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配平方法技巧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15

高一化学配平方法技巧范文

摘要在高校足球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表象训练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视觉、动觉的表象,最终将信息转化为动作技巧。这对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学习与进步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表象训练足球运动高校

一、运动表象训练对提高运动技能的理论基础

(一)视觉知觉

表象训练是通过幻想运动形态开始的,首先要使学生对运动画面有感性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的动作形象,通过听觉、视觉以及动作帮助学生来调节心理。随着学生心理培训的递进,视觉在运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而动作的敏感度得到深入,使动作表象明晰性更加明确。之后才能进行技巧的训练,以及力量的提升,从而建立起对足球运动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对动作进行讲解,还需要进行示范与演练。

(二)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人脑中反映运动过程以及运动员自己所处运动状态的过程。运动知觉即在人脑中反映运动事物以及人体自己所处运动状态的过程。运动知觉的高度分化是形成一定运动技能的基础,通过运动知觉可以形成一定的表象特征,进而在心理与头脑中反映出相对应的运动技巧。

(三)生理机制

在视觉与动作的进步完善后,还需要生理机制的配合,这需要人体的中枢神经以及大脑皮层的各个机能组织的相互联系与配合。学生需要关注老师在足球训练中的动作,掌握获取相关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通过分析后将表象传递到肌肉组织中,指导足球运动动作,最终形成动作的升华。一系列的动作都需要大脑、关节、肌肉与肢体的配合,互相调节从而维持活动的进行,有效的提高运动节奏。

二、运动表象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足球专业大一学生共100名,其中50名为专业班,另外50名为选修班。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采用对照法将两组人员的足球成绩进行对比。大一新生的专业技巧起点都一样,基础水平相同,通过学习后的对比反差性较强。

(二)研究过程

足球专业班与选修班在这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进度安排、考核标准和场地器材,但唯一不同的是的足球专业班采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法,而选修班的同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研究开始前需要对这100名同学进行足球训练达标测试,包括颠球、射门、运球绕干三项技能。

表象训练法的基本学习流程为:第一,教师或专业人员示范动作要点并予以分析讲解;第二,学生进行表象练习;第三,在表象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技巧的加强。表象训练法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足球动作示意图或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在脑海中对运动技巧有初步的认识,能够形象的幻想整套动作的形成;通过教师肢体与语言的指导,学生要将视觉与听觉转化为运动信息,让其亲自加强身体练习,形成认知到动作的转换进而增强其动作知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示范动作的遐想,唤醒大脑中的表现记忆,使得动作更加生动、真实。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后,采用对照法对两个班级抽选出的学生进行足球达标测试,对比结果的差异性。

(三)研究结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将两个班级的达标平均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对比,如表1所示。通过研究测试可知,实验前100名学生属于同一水平上,经过一个学期不同方法的学习,并对达标项目进行测试可知,通过表象训练后的达标成绩要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达标成绩,说明采用表象训练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三、表象训练对高校足球教学的作用

(一)表象训练能有效提高足球运动员的水平,通过测试可知,运动员经过表象训练法后足球技巧得到提升,表象训练法结合了视觉、听觉、动觉以及记忆力等一系列的生理与心理结构,使得运动员对足球所在方位,该如何处理该动作等有了准确的判断,加上教师的指导与演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挥了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表象训练主要结合了教练或老师的示范,因此在示范时,学生需要保持超级强的专注力与记忆力,通过对动作的观察与学习,密切关注示范动作,提高注意力,进而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赛场中的判断力。

(三)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当表象在脑海中形成记忆力后需要通过自身的分析转化为技巧,在多次练习后进而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更有利于提高运动技巧,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分析与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一化学配平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擒拿教学要点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53―03

1引言

擒拿是以击打掐拿要害部位、抓经拿脉、分筋错骨为主要手段,融踢、打、摔、拿为一体,刚柔相济,阴阳互变,周流圆活,以巧取胜的一种实用技击术。作为中国武术有的擒拿技术,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华武术实用技击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是徒手搏击中最重要的实战技法,其理博大精深,其法奥妙无穷,其术千变万化,因此擒拿课成为公安警察院校的重要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在有师资力量的普通院校也有不少开设了擒拿课程或擒拿格斗课。本着学习交流的态度,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经过多年擒拿教学实践以及与恩师、同门、同行的广泛交流,对擒拿教学的要点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擒拿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擒拿教学要点,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的精华。

