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超声诊断学范例(3篇)
皮肤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像;脐带绕颈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ultrasonicdiagnosisofcordaroundneck.methods:inspected86pregnantwomenbycolordopplerexaminationundertwodimensionalultrasound,observedthebloodcirculationofcordandcomparedwithdeliveryresults.results:outof86caseswithcordaroundneckdiagnosedbyultrasonicexamination,82caseswereconfirmed,and4casesweremisdiagnosed,withaccuracyrate95.3%.conclusion:combinedexaminationoftwodimensionultrasoundandcolordopplercanincreaseaccuracyrateofdiagnosis.
[keywords]twodimensionultrasound;colordoppler;cordaroundneck
脐带绕颈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严文芹[1]研究324例产妇中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率为20.37%。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超声诊断86例脐带绕颈,经临床分娩确诊82例,误诊4例,准确率为95.3%,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孕妇,年龄22~34岁,孕38~41周。
1.2方法
超声检查距分娩时间5h~6d,以分娩前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为标准,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照。采用惠普1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以二维超声对胎儿作一般检查,全面了解胎儿脐带、羊水等情况,然后重点沿胎儿脊柱纵向探查,观察胎儿颈部皮肤光带有无压迹,并测量压迹深浅[2],压迹深浅可判断脐带缠绕程度,压迹在1.4cm以上时剖宫产率可达90%,压迹为“u”形表明脐带绕颈1周,“w”形表明绕颈2周,锯齿形则表明脐带绕颈2周以上。以压迹为中心对胎儿颈后方进行横断扫查,“u”形压迹扫查显示圆形小衰减包块(脐带横断面),内有短带状等号回声(为血管壁回声);“w”形压迹显示带壳花生样衰减包块;锯齿形压迹显示串珠状衰减包块[3]。再以彩色多普勒检查,当脐带绕颈1周时于胎儿颈后方“u”形压迹内可见“品”字形两蓝一红或两红一蓝的血流信号,胎颈横断面四周可显示连续环形红蓝相间的螺旋状彩色血流,形似彩色花环,称为“花环征”。脐带绕颈2周以上时,横断面可见胎颈周围多处多股环状彩色血流,花环在同一解剖平面中综合显示弧度>240°[4],该环中声速与血流夹角过大以至相互垂直的部分血流显示变暗甚至无彩色显示,加之颈椎遮挡干扰,因此在一个切面中难以显示完整的彩“环”,故应围绕该环多位置、多点探测。如综合显示弧度<180°,则可能为脐带自胎儿颈部走行,需追踪探测两端去向。在发现脐带绕颈时[5]应行多普勒脐血流速度比值(s/d)检测,如s/d升高,提示脐带绕颈较紧,应密切注意胎儿情况,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2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86例(绕颈1周54例,≥2周32例),经临床分娩确诊82例(绕颈1周50例,≥2周32例),误诊4例,均为绕颈1周者,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5.3%。
3讨论
脐带绕颈导致脐带过短,临产时胎头下降使脐带拉紧,脐血管受压,造成胎儿急性宫内窘迫,胎头迟迟不能入盆,第二产程延长,胎心明显减慢,个别孕妇在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故脐带绕颈对胎儿及孕妇危害较大,因此产前确诊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非常必要。
超声诊断结果假阳性原因可能为:(1)由于胎位转动,使绕颈脐带自行解脱,尤其孕30~34周时,羊水量多,胎动频繁,脐带容易解脱,故脐带绕颈应以分娩前最后一次诊断为准。(2)胎儿娩出时,绕颈脐带滑脱。(3)脐带过长,飘浮于颈周围易造成假阳性。(4)由于重力原因脐带可下降至颈前部,但不超过颈部者为非脐带绕颈。二维超声检查难以确定脐带绕颈方位[6],尤其在羊水量少的情况下,需进一步作彩色多普勒检查以观察脐带远端走向,若两端内收则诊断为脐带绕颈。(5)探查技术:应在超声清楚显示颈椎纵切图像的同时,使其清楚显示颈部皮肤线以观察皮肤压迹。如果切面偏离,可能会将颈肩之间空隙误认为皮肤压迹,此时应进一步作彩色多普勒检查。(6)胎位不正,如臀位,使胎儿颈部有时呈弯曲型,易致误诊,需从不同角度进行鉴别,确定是否脐带绕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脐带绕颈的准确率高,较二维超声有明显的优越性,二者相结合诊断脐带绕颈,符合率达95.3%。在二维超声显示脐带形态下进一步作彩色多普勒检查脐带血流,可提高脐带绕颈诊断的阳性率[7]。
【参考文献】
1严文芹.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10):239.
