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范例(3篇)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多媒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相对于理论性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
与应用型办学目标相适应,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展开了相应的改革。应用型院校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应用型院校多媒体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与应用型办学目标相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应该进行怎么样改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一、应用型院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所谓多媒体教学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适当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但是,目前就笔者所在的应用型大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过量使用多媒体
由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众多优点,近些年来,该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很多大学也大力提倡用该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于是,在很多学校中出现了不问课程性质、不管教学目标、忽视教学重点,滥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把所有教室都建成多媒体教室,每门课程都使用多媒体的极端现象。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列教学中的问题。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甚至将讲课的过程转变成为念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忽视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长此以往,多媒体教学就无法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大量滥用,一定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多媒体技术培训不足,课件制作存在问题。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利用计算机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对于文科教师或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而很多学校对教师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即使部分学校有培训也只是集中在如何开关多媒体等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使得培训流于形式。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全方位了解,只是简单的认为多媒体就是利用计算机播放PPT,则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课件制作方面。目前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幻灯片缺乏设计。教师不了解PPT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其中动画、音效、图片、视频、超链接等都得不到运用的话,那所谓的演示文稿只是教材或者板书的替代品,而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徒有虚名。其次,存在着直接下载、复制他人多媒体课件的现象。很多教师因为制作课件麻烦,直接从精品课网站上下载他人课件进行使用。这种看似聪明的办法,存在着很大弊端,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每位教师在讲课,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盲目简单的为了应用多媒体而下载、复制他人课件,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以下对策。
(一)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常态化,提高使用多媒体准入门槛。
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各个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管理。首先,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岗前培训。对教师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包括各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及PPT演示文稿的制作。确保教师在上课前全面掌握了解多媒体的各项使用方法。其次,从制度上加强使用多媒体管理。提高使用多媒体准入制度。教师只有在取得多媒体培训合格证之后,才能使用多媒体上课,将此作为一项制度严格执行。此外,教研室要认真分析本教研室课程的性质,适合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只有适用多媒体的课程才能申报使用多媒体教室。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室要通过教研会的形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方面的讨论,组织教师学习与多媒体相关的知识,同时加强监管,对使用多媒体的课程进行检查监督,以促进更好的发展。
(二)鼓励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教学方式相结合
针对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状,应该在各高校推行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强课程的形象形、生动性以及信息含量。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充分的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熟知目前研究的各种动态,将三者结合,用清晰地板书,逻辑化的语言讲述课程内容。两者结合,可以达到生动性与理论性的有效结合。以《三国演义》教学为例,《三国演义》的教学过程一般会涉及到以下几点内容:作者、成书过程与版本;小说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历史演义小说流派的形成及演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随着讲解的进行,逐步把各部分的标题书写在黑板上。而具体到某一部份讲解时,如“作者、成书过程与版本”中间涉及到大量的史料,则可以把这部分史料制作成PPT,既节约时间又增加了课程信息量。在讲解到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时,便于学生的理解,可以将小说中的某一部分原文制作成PPT,让学生边看边听,从而加深理解。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有关某部小说的知识,同时教师逻辑化的讲解,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三)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项目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国内的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证明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实践必修课,课程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以前的实验教学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媒体软件技术的整体运用能力较差。在制作作品的时候缺乏整体策划,急于下手,导致作品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无法继续进行。
(2)运用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比如试题“借助Flash软件运用遮罩动画为给定的瀑布图片制作瀑布流水效果”,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完成,但是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制作。
(3)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比如“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一幅‘戒烟,宣传海报”,发觉在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方面存在较多的拘束,缺乏新颖创意。
基于上述相关问题的考虑,结合项目学习的特点,笔者在新学期尝试将项目学习运用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意在改善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项目学习实施
教育领域中的“项目”,指的是一种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观察、研究、表达新学知识、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等的学习活动。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开展项目学习主要从刨设情境、选定项目、作品设计与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五个步骤开展。
1.情景创设
教师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涉及到的不同软件,分别从生活选择恰当的案例如海报、Flash广告等作为示范项目,依照示范项目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相关软件与技术的功能。熟悉项目的各个模块。通过对师范项目的介绍与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逐步将项目思想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用项目的思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轨的现象。
2.项目选定
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项目学习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通过前期对学生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采用分组异质的形式来形成项目小组。传播学专业两个班共72人,每组6人,形成12个项目小组。项目的选定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项目的选取过程中小组成员存在选题困难的情况,笔者在项目选取阶段,让项目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会议。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让学生摆脱制式、思维的局限,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思考,从而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创意。各个项目小组通过头脑风暴会议都提出了十几个项目主题。
在头脑风暴阶段各个项目小组提出的项目主题比较多。项目小组需要从中选择1~2个项目来完成。针对如此多的项目主题,笔者首先要求项目小组成员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定5个小组成员认为最有价值的可行性项目。在小组确定好5个项目以后,采用六顶思考帽来评议每个项目主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项目小组中6位成员,通过戴不同的帽子,来进行各自的思维模式。一个项目的六顶思考帽方如下:陈述问题(白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绿帽);评估该方案的优点(黄帽);列举该方案的缺点(黑帽);对该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红帽);总结陈述,做出决策(蓝帽)。借助六顶思考帽,项目小组通过对5个项目进行评议,最终确定小组的项目主题。
3.设计与开发
项目小组在确定项目主题之后,对项目作品进行规划,以便完成项目计划书a项目规划的主要工作是规划出必要的工作任务,高质量地完成项且作品。通过完成项目计划书可以使得小组成员从整体上把握熟悉项目。了解项目的流程以及项目中各部分工作的优先级问题,从而避免项目的在制作过程中返工或者由于部分项目工作没有完成而导致项目后期工作无法进行等问题。通过项目规划可以使得项目组成员明确何时以及如何学习完成项目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项目计划书的主要内容为:项目目标,项目背景,项目条件(支持性条件和限制性条件),项目团队及分工,项目工作分解,项目里程碑。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课程为核心的学习,应该将新知识新技能融入到学生的项目中,通过完成项目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要实时填写“项目所需知识与技能问题曰志”,在日志中填写所需要的课程知识与技能,并且标注该知识或技能是否在项目中学习获得?
