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例(3篇)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不完全归纳法关联式直观式大学课堂教学
论文谁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课堂里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三种方式,不完全归纳式,关联式和直观式通过对概率统计课程中部分知识点的讲授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并对教师的要求做了相关的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担当着两大使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研究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要做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教学方式首推启发式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有如下几点看法。
1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启发
通过将相关的现象或者结果罗列来,尽可能地以一定的规律呈现给学生,运用类此思维方式,做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方面,通过形象来引导逻辑,另一方面,通过逻辑来解释形象/现象。
新概念的传授和学习,大多适合此法。
比如,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随机变量”的引入。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字有关的随机现象:掷一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单位时间内经过某校门口的车辆数;前者是有限个数,后者是无限个数。继而提问学生思考随机试验的结果与数字无关时怎么描述。通过生活中赛场上运动员用号码来表示的启发,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字化。如,抛硬币试验中,可将“出现正面”与数字“1”对应,“出现反面”与数字“0”,对应起来。从而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
2关联式启发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论语》里的“温故而知新”实际上阐了此道理。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或者自然延伸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启发式的学习,符合心理规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譬如,在讲授概率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时可以使用关联式启发。由于在条件概率中已经指出,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自然会思考是否有相等的情形出现。从而得到独立性慨念。这样,学生既接受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把握了二者的联系:
3直观启发
直观,是科研工作者创造性思想的来源和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有效途径。利用直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理解深刻,所学的知识不会轻易忘掉,即使遗忘,也能推理出来。实际上,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如同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如果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语文能力;概念;培养;现状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47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57-03
一、关于语文能力的概念与结构研究
这个研究主题在三个研究主题涉及的研究数量最少,占研究总数的1%不到。研究的主体以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为主。研究人员通过不同角度和学术范畴对“语文能力”的概念属性、结构体系、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国内学者通过分析中国语文教育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各家学者对语文能力的界定来探讨和明确语文能力的概念定义与结构组成。也有学者从信息系统的视角分析“语文能力”呈现了九种不同的维度,每一个维度又包含了复述和创作两个层面,这为宏观把握“语文能力”的本质要素和指导实践教学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部分的研究具体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语文能力”概念属性的研究
与“语文”概念相呼应,“语文能力”也是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文能力”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学者对其本质属性分析也存在差异。传统对“语文能力”的定义为:一种从事专业活动的特殊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能力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组成。由于研究人员所属学科的不同,因此对语文能力概念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上述定义侧重于心理学范畴,强调一定的理论高度。但是大量关于语文能力概念的界定则来自于教育学界,他们的概念界定更戎赜谑导层面,强调操作性,认为语文能力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还有关于语文能力较为综合性的概念界定,强调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培养目标,它既不是单纯的专门能力,也不是单纯的一般能力,是以语言操作能力为主,以智力、创造能力为基础的特殊的综合能力。从内涵上看,语文能力是完成交际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从外延上看,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4项基本能力。这一定义涵盖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特点,相对较为精确。
(二)“语文能力”概念结构的研究
对于语文能力概念的解读,除了从其属性进行界定外,还包括对其结构因素的诠释。认为语文能力是个多维结构,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百科知识等)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还包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如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此外还有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考虑语文能力因素的构成,强调语文能力是以语感为基础的,借助共性化的初级语感的积累,形成了一般性言语技能。并且在此基础上,借助个性化高级语感的积累,一般性言语技能得以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
(三)“语文能力”概念发展的研究
语文能力的概念还具有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其概念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构成因素不同,整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概念时期是在语文学科单独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这一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前后跨度达千年以上。这一时期的语文能力概念主要就是指写作能力,尤其是在科举时代。
第二个概念时期是在清朝晚期,语文开始单独设科,此时对语文能力的概念解释就是个体的读、写能力,这种概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开始强调读的能力,将其加人语文能力。
第三个概念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强调语文能力的概念构成从读、写能力因素向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因素构成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概念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反复。读写活动得到了重视,却忽略了与读写活动同样重要的听、说能力因素。
第四个概念时期从2000年开始,语文能力概念结构的综合性转化。当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改听说为“口语交际”,其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的交际功能,这又是对语文能力观的一次大的发展。此后的几年,学界对语文能力的概念界定的也从传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因素构成,向综合性人文素质转变,将语文能力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调整,强调能力专项素养。之后虽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说法,突出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但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部分还是语文能力。
二、语文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研究
此类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60%以上。该主题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实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这其中中小学语文教师又占绝对多数,所有研究的对象都集中于学生群体。此类研究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不同侧重点的研究方向:
第一类,主要是针对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具体现象或者某种方法来阐述研究人员自身的观点、见解或者是总结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方法,继而进行推广。有教学一线的老师通过对历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总结中考语文考核重点与发展趋势,在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及通过“推行课前三分钟演讲”、“将阅读教学常规化”、“配备读书笔记本”三点建议来提升课堂外学生语文能力。
第二类,则是针对分析特定学生群体语文能力培养问题。关注的焦点同样是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具体现象或者某种方法的现象阐述或经验总结,但是研究的对象是特定的学生群体。
