沟通上的偏差。在特定的手术中护士与医生随着合作次数的增加,默契程度提高,熟练程度提高,避免减少失误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手术室工作应该培养专业人才,实施手术室护士专业固定,完善加强专业护士的培训。新仪器引进使用前,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实现专科化,每种医疗器械都由专一的人员来使用[6]。

2.3手术室护理内容的多元化

随着全方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大力提倡,部分三甲医院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先进的经验,设立了手术室患者家属等待区、麻醉苏醒区,患者家属在等待区中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患者的手术图片或影像信息以及手术进展情况,护士也可同时对在此区中等待的手术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和手术状态解释,医师也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到家属,便于通知协商手术的变更,提高手术质量[7]。

3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

3.1手术室新型护理管理理论的运用

现代化的手术室既需要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模式,手术室管理从只针对人员、物品逐步拓展到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大化利用时间以及提高专科技术等细节方面。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根据自身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尝试,可将管理理论大致总结如下:①PDCA循环管理法:吴小红等[8]将PDCA循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定计划、应用实施、标准检查、问题处理的循环模式,对细节问题进行量化考核,并通过各环节控制督导,每循环一次,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②“6S”管理模式:“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并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李志荣等[9]通过在手术室实施“6S”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服务满意度由85.38%提高到95.35%。③扁平化管理:该法的重点是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剔除流程中无效和低效的环节,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合理地组合和调配以达到全过程、连续性管理和服务。李胜云等[10]通过手术室工作流程重组,取消无效的层级管理,并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2009年、2010年手术量与2008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30.9%和69.9%;平均护士年加班时间从723h减至651h;手术间利用率则由2008年的42.3%提高到2010年的56.6%。手术患者满意度由82.8%提高到94.6%,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93.4%提高到98.9%。④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该模式将层级管理与专科分组、APN排班模式相结合,层级管理思想具有直线指挥、分层授权、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等特征,具有秩序性和效率性[11]。手术室专科护理根据手术特征划分组别,专科护士对该组的手术物品准备、手术器械传递、特殊器械应用等有针对性地学习,进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12]。陈玉巧等[13]将手术室全体人员进行5层分级及对每组专科分组内部划分层级,明确各层级人员的权责,适当调整集权和分权,并制定APN上班方法,规定A班上班时间为8:00~16:00,P班上班时间为15:30~22:30,N班上班时间为8:00~12:00和22:30~次晨8:00,根据当日手术量安排A班人数,一般P班2人,N班2人,以手术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手术需要为原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弹性安排。⑤持续质量改进法:该法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加关注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罗群等[14]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质量标准和标准流程,同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并定期考核。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质量反馈,通过反馈信息,组织讨论,对标准、流程进行改善,杜绝错误再次发生。⑥护理标识法:吴雪琼等[15]将护理标识分为3类:患者类、警示类、环境类。患者类包括记录病人一般信息的腕带、管道管理卡、过敏警示牌以及特殊病人红色腕带警示牌。该方法的执行,使护士压力感降低,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得到提高。

3.2手术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文化建设

Denise等[17]通过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促进围手术期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减低了患者因安全问题导致的受伤或死亡。我国卫生部办公厅于2010年印发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用于指导规范手术室工作。李春丽等[16]通过术前访视核查、护理员接患者时核查、手术等候区核查、手术间核查及病区护士长核查五方面的共同查对,充分体现出全程式服务,确保了患者手术安全。

3.3手术室物品管理

由于手术室一次性医用消耗品和贵重医疗物品较多,应根据其用途进行分类并由专人管理。对各种麻醉包及成本较高的医疗物资根据情况固定基数,按照基数领取并按班交接,同时作好使用记录。对低价格的小物品,浪费现象较普遍,应使全科人员参与监督管理。楼建红[18]采用“五常法”,通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使物品取放有序,节约了查取时间,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因物品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同时由于标识清晰,大大减少了浪费和重复消毒灭菌。林小茜等[19]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中,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计划、提出措施、实施计划,检查督促这样的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了一次性物品的有效使用率。周培明等[20]在手术室建立二级库房,利用研发的二级库管理软件,实施二级库管理。该材料管理系统包括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生产管理、领用管理、统计报表和维护。经过该方法的管理,方便了手术室对耗材使用情况的把握。