2抓好教学环节。预防在运动中受伤

擒拿是以抓经拿脉、分筋错骨为主要技法。针对人体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幅度都有一定限度的特点,擒拿技术多是采用反关节动作或者集中力量攻击对方薄弱之处,所以,在擒拿的教学过程中,预防伤害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充分的准备活动

正是因为擒拿有别于其它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擒拿课在充分做好包括肩、肘、腕、颈等大关节的基础准备活动之外,还需要在擒拿技术学习之前做专项准备活动。擒拿专项准备活动的选择多以双人成套的擒拿和擒拿解脱的固定组合动作练习为主。在擒拿的柔功练习中有许多这样动作练习,例如:肘关节的外旋和解脱及其反擒拿(见图1至图6),可以充分地活动开身体的各个关节,也使肌肉和韧带充分的拉伸,同时也练习了擒拿和解脱以及反擒拿的多项技术。

擒拿的专项准备活动也可以精选几个擒拿技术动作并配合滚翻解脱的双人练习,例如腕关节的外旋的侧滚翻解脱练习(见图7至图11)。类似上例的擒拿加滚翻解脱的技术在擒拿技术中有很多。提炼出几个典型的技术动作当作课中的专项准备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地预热身体,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对擒拿和解脱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对于增加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有好处。

2.2严格的教学纪律

擒拿技术是由“擒”――分筋错骨,反挫关节,以及“拿”――抓经拿脉,掐拿穴位两大部分所组成。“分筋错骨”的擒拿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关节。关节的运动形式、角度和范围,又有一定的限度,如对其反其道而行之,或使其超出运动极限,轻者造成剧烈难忍的疼痛,使人失去反抗能力,重者则造成伤筋断骨,导致伤残或死亡。擒拿技术中的卸骨之法和断颈之术,就是以分筋错骨为基础的杀伤之法。“抓经拿脉”中的“经”指十二经络,“脉”指奇经八脉。擒拿的对象是人,擒拿的目标则是人在其生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如:咽喉、、心口、重要脏腑等;人体的经脉和穴位包括三十六死穴、二十四麻穴等;此外还有神经,它包括: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植物副神经、脑神经等等。这些薄弱点都是难以承受打击与掐拿的部位和环节,一经击打或掐拿必使对方酸疼难忍,从而削弱或失去其抵抗能力。正是由于擒拿技术攻其要害、一招制敌的特点,使得擒拿的实用性超强。所以,擒拿课上严格的教学纪律就尤为重要。良好的教学纪律和上课秩序是保证学生安全的保障。教师在自己充分认识的情况下还要让学生们知道擒拿教学纪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擒拿动作速度、力度和幅度(三度),否则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教师应在平时训练中观察并指正学生的动作幅度,在保证动作规范到位的前提下,避免由动作幅度、力量过大或者速度过快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2.3称心的搭挡、配手

擒拿最终是要追求实战效果的,所以上课的模拟实战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选择合适的配手就是一个教师必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合适的配手能够帮助练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擒拿技术动作。在配手选择的过程应尽量由学生间自由选择,同时教师要避免体重、力量相差过大的学生作为搭档,并且要相对固定练习者的配手,与固定的配手训练能够使他们了解对方的速度,力度,在训练过程中达到默契,找到一个既能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但又能避免受伤的平衡点。

3穿插游戏,提高兴趣

擒拿不像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起源于游戏,球类运动本身就有趣味存在,擒拿源于格斗搏杀,运动本身缺乏趣味成份,所以在擒拿教学过程中,就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高,才能够克服练习的苦痛,才会自发地主动的去学习、去锻炼、去坚持。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擒拿过程中感到枯燥,可以开发和使用一些游戏,比如,双人拍肩、抛接沙袋、手指争力等。凡是有利于强化擒拿的基本素质、专项能力的游戏都可以成为擒拿课上的内容,及时穿插学生喜欢的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素质,又使整个教学过程不乏趣味,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更积极地融入中国武术精华其中。

