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习报告范例(3篇)
微生物实习报告范文篇1
【关键词】WebQuest教学模式;临床微生物学教学;应用
临床微生物教学中,微生物种类形态各异且繁多复杂,学生在学习中抓不住知识要点,调理不清,易导致知识点记忆混淆。而WebQuest教学模式的优势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小组讨论结合教师指导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教学中取得最好学习效果。因此,WebQuest教学模式适宜大班教学,能够大范围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一、情境模块
在实践教学中,需提前制定学习方案,通过设计情境,学生自由讨论,最后分析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由于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实践性课程,因此,应用性较强,其中,结合有病原微生物学、临床抗生素学、临床感染病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在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时,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值得探索和研究,而通过创设情境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以合理利用网络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通常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进行引导,采取学生之间自由搭档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网络知识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探讨和进一步分析。
二、任务模块
在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任务指的是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可完成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学习任务,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的形式方法可以多样化,学生可以研讨论文、调查相关报告、研究课堂笔记、查询网络相关知识、查询方案等。
三、资源模块
资源是多种类型的,是完成任务的必须。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WebQuest教学模式的应用通常是在高年级学生,他们基本掌握了如何利用网络知识搜索高级规则,因此,具有一定的资源素养。所以,教师可给出少量信息资源,学生通过自己网络资源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资源搜集,还可通过阅读外文书籍掌握更丰富,全面的知识动态。
四、过程模块
学生在任务模块中对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具体的每一步都要逻辑清晰,知识内容丰富。在获得新信息资源的同时,必会连串出其相关的问题信息。学生务必做好每次实验笔记,了解其中内容,整理妥善。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进行讨论,直到了解为止。
五、评价模块
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需建立一套独立标准,对学生的每次任务进行实际评价,评价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与小组间评价、教师的评价等方式来进行。这类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总结自己,和小组内的研究并作出PPT的形式报告。学生需在报告中体现出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杜绝学生拷贝网络知识,相互抄袭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可派出一名同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答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教师从旁进行指导,点评。
六、总结模块
总结是由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的,全班同学对各自的作品介绍,讨论后,每个学生都会在讨论中有收获,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对于基础知识稳固的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进行研究学习,对此作出研究报告。通过这种自然拓展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养成信息素质,这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科技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由此可见,WebQuest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搜集信息、分析资源、评价和总结问题等,并根据自身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形成独立的观点、看法等,最终完成论文、实验报告和相关演讲等。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对于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讨论性有着极大作用。
结束语:
总之,WebQuest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知识与实际临床应用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搜集信息资源,因此,非常明显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于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的新教学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杨静,奚志琴,王艳青,马彦.WebQuest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07:561-
564.
微生物实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2.018
TeachingPracticeofVocationalMedicalLaboratoryTechnology
MicrobiologyExaminationComprehensiveExperiments
DONGQing
(JiangxiNursi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Nanchang,Jiangxi330201)
AbstractToexploretheroleofacomprehensiveexaminationoftheexperimentsinmicrobiologyteaching,ourvocationalmedicallaboratorytechnologyprofessionalteachingmicrobiologytests,carriedouta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teaching.Throughtheguidanceofteachers,studentsyourselfaccesstotherelevantliterature,designtheirowngoodexperimentalprogramandimplemented,andachievedgoodteachingresults.Comprehensiveexperimentteachingisbetterthantraditionalteaching,whichnotonlyimprovesthestudents'professionalskills,butalsoenhancesthestudents'comprehensiveability.
