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认识范例(3篇)
谈谈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认识范文
一、讲话在价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立场
文艺的人民性作为理论命题,由俄国民主主义者提出,后经历史唯物主义的清理改造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原则,其真理性是经过广泛的文艺实践检验的在价值论上,文艺的人民性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创造历史,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文艺的价值取向涉及文艺话语权问题,决定着文艺的归宿,在文艺活动中至关重文艺作品是站在上层社会知识精英的立场,还是站在人民大众普通劳动者的立场,最终又是为谁服务,其结果和面貌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彻底颠覆了此前旧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原则,使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发生了根本的转移!文艺与广大群众的关系也根本改变了!这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从而开启了中国文艺人民性的新时代,的讲话在文艺的价值论上一以贯之有论者认为主持召开的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是继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盛事讲话的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其产生又有着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与文艺现实土壤,切合中国当代文艺现状!讲话中阐述的文艺创作的主客体问题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市场高原与高峰低俗与通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诸多问题以人民性立场为共同旨归,通篇散发着人民性光辉。
二、讲话在创作主体上要求静下心来为人民抒写
文艺创作主体问题与文艺价值论关系紧密,主要牵涉到文艺创作主体的态度立场问题,也就是一个为谁创作,怎样抒写的问题创作主体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因素来设定自己和创作对象的关系,也就是设定自身相对于创作对象是什么角色和身份,在情感上是亲近还是疏远,在精神层次上是高是低,这样的设定也就预示了创作者的不同立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文艺运动都是围绕为什么人的问题进行的!由于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包括左翼作家在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等根本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清楚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首先是一个面对书写对象的立场和感情的问题,因而对问题的讨论也就止于文学形式问题的层面上,难以从实质上加以解决直至延安文艺座谈会,这一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才有了明确的答案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在立场和感情上站在人民大众一边,!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要书写出人民群众的奋斗历史,万不可做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在当下的叙事语境中,!讲话再次重申文艺主体的立场问题,强调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并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讲话明确!二为方向不可改变,认为其仍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这在当今观念纷纭思潮繁复思想多样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讲话在接受主体上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文艺接受主体与文艺创作主体紧密相连文艺创作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看,作品需要投入到接受主体的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作用发生影响,作品内容的优劣艺术水平的高低等,要取决于接受者的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如何使文学之(为工农)的方向获得真实彻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中国新文学建设之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性的关键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确立了为工农大众服务这一接受之维,使得文艺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发生逆转,接受对象发生迁徙,从而使文艺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和转折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文艺工作者开始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对象和目标!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人民赋予文艺以源源不断的营养和水分,文艺则回报给人民以源源不断的激情与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随着人民的生活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文艺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顺时代潮流而动但在这个过程中,文艺的人民性却不仅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削弱,而且还必须不断地予以显化和强化当下一面是文艺界庆祝创作丰收,另一面却是人民群众处于精神饥渴状态这种怪现状的原因有许多,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一些文艺家及其作品离人民离生活离时代越来越远了龟缩在过度的自恋中,追求玄远而以象牙之塔为尊者有之;充斥着权钱肉体交易物质主义的形而下写作有之;设置迷宫般的叙述圈套,假借挖掘人性而躲避崇高者有之,惟扎根于民众的心中想人民所想见民众所见,从而写出反映人民的实在思想感情之作不多。
谈谈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认识范文
《好奇害死猫》:阴谋与爱情余丽霞
