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赛新闻稿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26

排球赛新闻稿范文

诚然,决定北京奥运新闻大战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决策层的领导指挥,采编队伍的储备建设,广告市场的开发运作等等,但是笔者以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处在阵地最前线的记者的作战能力。

具体说来,有三大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新闻媒体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报道北京奥运会的记者:

1、特殊体育赛会的要求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普通又特殊。说普通,是因为本次奥运会只是漫漫奥运史上的一个第29届奥运会,或者说是4年一度的奥运体育盛会;说特殊是因为它是在我国举办――而且是我国首次举办,我国特殊的体育机制决定了它已不仅仅是一项国际体育赛事,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它不仅可以给国人带来一份奥运盛餐,更可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既然如此,就要求在报道北京奥运会时,必须做好打破常规体育比赛报道的准备。比如说,以往的奥运会新闻报道一般都在体育版上进行,北京奥运会就有可能需要在版数靠前的新闻版上,或者将体育版前移进行;以往不需要出特刊,北京奥运会则需要;以往记者只要懂体育知识就可以了,而这次采访北京奥运会的记者,不仅要懂体育,还要有强烈的政治新闻敏感和基本的政经知识储备。从现在开始,各新闻媒体就应培养记者在这方面的能力。

2、受众对奥运的渴望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爱好体育的人不计其数。2001年7月13日晚上,当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无数的体育迷热血沸腾,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守侯,这一天终于变成了现实。此后,大家都在期待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由于北京奥运会我们是东道主,按照国际奥委会有关规定,东道主国可直接派队参加奥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因此,北京奥运会所有28个大项302个小项的比赛中,不出意外的话,都会有中国运动员的身影,这更激起了国人对北京奥运的期待。

到2008年时,会有很多人到比赛现场去感受奥运气氛,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通过新闻媒体来关注奥运的。这个时候,媒体实际上成了承载广大受众实现奥运梦想的一个载体。这种角色上的定位给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赛事前瞻、赛后回顾、成绩播报、实力分析、教练访谈、花边趣事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媒体的报道。因此,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上说,媒体从现在开始就应培养奥运报道记者。

3、媒体自身竞争的需要

这一点在文章开头已经提到。媒体要想在北京奥运新闻大战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记者,而只有有了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才能保证媒体在北京奥运新闻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难想象,到北京奥运会时,举国上下,所有媒体都在唱奥运会一个主旋律,这个时候,哪家新闻媒体关于奥运会的报道更及时、更准确、更精彩,哪家媒体必然赢得受众,赢得市场,从而在新闻大战中赢得胜利;而决定新闻报道是否更及时、更准确、更精彩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记者采写新闻的能力――当然离不开编辑的后期加工。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奥运会,各家新闻媒体间的新闻大战是记者之间的较量。记者强则媒体兴,记者弱则媒体衰。因此,培养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奥运记者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奥委会新闻媒体高级主管安东尼・埃德加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记者报名注册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奥运会文字和摄影记者的报名总人数将控制在5600人以内。安东尼・埃德加说的是奥运会注册记者,其实,真正到北京奥运会时,还会有很多非注册记者涌入北京城。因为对于全球众多的新闻媒体而言,5600个记者名额实在是少得可怜。据了解,北京奥运会时,大约将有2万名记者云集北京。

这些记者无疑是各家媒体的精英,各家媒体也需要培养一些这样的精英记者。那这些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和素质呢?笔者以为主要应有以下6点。

1、严格的新闻把关能力

前面已经说过,北京奥运会绝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既然如此,我们的记者就应该具备严格的新闻把关能力。由于我们是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经验的欠缺必然会导致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用说第一次,就是已经举办过两届,甚至是多届奥运会的国家,再次举办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对于其他届奥运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场馆建设缓慢,城市交通混乱,安保不严,运动员财物被盗等等,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但对北京奥运会出现的问题,我们的记者一定要分清性质。能写的一定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以有助于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2、倚马可待的成稿速度

