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8-12

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

1.泉山区园林绿化现状

2010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新增和改造绿地425.822公顷,近郊造林306.83公顷,圆满完成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至2011年底,全区共创建高级以上园林式居住区87个,园林式单位67家。创建桃园街道办事处的陈庄村、临黄村等9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先后承建了百果园、科技广场、西苑休闲公园、三环南路、图书馆广场等19项市绿化重点工程,总投资额达7.85亿元,建设面积164.45公顷。目前,我区共有绿地246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613.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755.4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67%,人均公共绿地达17.17平方米。

2012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加大建绿、增绿力度,着力加快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有序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指标涉及园林绿化部分占11项,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6项均已达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林荫路推广率等4项指标,力争2013年底前达标,立体绿化推广正扎实开展。

2.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不完善。建设局于1998年编制过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但未评审和批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性质的调整变化,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原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早已不适用了。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重新进行编制,将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必要条件。

2.2道路绿化率不够。创建要求街道绿化率在95%以上,而我市只有85%。各辖区应在2007年底以前全部完成街道绿化,同时,对已绿化的街道进行补植,部分小街进行调整栽植,力争达到一街一景。

2.3单位附属绿地缺统计。园林城市要求“园林式单位”达到一定比例,但我市对单位附属绿地还没有统计数据。因此,有必要开展一次单位绿化普查,对有地不绿化、绿化差的单位,由政府制定绿化标准并强制性执行,同时开展绿化达标及“园林式单位”的检查评比。

2.4小区绿化严重不足。小区绿化是创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方面是我市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是因为我市城市建设多是改造旧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无法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加之监管措施不健全,造成现在老城区绿化量不足。近几年,建设的小区绿化有一定起色,但与创建园林城市差距很大。因此,我市将发动小区进行立体绿化,同时开展“园林式居住小区”评比活动,以提升小区的绿化面积和质量。

2.5区划调整后,原九里区划入我区的5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均为非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设施基础薄弱,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欠帐较多,绿化水平和绿地总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相距甚远,影响了全区乃至全市生态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2.6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部分指标尚未达标,主要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林荫路推广率、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以及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

2.7是随着绿地建设的逐年增加,绿化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市移交区级养护绿地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三年后由区财政承担,居民小区以及沿街单位自建街头绿地无养护经费来源,建管分离现象严重,绿化成果难以维护,无法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2.8区级园林执法主体仍是城管局,而市园林执法由市城管局委托市政园林局执法,区管道路、居民小区的绿化执法力度欠缺,对毁绿、占绿现象打击、处罚不到位,加之,部分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不强,造成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破坏绿化成果。

3.加快创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快西部城区跨越式发展,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围绕黄河故道二次开发、三环路提升改造以及三环西路高架建设,同步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西部城区建设,将与城市功能相配套的公园、街头绿地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加快提升西部城区的整体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为西部城区的建设开发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在分区规划时同步考虑,将桃花源湿地公园、临黄湿地公园、九里湖景观绿化、卧牛山汉墓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项目纳入总体规划。

3.2加大创建力度,细化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按照居住区的分布,在泉山辖区范围内建设4—5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以达到市民出行500米服务半径内有公园绿地的指标要求。林荫路推广率:我区林荫路推广率现达43.5%,与≥85%的创建标准要求相关较大,建议将黄河南路、矿山路、湖滨路、吴庄路、长安路等道路绿化补植提升工程纳入2013年度市城建重点工程,以加快推广进度。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建议将风华路、二轻路、G104国道、立达路、富国街等7条道路重新栽植街道村,纳入2013年市城建重点工程,确保我区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争取2013年底前建成我市苗木生产基地,实现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2%的目标。制定立体绿化推广鼓励政策,做到辖区内实墙覆绿、花墙透绿、楼顶见绿、山体披绿、桥上挂绿。加大立体绿化推广力度,争取创建达村。

