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例(3篇)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骨质疏松;生活质量;情绪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护理已成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工作[1]。为此,本文特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55例。
对照组:年龄跨度为60~85岁,平均年龄(70.25±0.26)岁,男女比例为30:25。
观察组:年龄跨度为61~86岁,平均年龄(70.32±0.29)岁,男女比例为31:24。
观察组和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①干预方法:骨质疏松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对治疗具有惧怕及忧虑等心理,主要担心治疗后的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及治疗费用。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刺激性暴露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自制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营养搭配等方面的指导知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分析现状,鼓励患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通过讲课、病案分析等方式,使患者意识到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对康复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③家庭支持:由于患者迫切想知道治疗效果,加上自身抵抗力较大,易导致患者情绪上的变化。此时,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庭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体贴及关心,及时提供情感支持及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值。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生活质量、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值采用t检验,当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具体见表1: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34±3.52)分,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54±2.43)分。
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呼吸功能下降等,易引起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2]。
心理干预主要是指按事先设计的干预方法而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主要以临床判断能力及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帮助患者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患者的心理平衡,使患者安全度过危机[3]。有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钙丢失的速度减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抑郁是指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心理障碍。由于骨质疏松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加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不了解,易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紊乱。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及时的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而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就是运用医护人员的知识、技术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家庭支持等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情况可知,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总而言之,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靳青,余兴艳,张延晖等.护理干预对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29-1031.
[2]张东,吴威,金锐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改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128-129.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3(c)-0122-02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病,多表现为骨质总量水平和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并遭到破坏[1]。老年人多因为体内钙的缺失而成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他们的身心都倍受煎熬。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即护理干预。但就护理干预这一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和效果,还有待考证和定量的分析。本研究以护理干预前后的骨密度数据为关注点,通过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探讨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到本院就诊的经本院使用日本阿洛卡超声骨密度仪(AOS-100NW)测量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例中随机抽取年龄在60~80岁,2009年12月~2010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骨质疏松病史及治疗史相似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40例,其中,女144例,男96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0例,女72例,男48例,两组其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选取病例中均无骨结核、肿瘤、软骨病等其他可能影响到骨密度的疾病。
1.2方法
入选患者中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了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半年期的护理干预,之后用日本阿洛卡超声骨密度仪(AOS-100NW)分别测出两组中每人腰椎骨密度数据并记录。护理干预的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1.2.1.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定期的沟通和关注,使其心情舒畅,很好地配合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战胜骨质疏松的信心和决心。
1.2.1.2很好的利用社区平台,与居委会长期合作,编写老年骨质疏松症知识的宣传材料,组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专题讲座以及观看健康保健录像,定期组织活动及论坛,方便患者对治疗的体会进行分享,同时把专家请到社区,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等等。
1.2.1.3通过相关医学书籍及其他媒体的推荐,使患者和其家属对骨质疏松症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对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危害及预防及护理措施等知识有所掌握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加以预防和治疗。同时对该种疾病的发病人群、发病比率等以告之,帮助患者及家人对该疾病有更客观和清晰的认识,避免因不了解病情等造成心理负担,从而间接影响骨质疏松的治疗。如果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内分泌系统也就能得到有效的调节,这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患者的恒心、毅力、耐心、信心以及愉悦的心情,会使治疗事半功倍[2]。
1.2.2不良生活习惯的矫正
1.2.2.1不良的生活及作息习惯常常会使骨质疏松症无形中加重,因此要告之患者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延误甚至加重疾病的治疗,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导患者及家属对前期已经存在的相关不良习惯进行矫正,比如不科学的饮食结构,挑食偏食以及过咸过甜的食品等;比如长期酗酒和抽烟,加上不正常的作息习惯,从而导致精神状态差,处于亚健康状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愉快、精力充沛。
1.2.2.2鼓励患者多吃含钙较高的食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比如新鲜的瓜果蔬菜、豆制品、海产品等。同时也要让患者知道哪些不当的行为可以引发并发症,使其加以关注,避免骨质疏松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比如早上起床不能太猛,要坐起来后稳一稳再起,上厕所和洗澡也是同样,忌过快过急。上下楼梯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及时使用扶手避免摔倒和打滑,注意鞋跟的高度和舒适度,避免给足部和腿部骨骼造成损伤。总而言之,即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病的保健意识。
1.2.3运动干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量身订做适合的运动计划,并对运动量有一定的规定,帮助患者通过达成锻炼目标来进一步治疗骨质疏松。鼓励患者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慢跑、反复上下楼梯、上下坡路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以轻度疲劳为限,采用渐进原则,由小渐大,且忌运动过猛给肌肉和骨骼带来损伤。每次锻炼的时间为0.5~1h,一周坚持2~3次。锻炼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环境,适当增加日光照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对骨骼有好处[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采用t检验,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检测的骨密度(BMD)进行比较。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4],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过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样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骨密度均有大幅度增加,分别为6.31%和7.81%,相比之下,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样本增幅却很小,分别为1.90%、2.78%;同时,无论是哪一组中,经过半年的治疗,女性的骨密度增长幅度普遍大于男性,治疗效果相对更明显。但是女性的骨密度均低于男性。详见表1。