单纯与诡异——论电影《看上去很美》的艺术表现策略谈凤霞
《神话》叙事分析常勇
聆听《喜玛拉雅王子》的音效,感悟藏族的神秘文化涂晓
电影《如果·爱》音乐分析杨博
《夜宴》所思一二蔡萍
简评《我的长征》影片的创新意识韦兆钧
中国首部三维数字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之析程思
影视中的舞蹈及其欣赏李先云
浅析网络"恶搞文化"的成因——由国产电影大片屡遭"恶搞"谈起张延伟
接受美学理论和电影片名的翻译李林菊,胡鸿志,张莉
中国和好莱坞电影票房背后的文化产业思考余洁鸥
根植沃土的设计与创新——谈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与姐妹艺术的借鉴袁晓黎
Premiere模板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朱仙宝,许曌铨
多媒体技术对影视技术的影响王涛
浅谈电影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的功能胡广涛
DV剧,担负校园文化与时俱进使命的新贵族吕志伟
实施影视教育的策略与原则刘芳
影视法学课初探薛丽
影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甘露
英文影视片练就地道英语——影视片的妙用傅艺
影视鉴赏:优化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孙丽
论摄影艺术创作的构思梁彤
略论商代青铜饕餮纹形式美——以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青铜器纹饰为例尹春洁
高雅音乐教育的个体功能多维性实证研究房海燕,米高峰
声乐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探微刘宁妹
略论普通高校的"合唱"教学陈晓艳
唢呐吹奏中的呼吸运动吕景利
海明威生活中的女人们邱世凤
威廉·福克纳终极意识的表白李霞
反弹琵琶——写作学视野下李商隐的"无题诗"论刘伟民
也看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勃兴姜蕾
大众传媒与当代审美文化特征陈龙
现代语境下的电影书写——评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陈岩
解读动画电影《僵尸新娘》的主题表达刘子建,李莉,米高峰
《阳光灿烂的日子》:男性成长的经典演绎袁靖华
鸟的迁徙,美丽的"迁徙"——简评纪录片《迁徙的鸟》彭锦
国际友人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黄琳,张珂
香港电影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浅析9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的后现代性郑奕琳
认识电影田甜
后现代电影艺术创作行为的失耻与救赎韦妙才
赎罪的夏娃——运用基督教文化重释韩国电视居《夏娃的诱惑》边黎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谈长今的魅力苏文兰
东北剧荧屏走红的反思于志强
解读"春晚"小品中的女性形象孔梅
历史的微笑与尴尬——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戏说"杜希宙
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韦星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探析韩晓玲
电影《金刚》中艺术美学的魅力刘丽丽,田晓冬
幸福的距离彭静宜
浅析电视媒介与体育产业的互动发展陈志丹
多媒体教学中的影片剪辑——以科学教育影片为例赵琳
数字图书馆技术在V0D在线影视系统中应用江永和,邓安远
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教学探析付庆军
影片《李斯特狂想曲》的观后感王献鹏,李静敏,冯艳
道家尚黑的色彩观对中国水墨绘画色彩审美心理趋向的影响张咏梅
虚拟现实设计艺术探析朱志超,王家民,
新媒体艺术课程设置杨金花,任戬,李波
谈装饰画创作中的格物思维与致知思维王侠丽
舞蹈作为人体的游戏——论舞蹈艺术及其审美生成尚端武
在高校教育中发展民族音乐之必要性周文林,景鹏
商榷地方普通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的走向石丽琳
音乐欣赏课教学刍议王风刚
声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歌曲的艺术处理马鑫明
论歌唱中应重视呼吸的训练刘宁妹
从临川傩舞看民间舞蹈的创作廖夏林,王春阳,曾群浪
情志合一——论汉代诗学的革命李正学
浅论《大公报·文艺副刊》新诗的人本性品格赵琳,赵井泉
戴着脚镣跳舞——论闻一多的新诗美学原则及实践丰晓流
台湾新电影中的台北形象与中国身份汪方华,WangFang-hua
生存还是毁灭——中国"第六代"导演现状与前景浅析饶军,Raojun
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余佳丽,林国淑,YuJia-li,LinGuo-shu
自由与禁忌——建国以来中国电影题材的嬗变白彩茹,BaiCai-ru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影坛的尴尬之路董梅,吕逸新,DongMei,LüYi-xin
金庸小说——影视剧改编中的难和易王文参,WangWen-can
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桂天寅,GuiTian-yin
浅谈中国青少年原创动画创作中的缺失和对策王辉,周宗凯,WangHui,ZhouZong-kai
以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为例浅析动画主题邵晶晶,ShaoJing-jing
浅析国产动画形象的不足与对策熊育兰,XiongYu-lan
虚拟古代场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分析施锜,ShiQi
角色的雕琢——关于电影服饰对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的探究李川,LiChuan
荧屏内外的"双动力"——影视道具陈智明,ChenZhi-ming
裸替与色情意识周著,ZhouZhu
浅谈电影音乐的特性刘曦,LiuXi
论影视剧音乐的审美与欣赏肖继仁,彭爱珍,XiaoJi-ren,PengAi-zhen
音效在动画影片中的诠释宋军,李洁,SongJun,LiJie
从《盒子》看当代纪录片吴希媛,WuXi-yuan
试论影视审美鉴赏心理特征张玉霞
电影是怎样设置悬念的赵嫣嫣
规范与越轨:论影视叙事内部聚焦的自由度王晓通
论电影光效表意语言内涵的表达及运用尹名军
影视艺术美的经典表现——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罗健
技术的礼赞——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探析王慧青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从河南大学生影视文化素质调查分析谈起杨少伟
论影视传播模式对当代大学生阅读心理的影响张莲芳
论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房娟
影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陈军
现实语境中重构的符号语言——贵州青年油画家刘荣坤与他的作品杨俊
浅析韩国办公小用品设计中的色彩表现刘心雄,甘艳
图形艺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王巍
中国画中的二元辩证观及其实践教学体会胡学军,王敏
七彩云南的文化魅力——浅谈《云南映像》中的原始文化底蕴王艳
