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基本功教学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0-05

少林武术基本功教学范文

从武术内容看,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里发展、完善,所以,武术也必定充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这与中医的产生和形成道理一样,中医也具备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为渗透,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了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所以,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比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实际上,中国所有武术都讲究阴阳变化。故拳家常说:能动能静,拳道之圣。所谓“能动能静”,讲的就是阴阳变化。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少林功夫基本特点:进退一条线,拳打卧牛之地,非曲非直,刚柔相济。讲究的都是阴阳变化,甚至在“一条线”里求变化,在“卧牛之地”求变化。现在一说起阴阳变化,大家便以为是道家专利,这是误解。阴阳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思想,不仅道家讲,儒家也讲,佛教也讲;禅宗的曹洞宗,就讲“偏正互回”,“君臣五位”,不仅吸收了阴阳思想,还结合了五行八卦。当然,少林功夫作为佛门方便,更有自身独特之处,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思想。其它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内心解脱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连死都不怕了,武术就不在话下了。故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练,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练,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从以上简单的列举,我们已不难看到武术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武术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

2.从医学的发展史上来看,伤与武密不可分

从医学发展史来看,自古以来伤与武术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人类从原始的“构木巢居”、“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因爬山攀登不慎,就会发生摔跌伤折,与猛兽搏斗及部落之间发生争斗就有创伤产生,前者是运动损伤的萌芽,后者则属战伤范畴。疾病的“疾”字,就是象征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此处向徐老师请教,重新解释)武术到了秦汉三国时期发展成两大类,一是具有攻防格斗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动作;另一类则是适应表演需要,通过把攻防技击反复加工提炼而逐渐形成的套路技术。前者当时称之为角抵与手搏,角抵与手搏的技术以“打”为主体,建立在对抗的基础上,所以受伤的机会相当多,因此防治受伤的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伤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到了隋唐,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立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当时按摩师要分管教病人练功,进行导引体疗的方法防治疾病,对跌打损伤所致的骨折脱臼也由按摩师负责正复治疗。所以当时按摩师自己也要练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宋代在医学制度上分为九科,疮肿兼折疡科,即外科和伤科并在一起,而金镞开放性损伤另列一科,中医学丛书《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计》中把有关跌打损伤的病治疗方都汇集在“伤折门”和“金创门”中。元代由于连年征战,产生大量战伤病人,使伤骨科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医学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调整,正骨科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的专科。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宋元明清许多由读书人出身的医家不重视外伤科,如陈自明所著《外科精要》序言中说“风痈疽之疾,比他病更酷,圣人推为杂病之先。自古虽有疡医一科,及鬼遗等记,后人不能深究,于是此方沦没,转乖速途。今乡井多是下甲人专攻此科……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一见文繁,即便厌弃。”据《宋史》记载,下甲人是社会最鄙贱者,下等人。流浪江湖的工匠、卖艺人、武师都属于这一类。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对此就有描绘,民间伤科医家在给病员治伤而旁边助手拿住伤膏药预备贴患处的医疗活动的写真。日本滨田医官二宫彦所著的《中国接骨图说》序中提到“我长崎有杏荫斋先生,其人原武弁,姓吉原名元楝,字隆仙,达于所谓死活券(拳)法,今隐于方伎,以按跷为业,因其所得券(拳)法,潜心正骨多年,终得其奥妙,合缝接折,其效不可胜记也。”转贴于从此处可以看出日本的正骨手法是由低级的武官转为伤科的医家所传。由此可见,一方面由于历史条件与封建社会儒医的影响,而伤外科治疗方面正如名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疡科记》所说:“疡科之法,全在外治,其手法必有传接……故外科多由传授为主。”此外外治中的手术手法都需要较好的体力,服务对象又都为“下甲人”,贫苦的劳动人民,因此一般儒医不屑为,所以民间就崛起一个武术伤科或称之为技击家伤科流派。宋元时期是战争频繁的时代,这方面的医者,往往刚开始是业余或半专业的,常常是属于军阵士兵、保镖拳师的队伍中,甚至与绿林好汉也有关。正如《救伤秘旨》序中所说的“从王事,赴疆场……虽智勇之将,难保无伤,不治则死,得治则生。”所以,在任何一个武术或团体队伍中必然会有既习武艺,又兼学治伤的人应时而出现,师徒相传,形成一个学术流派,活跃在民间。除了一些典型的伤科专著,我们看一看典型的武术著作《拳经》,顾名思义,这本书应该是全部介绍拳术的,但事实上该书上册重点介绍了武术的太祖长拳三十二式,下册分两卷,卷三是“拳艺卫生篇”,卷四是“拳艺录药方编”,都讲的是伤科理论和方药。其他如武术名著《国技大观》中也载有“人身穴道并治法”,“伤科秘传药方”。这些秘传的武术伤科著作都自成派系,独具一格。但技击家出身的伤科医工往往缺乏文化和医学理论知识,都属实干家而不擅长总结临床经验和不善于写作,再加上技击家本身确实存在“以为秘藏”或“据之以温利”保守思想作怪的情况,所以传世的著作大部分是手抄本或小册子之类,也有一些民间互相授受的过程中,因无适当的接班人年久而失传。