2王强.脐带绕颈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6):484.
3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第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92793.
4吴乃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带绕颈位置异常和预测胎儿窘迫的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9):670671.
5陆凤翔,胡淑芳.超声读片指南[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3.
皮肤超声诊断学范文
R714.56【关键词】脐带绕颈;超声诊断;胎儿;
正常脐带长约30~70cm,超过70cm则为脐带过长,过长的脐带容易缝绕胎儿,最常见的是脐带绕颈,超声检查可作出诊断[1]。B超检查时应常规扫描胎儿颈部,于胎儿颈部的横向及纵向扫描都可以显示颈上方的脐带回声,脐带绕颈时在胎儿颈上方呈平行的点状或等号状回声。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科检查的晚期妊娠妇女20例进行B超检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晚期妊娠妇女20例,年龄24~38岁,平均28岁;孕龄32~41周,平均孕龄37.5周。
1.2检查方法使用LOGIQ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孕妇仰卧于诊断床上,妊娠中、晚期检查时,用纵切、横切,细致观察脐带回声,特别注意胎儿颈部及头部周围有无脐带回声,如有条件也可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
1.3结果胎儿脐带绕颈其中绕颈一周12例,绕颈二周6例,绕颈三周及三周以上1例。
2超声诊断
脐带缠绕处的胎儿体表均有表现:①脐带缠绕处的表皮有明显的压迹;②压迹的上方可见有圆形或扁圆形的小衰减包块,彩色多普勒为一小彩团,此为缠绕处的脐带横切面;③小衰减包块内可见短光条或小等号,此为脐带内的血管壁回声;④以小衰减包块为中央,慢慢转动探头90°,可寻找出缠绕胎颈的一段脐带,为一条衰减的带状回声,彩色多普勒为一彩条。脐带绕颈周数不同,声像图表现也不同[2]。①脐绕颈1周:胎儿颈背面皮肤有U字形压迹,上方有一小圆形包块,内含小短光条;②脐绕颈2周:胎儿颈背面皮肤压迹呈W形,其上方有相连的两个衰减圆形小包块,很像带壳的花生,内含短光条;③脐绕颈三或四周:胎儿颈背部皮肤呈锯齿状压迹,其上方有一长串念珠样衰减包块,内可见短光条或断续的光点;④脐绕体、肢则可在胎体表皮有U形或W形压迹,压迹多在胯部或腋下,其上有小衰减圆形包块。一般缠绕体或肢1周,多可自我解脱,但如缠绕多周,而压迹很深者亦可危及胎儿生。
3讨论
脐带绕颈是胎儿死产的原因之一,B超检查时应常规扫描胎儿颈部,于胎儿颈部的横向及纵向扫描都可以显示颈上方的脐带回声,脐带绕颈时在胎儿颈上方呈平行的点状或等号状回声。在颈前方见到脐带回声不一定是脐带绕颈,在颈前、后方同时发现脐带则脐带绕颈的机会大。用灰阶超声不易扫查清楚环绕的脐带像,彩色超声对于脐带绕颈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纵切时颈前方有脐带则呈鲜艳的点状红蓝色,横向扫描在胎儿颈部可见鲜艳的花环状脐带绕颈的彩色图像。脐带绕颈对胎儿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从文献及我们的研究结果观察并不对胎儿造成即时危害。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脐带近胎儿端及近胎盘端脐动脉血流,通过对RI及PI的测算结果比较,绕颈两端的脐血流无显著差别。说明绕颈对孕时胎儿血液供应无大影响,但对有脐带绕颈胎儿分娩及采取何种方式结束分娩则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脐带绕颈或绕体二维超声观察已显示很清楚,一般不会漏诊。近来如利用彩色多普勒则更准确。在实践过程中超声诊断有时与分娩时不相符合,为此我们对脐绕颈的孕妇进行了跟踪检查(孕24~40周),按每2~3周进行一次B超检查,直至分娩[3]。结果发现6例有脐带缠颈自行解脱,占8.6%。脐绕颈的自行解脱或缠绕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月份较小而羊水较多孕妇,胎儿活跃容易有脐缠绕也易于解脱;②脐带过长容易缠绕;③脐缠绕诊断时间距离分娩期越近诊断准确率越高。
超声检查脐带绕颈的时间应选择在临产前和分娩前。愈临近分娩,其结果愈可靠(准确率97%)。妊娠30周前因胎儿活动,缠绕的脐带可解脱或再缠绕(准确率仅80%左右)。脐带绕颈征象伴有胎儿心动过缓或不齐,提示胎儿窘迫,应即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检查时尽可能清楚地显示胎儿颈背部长轴切面,颈部横断扫查范围应尽量包括颈部两侧及腹侧,寻找有无脐带交叉[4]。扫查时探头不宜重压孕妇腹壁,以免胎儿颈部周围的羊水被挤压而减少,影响诊断。颈部U形压迹要与稍胖胎儿颈肩交界处皮肤皱褶形成的V形相鉴别,并注意近场聚集和防止伪象的干扰。单纯出现颈背U形压迹和彩色血流尚不足以确定诊断。应同时在胎儿腹侧出现彩色血流或有W形压迹方可肯定。因为脐带可由面颊、眼眶前和肩部绕过,而未形成绕颈。当孕妇卧位检查因羊水较少不易辨别脐带绕颈时可以改用站立位。羊水因重力关系向羊膜腔下方聚焦,对二维超声显示有帮助。用高敏感度彩色超声无需改变。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41.
