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理论课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10

高中体育理论课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问题措施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由于体育专业的固有特征和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重视、喜欢实践课而忽视、厌烦理论课的倾向。本文主要论述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意义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促进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1.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体育理论这一概念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我国各级学校体育系、部、科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广义的体育理论是指与整个体育实践相对应的、以大体育为研究对象的所有体育科学理论。本文探讨的体育理论属于前一种意义,即体育理论是指在高等院校体育系、部、科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

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按照学科性质,可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工具方法科学类三大类。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保健学等;社会科学类主要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史等;工具方法科学类主要包括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评价、体育教材教法、体育科研方法、体育外语、体育文献信息检索等。这些学科分别从科学、人文、工具方面阐述体育的本质和内涵,对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2.1传播科学知识

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理解体育运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基础,掌握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测量评价及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方法等,全面、深入掌握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2培养思想品质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体育的博大、近代体育的耻辱和现代体育的辉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讲授一代代体育健儿的拼搏史、观看女排夺取“五连冠”等体育影像资料,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通过讲解体育名人的奋斗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3提高基本能力

通过讲解体育活动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课堂和课外时间,通过组织讨论、辩论、演讲、撰写论文、影视欣赏等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

3.体育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思想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例如,认为体育是一种实践课、活动课,学不学理论影响不大;部分学校晴天只上实践课,下雨才上理论课。

3.2教师能力欠缺

把体育理论课讲好,对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体育理论课教师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体育理论课教师技术练得不精或不会练,体育实践课理论讲得不好或不会讲;偏科于自然科学知识或社会科学知识,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本学科最新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等。

3.3教材内容陈旧

个别体育院系还沿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教材,内容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些教材理论性较强,缺乏数据和实例,创新性、可读性不强;有的教材照搬外国的理论,内容抽象、空洞,脱离目前体育教学、训练及竞赛实际。

3.4教学方法呆板

体育理论课教学应密切联系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实际,或生动讲解、准确示范,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或运用电教手段,形象展示。但许多理论课教学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效果无从谈起,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4.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改进措施

4.1端正思想认识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全面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理解运动技能技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忽视体育理论课教学这一传播体育科学知识、弘扬先进体育文化的主要阵地。

4.2提高教师能力

师傅不强,弟子不长。体育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与时俱进。首先,“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缸水”。体育教师应经常钻研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其它学科知识,既要做“专才”,又要做“通才”。其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育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备较强的备课、讲解、板书和示范能力。课堂是体育理论教学的主阵地,备课、讲解、板书和示范能力是理论课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教师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再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育理论课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在讲好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阅读有关外文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并把这些信息、知识及时贯穿、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4.3更新教材内容

根据学校、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购一批能反映最新理论成果的优秀教材,编写一些新颖、实用的讲义和教辅资料,以满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4.4丰富教学方法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况,这要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方面进行分析。教师讲授理论课的艺术境界应是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内容新颖、幽默风趣。除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外,可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活动,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另外,也可借助图片、音乐、电影、录像、幻灯等技术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认识到位,悉心钻研,目的明确,方法灵活,体育理论课教学就会收到讲者铿锵有力、听者津津有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新生,唐宏贵.十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体育研究,1996,(3).

[2]胡济群.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文史,2001,(2).

高中体育理论课范文篇2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对策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将转化为社会效应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能为学生传授科学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其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更科学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与习惯。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寻求发展对策,将会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例,随机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体育理论教学研究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主管领导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5%;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对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同时,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认识现状

从现状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为主,注重技术课的教学,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访谈与问卷结果表明:学校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技术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融入技术教学中,这导致体育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知识较为匮乏、理论课教学水平不高,本身理论课时数较少,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技术课的教学上,甚至有些教师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因阴雨天气室外无法上课的应对手段;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他们不认真对待,理论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现状

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锻炼身体、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体育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会更好的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每学期4学时的体育理论课,对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较难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从现状看,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普通高校中也难以保证,据曾吉等人在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7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按规定每学期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对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调查中,按规定体育理论课每学期4学时的学校也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两年的体育课中只开设2-4学时理论课,这种现状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产生很大影响。

3、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选择现状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文件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在调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自编教材(见表1)。这些教材各有特点,大纲规定技术教学内容的编写都较为系统、规范,但对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不明确、差异较大,所涉及理论知识规范性较差,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明确的理论教材内容,使得体育理论课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大多是一些“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统性、而且随意性大、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不感兴趣。所有高校教学大纲对教师的实践课内容有明确、系统的安排,但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大多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在选择时较为盲目,仅从自身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很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需要、兴趣,这也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表1:普通高校体育课教材选择统计

教材种类自编教材省编教材统编教材

校数1253

百分比60%25%15%

4、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取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式(见表2),采取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讨论方式的仅占少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也不多。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其它理论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表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统计

授课方式整节课理论讲授理论讲授与提问、讨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

人数652612

百分比71.4%28.6%13.2%

5、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现状

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核,忽视理论课的考核,还有些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开卷或口试的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最多不超过体育科总分的20%,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更谈不上感兴趣。三、结论