必须指出,中医药学在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外科领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而伤科正骨却依靠技击家之间师徒相传及这些专著的流传而依然在迅速发展。

民间武术伤科学派,有专著传世的约在明代以后,但在民间传授治伤经验,师徒相传这种形式当早于此时。武术伤科应当说是由技击家、僧道从民间师徒相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武术伤科学的流派上已颇具特色。

3.医学上的内容特别是针灸知识给伤科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除了受到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重视外,其他科医生不甚重视,而武术界却因点穴术与技击的作用,十分重视穴道。所以,重视穴位作用,注意经络理论是武术伤科学术流派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相应的出现了根据穴位采用不同治疗方药。必须指出,武术伤科著作中的穴位名称与目前针灸学上的穴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但近代医家的著书立说及介绍临床经验时有逐步向十四经穴位靠拢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武术中的穴道与针灸上的穴位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武术对穴位的重视首先起源于格斗技击,所以著书立说时考虑的穴位损伤更接近于现代的解剖位置伤害。

4.从武医人才和专著中浅窥武医关系

武术伤科学派在辨证施治,应用药物治疗时有两大特点,即既讲辨穴施治又讲辨证施治,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且十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除前述少林伤科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传人外,还有许多医武兼备之医家,或以师授,或以家传,自成一派,继承和弘扬少林伤科医疗体系,使少林伤科学派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林武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少林武术馆校;高等院校;合作办学

AnExplorationofNewModesofEducationCooperationbetweenShaolin

WushuAcademiesand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inHenanProvince

ZHAOXin1,HUYan-bin2

(1.CollegeofMartialArts,WuhanPhysicalEducationInsitute,Wuhan430079,Hubei;2.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BeijingChineseMedicineUniversity,Beijing100029)

【Abstract】Inthecontextofeducationreform,it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HenanProvinceandthatofmartialartsasawholeforustopromotethehealthandactivedevelopmentofShaolinWushuacademiesbyexploringthenewmodeofeducationcooperationbetweenShaolinWushuacademiesand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andfindingadistinctiveandinnovativewayinteachingmodelandways.

【Keywords】Shaolin,Wushuacademy,cooperativeeducation,mode

民办武术馆校是由我国传统的武术馆、社、会、站、中心之类的体育群团组织发展而来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延续发展需要的产物,是体育社会化、教育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武术发展与传播的载体,武术馆校不仅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武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的魏来洲主任说,无论从武术流派、习武人数还是从武术的宣传来看,河南是当之无愧的武术大省、强省。现在武术界最热门的两个拳种少林拳和太极拳都发源于河南,目前河南武术馆校有400多所,习武学员达10万人,基本上分散在全省各地,其中以登封、周口等地较为集中,仅以少林寺所在地登封市来说,现有武术学校60余家,上规模的有20余家,学员总人数超过2万人,武校作为武术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已表现出了武术产业蕴含的无限商机〔1〕。正确引导河南少林武术馆校的健康发展,对河南乃至整个武术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少林武术馆校教育发展现状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改革开放后少林武术影响迅速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我国有各级各类少林武术学校数百所,在校学生达数十万人,涵盖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大专教育(部分学校还设有留学生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体制。少林武术教育的发展,满足了社会需求,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少林武术教育带动全国形成的独特的“武校教育现象”,影响波及海内外,少林武术馆校作为传播少林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林武术馆校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而得到迅速发展,在继承传统体育文化、普及群众性武术活动、培养优秀武术人才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少林武术馆校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阻力和困惑,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办学的学历层次低,毕业生难以符合社会对武术人才的要求。武术人才的培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武术馆校提高办学的学历层次、继而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就长远发展而言,少林武术馆校的发展,培养层次的提升是必然趋势。调查发现,武术馆校文化课教学的师资情况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教师学历普遍较低,教学经验不足,兼职较多,授课负担较重等现象。最让人担心的是教师来源复杂,流动性较大,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2〕研究少林武术馆校教育面临的困难与不足,探析少林武术馆校与高校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是探寻少林武术馆校发展的一条新出路。