3.4手术室信息数字化管理

现代化手术室的发展要求加快手术室信息化的建设,国外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对手术室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探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急速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更加异军突起。手术室不仅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更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手术信息的采集、汇总、整理、报备、分析是医院整体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部分三甲医院将手术室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管理模式融合,使手术的安排实现了数据对接,患者所有信息均完整提交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并可通过数字信息得到相关手术量化资料,为医疗同行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相关数据,同时也为医护人员作出正确的医疗决策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

4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

4.1手术部位的感染控制

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是手术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也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出台多部手术室相关管理规范,包括了手术室管理规范、手术部位清洁规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等相关文件,制定了明确的行业执行标准,也提高了政策的执行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手术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为手术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对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降低危险因素和寻求有效预防上,通过研究显示,预防措施主要有:①控制手术过程中人员数量,减少人员走动,保证空气质量;②合理备皮与术前肠道准备;③合理应用抗生素;④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正常稳定,防止低体温发生;⑤合理使用引流管;⑥严格无菌操作[22]。

4.2严防术中低体温

Journeaux[23]建议明确低温标准定义,用以指导手术患者体温保持措施。在手术期间由于各种导致低体温的发生原因相对较多,使术中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手术中在病人躯体非手术部位覆盖盖被、体温监测,静脉输液、输血均采用加温装置、用加温的液体冲洗体腔;术后进入苏醒室后即电子测体温并准确记录;苏醒室内的病人给予保暧。

综上所述,我国的手术室护理管理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理念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依据现代化护理管理理论,大量研究人员积极探索手术室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手术室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手术室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当从我国当下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寻求适合我国医院手术室的管理模式,不断推动护理工作向更高更精层次发展。

[

参考文献]

[1]陈秋英,李荷花,林晓玲.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2):208-209.

[2]田秀玲.手术室护理的有关法律问题及护理安全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5):119.

[3]彭淑平,李世荣.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38-139.

[4]伍淑燕,陈美婵,冯正华,等.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1,17(34):114-115.

[5]韩春丽.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199-200.

[6]李英,雷琳,陈焕,等.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应用[J].广西医学,2011,33(8):1057-1059.

[7]敬洁.参观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见闻[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91-92.

[8]吴小红.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3):176-177.

[9]李志容,查玉玲.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90-691.

[10]李胜云.手术室扁平化管理之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87-89.

[11]文英.浅谈科室护理目标层级管理[J].医学信息,2012,23(2):344-346.

[12]孟庆美.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对医护配合质量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4-55.

[13]陈玉巧.层级管理APN小组责任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16-117.

[14]罗群.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09,24(7):1878-1880.

[15]吴雪琼,马继,陈丽,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52-154.

[16]李春丽,曹芳,陈锦丽.“五次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6):572-573.

[17]SchererDenise,Fitzpatrick,JoyceJ.PerceptionsofPatientSafetyCultureAmongPhysiciansandRNsinthePerioperativeArea[J].AORNJournal,2008,87(1):163-175.

[18]楼建红.“五常法”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0-71.

[19]林小茜,史力方,陈小花,等.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有效使用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54-57.

[20]周培明,常后婵,曹艳冰,等.建立二级库提高手术室贵重耗材的管理质量[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5-186.

[21]张岭南,王玥.医院手术信息资源与管理支持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0):59-60.

[22]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6s医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5S;PDCA;三室管理;三定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5(b)-0141-03

TheapplicationofPDCAmodein5Smanagementofthreerooms

XUHuaMAXin-cuiMAXiu-huaTIANKun

Daxi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2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PDCAmodein5Smanagementofthreerooms.MethodsBeforemanagement,fromJune2016toAugust,thegoodsstandardizedmanagementofthethreerooms(therapeuticroom,treatmentroom,nurse′sOffice)inthe23wards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ftermanagement,fromSeptember2016toNovember,23wardstaken5Smanagement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The5SmanagementwaspromotedbyusingPDCAmode.Theeffectbeforeandafter5Smanagementwascomparedbycalculatingthemeettingrequirementswardcompliancerateofthreeroomsstandardmanagement.ResultsThereducedrateofbasedrugs,rescuedrugsandspecialtydrug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respectively42.1%,9.09%and62.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typeofmedicineinthewardsofobservationgroupdecreasedsignificantly,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5S;PDCA;Threeroomsmanagement;Long-termmechanism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应用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5S管理法就是用来提高安全、改善环境、增加效率、提升总体形象的一种管理方法。5S是取自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修养)这5个单词的首字母,因为5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所以通称为5S[1]。其通过规范现场来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2016年9月,我院在所有病区开始推行5S管理。推行5S活动和进行其他管理活动一样,必须导入PDCA循环[3],方能成功。我院在推广5S的过程中应用PDCA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有23个病区,编制床位969张,各病区设有治疗室、处置室、护士办公室。这三室主要为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放置基数药品、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治疗车、护理文件、办公用品等。将2016年6~8月5S管理前,医院23个病区的三室(治疗室、处置室、护士办公室)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9~11月5S管理后23个病区的三室设为观察组,计算两组三室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内容包括药品管理(基数药品、抢救药品、特殊药品)、物品管理(物品基数管理、标识规范、定点放置、定期清点记录)。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5S管理前):医院三室物品采取的是非统一管理,只规定了三室内可放置物品的名称,并未指定放置位置、数量、标识等。三室内物品放置过多,治疗室内基数药品过多,且放置位置不统一,所用标识不规范。

