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文篇1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类乳突病毒;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浸润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75-01
宫颈癌是最常规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随着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作为农村适宜技术推广,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2年来对650例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TCT检查,同时进行高危型人类乳突病毒(HPV)监测,现就监测情况回顾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及周边镇居住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门诊患者共650例,年龄20~65岁,其中,肉眼观察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异位)者625例,宫颈光滑者25例。经新柏氏TCT筛查,根据TBS分类法,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45例,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无明确诊断意义8例、不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6例;宫颈浸润癌3例。同时,650例患者都行高危型HPV监测,其中阳性者55例。
2结果
2.155例高危型HPV感染者TCT检测TBS分类情况
高危型HPV阳性,NILM11例,不典型鳞状细胞10例,LSIL15例,HSIL16例,宫颈浸润癌3例,低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LSIL)即CINⅠ、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HSIL)即CINⅡ、CINⅢ、原位癌。
2.2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与宫颈浸润癌患者年龄分布
13例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25岁0例,26~35岁3例,36~45岁5例,46~55岁3例,≥56岁2例;32例宫颈CIN患者≤25岁1例,26~35岁5例,36~45岁18例,46~55岁6例,≥56岁2例;3例宫颈癌患者≤25岁0例,26~35岁1例,36~45岁0例,46~55岁1例,≥56岁1例。
2.3宫颈浸润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糜烂的关系
32例宫颈CIN患者宫颈糜烂28例,宫颈光滑4例;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糜烂2例,宫颈光滑1例。
2.4相关因素
32例CIN中有31例感染高危型HPV(96.9%),而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全部感染高危型HPV(100%)。
在宫颈CIN中以36~45岁的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而宫颈浸润癌以46岁以后多见。不过近年来,宫颈浸润癌发病年龄有明显年轻化趋势,本统计资料中就有1例29岁的晚期宫颈癌浸润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发现其可能与性生活过早(
3讨论
本组资料中所有宫颈浸润癌及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CINⅡ、CINⅢ和原位癌)均有高危型HPV感染,1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有15例及13例不典型鳞状细胞者中有10例是高危型HPV感染(16例CINⅠ中只有1例没有感染高危型HPV),而有11例高危型HPV阳性是NILM。从中可以看出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绝大部分女性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后,根据各自的免疫功能、宫颈上皮内异位、性生活史等个体差异,部分感染者自动消失转阴性,部分持续高危型HPV感染者可逐渐由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向宫颈浸润癌发展。而宫颈糜烂患者因为柱状上皮异位,对HPV感染抵抗能力差,导致HPV持续感染,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患病率比宫颈光滑者高[3],但日常工作中不能忽略对宫颈光滑者的筛查,本组资料中就有5例患者外观很光滑,分泌物也不多,但是经监测高危型HPV全部阳性。TCT监测经TBS分类为CINⅡ1例,CINⅢ3例,宫颈浸润癌1例,如果不对这5例患者进行筛查,将使其病情耽误,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对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即使宫颈光滑、已停止性生活或不再有月经,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TCT及高危型HPV监测是必要的。对于高危型HPV感染者,尽管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根除方法,但采取一些抗病毒治疗、改变吸烟等坏习惯,增强抗体免疫力,可以尽量减少HPV持续感染。而TCT发现CIN患者可采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明确诊断后采取微波、LEEP等治疗,阻断其向宫颈浸润癌的发展[4],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从而将大大地提高许多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周期,同时又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将TCT监测作为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非常有意义,其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结合高危型HPV监测,能提高监测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惜阴.临床妇科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21-124.
[2]赵昀.细胞学、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6(2):5-6.
[3]宋学红.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16-17.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文
1通过生物发展史,培养学生思维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1.1展示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思维历程去亲身体验一番,探究得出结论的具体思维过程。并适时让学生大胆作出种种设想、猜测,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方法与科学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方法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这这种方式的教学,科学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
1.2从生物学史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生物学发展史中,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各种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教师应充分地把科学家们独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知识传授中,启迪学生领会科学方法,且能运用到实际的实验设计中。
2创设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可通过将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
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可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①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②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③实验操作方法,有没可改进或简化,可提高实验效率的?