2教育合作办学的内涵

合作教育是国际上采用的先进教育模式。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合作教育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进中国。20多年来,合作教育这一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得到了广泛、深入和持续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产学研的合作育人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逐步探索形成了合作教育的中国模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就高等教育规模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但毋庸讳言,也有一些问题困扰并将长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主要瓶颈问题有三个: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这三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3依托高校平台提升少林武术馆校的办学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的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即将迈入一个发展新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四个结论:第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出了亦步亦趋的模仿和跟随阶段,需要从完全追赶型战略发展模式转入追踪与自主发展并重的新发展阶段;第三,从高等教育大国开始迈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中国教育的新使命;第四,高等教育正在成为推进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源。少林武术馆校可以借助现已发展比较成熟的高等学府,依托高校这个大平台,使自身的教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得以提升。

3.1建立合理机制创造合作办学条件

制度化少林武术教育与传统的少林武术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别。所以少林武术虽然在形式上实现了制度化教育,但并不说明少林武术教育就真正跟上了现代化教育的步伐。客观地说,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制度化教育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与现代教育接轨,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当一部分少林武术学校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还有部分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执行政策和规章制度时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却忽视了政策、规章和制度的强制性,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另外,部分武校忽视了自身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育形式、教学内容、招生对像与普通学校的差别,采用了拿来主义,全盘照搬了普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造成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降低了制度的适用性。少林武术馆校要与高校合作办学,首先要建立规范机制,机制的本意则是机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教育机制指的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这些方式即机制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和九种子类型。一是教育的层次机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机制;二是教育的形式机制,包括行政――计划式、指导服务式和监督服务式三种机制;三是教育的功能机制,包括激励、制约和保障三种机制。〔3〕少林武术馆校可以参照教育机制基本类型进行机制规范,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

3.2整合资源加强少林武术特色教育

合作办学的前提是不失少林武术特色,少林武术馆校与高校教育合作,有利于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特别是在教育实习这一环节中,将具有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大学生落实在武术馆校实习,并有高校专职教师辅导学生实习,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社会实践能力会提高很快。高校可以为武术馆校提供好的教学经验、管理模式和良好的信息平台,同时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林武术进入高校,无疑对“学院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冲击,为高校武术教学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来看,办学经费不足和短缺成为普遍问题,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必须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方面必备的实习基地,这单凭学校自身是难以解决、难以满足的。怎么办?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的教育合作办学成为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少林武术馆校能够为高校提供部分资金和实习基地,这样高校与武术馆校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为打造具有少林武术特色的馆校会起到积极作用。

3.3激发活力促进少林武术馆校办学育人模式

为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少林武术馆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一是“请进来”。武校可以聘请当地高校的专家为专业教师开设讲座,以提高教师前沿学术理论水平。二是“走出去”。少林武术馆校的教师,要定期到合作办学的高校进修,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进修后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带回武校,合理融入到教学中去,将有效地提升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推动具有少林武术特色的馆校建设。有了过硬的师资力量,少林武术馆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随之提高,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也要激发武术馆校的办学活力,为部分少林武术馆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深造机会,为他们提供跨进高等学府的机会,这对武术馆校教育会是一个有力的刺激,有了好的出路学生自然会安心在武校学习、习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结论

少林武术馆校与高校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提高合作办学层次;再者要积极开展高校与少林武术馆校教学领域的合作;还要扩大学生的规模,真正实现双向交流;最后就是建立某一地区的教育合作联盟。少林武术馆校与高校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两者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少林武术馆校与高校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是少林武术馆校发展的一条新出路。

参考文献

〔1〕杨本升,刘爱荣,李成银.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1):76-78.