观察组(实施5S管理后):全院病区统一管理,规定了三室内放置物品的位置及数量、统一制作了物品、药品标识、地标线等。5S管理法的5个环节与PDCA循环管理整合应用[4]实施。P阶段(计划阶段)制订三室5S管理评价标准,通过PDCA循环使各病区三室物品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D阶段(执行阶段)强化5S管理的意识,加强对护士管理意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三室5S管理意识,把5S管理纳入日常质控管理。

1.2.1实施5S三定管理包括定位置、定数量、定专人管理。

1.2.2治疗室5S管理治疗室的物品统一摆放,包括治疗车、消毒桶、治疗盘、垃圾桶的位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5],特别是一次性物品、药品摆放,具体如下。①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注射器、输液器等根据存放抽屉容量,放置2/3满,固定物品位置,粘贴统一的物品标识。②药品管理:基数药品种类控制在10种以内,每种药品数量不得超过10支。毒麻品放置于保险柜中保存,种类、数量都经过药剂科审批。第二类放置于治疗室最内侧抽屉中,加锁保存,种类不超过3种,数量为5支。高危药品放置在固定抽屉中,种类不超过3种,数量为3支。治疗室所有物品、药品均由专人管理,每日清点数量、定期检查有效期,并进行记录,统一制作药品、无菌物品清点记录本。

1.2.3处置室5S管理处置室主要放置各种仪器设备,放置原则为内清洁、外污染,均按地标位置摆放。指定专人管理处置室物品及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包括清点、保养、检修、使用培训,要有记录,统一制作仪器清点记录本。

1.2.4护办室5S管理护士办公室的各种单据分类摆放,统一标识,办公室桌面上干净整洁。对过保留期的资料经请示后销毁,保留期内的资料分类整理、放置并标识,存档资料及时上交档案室。公共区域不出现私人物品[6]。

1.2.5规范标识包括药品使用国际药品标识、物品使用医院内规定的标识。C阶段(检查阶段):2016年9~11月通过对23个病区的三室实施5S管理后,于11月25日护理部工作人员与病区护士长组成5S督察小组,持相同标准评价表,对各病区三室进行督查,三室物品、药品管理符合要求的病区达标率为91.3%。A阶段(处理阶段):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对于经过本轮PDCA改进效果明显的问题,将改进措施纳入日常工作中,将其常规化、标准化,并制作成PPT在护士长会上展示,在全院进行推广。另外,制订5S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等,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如改进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和新统计出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组成需重点管理对象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持续改进。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病区内药品种类的比较

各病区清理、精简各种使用率较低的药品种类。观察组基数药品种类由19种减少到11种,减少率为42.1%;抢救药品种类由11种减少到10种,减少率为9.1%;特殊药品种类由8种减少到3种,减少率为62.5%。观察组的病区药品种类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三室物品管理符合要求病区达标率的比较

观察组物品基数管理的病区数量由15个提高到21个,物品标识规范的病区数量由13个提高到21个,物品定点放置的病区数量由17个提高到20个,定期清点记录物品的病区数量由17个提高到22个,平均达标病区数由15.5提高到21.0。观察组的总达标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达标率(%)=平均达标病区数/总病区数

3讨论

3.15S与PDCA的关系

5S管理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提高安全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7],而PDCA模式是能够提高三室5S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PDCA是有效推进5S工作的一种方法,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不断地进行改进,通过应用PDCA模式,进行5S管理,出现问题后查找原因,再制订新的对策,进行督查、效果评价,然后将新的问题纳入下一轮PDCA循环,不断地推进5S管理。