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思考陈伦旺
宋、元、明、清时期民歌的发展概况黄明政
《乐论》中音乐美学问题的研究孔晓飞
浅析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赟
余华在先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戴惠
生命的追思——感受史铁生吴海红
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温伟
赞歌和挽歌:从茶馆到太平湖——《茶馆》语言的主体间性泛议刘海燕
对赵树理问题小说与当代反腐小说中"清官情结"的思考魏红梅
论武松的性格变异刘永生
试论李白咏史诗的个体中心意识吴积雷
女性自觉意识探幽徐曼
威塞克斯小说中最优秀的女性——对苔丝人物形象的剖析周志高,林程
谈谈对工艺美术运动的认识范文篇3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艺术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学校德育实效偏低,教条式、说教式的德育仍然随处可见。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工作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化。
一、善抓德育契机,德育事半功倍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当学生对某种道德要求的认识带上积极的情绪,才能为其形成某种信念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并创造积极情绪产生的有利时机,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在下列时期出现积极情绪。
1.新生入学或新学期初期。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开始崭新的生活之初,学生都会产生良好的愿望,萌生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教师要特别注意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如校史教育、优良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等等。
2.入团入党前后或干部轮换期。入团入党前后,学生往往思想上进取,行动上积极,有较强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另外,学生管理上的干部轮换制也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是对学生进行平等、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培养的良好契机。
3.特殊节日时期。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如植树节组织绿化美化校园;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陵墓;“五四”青年节组织各种比赛;“十一”举行爱国歌曲比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奖惩期或挫折期。恰当地应用“奖励激励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让受惩罚的学生在师爱的感召下,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要真诚地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树立自信乐观的态度,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5.社会实践期。“实践出真知”,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中,要用社会的积极信息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二、抓心理巧谈话,德育入脑入心
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寻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谈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然而,谈心又是一门艺术,大有学问。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谈话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谈话心态。(1)将心比心,防止说教。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身份与之交流,以自己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2)洞察个性,有的放矢。与内向型学生谈心时,应多启发引导,解疑答惑并诚恳地帮助他们;与外向型学生谈心时,可亦庄亦谐,与其共同探讨甚至辩论,使其心悦诚服。(3)尊重体谅,保护隐私。谈心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要做到真诚亲切、含蓄委婉、直话曲说,为学生保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2.教师要预设和采取科学合理的谈话方式。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谈话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步步为营,扬长避短式。教师在与后进生交谈时,可以先提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要求,再逐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应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先给予充分的肯定,再指出其缺点和不足。(2)迂回关爱,调和探讨式。对骄傲自负的学生,应采取迂回关爱式谈话;学生间发生矛盾时,师生可以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开门见山,激励激将式。与性格豁达的学生谈话时,可以采用“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方法;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激励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足,奋发向上;而对于性格直率、好胜心强的学生来说,适当地运用“激将”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要善于把握谈话的场合和时机。教师可以在宿舍、走廊、图书室、操场、学校的花园、放学的路上、老师或学生的家里等不同的场合与学生促膝而谈,这样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与学生谈心,教师要善于捕捉谈话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话不投机半句多”;过迟,时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
三、融合多元艺术,德育多维发展