〔2〕爨逢春.河南省武术馆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林武术基本功教学范文

关键词:少林武当武侠文化产业落差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84-03

一、引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佛家、道家的修身养性理论,并从道教撷取养分,加以文人丰富的想象,在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武学,由此形成了激动人心的武侠文化。

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热映是中国武侠电影在中国内地第一次真正亮相,它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影迷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它将中国的武侠电影带到了世界舞台,开启了我国武侠文化产业先河。在今天,《少林寺》对我国武侠文化产业的影响与贡献仍是无法复制和难以超越的。

在武侠影视带动下,武侠文化与现代传媒结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武侠图书与杂志,武侠电影、电视剧与音乐,武侠动画与漫画,武侠网络游戏,武术学校与武侠旅游产业,均已形成相当规模。仅金庸武侠小说的出版、传播,就已产生50余亿元的产值,金庸本人的品牌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武侠影视剧是我国类型影视剧的主流,从《卧虎藏龙》、《英雄》,到《少林足球》、《功夫》,再到《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武侠影视剧的产值每年都达10余亿元;动画、漫画产业刚刚兴起,也是大有潜力;武侠网络游戏更是增长迅速,形成每年100亿元以上的规模;武术学校在全国遍地开花,产值数以亿计。现在,武侠产业全年的产值数以百亿计,于是一个新名词“武侠文化产业”就应运而生了。

而千百年来,纵横江湖,素有泰山北斗之称的北宗少林和南尊武当更是当仁不让,它们一佛一道,一硬一软,或以禅入武、博大精深,或以道悟拳、深邃奥妙,成为中华武术外家拳和内家拳的代表,引领着我国武侠文化产业潮流。

二、少林、武当武侠文化产业落差之原因分析

自古以来,“武当拳,少林腿”、“武当剑,少林棍”,武当、少林,一南一北,一柔一刚,称雄武林。然而21世纪以来,少林挟拳脚棍棒以刚烈迅疾之威笑傲江湖,将曾与之江湖地位相当的武当远远抛在身后,原因何在?

1.门派由来。少林寺是中外闻名的中华武术发源地,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少林武术是我国最早的武术流派之一。相传少林武术为北齐的少林高僧跋陀的弟子僧稠所创,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少林寺僧若干世纪艰苦实践的结晶,世代相传,令人神往,诱人钦敬,驰名中外,慢慢有了“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

武当兴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武当山创立,故称武当派。据传,武当内家拳的祖师张三丰在修炼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势”,张因而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术。然而在众多的武侠小说、影视剧中,却有这样的提法:张三丰本是少林弟子,因触犯寺规而被逐出师门,后在武当山创立武当派,于是有了“武当武术源于少林”的说法。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却给大众潜在的意识:少林强于武当。

2.掌门人思想。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在《禅露集》说,“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这是少林寺的战略思想——走进社会、走进大众,且与时俱进。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少林寺的“性格”与其他寺院不同。隋唐末,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嘉靖,少林僧兵抗击倭寇;抗日战争,少林和尚参战抗敌;2008年汶川地震,少林寺僧人救护队远赴四川灾区救灾;和平时期,少林寺方丈秉承少林寺人主动入世和救世的精神,将少林寺带入“功夫经济”的大潮中,使少林寺从破旧的小庙发展为闻名全球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双收的大寺院。

然而提到少林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少林功夫。释永信说:“电影《少林寺》就像为少林寺做了个大广告。”但是,这个广告所代表的少林寺产品太单一,甚至是肤浅的。释永信不甘心将武术仅停留在“术”上,他提出武术禅的概念,“我要把少林文化上升到‘学’的高度,像‘东方学’一样成为一门‘显学’。”为此,释永信和清华、北大、人大等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少林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传播。

的确,如仅把少林寺看作一个产品,停留在表面,将无法拓展消费者群。因此,需要打破常规,挖掘其内涵,实现少林武学、佛学文化的产业化。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释永信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动作。1996年,在众多企业还不了解互联网的时候,少林寺就建了网站。现在释永信几乎拥有所有的现代通信设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时尚手机(据说他短信发得很好)。他说,“互联网快速发展,少林寺如不能利用好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将会离世界越来越远。”

接着释永信又主持打造中国第一家数字寺院,在全球招收少林弟子,在网上公布少林绝学;少林寺营销活动包括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少林武术”、传统武术节的“少林归宗大典”、“少林禅宗音乐大典”、红十字会募捐、护生放生、少林基金会等;少林寺还创办《禅露》杂志,并与各大院校联合,倡导与“红学”同等地位的“少林学”。少林寺开始慢慢走出单一的武术而走向产业多元化。2002年,美国探索频道为释永信拍摄的电视片《新少林方丈》就被译为《新少林CEO》。

2003年,释永信又把少林寺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高峰论坛搬到少林寺古老大殿藏经阁;2005年,少林寺网站推出“武林秘籍”、“少林药局”;2006年,释永信一次促成美国500个武术爱好者朝拜少林寺,并在同年3月份促成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少林寺;2008年和昆明市官渡区政府签订“托管”协议。这些与时俱进的做法,一次又一次把少林寺推到世界舆论的前沿,少林寺品牌更是水涨船高。