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①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十分清晰;②蔗糖溶液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经济易制的NaCl试剂。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③操作方法可改进为直接把盖玻片掀开,滴加外液。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了几次重复滴加和用吸水纸吸引的步骤;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操作不当污染了显微镜。
看到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我结合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有了这个验证性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设计起来就容易得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与原实验基本相同,将原来只滴加30%蔗糖溶液,改为分别滴加10%、20%、30%、40%等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来估测细胞液的浓度。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也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更好地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做实验结论也较满意。
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比简单的验证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文
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这个古老文明初露头角的岁月。19世纪晚期的希腊还沉浸在民族国家独立的欢乐气氛中,在雅典卫城山脚下的跳蚤市场上,人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古物摊铺出售一些奇怪的白色大理石小雕像,40多公分高,人物形象简洁,线条流畅,表面光滑,或坐或立,基本样式统一。当时,德国商人施里曼在小亚细亚发掘特洛伊宝藏引发整个欧洲掀起到希腊寻宝的热潮,但是没有人注意这种小雕像,因为他们都不清楚这种大理石雕像属于哪种已知的文明,更不了解其价值何在,只知道它们来自基克拉底群岛。
多亏了英国雅典学校首位主任番洛赛先生慧眼识金,他最先注意到这些雕像的重要性。他从摊主们那里了解到它们出土于基克拉底群岛上的古墓,因此设立了到基克拉底群岛考古的项目。基克拉底古墓发掘项目开展后,吸引来另一位希腊考古学者赫里斯多。这位古典考古学家由于对迈锡尼王宫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而闻名遐迩,他在全面调查研究了基克拉底古墓群后,为这个新发现的文明命名为“基克拉底文明”。
然而,独立后的希腊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文物市场更是缺乏监管,从基克拉底群岛流失的文物高达半数。有关基克拉底文明的研究工作重新吸引人们的视线大约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当考古科学新技术大量用来进行古物年代测定后,基克拉底文明研究再度迅速发展。学者们发现,这种未知的文明存在的年代早于米诺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其成熟的程度高于后两者。
现代考古学者们已经确定,基克拉底文明属于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文明,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300-2000年。其间又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一些学者近年来对基克拉底古墓群考古得到新证据,表明该文明存在的时间上限可能要提前到公元前5000年,那时,第一批移民从小亚细亚进入这个地区。考古学家伦弗雷认为,该文明区最早的居民大概是第一批南下的印欧人种,而马罗瑞则认为,他们应该是早于印欧人种的小亚细亚移民。
如果这些结论是可靠的话,那就意味着基克拉底文明远比克里特文明更古老。众所周知,米诺文明属于青铜时代的文明,其存在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7―15世纪。也就是说,当米诺文明兴起之时,基克拉底文明已经兴盛了数百年。或者至少可以推论,基克拉底文明比米诺文明发展得更为成熟,并由于两者海域相连,前者对后者有文化影响。这个推论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从米诺文明遗址出土的陶器绘画上,人们找到了基克拉底文明的强大影响痕迹。
基克拉底文明所在的基克拉底群岛海域总面积大约2572平方公里,位于爱琴海中部,在雅典东南方向,该海区有人居住的岛屿大约有200多个。基克拉底群岛大多由火山喷发形成,并围绕海底火山口分布成圆圈形状。古希腊人用“圆圈”(基克拉底)一词为该群岛命名。
根据该地区考古发掘和古物研究,基克拉底文明区采取农耕和渔猎相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该海区有利的地理位置,基克拉底群岛一度控制爱琴海贸易的海上霸权。而活跃的商贸活动也为该地区居民带来巨大财富,进而为该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遗址发掘发现,当时已经出现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从大量墓葬群的分布情况分析,该文明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早期城市居住区。但是各个居民中心区的人口规模较小,千人左右。集中的建筑群遗址表明,当地形成了规范的建筑模式,即直线和矩形的平面设计。建筑材料多为岩石。每户住宅包括2―5间房屋。从古墓群的构成分析,由多个家庭构成某种更大的群体。学者们推测,基克拉底群岛上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