艺术乃德育之基。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由此促进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互动,让学生的品格在艺术美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升华。时代的发展呼唤现代教育必须冲破传统教条主义教育的樊篱,实现向现代主体性教育的转换。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克服过去的单一运行模式,实现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为德育提供多维度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创造性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多元化的融合体系:1.设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如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必修和选修有机地结合。2.建立网上虚拟课堂。如在网络上让学生观看达芬奇、徐悲鸿的画作,谈论托尔斯泰、鲁迅的著作,欣赏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等。师生可以畅所欲言,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去发现美、创造美,并在这种审美体验中完善自己的品格,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
四、广开德育渠道,德育实践升华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高德育的灵活趣味性。学校应该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道德情操。比如,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排练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舞蹈、小品、小戏;可以走出校门送戏到田间地头、工厂、机关及敬老院;可以搞一些主题性画展,如党的生日专题画展,国庆专辑等;还可以举办诗朗诵、歌会、戏迷会、法制报告会、趣味运动会、乡土德育艺术节等活动。
2.开展重点专题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荣辱已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理性思维发展不够,还具有可塑性、易变性、情感性、偏激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热点和焦点问题开展专题教育,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比如,针对部分学生的网瘾问题,可以举办网络文明专题讲座,使他们不受网络负面因素的诱导和毒害;针对个别学生早恋,可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使他们树立理想、珍惜青春年华;针对学生中的恃强凌弱现象,可以利用班会、讲座、道德评议、报刊宣传、法制教育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3.开展校园文化德育,提高德育的潜移默化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让受教育者心领神会、心悦诚服,往往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营造静态的校园文化。要加强生态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使校园布局合理、整洁美观,做到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2)拓展校园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特殊领域。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个人爱好和培养创新素质提供了多种场所和机会;(3)打造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努力营造一种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在新的时期,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德育技巧,增强德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
探究性学习概念范例(3篇)
探究性学习概念范文关键词:高中生;物理;探究能力;培养高中物理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探究、创新等素质的主要场所之一。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无论在教材目标与内容结构,还..
-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例(3篇)
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关键词:软件构件;软件复用;管理信息系统abstract:withtheincreaseofsoftwaredevelopmentscaleandcomplexity,aswellastheboosttotheneedofsoftwared..
-
各种食品行业研究范例(3篇)
各种食品行业研究范文篇1(一)1958年“大跃进”,全国各地竞放粮食高产“卫星”,虚报浮夸成风,一时间产生了粮食多了吃不完怎么办的幻想与忧虑。1959年反右倾后,农村工作中“左”的..
-
地产公司景观设计范例(3篇)
地产公司景观设计范文袁松亭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拥有多年国内、国外设计经验,曾在加拿大及国内顶级景观设计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现为笛东联合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裁兼..
-
地产营销策划方案范例(3篇)
地产营销策划方案范文篇11.1营销策划的基本内容营销策划主要是一种设计和计划,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环境和现有的资源,对企业及其营销活动、行为进行设计、实施的手段,其实质是要利..
-
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范例(3篇)
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范文一、问题的提出笔者从事中师“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多年,但看了近期《中国电化教育》及相关电教书籍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相关论述..
-
微课堂的概念范例(3篇)
微课堂的概念范文【摘要】微课是目前信息化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策略。全文分为两部分。..
-
新婚对联范例(3篇)
新婚对联范文1.下玉镜台笑谈佳话,种蓝田玉喜缔良缘。2.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3.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4.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