3.3加强养护管理,提升绿化质量和生态环境。对于重点工程移交绿地,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建议取消三年后区财政独立承担养护费用的政策,减轻区级财政压力。沿街单位自绿地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园林部门统一管理,经费由市、区财政各承担一半。部分居民小区绿地由市、区两级投入一定养护经费,由区园林部门或辖区街道统筹管理,明确责任,,按统一标准考核。区级园林执法由区园林部门执行,便于条块管理,配合市园林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毁绿、占绿行为,维护绿化建设成果。(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侯碧清、张正佳等《城市绿地景观与生态园林建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文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乡镇林地面积119905亩,全镇森林覆盖率现状为35.1%。近年来,乡镇的森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成了“一区、三园、四带、多点”的森林体系格局,一区,即乡集镇建成区;三园,即乡蔷薇生态公园、九梓林业示范园、乡中草药产业园;四带,即滁淮高速、合徐高速、张朱路、永吴路绿化带;多点,即20个行政村460个自然庄的村庄绿化以及街头绿地、游园等块状绿地,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的综合森林体系,这些绿地建设对提升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镇完成成片新造林2336亩,其中高效经济林1300亩,滁淮高速补植补造220亩,道路绿化提升12.6公里,乡街道新增游园2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绿化面积达744.9亩,绿化覆盖率38.2%。建成区绿地面积603.8亩,公园绿地52亩,人均公园绿地7.2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保障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目标,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工作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载体来抓,先后成立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森林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乡镇森林增长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创建“森林城镇”、建设“生态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项创建任务,把创建“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建设作为“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了保障措施。党委、政府还定期研究解决创建森林城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我镇已经成功创建了4个“森林村庄”,分别为九梓、高埂、西孔、南周。下一步还要申报创建8个“森林村庄”,分别是杨桥、北集、耿巷、陈集、山刘、乡、官塘、站岗。目前正在按照规划设计要求,结合各村“一事一议”项目,进行重点打造提升。

2、资金保障到位。按照规划建设总体要求,2018年我镇先后共计投入3200多万元资金用于“创森”工作(桃园路285万、东大岗路287万、中草药基地540万、集镇建成区540万、道路绿化提升80万、一事一议项目260万、管护费54万、土地流转费240万、自然人投资910万元),保障各项创建工作的展开。主要用在土地流转、绿化工程、基础建设、奖励激励机制、管护等方面。

(二)规划到位。为建设绿色生态乡,镇政府委托滁州市森源林产资源交易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县政府的总体规划要求,对照“森林城镇”的创建要求和各项指标,编制了《定远县乡镇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考虑到了乡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建成省会后花园,打造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南京等周边城市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基地和皖东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为下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和提前做好了规划。规划充分考虑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以及森林的布局、功能和景观,对乡土树种的使用率要求达到70%以上。同时在森林覆盖率(35%)和绿地率(35%)指标上更是严格要求。

(三)宣传发动到位。为做好创建工作,镇政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强调创建森林城镇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安排宣传、林业工作人员组织播放活动开展情况,发放《致广大林农的一封信》,在各中小学开展每天3分钟创森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宣传森林增长工程、森林城镇创建工作的舆论氛围。

(四)推进措施到位

1、坚持“七个结合”造林。把造林绿化与招商引资、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脱贫攻坚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实行改造提升、扩建新建齐头并进。以长防林为重点,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大力实施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建设,通过创建整治,切实改善了广大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2017年对17.8公里的滁淮高速两侧森林长廊开展创建活动,每侧建成50米宽的林带;2018年对镇政务新区进行绿化亮化,绿化树木41亩、建立公共绿地35亩,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和游园各一处;在耿巷村永吴路西侧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和“青年林”、“巾帼林”500亩;在乡村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入中草药生产基地项目,栽种1400亩栀子花和花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乡镇街道及永吴路、蒋吴路和东大岗高速连接线17公里绿化进行了提升,桃园路4公里两侧20米绿化带完成招标,年底前建设完毕。

2、坚持“经济、生态”双收益。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营林业,发展高效经济林。如滁淮高速两侧通过土地流转,将2000多亩土地承包给大户发展绿化苗木,鼓励承包户发展山核桃、水蜜桃、无花果等高效经济林,依托周围的环境,全力打造生态休闲采摘园,积极申请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实现经济、生态双收益目标。目前已建成葡萄、水蜜桃、春雪白桃、无花果、中草药示范园各一处,油桃、薄克山核桃示范园各三处,石榴、樱桃、猕猴桃等示范园陆续投入建设。东大岗水蜜桃获得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合肥、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亩均纯收入10000余元。为全镇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3、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造林绿化工作与村级目标考核相挂钩,由镇综合执法办和林业站牵头负责对各村造林任务落实,林长、副林长和护林员管护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对违法、违规破坏生态绿地的行为坚决严厉打击,确保把护林工作落到实处。