另外还有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包括小学、中学、大学或者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些研究强调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等特点,提出了符合该群体培养目标的语文能力构成。
三、语文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相对于语文能力培养与教育,研究人员关注于社会群体“语文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非常少,但也能区分为两类侧重点。此类主题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大学及科研院所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其中也囊括了一小部分高职、中职院校以及中学的语文课程教师。
第一类研究是少数中的少数,主要关注于整体社会群体的语文能力现状的分析与调查,如闫克在其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语言教育对语言能力的解释度与华人社区汉语规范的宽式原则”通过问卷调查指出“社会上有关国民语文能力的评论中,下降说虽占相对优势,但并未被普遍认同”,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第二类则和语文能力培养的主题一致,研究关注于特定的学生群体的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例如研究者通过语文测试题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大规模采样,通过让被试大学生对调查问卷的回答例如标准生字音标等了解重庆籍大学生对常用字的认读能力、对普通话的表达及实际应用、对规范字使用的情况、对新兴词语的接受能力进行了详细调查,从而发现在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二为一,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氛围,借助普通话水平侧试,结合经典美文的诵读,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说普通话,读标准音,写规范字,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三则是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由于重专业轻人文思想,导致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以及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不当的影响,财经院校大学生普遍在文字、语言、文章、文学修养等方面存在问题。
四、关于国内语文能力研究现状的评述
(一)特点之一:研究层次低
关于语文能力的教育培养问题,研究人员主要是实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这其中中小学语文教师又占绝对多数,所有研究的对象都集中于学生群体。此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整体关注于现象描述与经验总结,主要是从某些具体的教学现象中引发出一定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或应对策略,具有一定实践价值。不足之处在于以研究人员自身的感性认识为主,缺乏理论基础,缺乏研究的学术性和规范性。所有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都属于质性研究,缺乏量化的实证性研究。而且从论文的内容来看,大量研究即便是质性研究,也缺乏规范的研究步骤与策略,研究方法上较为随意。从研究人员、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层次较低的特性。尤其是在关于财会人员和财会专业大学生语文能力研究方面,很多都只是口号式地强调财会人员及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无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规范性研究,缺乏学术价值。
(二)特点之二:研究数量少
研究的数量少,体现在:相对于语文能力培养与教育,研究人员关注于社会群体“语文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本身非常少。此类主题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大学及科研院所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其中也囊括了一小部分高职、中职院校以及中学的语文课程教师。此类研究主题的论文相对较为严谨和规范,学术性和理论性更强。研究使用了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大部分的研究都采用量化的实证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并结合数据分析统计,但是所有研究都局限于描述性统计。此外关于语文能力本身的研究数量也非常少,研究主要采取语义分析、文献法等较为传统的定性研究的角度进行,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没有能够清楚说明“语文能力”概念界定与构成体系。
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范文
论文谁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课堂里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三种方式,不完全归纳式,关联式和直观式通过对概率统计课程中部分知识点的讲授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并对教师的要求做了相关的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课堂教学担当着两大使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研究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要做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教学方式首推启发式教学。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有如下几点看法。
1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启发
通过将相关的现象或者结果罗列来,尽可能地以一定的规律呈现给学生,运用类此思维方式,做不完全归纳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方面,通过形象来引导逻辑,另一方面,通过逻辑来解释形象/现象。
新概念的传授和学习,大多适合此法。
比如,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随机变量”的引入。可以先向学生描述试验结果与数字有关的随机现象:掷一次骰子出现的点数,单位时间内经过某校门口的车辆数;前者是有限个数,后者是无限个数。继而提问学生思考随机试验的结果与数字无关时怎么描述。通过生活中赛场上运动员用号码来表示的启发,将随机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字化。如,抛硬币试验中,可将“出现正面”与数字“1”对应,“出现反面”与数字“0”,对应起来。从而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
2关联式启发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论语》里的“温故而知新”实际上阐了此道理。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或者自然延伸来学习新的知识,这种启发式的学习,符合心理规律:“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譬如,在讲授概率统计中“事件的独立性”时可以使用关联式启发。由于在条件概率中已经指出,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自然会思考是否有相等的情形出现。从而得到独立性慨念。这样,学生既接受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而且把握了二者的联系:
3直观启发
直观,是科研工作者创造性思想的来源和渠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的有效途径。利用直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理解深刻,所学的知识不会轻易忘掉,即使遗忘,也能推理出来。实际上,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如同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言“如果我们将学到的东西忘的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
识字教学案例范例(3篇)
识字教学案例范文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材案例教学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是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教材中,案例的呈现是以某一区域为载体,学生通过对案例负载的信息进行提取..
-
识字教学范例(3篇)
识字教学范文篇1一、“加减拆合”激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而汉字是由一定的偏旁、部首组成一定的结构形态..
-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范例(3篇)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范文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风险一、引言党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8月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全国社会..
-
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范例(3篇)
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范文(虎林市东方红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58402)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西葫芦、佛手瓜等,在蔬菜中占有着重要的份额。其营养丰富,美味..
-
初中美术教资知识点范例(3篇)
初中美术教资知识点范文篇1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美术;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其立体性、便利性以及多元性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优化教学..
-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例(3篇)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文[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地处安康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南依文武山、北衔汉水,总面积39.9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
-
分层教学概念范例(3篇)
分层教学概念范文关键词:数学概念层次性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概念本身的..
-
分层教学的核心概念界定范例(3篇)
分层教学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笔者曾以“引入概念辨析,加强思维深度”为主题,给学生做过多次指导,并提炼出三种有效的方法:1.拆分核心概念,区分内涵和外延。2.引入矛盾概念,写出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