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的概念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8-15

教学质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化学概念是用极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相互反应及变化规律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想象能力比较薄弱,现在的课本概念知识往往比较生硬,紧靠学生的自我理解是很难消化的,即使学生靠着死记硬背勉强记下来,在实际的解题中倘若不会运用,那么概念也就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因此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的透彻掌握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事物本质。理解化学概念

对于一些概念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剖析、讲解,分析概念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则要知道学生抓住“参加”(指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未反应的部分如过量的,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在此例),“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几个词语,深入剖析。同时抓住“两个不变”(1)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几种,反应后仍有几种。(2)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为多少个,反应后仍为多少个,就能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自如了。再比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二、加强直观教学,牢记化学概念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各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在教学资源中,使得课程变得多元化和现代化。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化学反应的过程,利用图片视频等等可以使得知识点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室播放很多已经生成的化学实验过程,一些大型的、需要化学材料特别多的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电教化的方式直观形象的传达到学生的大脑中。针对初中生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等等性格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牢牢记住化学概念,过目不忘。概念的理论性过强,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理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的加强直观教学,增加课堂实验,让每个学生能直接观看到实验现象,增强学生对概念的信度。

三、深化对比教学。形成化学概念

教学质量的概念范文篇2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也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也许有人会说,新课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并不重视双基础教学,其实,这是对素质教学的误解。试想一下,没有任何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它们如何胜任对未知的探究,又如何能在各种实际问题面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的。本文就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好化学概念,对他们以后进行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那么,让学生真正学好化学是很难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但重视概念教学的确不多。难道新课程教学真的不需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了?笔者认为,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的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还错误的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需要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尤其,要帮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改变”的含义,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理解为只有加快,讲“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的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

3、利于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形成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概念的含义,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比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

教学质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本质;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29-01

概念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化学基本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得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定律、规律、原理和反应规律等。一般来说,学生掌握概念,要经过理解、记忆、应用三个过程。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注意揭示概念的本质

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又是与之易混概念的区别。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二、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分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剖析概念

一般来说,课本只以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钠元素里的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1)。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素。

四、要避免概念混淆

在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同一种分子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避免概念混淆方法。如表。

通过类比,不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亦可“温故而知新”,把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五、在习题训练中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笔者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是“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概念

  • 下一篇: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整理64篇)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话题作文字(整理6篇)
    相关文章
    1. 科学观和方法论范例(3篇)

      科学观和方法论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科学伦理;历史逻辑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延续时问最长的一个学派”一,以其博大精深..

      daniel 0 2024-08-15 16:33:12

    2. 普法培训总结范例(3篇)

      普法培训总结范文篇1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批准立项的一项全民性法律普及教育活动,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企业的长..

      daniel 0 2024-08-15 15:04:12

    3. 普法半年工作总结范例(3篇)

      普法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半年来,经贸局始终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把普法工作列为经贸局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对照“六五”普法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普..

      daniel 0 2024-08-15 12:06:12

    4.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范例(3篇)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daniel 0 2024-08-15 10:37:12

    5. 普法依法工作计划范例(3篇)

      普法依法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主要任务(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daniel 0 2024-08-15 09:17:58

    6.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例(3篇)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一、领导重视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市植保站关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

      daniel 0 2024-08-15 03:12:12

    7. 理财规划分析范例(3篇)

      理财规划分析范文篇1【关键词】市场声誉约束机制理财规划师一、理财规划师的声誉模型建立理财规划师声誉指理财规划师凭自身理财能力所赢得的外界对其综合反映,这种声誉表现..

      daniel 0 2024-08-14 22:29:12

    8.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例(3篇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关键词:课程观学习方式教师角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

      daniel 0 2024-08-14 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