奥运会一天会有好多项目的比赛,也有很多的体育人物,包括运动员、教练员、随队官员、奥委会官员等等需要采访,因此,一天下来,记者需要采写许多篇稿子。这就要求记者除了具备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一流的文字驾御能力,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成稿速度,原因不说自明――新闻是易碎品,过了当天,再好的新闻也就成了明日黄花;再者,记者的写稿速度还会影响到编辑的做版速度,乃至报纸印刷上市的时间,进而影响到报纸的竞争力。当然,报道奥运会的记者写稿光快还不行,还要对所写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另外,还要有分清主次,会掂轻重的本事。

3、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

奥运会是目前国际体坛规模最大的赛事之一,各国的主要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一般会派出至少两名记者(一文字,一摄影)进行采访,有的甚至会派几名,甚至几十名,数十名的庞大记者队伍。人数的增多改变了记者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情形,也在呼唤记者们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奥运会的成功报道,离不开团队间的密切配合。这包括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配合,文字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配合,以及摄影记者与摄影记者的配合等等。从刚刚在青岛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第一项测试赛――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来看,多数媒体派出的记者团队能做到团结一心,忙而不乱,但也有部分媒体的记者团队出了“内乱”:有体育部门记者和新闻部门记者各自为战的;有体育记者不冲在一线采访,惹得新闻部记者整天骂娘的;还有摄影记者老死不相往来的。这是个十分不好的苗头。

4、身体倍儿棒还要能吃苦

北京奥运会自2008年8月8日开幕,至8月24日结束,如果再加上前期的预热,采访奥运会的记者在北京呆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并不稀奇。这期间,记者们不仅要经受体力和脑力劳动双重的考验,还要经受炎炎烈日的“烤验”,因为8月份是整个中国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首都更是骄阳似火。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一天、两天还不算难,但要是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确实不容易。因此,这给采访北京奥运会的记者提出了又一个严格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些天气一热就打伞,太阳一晒就抹防晒霜,温度一高就头晕的记者,是很难担当起报道奥运会的重任的。

当然,光有个好身体还不行,采访奥运会的记者还需要有比一般记者更强的敬业精神。要勤快,还要能吃苦。实践证明,光静静地坐在体育场馆里,或宾馆里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5、每名记者术业有专攻

这里所说的术业有专攻,并不是说到奥运会时,每个记者只负责一门心思地去报道某个项目的比赛,而是说从现在开始,每位记者应该专门去学习、了解一批奥运会项目的有关知识,为奥运会的报道做好准备。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基于当前体育报道的一个尴尬状况:有关足球、篮球的报道铺天盖地,关于排球、乒乓球、网球等的报道比较常见,而对于帆船、马术、击剑等比赛项目的报道则很少。这直接导致我们的记者对帆船等项目知识的匮乏。而这对于报道奥运会显然是不利的,尤其北京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的都有中国运动员参加,如果对该项目不熟悉显然无法做好报道。所以,从现在开始,各新闻媒体应有意识地将奥运会比赛项目大体分一分,让参与奥运报道的记者都分别掌握一批项目,然后去学习了解。记者们至少应把北京奥运会28个大项的比赛搞清楚。

6、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其实这只是个目标,在语言方面,采访奥运会的记者最起码应能用英语与运动员、教练员进行简单交流,并能看得懂组委会用英语的一些公告说明。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场合,经常是电台或电视台的记者在用英语跟外国运动员交流,而平面媒体的记者则很少有人有这一本事,以至于采访一结束,就追着电台或电视台的记者问刚才都谈了些什么。这种平面媒体文字记者“傍”电台、电视台记者的现象,值得我们平面媒体记者的思考。

排球赛新闻稿范文篇2

女排夺冠是中国体育史上的辉煌一页,也扩展成了中国人民心情史上的辉煌一页。不仅是全民关注的新闻焦点,还是全民娱乐、兴奋、快乐发泄的焦点,也是一种动力。

顺理成章,关于女排的优秀新闻照片,必然也会成为中国新闻摄影史上辉煌的一页。新华社著名体育记者官天一拍摄的《中国女排四连冠》就是这样一幅照片。这张照片在《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大赛上获得体育类一等奖,为老官赢得了一辆摩托车。