KeywordsMicrobiologyExamination;comprehensiveexperiments;teachingpractice
随着职业教育研究及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职业教育理念也不断更新。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使学生善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方式也在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向综合性实验教学转变。综合性实验是指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课程或多门课程知识,对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复合性实验。①综合性实验教学作为近年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实验的比例大,内容较多。为了突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实训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综合性实验教学措施
1.1实验教学内容
临床脓汁标本细菌鉴定,临床血液标本细菌检验,临床粪便标本细菌鉴,临床尿液标本细菌分离鉴定。
1.2实验教学方法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细菌检验基本的技能后,如学习细菌形态检查、接种技术、培养方法、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抗原抗体反应等技能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组4人,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方案,主要包括实验的程序、材料、方法与步骤。每小组学生讨论各个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确定后,各小组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指导老师下发临床标本,学生实施操作,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并记录每一次的试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书写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报告。
2结果
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后,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所在实习医院检验科反映,近年来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操作更熟练、更规范、更正确,适应临床检验岗位能力强。
3讨论
不断深化教学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以适应医学检验发展需,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②通过综合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综合性实验教学不但可提高教学效果,也受到学生喜爱,是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3.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在综合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临床检验的实际,选择医院常见的检验项目来进行专题实验,使学生了解到所做实验在临床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所做实验产生兴趣。同时,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抱着走、照着做的方式,③解除束搏手脚的条条框框,让学习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组织实施操作,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在进行实验。故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有了自己创造的机会和动力。
在进行临床标本细菌鉴定过程中,以往传统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己分离纯化的细菌,要求学生做验证性的鉴定。而综合性实验给学生提供的是临床脓汁等标本,将4人学生分成一组,让学生参考教材和己经学习过的基础知识,经过小组讨论后,自行设计可行性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以及实验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在课堂上讨论可行性方案,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实施方案。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由以往的“让我做实验”变成了“我要做实验”,④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2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综合性实验许多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完成,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操作机会。经过系列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不断强化,临床检验职业技能得到了提高。⑤
在进行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动手查阅文献资料,并设计好实验方案,就必须应用所学微生物检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把知识学好、用好、用活,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3.3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临床检验医学要求检验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有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综合性实验能初步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往的实验课中,学生往往忽视实验的目的,忽视实验的结果,只盲目地进行操作,随意书写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让学生综合设计并进行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加强指导,学生及时总结,不断提高。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3.4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选择综合性实验项目后,必须查阅有关资,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实施,对临床检验标本作出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综合运用微生物学形态检查法、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细菌的生化反应及血清学反应等基本操作技能。并对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最后写出检验报告。此过程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实现自我探索及自我拓展的乐趣中,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5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完成是多种因素和复杂操作规程的综合产物,这就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参加实验的学生须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来完成,学生要有互助团结的精神。综合性实验中,学生为了及时完成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任务,提高效率,就必须对检验任务进行分工,并各自独立进行。而在操作过程中,有的项目操作必须同时进行,这又需要相互帮助。相反,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大家互不关心,则会使整个实验脱节,致使整个临床标本检验不能连贯。另外,由于每项标本微生物检验的时间集中紧凑,并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出检验报告。这就需要实验小组的成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又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发挥团队效应。
3.6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微生物检验综合实验的方案及总结均由学生讨论、归纳、答辩等形式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完成。良好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但可以及时捕捉专业知识的信息,还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和科研的阵地,并通过讨论交流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修改及完善小组的实验方案和计划。因而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总结时,必须用准确的词语、规范的语言、结构严谨的段落对实验方案或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因此,在整个综合性实验中,通过讨论、撰写方案和总结报告,培养了学生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有序地综合了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建立了一个由学生主动设计、独立实施操作、自己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果并写出临床检验报告的平台。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学习热情,学生对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现代检验医学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
注释
①李剑平.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39-40.
②贺秋丽等.综合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广西大学学报,2006.32.
③④周俊英等.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体会.检验医学教育,2008.3:32-33.