基克拉底文明遗址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多达数千种,包括最具特点的大理石雕像、石料或贝壳为原料的串珠项链、金属工具和装饰品、石头用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埃拉岛古墓出土的青铜锯,体现出当地青铜加工工艺的高超。基克拉底文明为外界所知的代表性器物是大理石小雕像,迄今为止推测总计有1400多尊,流散在世界各地。它们造型别致,具有现代雕刻艺术的气质。总之,无论是石料还是金属器物,它们的加工水平都高于同期的米诺文明,学者们据此推测该文明比米诺文明更成熟。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基克拉底文明不知因何逐渐衰落。根据爱琴海中部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的情况推测,该文明的衰落和消亡一定与此有关。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至今尚未在基克拉底群岛发现大规模宫殿遗址。也有学者认为,地质活动破坏对有限的历史遗迹的永久性损坏就是该文明长久覆盖着神秘面纱的原因。但是随着现代考古特别是水下考古技术的发展,基克拉底文明的神秘面纱将进一步被揭开,这个陌生而古老的文明必将得到人们更多的认识。
(据《光明日报》)
“油灰”可提速骨伤愈合
任何有过骨折经历的人都知道康复所需时间之长和过程之难。美国的科学家们日前表示,他们找到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骨折治愈效率的全新“油灰”。
美国佐治亚州大学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借助成体干细胞,成功制造出了骨骼自愈、再生所需的蛋白质。研究者将这种蛋白加工成某种被称作“骨伤油灰”的胶质物。
实验中,科研人员将这种油灰注入老鼠的骨折部位,该老鼠两周后便完全康复。实验录像显示,这只老鼠在痊愈后既能灵活跑动,又能靠后肢直立,完全看不出它之前的伤势。该中心的科学家们日前正在以猪、羊为对象,利用“油灰”展开进一步实验。
该研究的负责人史蒂夫表示:“我们的实验在小动物方面已获成功,在大动物方面也正取得良好进展。”科学家们希望,“骨伤油灰”能够颠覆传统的骨伤治疗方式,尤其是让士兵们从中受益。史蒂夫博士透露称:“复杂的骨伤是导致美军士兵们不得不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很多年轻士兵们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在长达3至6个月的卧床治疗时爆发的……我们的研究可能会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据悉,实验动物仅用了不到4周的时间便完成了骨骼再生。
当下,“骨伤油灰”在真正用于人体前还需更多的动物实验。史蒂夫介绍称:“我们下一个目标是,在大型动物身上获得同样良好的效果。接着,我们将在佐治亚州大学诊所中进行临床实验,实验对象依旧是动物,但这些动物都有着复杂的骨伤情况。”
报道称,骨伤油灰最有希望的应用前景之一是面部骨骼、颅骨的修复,这种需要通常出现在战场上。
(据《中国日报》)
巴拿马发现史前骆驼化石身高不足一米
近期科学家们在中美洲巴拿马境内发现了两种怪异的史前骆驼化石,它们身材娇小,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在2008至2011年间,科学家们在巴拿马境内的拉斯・卡斯卡得考古发掘地找到一些微小的化石碎片。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脊椎古生物学研究生阿尔多・林肯说:“回到实验室后,我开始将这些碎片拼接在一起并立即意识到我几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下颌骨。”
基于这些新发现的化石线索,林肯和他的小组成员们描述了两种新的史前骆驼种类:“Aguascalietiapanamaensis”和“Aguascalientiaminuta”,这两种骆驼都生活在大约2000万年前中美洲热带地区。
这两种史前骆驼都拥有鳄鱼般长长的吻部,林肯告诉记者,他认为这可能是它们进化出用以适应在浓密的热带雨林中寻找果子和树叶等食物的。除此之外,这些骆驼的牙齿又短又锋利。根据这些化石线索,林肯和他的同事们估计这两种最小的骆驼中,A.minuta的站立身高大约为2英尺(约合60厘米),差不多是现代麝香鹿的体型;而A.panamaensis的站立身高则为2.5英寸左右,约合80厘米。
论文合著者,来自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院的科学家卡洛斯・亚拉米洛说:“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我从没想过会在巴拿马发现这样的动物。”
骆驼的演化
尽管现代的骆驼绝大部分都生活在非洲和中东的沙漠中,这种哺乳动物在大约3500-4000万年前曾经遍布美洲大陆。后来骆驼物种逐渐分化为两支,其中一支迁往南美洲,进化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美洲驼和它们的一些近亲;而另一支则迁往亚洲,最后演化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骆驼形象。现在我们了解到骆驼曾经在巴拿马这样的地方生活,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将得以更好的对这种偶蹄目动物的了解。
(据《现代快报》)
皮肤细胞能造出脑细胞
英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通过对人的皮肤细胞进行重组,在实验室内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治疗帕金森氏症、癫痫和中风等疾病。