此外,作为少林寺这一举世闻名的功夫圣地的方丈,释永信事实上扮演着多重角色。除了是少林寺15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方丈外,他还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这些职务可以使释永信更多地参与各种活动,不仅可增加自身品牌知名度,也可借势推广少林品牌。

相比之下,武当就沉静了许多。武当人一直唯恐山不高,山不深,武当派掌门游玄德说,武当活动向来本着“纯宗教、纯武术、纯学术”的宗旨,武当派几乎没搞过商业化活动,武当派功夫的传授仍本着“宁可失传、不可乱传”原则。游玄德道长曾坦承他还不会上网。有趣的是,在2002年由武当发起,少林、武当、峨眉三大门派在四川乐山进行切磋,一向沉静的武当掌门游玄德向外界公布,武当已传承金针指和降龙十八掌。这也许是武当面对商业化社会无奈的选择吧。

3.功夫明星。在武侠文化产业中,功夫明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李小龙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引发中国功夫热,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国内功夫热。正是其影视形象唤醒了大众的武侠梦,进而带动社会功夫热,推动了武侠产业的大发展。

少林寺形成了较完善的明星体系,从国际武术明星李连杰到国内知名的释小龙,再到一年四季四处演出的少林武僧团,还有就是每年各种武术比赛中的武术冠军,这些都对少林武侠文化产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登封市城西,一幢崭新的大楼楼顶,醒目地竖立着“释小龙武院”大字招牌。“释小龙武院”是登封市第三大武院,原名“少林寺武术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初少林功夫刚热起来时,由少林寺村以与寺院联合的名义创办的村集体学校。后来随着释小龙在各种影视剧频频出现,武院就推出“释小龙”品牌,这个营销策略无疑是成功的。2005年学院的3000多学员中,小学部就有36个班,学员2000多人,占全校学员总数的65%,他们很多都是受释小龙影响慕名而来。

对于武当,虽然武当的功夫在各种武侠作品中也享有很高声誉,但一直缺乏有广泛影响的领军人物。道士游小龙尽管已在四五十部电视片中担任主角,宣传武当功夫,但影响不是很大,因此武当文化及武功要想赶上少林发展或不被甩得更远,就要派很多武术高手去世界各地宣传武当武功及文化,更要向影视界进军,把人才介绍给影视界,努力成就几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武当武功的影视明星,使他们成为武当武术的形象代表、宣传大使。

4.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借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共有十几个僧人,老的老小的小,青黄不接。少林寺要恢复往日的辉煌,首先要恢复少林寺僧团,“这是组织建设”,有了僧团才能谈传承少林文化。

也正是认识到“僧才”对少林文化的重要性,少林寺有意识适当多收徒弟,并注重对僧人的培养。自20世纪80年代初,少林寺每年为各级佛学院输送5~10名学员,加强佛教专职人才培养,2005年还创办少林寺僧伽培训班,加强全体僧众佛学修养。进入21世纪,少林寺每年派出去深造的僧人更多。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佛学院、四川佛学院都有少林寺的学生,而国外的斯里兰卡、印度等地方也有少林寺派出去的僧人。这些出去学习的僧人有两年制、三年制、四年制,截至2009年攻读的最高学位是硕士学位,而学成之后的他们就成了推动少林寺发展的重要财富。

和少林寺相比,武当在人才培养上似乎慢了半拍。前些年管理松散,校舍坍塌,学员稀少,十分不景气。1995年以来,武当逐渐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始从住在金顶上的乾道中,挑选有基础的年轻道众,组成经忏学习班,给学员们传授斋糜科仪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实习训练,使理论和实习相结合。武当山道协还组建了武当山武术队,集中训练踢、打、滚、爬的硬功夫。一年的时间,武当培养出一批技艺过硬的经忏、武术两用人才,积蓄了后备力量。

但武当要想在新的时代有更大发展,还需要解放思想,紧随时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每年送部分武当弟子去高校或国外进修,使他们学习先进的现代文化,吸收现代精神,进而创造性地弘扬武当文化等。

