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林设计景观的分析范例(3篇)
对园林设计景观的分析范文
关键词:艺术性;园林工程;设计
园林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中所包含的艺术是综合性的,能够体现出传统的人文价值。现如今,人们的商业化取向观念十分普遍。由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也随之显现,人们的思想比较浮躁,传统的人文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冲击,导致人才的培养有所偏颇,城市的环境设计也缺少了城市文化的内涵,缺乏艺术性。因此,本文主要从园林设计中的铺装材料、绿化配置的分析、空间布局和园林小品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艺术性设计在园林工程中的体现。
一、通过对铺装材料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园林的铺装材料也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种类随之产生并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园林铺装中,设计人员一般都不会将其作为空间的主景,作为背景的它更能够衬托出环境的美,由于它的纹样和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能够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帮助园林增添景色。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将色彩基调挑选为中性色,装饰性纹样选择偏冷、偏暖的色彩,来反衬中性色基调,达到鲜明、稳定的效果。在进行铺地的色彩选择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园林空间的整体性。为了保持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性,烘托整体的氛围,可以在比较正式的场所中,应用较为素雅的铺装,显得比较庄重;而对于一些需要烘托欢快的气氛的场所,例如儿童游乐场所,就可以选用色彩比较鲜明的铺装。对于铺地纹样的选择也与上述一致,需要根据场地的变化而变化,要考虑到场地的差异性。例如,将铺地纹样设计为与视线垂直的直线,就可以增加空间内部的方向感,并且在进行铺地材料选择的时候也要慎重,可以依靠材料的质感来体现艺术美。由于相同的材料,从视觉角度上观察都会感觉出不同的质感,分为多种种类,因此可以根据整体的空间大小来选择铺装材料,不同的质感对铺装材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线条比较明显或者厚实的铺装材料就可以在比较大的空间中应用,比较精细和圆滑的铺装材料就可以在比较小的空间中应用。
二、通过对绿化植物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为了在园林艺术中充分发挥出空间的作用,就可以通过植物造景来丰富和美化空间。在整体的园林建设工程中,景观与景观之间、景观与花木之间都存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有效利用就可以达到美化空间的作用。例如“金莲映月”、“梨花伴月”等等,这些景观都是将花与木进行结合创设出的主体,将人们的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的环境当中,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植物景观艺术作品。并且,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园林形式来设计不同的园林主体以及园林环境。例如为了在休闲服务的公园中营造出欢快的氛围、在节日广场中营造喜庆的氛围,就可以在设计的时候采取暖色调作为设计基调;为了在主题公园或者是烈士陵园中营造出庄严和严肃的氛围,就可以采取冷色调作为设计基调。除此之外,除了在植物的习性上表现出植物种植的艺术性,也可以在外形上进行搭配设计。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将植物材料的芳香和色彩等能够体现艺术美的特色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不仅要重视植物种植的形式,也要重视其内容,将二者进行统一,利用情景交融来促使园林艺术充分达到审美的效果。
三、通过对空间布局的分析,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空间布局在园林工程设计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完成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场所和对象进行充分认真的分析,规划组建空间,探讨建筑的分布。不仅要考虑居住区的园林空间,也要对公共场所的园林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将空间内部的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由于园林环境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因此在现代的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就要对每一块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空间布局的艺术性特征在其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就要完全地体现出来。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美观性特征,结合合理性分析进行园林构图,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得人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观赏的时候能够进行风景比拟和联想,从而在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当中不断地完善空间布局。
四、通过利用园林小品,来体现出园林设计的艺术美
现代的园林设计中,开始逐渐兴起园林小品的应用。由于园林小品的应用所发挥出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有观赏性,也可以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还能够起到分隔和联系空间的作用。同时,园林小品还能够有效地渲染该空间的气氛,更能够帮助该空间蕴含一定的思想内涵,拥有一定的意境,让人在观赏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的无限魅力,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园林小品能够散发出一股独特的生命力,通过核心内容的表达运用特殊的语言为观赏者表述出动人的故事。优秀的园林小品就像是一本书,越品越有韵味,不同人生阅历及不同品味的人都能从中品读出不同的味道,产生想象的空间,在外在的形式中展示出它独特的内在美,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观赏,更能够在用心交流与感受中体会到内在美,令人回味其隐藏在外在形式下的精彩魅力。
五、结束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建设。因此,园林设计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园林的绿化来减轻城市中的环境污染程度,为人们改善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人们也可以利用园林绿化提高城市经济价值,通过游憩项目的建设以及与教育、艺术和文化相结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园林建设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是无可预估的,它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将艺术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帮助人们在景观欣赏之中丰富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可发挥出它的客观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我们不能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之中随波逐流,无法形成自身独特的韵味。一定要充分地把握住传统园林的精髓所在,要将传统的园林精髓与现代的园林设计理念相结合,创设出符合时代特征同时又蕴含传统园林韵味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多层次需求。(作者单位:辽宁省绥中县城乡规划局)
参考文献:
[1]马莉娜,何伟强.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20)
[2]黄婷婷,高艳艳.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技术与市场.2013(09)
[3]张国芬.浅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04)
对园林设计景观的分析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主题文化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市的投资环境、居住舒适度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通过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1]。
1、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景观规划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3个阶段:观—品—悟。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深化,还需要品。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园林景象,领略、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如果说观和品是感知的,是想象、是体验、是移情,那么悟就是理解、是思索、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2]。
2、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2.1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依据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内在联系与营造园林景观的目的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规划是一个园林艺术的构思过程,也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创作过程。先要确定拟建园的功能与性质,然后根据功能与性质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立意构思。立意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如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它担负着满足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功能,是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的窗口。规划过程中我们就应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又要站在今天的历史地位有所创新。游园是供人们休憩、交流、游玩为主要目的的,应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构思,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游人的多样化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3]。
2.2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其规划设计必须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景观或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促进城市综合文化氛围的建设。
2.3结合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2.4灵活运用,构景得体
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要围绕主题进行布置安排,鲜明地反映出主题,并且把构成景观诸要素进行艺术处理,使主景和衬景互相联系,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此外,园林类型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功能要求也不同。设计中要把握各种类型的园林功能要求上的特殊性,使得主题与文化与功能要求相得益彰。在规划过程中既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抄袭和拼凑,也不宜追求另类,或是简单意义上出乎意料的创新。