微生物实习报告范文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已广泛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时消化、巩固理论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1]。1改革实验教学体系1.1保证实验课的独立地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隶属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开课学时及成绩考评时所占比重均有限,导致学生普遍重理论轻实验,上实验课时有些同学只动眼不动手,实验训练效果不佳,学生动手能力差。为保证实验教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将微生物学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立一整套的考核指标,使学生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从严要求,有效地端正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态度。1.2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传统的实验项目根据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实验内容及顺序。如理论课第1章中讲授原核微生物,涉及到细菌的形态、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细菌的特殊构造等,实验课中相应安排实验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2革兰氏染色法”实验3细菌的芽孢、荚膜、鞭毛染色法”;理论课中依次介绍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等[2],实验课内容依次安排实验4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制片及简单染色”实验5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灭菌”实验6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实验7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实验8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实验内容[3],看似与理论课同步,实际上各实验安排彼此孤立,缺乏前后连贯性,浪费实验材料和教师的宝贵时间。如在实验1~4中,教师须专门配制各类培养基将实验所需四大类微生物培养出来,教师通常需要准备1周左右的时间,而学生上课时只需直接做相关的涂片、染色即可,用完相关材料就无再次利用的价值,实验5中又须准备试剂让学生去配制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然后消毒灭菌,而此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因量多无法全部放入冰箱保存,相隔2周做第7个实验时,大部分培养基已因失水或染菌无法使用,又须教师重新配制,因此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浪费了实验材料。此外,每次实验课只有3课时,最后3个实验无法及时完成,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将实验课独立出来之后,对实验内容及顺序进行了调整,第1个实验为培养基的配制与消毒灭菌”,在等待灭菌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手工操作,包括三角瓶棉塞、试管塞的制作以及试管、培养皿的包扎,相关的消毒灭菌方法,完成后做第2个实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让学生用前一个实验中自己配制的培养基及消毒的试管、培养皿等分离纯化四大类微生物,因细菌、酵母菌生长较快,酵母菌分离纯化后置冰箱保存,待细菌分离纯化后做第3个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的单染色”,接着做第4个实验革兰氏染色法”、第5个实验细菌的芽孢、荚膜、鞭毛染色法”,这一系列实验做完后,生长较慢的放线菌和霉菌也分离纯化出来,再接着做第6个实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菌落形态观察与简单染色”。第7个实验为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此实验中使用学生自己从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作为实验菌种,以实验室保藏的标准实验菌株作为对照,因每位同学分离到的菌株不完全相同,实验结果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8个实验为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相对较为独立,故此放在最后做。重新调整后实验1~7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各实验之间不再孤立,也不会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和教师的重复劳动。由于第1个实验中培养基的配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6个实验的成败,通过对实验安排的介绍,认识到这一点后学生从开始做实验就认真仔细,在配制培养基时是分小组实验,每组成员之间会通力合作,每一步都小心仔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团队精神。2改革教学方法2.1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加强教师课堂指导调整实验内容体系后,实验中需要学生动手的内容明显增多,如课前没有充分的预习,不熟悉实验内容,实验时缺乏全局意识,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讲解和安排一步步完成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实验需要的器材;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关键步骤;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影响因素,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等。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重点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以节省理论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加强巡视、指导,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答疑解惑,充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2认真批阅实验报告,及时归纳总结每次实验课后要求学生及时上交实验报告,交后教师及时批阅,针对出现的问题,分类归纳,列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下一次实验课时逐一讲解,指出错误或不足,提供正确全面的答案。此举有效改变了学生只写报告、看成绩不看评阅意见的现象。3改革评分方法以往微生物学实验成绩由实验报告(占30%)、实验理论考核2部分组成(占70%),部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但写作能力强,导致实验总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改革,实验总评成绩改由课前预习成绩(占5%)、课堂操作成绩(占15%)、实验报告成绩(10%)、实验理论考核成绩(占30%)、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占40%)5部分组成,降低了实验报告成绩所占比重,提高了实验操作成绩的比重(图1)。此改革的直观效果就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由相互推让到争相动手,甚至有的反复重做几遍,直至获得满意结果,实现了由老师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p#分页标题#e#4结语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整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法,端正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充分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团队精神。
-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范例(3篇)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范文以上论证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人类隐性智慧定义的工作框架内模拟人类显性智慧(人类智能)生成知识,创建主客双赢的策略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而这是..
-
岩土工程概念范例(3篇)
岩土工程概念范文关键词:隧道工程;模块化教学;学习迁移理论;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U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7204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及城市地下空间..
-
遥感技术的作用范例(3篇)
遥感技术的作用范文关键词:综放面遥感扫描联动喷雾技术研究应用1综放工作面随机遥感扫描联动喷雾技术课题提出的背景1、液压支架放煤和移架是综采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支..
-
遥感技术的原理范例(3篇)
遥感技术的原理范文篇1关键词:土地遥感;应用;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P627文献标识码:A遥感技术是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它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如光学技术、红..
-
建筑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范例(3篇)
建筑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范文篇1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表彰奖励年度先进单位,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措施,动员全系统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
-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范例(3篇)
纺织工程培养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岗位引领学做合一[作者简介]王前文(1980-),女,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纺织品开发、纺织专业教..
-
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关系范例(3篇
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关系范文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据大量事实统计,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
-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范例(3篇)
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范文关键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现状;保护;修复海洋渔业水域环境是海洋渔业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