4注意细节,体验擒拿之魂

擒拿之所以是中国武术的精华,被各个门派视为珍宝,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擒拿技术的巧妙。擒拿秘籍《九重天》中的《三才――行功诀》有言:“欲擒巧字必当先,术巧劲巧法更巧。”擒拿在技术、劲力和技法上都要求巧,可以说“巧”是擒拿技术的灵魂。

擒拿有别于泰拳、空手道、拳击等粗犷型的搏击术,它以巧著称,这也就要求教学中要非常注意擒拿动作的细节,这些细节是建立在对人体解剖结构和人体运动特点规律的深刻认识上,才能巧妙地利用人体的薄弱环节,人体骨结构(尤其是关节)的弱点和人体肢体运动的特点来运用擒拿技术,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力学的省力原理和借力用力的原则来巧妙地使用擒拿技术;也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正确合理、经济地使用力量达到擒拿捆锁,克敌制胜的目的。比如从擒拿“金丝缠腕”的口诀中:“一把金丝是缠腕,锁手侧闪肘对肘。翻腕旋臂切腕骨,坐胯拧腰意守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技术动作的主要细节。我在使用金丝缠腕时,一是要侧闪避免对方的左手反击,二是左肘必须要紧靠住对方的右手肘关节,要做到有效的防止对方右肘关节的反击,第三个细节是翻腕、旋臂、切腕骨的三个连续手法细节动作,其主要目的是使对方的右肘关节和右肩关节被我锁定,以至于锁定其全身,主要是防止对方转身进攻。这些细节还只是表面上的重点细节,其中如何去做,用力的顺序,力点在哪,用力的方向,手法和身法如何配合等等更为细节的技术要点对于动作的成功也非常重要,想要做到以弱胜强,以巧破千斤,没有细节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擒拿教学中,教师必须详细讲解动作的细节,要求学生在动作细节上下功夫,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充分体现擒拿的精髓的“巧”字。

5技理结合,感悟擒拿的哲学和机理

5.1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擒拿中蕴含的哲理

擒拿,是一种研究人体机理,讲究技巧,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搏击技术,是综合了哲学、人体解剖学、物理学和生理力学等学科的人体科学。它从积累和沉淀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我们从擒拿秘籍《九重天》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九重天除“总决”以外的共有九个口诀,分别是“无极诀”、“两仪诀”、“三才诀”、“四象诀”、“五行诀”、“六合诀”、“七星诀”、“八卦诀”和“九宫诀”,各个口诀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哲理来阐述擒拿的拳理。例如:《九重天》中的《五行诀》讲的是劲力运用原则,它以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为基础,来寓示擒拿最基本的五种劲力运用(整、透、圆、活、巧)原则(见表1)。

给中国学生讲解五行和擒拿五劲等中华传统文化在擒拿技术中的体现和运用,同学们的认同感非常高,对于学习理解擒拿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大有益处。

5.2要分析擒拿技术机理

只讲技术不讲技术的机理,只会使学生单纯地学技术而不懂其理,不懂其理也就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变化,不会灵活运用,学习就会有相当大的盲目性。真正在千变万化的对敌实战中不是将动作生搬硬套,就是混混沌沌,不知所措。

实用擒拿的技术千千万万,手法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研究其机理总是有规律可循。首先擒拿的对象是人,那么人体的生理结构、运动特点和要害部位必须要先给学生讲解清楚。其次,还要掌握运动力学、生物运动力学的基本原则,以便掌握擒拿的正确发力以及劲力的变换应用。学习擒拿的重点在于理解,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实战意义和用法,理解每一个细节的作用,理解技术背后的机理和哲学原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实战中灵活地发挥出所学的实用技术,才能更加深刻地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道”的自然法则,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智慧的灵光。

高一化学配平方法技巧范文篇3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和变化掌握得比较到位,但对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别是离子方程式、缺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存在着一定障碍。在整个高中的教学和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的最基本的理论,而它对知识的学习、性质的判断、物质的预测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配平则是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环节,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且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试题,一般其难度都不低。