3、结论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增加互动性景观为重点,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科学合理的引入外来植物打造互动性的园林景观,为现代城市综合居住条件的改善奠定基础,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更加富于观赏性、娱乐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张超逸.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技术[J].园林景观资讯,2009.5
对园林设计景观的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城市的建设当中,绿色生态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进行交换,更让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提升,绿色生态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作用,从而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让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
1.1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城市中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对人们居住的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从而让社会能够和谐的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于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让植物实现光合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植物能够给城市的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2.1城市G色生态生态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对于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更让人们居住的舒服,所以,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规划时,应该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可以说,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其发展有着跨越性的特点,由以往的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到如今注重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往由于没有认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都是建立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而进行的。
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应该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好是运用本地的原生植物,然后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其实,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时,运用本土的植物,更是对当地生态的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避免外来引入植物度本地植物造成不利影响,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同时本地植物的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为城市综合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例如,哈尔滨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丁香花作为主要植物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极大的提升哈尔滨“丁香之城”的美誉与城市形象。
2.2结合园林文化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
在对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般以园林主题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规划设计进行展现,并往往以此为园林命名,如苏州皇家园林。由于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城市园林建设往往包括了原有场地改建和新建两种方式。城市园林原有场地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往往由原有基础建筑风格决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原有建筑历史与故事、分析原有建筑风格,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奠定基础。新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围绕园林主题,综合分析园林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环境、本地植物生长及形态特点,确定景观主题思想以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3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化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城市生活,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城市土地急剧的紧缺,由于土地的紧张,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设计时,多为小型园林,想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进行园林的设计,从而加入更多的景观,这是目前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难题。立体绿化园林景观设计是在遵循多年生植物用原则,分析植物生长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合理布局景观规划和设计,如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的墙体、灯柱、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观赏性强的立体绿化景观。
3、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3.1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3.2多样性原则
景观要突出多样性,其实就是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其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突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每个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造成植物种类也非常的多。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3综合性原则
其实,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自然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4、生态园林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日益明显。城市的转型,让人们集中在一起进行生活、工作。城市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目的是对自然的改造,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舒适。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娱乐、观赏的场所,而是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倡导生态保护的大形势下,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要遵循人性化、本土化、实用性的原则,又要符合生态性与美观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依纪.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7(06).
[2]朱保全.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探析[J].绿色科技.2015(12).
-
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例(3篇)
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文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1.泉山区园林绿化现状2010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新增和改造绿地425.822公顷,近郊造林306.83公顷,圆满完成了国家森林城..
-
专题工作讲稿范例(3篇)
专题工作讲稿范文【关键词】领导讲话稿;起草;注意事项领导讲话稿有多种类型,如综合性的工作报告讲话、上级领导讲话、专题性的工作汇报讲话、工作动员部署讲话等等。怎样起草..
-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例(3篇)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书法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18-031984年,熊秉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座谈会上..
-
专题会议纪要范例(3篇)
专题会议纪要范文篇1一、会议纪要的种类根据写作形式和作用,会议纪要一般4为两种:1.办公会议纪要这是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研究、讨论、作出的决定而写成的纪要。这种处理..
-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例(3篇)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篇1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
-
历史文化底蕴范例(3篇)
历史文化底蕴范文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人文的厚重与否,反映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民族素质,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正日益凸现,而且被越..
-
教育教学能力与知识范例(3篇)
教育教学能力与知识范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课程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5-04一、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职..
-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例(3篇)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关键词: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中图分类号:C913.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36―08江苏省现有残疾人479万,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堪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