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对策

1、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重要性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理论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学生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其次,体育教师也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讲授技巧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教学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评定中去。

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学生对科学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也应考虑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能盲目在数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证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补充,例如,因雨雪天气室外无法上课时安排理论课教学,还可利用一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作为体育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知识作专题讲座等等。总之,学时的增加是在保证学生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3、体育理论课教材应相对统一、适当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系统

教材的使用应相对统一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种类较多的现状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高校都应使用统编教材,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与需要灵活选择自编或其它教材。现有体育教材中体育理论知识只占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体育与卫生保健及科学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单独系统编写,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注意科学、系统,科学性要求教材选择要实用,体育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应主要强调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在理论上指导技术课的学习。系统性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大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更加切合实际,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时事、奥运知识、娱乐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直接陈述,多运用对比、范例等方法,有条件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一教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5、注重体育理论课考核评价环节

大多高校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流于形式,技术实践课考核较为严格,学生重视,而体育理论课的考核相对简单,使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重视对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对学生都有一定评价,并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专门单独计算体育理论课考核成绩。考核的知识应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更多实用性、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指导实践,不应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考核应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5-98.

[2]刘保.谈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94-195.

[3]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

[4]张超群,汪红.谈如何上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51.

[5]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

高中体育理论课范文

摘要将快乐理念渗透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能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战术,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同时还能让学生享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此,本文就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快乐体育

对于快乐体育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教育家最早提出来的,在我国,快乐体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新环境下,快乐体育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对于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在长期的篮球训练中,学生难免会感觉比较枯燥,而快乐体育的渗透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这就对高中专项化篮球训练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快乐体育的概述

对于快乐体育,主要是指让学生在自然、开朗的环境中,经过体育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到运动中的乐趣,以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快乐体育中,“快乐”主要包括提高技能的喜悦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战胜困难后的成功感、自我学习的成就感等。在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中,通过快乐体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篮球综合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二、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只为学生讲解篮球的知识,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会逐渐感觉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将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享受在整个篮球活动中的乐趣,如得分后的乐趣、防守成功后的乐趣、掌握新技能的乐趣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后,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篮球专项化教学中,这能极大的提高专项化篮球教学质量。

三、快乐体育理念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选教学内容

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教学内容适当的调整。对于篮球运动,关于技术、战术的内容有很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技术、战术传授给学生,对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实用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额外的技术、战术内容,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熟悉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篮球的魅力。

(二)构建轻松学习氛围

对于专项化篮球教学,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氛围有很大的关联,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促进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篮球运动,其实是在攻防中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看重攻防练习,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其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NBA、CBA的比赛视频,让学生对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等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中就能逐步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还能在观看比赛中产生强烈的运动欲望,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热情。

(三)通过战术及技术吸引学生

在攻防转换中完成篮球比赛,这正是篮球运动的魅力,在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享受到乐趣,就必须抓住篮球的攻防转换特性,并通过各种战术、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篮球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其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和成熟,如后转身突破、同侧步突破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各种技术、战术的要点,然后利用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些技术、战术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的就会参与到篮球教学活动中。

(四)加强对抗练习

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特性,篮球运动也是如此,因此,在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篮球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篮球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次班级篮球比赛,或者与其他学校联合组织篮球比赛,以赛代练,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篮球知识,这样不仅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

四、总结

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意识,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享受到成功,体验到快乐,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的渗入快乐体育理念,从而促进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陶汝让.试论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J].速读旬刊.2016(02):141-142.

[2]文军.试论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2):118.

  • 下一篇:实验室安全管理总结范例(3篇)
    上一篇: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集合)(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例(3篇)

      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认知知识学习知识转化创新一、关于创新研究的简要回顾熊彼特是最早把“创新”引入经济学的人,他开创了关于“创新”研究的先河。熊彼特认..

      daniel 0 2024-06-10 03:20:13

    2. 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范例(3篇)

      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范文一、准确把握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概念含义是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关键,由于学生知识与思维水平的限制,尤其是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对于..

      daniel 0 2024-06-10 02:48:13

    3. 农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例(3篇)

      农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篇11.参加局组织的多次学习。2.3次组织全站职工进行专题学习。3.按照局安排撰写了*市村级财务规范管理调研和官渡区矣六办事处、海口镇财务管理及仁..

      daniel 0 2024-06-10 02:16:13

    4. 街道农业工作总结范例(3篇)

      街道农业工作总结范文一、抓创新促转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GDP27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财政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

      daniel 0 2024-06-10 01:44:13

    5.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例(3篇)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范文近年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术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起始于2002年左右,相关专家在湖北、福建、河南、四川等省..

      daniel 0 2024-06-10 01:12:13

    6.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例(3篇)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范文篇1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体育院校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a)-0150-02作者简介:栗晓静(1982,1—)..

      daniel 0 2024-06-09 22:32:13

    7.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例(3篇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范文篇1【关键词】绘本;儿童情感;认知教育【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引言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

      daniel 0 2024-06-09 22:00:13

    8.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报告范例(3篇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报告范文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跨越..

      daniel 0 2024-06-09 2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