大脑皮层是大脑内大多数神经疾病出现的地方。大脑皮层占人脑的75%,绝大多数使我们成为人的重要过程,比如记忆、语言和意识等,都与此有很大关联,然而,这里也是疾病出现的重要地方。
此前,科学家们只能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制造出大脑皮层细胞,但这种方法需要破坏胚胎,因此一直饱受争议。另外,也有科学家尝试用皮肤细胞制造出人脑细胞,但没有获得大脑皮层细胞。
现在,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成人的皮肤细胞进行重组,使其发育成大脑皮层中出现的两类主要神经细胞,并证明采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制造出的神经细胞一模一样。
该研究的领导者、剑桥大学戈登研究所的瑞克・利维赛指出:“现在,我们已能对皮肤细胞进行重组让其发育成大脑皮层细胞,并在实验室重演大脑发育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发育情况;被疾病影响后大脑会出现什么错误以及对新的药物疗法进行筛查等。”
科学家们也表示,最新研究最终或许能为神经变性疾病和大脑损伤病人找到新的疗法,通过病人自身提取的皮肤样本在实验室中培育成大脑细胞来取代那些受损的大脑细胞。利维赛说:“使用从任何人身上提取的皮肤细胞样本,我们都能制造出大量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而且从原理上来讲,我们也能将这些神经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
(据《辽沈晚报》)
研究人员发现促神经再生的线虫蛋白质
线虫的神经细胞凸起物――神经轴突在意外断裂后,会有少数轴突神奇地复合再生。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日本研究者发现,这种“再续前缘”得益于两种蛋白质的特殊作用。神经轴突是神经细胞的输出通道,负责将该细胞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或肌肉、腺体。如果轴突彻底断裂,神经就无法再发挥作用。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松本邦弘和同事在英国期刊《自然・神经学》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线虫体内约1.5万个蛋白质,发现在神经细胞外部诱导这种细胞增殖的分泌蛋白和位于神经细胞膜内的受体蛋白,在轴突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帮助轴突再生。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使线虫能大量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然后切断它们的神经轴突。最后,在断开的轴突中有40%至60%的轴突能够再生。而在正常情况下,线虫的轴突被切断后只有5%能再生。
-
今日工作总结范例(3篇)
今日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4月19日下午2点,在领导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由综合管理部全面组织策划,在温董、黄总经理的助阵下,成功举办了易电20xx年第一季度生日会&K歌活动,并取得了..
-
今日五年二班范例(3篇)
今日五年二班范文欧:各位来宾陈:辛勤的工友们袁:亲爱的朋友们合: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xxx;我是xxx;我是xxx;我是xxx张:蔚蓝天空,浩瀚苍穹,孕育着茅台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欧:悠悠岁..
-
幼儿健康保健知识范例(3篇)
幼儿健康保健知识范文篇1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例(3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篇1本年度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中心小学校本部要争创市级示范小学,在今年12月份,高标准高质量通过验收。学校要在“双高普九”的基础上,多方筹..
-
九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例(3篇)
九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篇1今年我担任初三(5)班的班主任。我第一次体会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的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会让你烦恼,连做梦也梦见孩子;但也会在出其..
-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例(3篇)
老人排便失禁护理措施范文篇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0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5岁,30例中合并高血压、心肺疾病等10例,占30%,住院时间15~65d,平均21.5d,期术后并发出血1例,无..
-
细胞生物学实验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范文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发展突飞猛进,并向生物医学多个学科进行广泛渗透和交叉融合,对传统的生物学和医..
-
学计算机的好处范例(3篇)
学计算机的好处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分析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工业化发展进程则是推进这一技术深入发展的关键力量,使得该技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