项目小组在完成项目设计之后,依据项目计划书逐步完成项目作品。项目小组成员依据分工填写项目进度表。依据项目里程碑及时调整项目进度情况,以便顺利完成项目作品。项目小组如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项目小组成员探讨看能否解决,无法解决的求助于项目指导教师。
4.成果评价
项目小组完成作品之后,依据项目作品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和评价。Photoshop作品如海报采用打印张贴展览的方式,Flas以及视频作品采用网络展示方式,将相关作品上传到课程网站让浏览者进行评价,并为每件项目作品提供相关评价与建议表。以便收集相关评价数据和建议。项目小组完成的作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如自我评价、组内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等。项目学习不仅关注项目的最终作品。而且侧重项目过程,不仅要评价项目组成员在在项目过程学习的知识,而且要关注相关课程内容是否掌握。
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范文篇3
关键词:PLC;项目式教学;多媒体;组态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37-02
一、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PLC)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如各种生产线、机床控制等,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并且因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现场教学条件较差,多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课堂和教师讲解为主。课程内容从基础知识开始,介绍PLC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PLC的程序设计方法,到PLC控制系统设计。教学过程中与工程实例结合较少,尤其在讲解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时学生觉得抽象不易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并不高。如果将基本指令应用和程序设计方法的讲解穿插到工程项目实例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领会指令的应用以及编程方法,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开发能力。
二、项目设计
课堂项目式教学法即以项目作为主线,给出具体控制任务,由学生设计实施方案并由教师逐步引导,最终完成元器件的选择、PLCI/O分配、硬件接线图设计、软件编程以及程序调试等环节。通过该教学过程学生能在实际工程背景下循序渐进地领会PLC指令及应用,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并通过分析和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就是选择并设计好项目,以能有效地将相应理论知识融于其中。我校教学采用S7-200系列PLC,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笔者归纳总结了八个学习项目。该八个项目涵盖了工业控制领域PLC常用技术。项目设计如图1所示。
八个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通过这八个项目的教学过程,既能让学生掌握PLC的基本概念,掌握PLC常用编程指令和编程方法,又能对相关工业控制过程了解和熟悉。
其中项目一:工作台的自由往返运动控制是学习PLC的入门基础,通过PLC代替继电器控制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该项目可以使学生理解运用PLC实施控制的整个过程,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和联系,掌握PLC硬件接线以及基本I/O指令包括触点指令和线圈指令的原理及编程应用。项目二:十字路通灯控制主要学习定时器指令。通过该项目理解定时器指令的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指令的编程应用尤其是典型控制电路闪烁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以及实现循环控制应注意的事项:即如何实现对使用的定时器复位再启动。项目三:产品自动装箱生产线主要训练学生对计数器指令的编程及应用。项目四:通过对液体混合装置的控制使学生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将其转化成梯形图的方法,理解作为转换条件按钮和开关的区别和处理方法。通过项目五机械手的控制使学生掌握多种工作方式的编程方法,难点是掌握如何实现自动模式下单步、单周期以及循环方式的转换。项目六是模拟量的PID控制,采用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可通过内部PID功能指令或编程实现PID控制。项目七是变频器控制,通过该项目掌握PLC控制变频器实现对电机调速的方法。项目八通过实现对四层电梯控制,训练学生对具有复杂逻辑关系的编程和调试能力,进一步强化对PLC实现变频调速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以上八个项目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PLC常用理论知识,也能熟悉一个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将所学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将学习过程融合在项目设计与实现的训练中,每项目均采用任务分析、硬件设计、程序设计、调试、运行五步展开教学。针对每一项目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演示课件,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循序渐进展开五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设计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并引导学生思考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编程需用到的指令以及硬件实现注意问题等。通过任务分析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由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以引导学生完成硬件设计包括PLC的I/O分配、绘制电气原理图,并进一步由教师介绍程序结构和编程思想,以启发学生思维最终完成控制程序的编写。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编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最终通过组态软件和PLC结合进行项目演示,以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克服因教学硬件资源有限造成的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四、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式教学,将理论知识由浅入深融于项目情境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丁金林,王峰.CDIO在PLC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3).
[2]陈锐,等.基于工作过程的PLC教学方法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
物流专员半年工作计划范例(3篇)
物流专员半年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客服中心二、工程维修部一、主要工作汇报:⒈二期收楼工作;二五年下半年半山林泉验楼、收楼工作是年度的重点工作。工程维修部由此在有限的人..
-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范例(3篇)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范文关键词:数码艺术;设计;特征;审美;传统艺术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52-01一、数码艺术(一)数码艺术设计及其产生数码艺术属于一种..
-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例(3篇)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文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
-
多媒体教学优点范例(3篇)
多媒体教学优点范文【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高中的教学之中,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我国推进教学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
-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范例(3篇)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范文篇1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各党支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遵循十六字方针,在2009年..
-
医美美学培训范例(3篇)
医美美学培训范文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岗位;能力培养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从事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和美容卫生保健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顺应美..
-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范例(3篇)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范文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一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二龙腾马啸,与时俱进。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
森林防火自救知识范例(3篇)
森林防火自救知识范文一、切实加强领导1、为了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镇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山陈村防火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