3讨论
由统计结果不难看出:进行过护理干预的观察样本中,男性与女性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骨密度均有所增加,且增幅均远大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得到治疗和缓解,效果好于没有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组。对照组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虽然有所改善,但微乎其微,其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性别角度来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女性在接受护理干预后骨质疏松病的改善情况较男性更可观,更能体现出护理干预的价值。
骨密度与年龄是成反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下降,人们的锻炼减少,各种病痛的接踵而至常常导致卧床的时间增多,肌肉缺乏锻炼,骨内的血液循环也随之减速,带来骨内基质和矿物质的流失。伴随着维生素D合成能力降低,肠道钙磷吸收能力下降,食欲不振,钙摄入量减少等原因,一并造成骨量丢失增多,椎体压缩变形、骨折或脊柱变形前曲,腰背肌加倍收缩以纠正这种不良状态,从而使肌肉疲劳甚至痉挛,导致疼痛[5]。
同时,从统计数据中也不难分析出,在同一个年龄段中,男性的骨密度均高于女性。女性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易发群体,原因是女性进入老年,均已绝经,伴随而来的是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这将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流失加速。
护理干预工作已由疾病护理转变“整体护理”的理念,其以患者为中心,重视心理和精神状态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而言,单纯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负作用大,而且见效慢。而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培育积极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依靠自身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来,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以上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护理干预会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唐僬灿.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1,18(2):84-86.
[2]李敏文.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7):959.
[3]李燕燕,林可可.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20-921.
[4]弓健,徐浩.DXA骨密度测量质量控制中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6):333-335.
[5]KatesSL,KatesOS,MendelsonDA.Advancesinthemedicalmanagementofosteoporosis[J].Injury,2007(38):7-23.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冠心病;骨质疏松
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进程,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冠心病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好发疾病,发病均与饮食、活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有关[1,2]。有研究显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改善冠心病、骨质疏松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3,4],但对于合并两种疾病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对60例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获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60.0~70.5岁,平均(65.5±5.3)岁;病程:3.0~12.0年,平均(7.5±2.6)年;体重指数(BMI):23.4~29.1kg/m2,平均(25.7±2.4)kg/m2。观察组:年龄60.5~70.2岁,平均(65.4±5.5)岁;病程:3.5~12.0年,平均(7.6±2.3)年;体重指数(BMI):23.2~29.0kg/m2,平均(25.3±2.6)kg/m2。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①入院第1d:介绍病房环境,讲解各项辅助检查的意义和作用。②入院第2~3d: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及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③入院第4~6d: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舒畅心情,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食谱;指导患者控制食盐量,多摄食含钙丰富的食物。④入院第7~9d:指导患者适度活动,冠心病控制活动量,而骨质疏松适宜适度活动[5]。⑤出院: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记录不同药物的用法用量,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访。
1.3观察指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心理知识、饮食运动知识,每一项总分为100分。健康信念:包括疾病易感性、严重性、运动度、饮食益处等7项,总分210分。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为≥90分,基本满意为81~90分,不满意为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心理知识、饮食运动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较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不满意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进程,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6]。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观察组健康知识: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心理知识、饮食运动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信念评分(192.0±17.6)明显高于对照组(164.7±13.5)。②观察组满意、较满意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不满意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给予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良好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养成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护理还能增进护患友谊,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玉敏,许晓琳,杨怡,等.葛根素可促进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的增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9):4593-4597.
[2]李红霞,李雁.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36):3451-3452.
[3]吴纪萍,陈小玲,岳春迪,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434-1436.
[4]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667-1669.
-
农作物缺少磷肥的表现范例(3篇)
农作物缺少磷肥的表现范文关键词测土配方;离子拮抗;离子协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S1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257-01测土配方与平衡施肥是个老话题,早..
-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方法范例(3篇)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方法范文篇1少年的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由此,青少年社会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类。小编为大家..
-
土地利用规划范畴范例(3篇)
土地利用规划范畴范文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1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理论说明1.1城市地下空间及集约化概念1.1.1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即特定的空间环境―城..
-
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例(3篇)
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篇1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个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家长言传多于身教;对孩子..
-
新闻传播学认知范例(3篇)
新闻传播学认知范文篇1[关键词]传播工异化传播效果心理学视角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受众接受传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有效传播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新闻传播当中,常出..
-
教育管理体制范例(3篇)
教育管理体制范文一、服务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体制的含义服务型教育行政是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下形成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是与传统的管制型教育行政截然相反的、以服..
-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区别范例(3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区别范文篇1一、瑶族服饰的现状调查广西瑶族人口众多(有147万,占全国瑶族人口56%以上),支系丰富(有盘瑶、白裤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等众多支系),服饰..
-
科技体育概念范例(3篇)
科技体育概念范文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