我拍四连冠

1985年9月,第四届世界杯女排比赛在日本举行,我是新华社派出的现场摄影记者。这一次比赛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第一次夺冠时大家很激动,第二次、第三次就没那么激动了。第四次不一样,因为郎平这次比赛后就要退役了,她是中国女排中参加次数最多的一个,和她同时的队员都退役了,如果她能夺冠,那将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另外这次的难度也不一样,上次打秘鲁时比较轻松,这次是与古巴队决赛。这一届世界杯共有8个队参加,中国队和古巴队都是6战6胜,这一仗如果谁胜谁就是冠军。

我和郎平很熟,又是这样一种情况,我自然就关注她。在比赛快结束时我就提前换好85mm的镜头,另外两台机器一是彩色,一是黑白。那时没有自动对焦,全凭手感。到了决胜局,中国队已经得到14分了,郎平一记重扣,对方没有接到,赢啦!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右边的裁判做了球出界的手势,表示古巴队没有接到,记分牌上还显示着14分,还没来得及跳到15分时,郎平不管那些,早就跳了起来,而且那么高。我在场地的挡板外拍下了这动人的一幕。观众席上也有人在举手欢呼,整个中国队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这实在是一个圆满的结果,太理想了。我的直觉也是拍到了一张好照片。

回去后马上自己冲洗,放大后很满意,马上把照片传给国内,心里一直兴奋着。没想到,编辑编发之后,负责人却认为照片有点“不太雅”的感觉,毕竟那是80年代。就这样没发成通稿,但编辑仍然认为是张好照片,就以国际组专稿的名义发了出去。虽然没发通稿,但许多报刊还是在第二天用了。刊出之后反映很好,在当年的全国好新闻评奖中也获了奖。

女排的编外教练

官天一是新华社的资深记者。从1978年接触中国女排以来,他已经和女排姑娘们有了20多年的交情。别的记者进不去的场合,老官能去,别的记者可能善于拍某个项目,而老官能拍许多个项目,而且个个精彩。有一次老官和女排一块训练,跟了20多天,能拍就拍,不拍时帮着捡球,队员们有话也愿意跟老官说,俨然一个“编外教练”。

这其中,老官和郎平最熟了。郎平结婚时只请了一个摄影记者,就是老官。郎平是中国女排走向世界的功臣,她的“铁榔头”让对手很发憷。她还是个乐天派,爱激动,每次打出一个好球时就蹦高,老官对此很了解,那天决赛时老官就一直盯着郎平。果然郎平跳得比平时还高,老官给她看照片时她还说,我跳得有那么高吗?1998年他拍北京马拉松比赛时把脚崴了,当他拐着去采访女排时,郎平马上拿出从美国带来的高统运动靴给他,说这能保护脚腕子。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说:那时候,我执教中国女排,他经常来队里采访。除了照相机以外,他还带一个笔记本,每个队员的打法、特点、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他都一一记录,我们胜利的时候,他为我们欢呼,我们失败的时候,他同我们一起痛苦、悲伤。1982年世锦赛上我们0:3输给了美国队,官天一过来和我握手,想安慰几句,话还没说,他自己的眼泪就掉了下来。2003年,中国女排又得了世界冠军,有关方面请郎平讲几句话,远在美国的郎平没法来,就让老官代讲。现在,老官退休在家,还在为奥运会的事出力。

“四连冠”为何如此知名

官天一,1965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同年调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由于自己就是体育出身,自然就喜欢体育摄影,也就容易和体育界打成一片。所有近30年来的国内国外大型体育比赛他都参加过,常常是身背3台相机,出国时还要带照片底片传真机、放大机、行李等等足有100多斤。在国外要自己冲洗放大,自己发稿,还要抢位置,抢时机,好生是累。但老官乐意,一到赛场就兴奋,扛着大炮和独脚架到处跑。

1971年,老官开始成为专职体育摄影记者,可那年头一年也没多少比赛,只是偶尔有个外国队来表演一下。1977年以后就多了,直到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拿冠军后,整个中国民众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了,人们突然发现原来体育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时电视机还不多,人们聚在邻居家的黑白电视机前,跟着女排的胜负亦喜亦悲,每每到中国队比赛时,总是万人空巷。

从中国队拿第一次冠军开始,一直到五连冠,老官都参加了,而只有四连冠时的照片最有名,这是为什么呢?老官解释为:

排球赛新闻稿范文

我真的很佩服我的同行,那些关于皇马球员兵败塞维利亚后的赛后感慨全出自于某网站,这个网站的绝大多数记者都是平面媒体淘汰下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说,敢写”。

我在他们发稿的第一时间就联络了主持这篇专题的何塞,他的回答含含糊糊,一会儿说是谈话集锦,一会儿又说是“线人”偶然听到。首先,塞维利亚的客队更衣室的大门是木制的,密封很好,我们已经试验过,里面说话不可能被外面听到。第二,何塞说的“线人”我也认识,这个人有进入混合区的权利,但没有任何可能进入客队更衣室,并倾听球员们的谈话。第三,塞维利亚俱乐部已经排除了更衣室内安装任何电子设备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家网站敢于肆无忌惮地不顾规矩,制造这一赛后谈话呢?利益!人们都知道,西甲最好卖的是皇马新闻,特别是负面新闻。有些人为此一举成名,我自己也曾因挖皇马内幕受益匪浅,但我从来不会去制造球员之间,球员和主帅之间相互攻击的语言,就算球员一时激愤说了,我也绝不会纳入新闻稿中,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伊瓜因在回我的短信中这样写,“我无所谓,反正不是第一次被人使用,西班牙记者倒慷慨,回回都安排我上场。”何塞先生对于伊瓜因言论的制造是相当危险的,他们替伊瓜因说:“我们缺少空气,都快憋死了。”这显然是在暗示伊瓜因对穆里尼奥高压管理的不爽,但伊瓜因的确没这么说。他只在中场休息时说了一句:“我们的空间被对手压缩的很小”,我的同行将此升华了。

很久以来,我的朋友,《国家报》的迭戈·托雷斯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攻击穆里尼奥,因为他是巴尔达诺的挚友,作为阿根廷裔,他曾和他在电视三台体育频道效力的妻子发誓要赶走葡萄牙势力。为此他精心利用了不受重用的伊瓜因,以及对穆里尼奥不完全信任的弗洛伦蒂诺。但在穆帅、伊瓜因成功续约后,托雷斯对于皇马更衣室已经不再拥有渗透力,但不明真相的人依旧相信他的资讯。这也是很多皇马不实新闻泛滥的一个泉眼。

  • 下一篇:逻辑推理方法范例(3篇)
    上一篇: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作文(好作文推荐)(精选4篇)
    相关文章
    1. 排球比赛总结范例(3篇)

      排球比赛总结范文每个赛季,我们都能听到主教练对联赛赛程的抱怨、争吵:“这就不是人做的事”(弗格森),“他们是一群从特殊教育学院里出来的人”(温格)……没有比这更难听的了..

      daniel 0 2024-05-26 05:28:13

    2. 排球比赛策划书范例(3篇)

      排球比赛策划书范文大学校园趣味活动策划书一一、活动引言:趣味运动是一项将传统的体育运动比赛和引起人兴趣的趣味活动融合形成的一项新兴运动,它介于体育运动和趣味游戏之..

      daniel 0 2024-05-26 04:56:13

    3.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范例(3篇)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范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注重组织疾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做好日常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工作,制定了《*市*区社..

      daniel 0 2024-05-26 04:24:13

    4. 隧道建设方法范例(3篇)

      隧道建设方法范文关键词:软土;盾构隧道;纵向设计;地下工程1概述当前大量地下隧道建设实践中,盾构施工法已成为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主要施工方法,尤其地铁隧道。上海现有和正..

      daniel 0 2024-05-26 03:52:13

    5. 创新产品范例(3篇)

      创新产品范文篇1著名经济学家JosephSchumpeter于1911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了“企业创新”的观点,并指出,“企业创新”是把一些崭新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

      daniel 0 2024-05-26 03:20:13

    6. 逻辑思维模式范例(3篇)

      逻辑思维模式范文【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研究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论式教学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设计艺术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只会..

      daniel 0 2024-05-26 02:48:13

    7. 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范文【关键词】内控评价报表;评价报告;内控成本;上市公司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4-0106-04一、国内与国外的内部控制研究现..

      daniel 0 2024-05-26 02:16:13

    8. 高校实验室安全常识范例(3篇)

      高校实验室安全常识范文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安全;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体系教育部在2015年度的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2015年开始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

      daniel 0 2024-05-26 0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