化学教材虽然介绍了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运用此方法进行配平时,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因此,掌握较好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配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配平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普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配平要遵循的原则:

普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1)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电荷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3)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显然方程式遵循的等量原则越多,配平就越容易,就越能准确。所以对于方程式的配平要善于将普通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配平起来就简单快速了。

例1.配平

KMnO4+HClMnCl2+KCl+Cl2+H2O

第一步:找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主要离子

MnO4-+Cl-Mn2++Cl2

第二步: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有化合价变化的离子(逆向配平)

MnO4-+Cl-2Mn2++5Cl2

第三步:利用质量守恒配平主要离子

2MnO4-+10Cl-2Mn2++5Cl2

第四步: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实质,利用电荷守恒配平其他离子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第五步:还原为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完成并检查配平

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多了一种关系:电荷守恒。这就使得配平的角度多了一层,配平起来就准确、方便的多。而且这种化学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的方法不仅能解决普通方程式的配平,还能判断反应产物。

例2.缺项配平的应用展示

完成下列方程式的配平:

KMnO4+KNO2+

MnSO4+K2SO4+KNO3+H2O

第一步:MnO4-+NO2-Mn2++NO3-

第二步:2MnO4-+5NO2-Mn2++NO3-(正向配平)

第三步:2MnO4-+5NO2-2Mn2++5NO3-

第四步:(根据题干中产物有SO42-、H2O,可判断为方案①当溶液中有酸时,前加氢离子,后加水)

2MnO4-+5NO2-+6H+2Mn2++5NO3-+3H2O

第五步:还原、整理

2KMnO4+5KNO2+3H2SO42MnSO4+K2SO4+5KNO3+3H2O

氧化还原反应不仅能解决离子方程式中的“缺项”配平,还能解决电极方程式特别是燃料电池负极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流产生的重要途径,在电化学中更是重中之重。而负极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更是学生头痛的难点之一,但如果明白电极方程式其实质就是离子方程式,若能利用以上方法便可使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配平迎刃而解。

例3.配平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写出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的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

第一步:CH4CO2

第二步:CH4CO2+8e-(正向配平)

第三步:CH4+8OH-CO2+8e-+6H2O

第四步:CH4-8e-+8OH-CO2+6H2O

  • 下一篇:英语谜语(精选10篇)
    上一篇: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范例(3篇)

      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范文篇1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原则;学生音乐心理特征1.音乐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学提..

      daniel 0 2024-06-15 18:48:12

    2. 天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例(3篇)

      天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关键词】天津近代社团美术教育近现代天津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专业美术院校,但并不代表专业美术教育的缺失,天津近现代美术社团承担了专业美术教育..

      daniel 0 2024-06-15 18:16:12

    3. 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范例(3篇)

      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范文【关键词】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母婴;健康;价值母乳是婴儿最佳天然食品,其在营养学、免疫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价值已被产科医生和产妇及其家属所认同。..

      daniel 0 2024-06-15 17:44:12

    4. 计算机学科知识范例(3篇)

      计算机学科知识范文摘要:“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各专业本科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对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近年来在大学计算机专业中开展的“计算机导论”..

      daniel 0 2024-06-15 17:12:12

    5. 母婴护理规范范例(3篇)

      母婴护理规范范文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母婴同室;护理能力母婴同室是指将产妇与新生儿放在同一病室,使其24h同在一起。母婴同室有助于母婴关系融洽,为后续哺乳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daniel 0 2024-06-15 16:40:12

    6.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范例(3篇)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范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途径创新意识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是指教师要更新业已形成的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daniel 0 2024-06-15 16:08:12

    7. 母婴护理师专业范例(3篇)

      母婴护理师专业范文由于__月嫂的独特服务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式,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各大医院的支持,为规范月嫂服务行为,满足月嫂服务市场需求,现在我公司和202医院..

      daniel 0 2024-06-15 15:36:12

    8. 对学校借阅图书的建议范例(3篇)

      对学校借阅图书的建议范文篇1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利用信息能力提供了天然平台,对大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起..

      daniel 0 2024-06-15 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