3.25S管理提高物品效能

5S活动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管理高效、准确、便捷,使物品、药品取用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5S管理使护理工作环节一目了然,在紧急情况下不必因查找、取用物品不准确而费时、费力,或误取、误用而发生差错,酿成不良后果。同时,因不断的清理、整顿有效杜绝了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过期、浪费,节约了成本。

3.35S管理提升人员素养

5S管理不仅是环境的清洁整齐管理,更是人员素质提高的管理[8]。每个护理人员均能掌握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性能和放置,为患者服务更准确且省时,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使护理工作满意度全面提升,使两个效益实现双赢,这正是优质护理所倡导的安全、优质和满意的护理服务。5S管理不仅仅是对字面5S的理解和执行,而是对5S管理理念的延伸,其创造了清爽、明朗、洁净的工作环境。5S管理推行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9],5S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每一个员工品质,同时其又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

3.4制订检查标准,形成性长效机制

自2016年12月份开始,5S规范纳入护理质量查房中,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5S管理占了一定权重,并建立了5S管理相关制度、病区5S检查评价标准、病区5S评比等的长效机制。

可见,PDCA与5S两种管理方法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质量,重视环境合理布局[6,10],使各种物品、药品定量、定位规范管理,安全性明显提高,还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了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1]。其使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了优化,通过物品的定置管理、视觉管理和增加透明度等,使护理人员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常用的物品易取易放,减少了查找物品的时间[12]。医院的护理管理引入企业的5S管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护理工作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3]。其实,5S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人的“素养”的提高[14]。实行5S管理,可以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的操作、真诚的服务,这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15]。PDCA管理模式可以锻炼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惠根.护理五常法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承元.TPM与工厂全面改善[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6:95-98.

[3]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刘莉,高杰.5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1(2):215.

[5]刘素素.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223.

[6]李丽,张晓燕,王莲英.6S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85.

[7]庄秀.失效期登记及五常法管理在病区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国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32-1333.

[8]范东英,谢圆.浅析5S管理对手术室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J].临床护理,2014,27(9):143.

[9]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0]何昕,杨翠芳,邓建祥,等.6S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大型体检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145-146.

[11]陈锐群.病区急救车管理创新[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70-171.

[12]朱志云,吴清李,钟丽丽.“5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5):722.

[13]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

[14]杨宏强.5S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实施[J].科技与管理,2011,13(3):101-104.

  • 下一篇:田径训练培训范例(3篇)
    上一篇:s管理成果汇报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s管理成果汇报范例(3篇)

      6s管理成果汇报范文关键词钳工技能实训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CarrotandSticktoImprovetheQualityofFitterSkillsTrainingCourseLIN..

      daniel 0 2024-05-07 01:44:13

    2. s管理制度范例(3篇)

      6s管理制度范文篇1关键词:生产现场;6S;管理项目;上海钢带公司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1-0103-03收稿日期:2012-01-07作者简介:宋海波(1981-),男,山东诸城人,20..

      daniel 0 2024-05-07 01:13:18

    3. s汇报范例(3篇)

      6s汇报范文大家好!按照公司干部管理的要求,我就2018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一、2018年工作情况2018年1月至2月,我在供应部担任副主任。在此期间,我积极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根..

      daniel 0 2024-05-07 01:12:13

    4. 家校合作理论依据范例(3篇)

      家校合作理论依据范文关键词:高校自治司法审查公务法人一、引言:从自治遭遇司法说开去高校自治,亦称大学自治,高校以自治为宗旨,大学的诞生和成长始终高举自治的旗帜,大学自治是..

      daniel 0 2024-05-06 22:32:47

    5. 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范例(3篇)

      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范文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是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关乎人心与士气,也关乎教育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教育系统中的各个..

      daniel 0 2024-05-06 22:32:13

    6.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例(3篇)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范文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概念图的研究相对较晚。目前,我国对于概念图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教学领域,但是诸多资料表明,概念图在数学学科中的研究相对甚少,尤其是..

      daniel 0 2024-05-06 22:01:25

    7. 逻辑推理的并列关系范例(3篇)

      逻辑推理的并列关系范文论文摘要: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一门学问,而推理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不懂得命题就不懂得推理。普通逻辑学在研究命题时,主要是从二值逻辑的角度研究命题..

      daniel 0 2024-05-06 22:00:13

    8. 诚信是金作文范例[](精选7篇)

      诚信是金作文篇1诚信是金,又胜金。因为“金”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而诚信却是无价之宝,它可以触及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曾几何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青年叫尾生,他曾经与一..

      daniel 0 2024-05-06 2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