[2]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93.
皮肤超声诊断学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慢性瘙痒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与缓解期瘙痒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皮肤表面皮脂与水分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为瘙痒疾病患者的医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表面皮脂测量仪与皮肤水分含量测量仪对500名被试的前额以及前臂的表面皮脂、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其中慢性皮肤瘙痒疾病患者100例,缓解期皮肤瘙痒疾病患者100例,健康被试300例,。结果13岁前男女慢性瘙痒皮肤疾病患者的前额表面皮脂含量及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14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含量及水分含量都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前臂皮脂含量与水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慢性瘙痒疾病患者前额与前臂的皮质含量及水分含量都明显低于健康被试与缓解期瘙痒皮肤疾病患者的。结论慢性瘙痒疾病患者皮肤表面的皮脂含量及水分含量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会有所差异;瘙痒症状会影响患者表面皮脂与水分含量,可作为我们今后诊断治疗的依据。
【关键词】慢性瘙痒皮脂水分含量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是一种无原发性损害的疾病,其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就是浑身瘙痒,尤其是晚上。患者常会因搔抓而导致皮破血流,常会出现色素沉着、血痂以及抓痕等继发性的皮肤损害。在南方加上天气炎热,秋后又干燥,过多地食冷、吹空调,容易导致患者肌肤出现痒风。本文选取2006―2011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瘙痒皮肤的100例患者以及100例处于缓解期的瘙痒皮肤疾病患者,并选取健康被试300例,对其表面皮脂与水分含量进行测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2011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瘙痒疾病的100例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其中瘙痒症患者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19例,慢性单纯性痒疹21例,结节性痒疹患者24例。年龄4-45岁,平均年龄22岁;缓解期慢性瘙痒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缓解期荨麻疹患者30例,缓解期瘙痒症患者21例,缓解期单纯性麻疹18例,缓解期结节性痒疹患者31例,年龄5-49,平均年龄30岁;健康被试300例,男性123例,女性177例,年龄10-56岁,平均年龄37岁。所有被试12小时内没有用过有机溶剂或是洗涤剂清洗过,被试测量部位在24小时内均没有用过任何护肤品或是化妆品。
2方法
2.1测量方法:用SebumeterSM810皮脂测量仪以及CorneometerCM820皮肤水分测量仪分别对被试的表面皮脂以及皮肤水分进行测量。受测部位分别是皮脂分泌较丰富的前额以及皮脂腺较少的前臂。测试环境为相对湿度47%-56%,温度为10摄氏度-30摄氏度。表面皮脂含量与皮肤水分含量的单位均用au表示。
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3结果
表1不同身体状况被试前额、前臂表面皮脂分布情况(au)
被试情况人数(例)皮脂含量(前额)皮脂含量(前臂)
慢性皮肤瘙痒1005.58±0.924.86±0.59
缓解期皮肤瘙痒10012.42±8.436.32±4.35
健康30090.75±29.6514.67±5.46
据卡方检验,χ前额2=15.26,P1<0.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前臂2=17.26,P2<0.05,差异显著。可知,慢性皮肤瘙痒前额、前臂表面皮脂与缓解期皮肤瘙痒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前额、前臂皮脂分布量有显著差异。瘙痒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表面皮脂分布。
表2不同身体状况被试前额、前臂水分含量(au)
被试情况人数(例)水分含量(前额)水分含量(前臂)
慢性皮肤瘙痒10017.32±5.3215.12±4.13
缓解期皮肤瘙痒10032.12±8.4220.13±6.43
健康30049.45±3.4336.22±2.06
据卡方检验,χ前额2=17.02,P1<0.05,差异显著;χ前臂2=12.01,P2<0.05,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所以可知,慢性皮肤瘙痒前额、前臂水分含量与缓解期皮肤瘙痒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前额、前臂水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瘙痒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皮肤水分含量。
4讨论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病情较顽固难治愈。在治疗上通常是以对症处理为主。其多半是由多种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所引起的,其病种类比较繁多,病因也较复杂,至今对其发病原因尚未清楚,。因此加强慢性瘙痒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本研究中,,发现慢性瘙痒疾病患者前额同前臂的表水分含量与皮脂含量都明显低于健康被试的水分含量与皮脂含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瘙痒疾病患者的代谢物会滞留于皮肤中,刺激皮肤病使皮脂腺及汗腺萎缩,从而使皮肤出现不同的缺水干燥状况瘙痒患者不断地搔抓会引起大量脓细胞的产生,脓细胞的产生会把毛囊皮脂腺的结构破坏掉,从而降低皮脂的附着力,因此会破坏肌肤皮脂的含量。
另外,在本研究中还发现,13岁前男女慢性瘙痒皮肤疾病患者的前额表面皮脂含量及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14岁以后男性前额的皮脂含量及水分含量都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前臂皮脂含量与水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青春期后,男性的前额皮脂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不大,但是女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脂分泌量减少。男性女性的皮肤含水量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重要较大的变化。据研究,角质层甘油的量才是影响皮肤水量的重要因素。男性前额的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女性可能是因为13-45岁的男性的皮肤新陈代谢比较活跃而产生了大量的甘油。