(五)管护机制到位

为了加强林木管护,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林长制”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镇、村两级50名林长、副林长。结合扶贫公益性岗位设置,选聘了56名专职护林员,用于全镇各公园、绿地、街道和主次干道绿化管护,制定了护林公约,与各林长、副林长及护林员签订了绿化管护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一是滁淮高速部分地段绿化档次不高,没有按照标准栽植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集镇、道路已栽植的部分乔木死亡,需要尽快更换;三是部分“一事一议”绿化项目因批准较迟,刚刚履行招标程序;未能在第一时间栽种下地;四是部分护林员缺乏管护技术,需要加强培训。

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文

一、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部分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色彩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各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2、需要进行长期养护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的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料投入。

3、追求工程的艺术美

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

二、提高管理水平对策

1、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2)综合考虑,全面安排。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做到点、面相结合,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4)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近年来,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布局方面都很强调形成理想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并且有的城市建立了三级绿化系统,即市内小型绿化系统、市内环绿化网、市外环绿化网。将城市三级绿化系统与城市规划的远景目标相结合,城市规划应给城市园林绿化留下充足的空间和发展余地,从而减少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漏洞,不影响城市的总体发展。

2、运用科学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和非程序化等特点。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有先进合理的方法。在目前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当中,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两种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1)德尔菲法是在专家会议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背对背式的专家咨询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专家会议法的许多弊病。比如,由于崇拜权威而导致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得到很好地发表和采纳;还有,出于某些到会专家的自尊心原因,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的专制行为。最近几年,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许多园林工作者把德尔菲法引入到现实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效果。

(2)多阶段决策法。它也叫动态规划方法,是由美国数学家贝尔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用以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所谓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指一个决策问题包含若干个阶段或子过程,决策者需在每一个阶段做出选择,以使整个决策过程最优的一类决策问题。多阶段决策法是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方法之一,它的应用能够使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得以合理的解决。

3、规范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既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引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还是一种鼓励公民参与的社会运动。它的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来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要充分反映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要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

4、转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 下一篇:三年级美丽的公园作文字(整理6篇)
    上一篇: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收集5篇)
    相关文章
    1. 专题工作讲稿范例(3篇)

      专题工作讲稿范文【关键词】领导讲话稿;起草;注意事项领导讲话稿有多种类型,如综合性的工作报告讲话、上级领导讲话、专题性的工作汇报讲话、工作动员部署讲话等等。怎样起草..

      daniel 0 2024-08-12 04:56:12

    2.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例(3篇)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书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18-031984年,熊秉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座谈会上..

      daniel 0 2024-08-12 04:24:12

    3. 专题会议纪要范例(3篇)

      专题会议纪要范文篇1一、会议纪要的种类根据写作形式和作用,会议纪要一般4为两种:1.办公会议纪要这是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研究、讨论、作出的决定而写成的纪要。这种处理..

      daniel 0 2024-08-12 03:52:12

    4.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例(3篇)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篇1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

      daniel 0 2024-08-12 03:20:12

    5. 历史文化底蕴范例(3篇)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人文的厚重与否,反映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民族素质,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正日益凸现,而且被越..

      daniel 0 2024-08-12 02:48:12

    6. 教育教学能力与知识范例(3篇)

      教育教学能力与知识范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课程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5-04一、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职..

      daniel 0 2024-08-12 02:16:12

    7.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例(3篇)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关键词: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中图分类号:C913.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36―08江苏省现有残疾人479万,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堪忧。残..

      daniel 0 2024-08-12 01:44:12

    8. 计算机伦理学范例(3篇)

      计算机伦理学范文篇1在迷茫中,盖茨迷上了牌局。这一年,他搬到了只住两个人的小宿舍里。在盖茨楼下的宿舍中,有一个叫史蒂夫・鲍默尔的同学,他虽然不爱赌钱,但跟盖茨关系很好。有..

      daniel 0 2024-08-12 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