目前关于慢性瘙痒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在现代化社会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此进行研究。加强慢性瘙痒疾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改善慢性瘙痒疾病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辛淑君,刘之力,史月君.我国正常人皮肤表面皮脂和水分含量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3):131-133.
[2]谢东强,谢红东,李银利.黄参止痒酊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478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0,10(10).
[3]余碧娥,方丽.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01,24(11).
作者单位:538100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人民医院
(上接第264页)
(95%以上)为磷酸钙、草酸钙、磷酸镁等结石[4]。而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也是临床急腹症之一。输尿管结石大多数来自肾,原发于输尿管者很少。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是三个狭窄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膀胱壁内段,最多发的是膀胱壁内段,约占65%,是由于输尿管在进入膀胱时,与膀胱壁之间形成一钝角,为结石易停留之处。一般伴有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者,二维超声诊断并不难,但非梗阻型输尿管结石一般位于输尿管下段,受因肠气干扰明显、并且输尿管本身管径上粗下细、结石细小且结构疏松,其后声影暗淡、不明显,等原因,常使结石显示不清,位置难以确定。利用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可填补单纯B超诊断的不足,主要通过以下两点:①通过检测输尿管口向膀胱喷尿的多普勒信号,及输尿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的特点,有效确定输尿管下段的位置,缩短检测时间;②通过检测结石后方特征性的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CDFI对非梗阻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诊断更快捷、准确,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检出率,并且操作简便,可以和二维超声互补,相互印证,直观快捷,无须再借助其他辅助条件,以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良.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临床表现和机理[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614.
[2]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19-522.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810-811.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范例(3篇)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范文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教材既要准确、完整地再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理论,继承和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根据新的实践加以不断创..
-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范例(3篇)
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居家照护者家庭病床护理风险风险认知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8-0056-03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当今,..
-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例(3篇)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篇1>>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再议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改革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思考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
-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范例(3篇)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范文篇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我觉得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农村小学生的学..
-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例(3篇)
行为习惯的培养范文一、一日活动环节的相互渗透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直接渗透当我们每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
-
激光原理论文范例(3篇)
激光原理论文范文【关键词】激光;钻井;特性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24-01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国外就开展过激光钻井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的..
-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范例(3篇)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摘要]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与工业经济都有很大的区别,工业时代的税制必将难以适应知识时..
-
新生儿护理知识讲座总结范例(3篇)
新生儿护理知识讲座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社区;妇幼健康教育;意义;内容;方法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的活动,这对提高社区群众的保健意识有很大积极作用。我国《母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