5.城市文化环境与定位。随着经营城市浪潮的到来,经营文化将成为一种时尚。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人格化统一。城市的历史赋予了城市文化特有的魅力,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可直接促进GDP的增长,还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东临省会郑州,西接古都洛阳。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5年,河南省先后建成郑少、少洛、巩少、少许等4条高速公路,在登封形成了“黄金十字架”,拉近了登封与全国、世界的距离。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登封市佛道儒三教荟萃,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境内有文物史迹1127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名列全国县级第一,史学家称登封“伸手摸住秦砖瓦,抬脚踢到汉文化”,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除了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还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全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砖塔——嵩岳寺塔,中国现有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少林寺塔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佛寺——法王寺,五岳道教圣地——中岳庙,五岳名山——嵩山。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登封市牢固树立打造世界一流景区理念,以建设“功夫之都”和世界武术胜地为目标,按照少林武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以旅带武,以武助旅,推动武术产业发展,极力拓展旅游产业。

因此,自1992年11月登封市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第一批“武术之乡”之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并一直致力于“武术之乡”建设。2001年,为了保护少林僧人的生活和少林传统文化免受侵扰,登封市政府决心斥重金对其进行一次性彻底治理,将少林寺周围两个行政村及武校、商店等迁出景区,为此投资3亿多元,拆迁面积50多万平方米,搬迁人口两万多人。2006年,登封市采取强有力措施整顿不按规划乱建武校之风,并加快少林武术城建设,使登封市成为全国大型武术培训和人才输送基地。少林武术城将建设功夫、影视拍摄基地,并开辟旅游观光线路,使之成为一个集武术研究、武术培训、武术表演、影视、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

而同样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武当山所在的十堰市位于鄂豫陕渝四省结合部,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为500公里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贯穿十堰的襄渝铁路是华中进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已建成通车的西康铁路是华中经十堰进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除此,汉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到武汉可早出晚归。但对于时间紧张和缺少耐心的现代人而言,到武汉、郑州、西安等省会城市已是身心疲惫,再驱车500多公里去旅游,显然有点不恰当,因此在地理位置上武当就处于劣势。

此外,十堰市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驰名中外“东风车”的故乡、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是“众多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十堰至2009年东风公司的各类专业厂有28家,固定资产300多亿元,年产东风系列商用车20多万辆。全市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200多家,从业人员17万人,汽车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80%,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汽车城市的定位使十堰无需花费精力发展旅游、武侠产业就可获得相当丰厚的经济收益。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经济也逐渐引起十堰市的重视。于是十堰市整合境内旅游资源,如“天下第一仙山”——道教圣地武当山,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轰动中外的240万年前的“郧阳人”头骨化石,举世罕见的白垩纪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谷、温泉等8大类90多处旅游景点,提出了“登武当山游丹江水逛汽车城”的发展战略,建立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吸纳社会资本长足发展武当文化,引资3.2亿元建起武当文化一条街,引资2亿元建成武当文化博物馆。2006年后,十堰市围绕将武当山建成“世界知名景区”的目标,全力构建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加快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武当国际酒店等项目建设,但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与少林寺所在的登封还是有一定差距。

然而压力不仅来自少林,就是太极拳的不同宗派也有人来分一杯羹,甚至想争夺第一。有学者认为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陈家沟才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于是精明的焦作人乘势而上,大打“太极拳”。焦作积极举办了“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组织了10万人在云台山上打太极拳。焦作市还决定把陈家沟打造成“世界1亿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圣地”,准备以“太极故里”的身份将陈氏太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少林的鼎盛和陈氏太极的步步紧逼,让武当感到空前的压力。

三、结语

于是有人不禁要问:难道少林能一直遥遥领先,而千年武当就不能走出低迷再展昔日武林领袖雄风?

武当武侠文化产业的落后也有特定的时代原因,太极拳产业化不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拳术体系与一流的拳术;二是没有人在德、技、绩方面堪当“当代太极的代表人物”。其实,比起少林拳太极拳有很多优势,尤其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但其在宣传上过于倾向太极拳的健体作用,忽视其技击功能,尤其忽视太极散打,使太极拳成为太极操,引起社会普遍误解。须知,龙首是“打”出来的,用武技比较,用武德较量,方能成就独占鳌头的影响。武当武术还缺乏具有“大家风范”的带头人,但这种人物的出现,不仅靠努力,也靠协调,更靠时代造就。再者就是管理体制不顺,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不够,缺乏发展资金,宣传力度太小等。

因此只有制定武当武术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邀请专业人员对武当武术精心包装,提高其表演性、实战能力,净化武术市场,扶持武术馆校,举办大型武术活动,才能推动武术产业化发展。

当然,推广武当文化及武功不是文章上讲得那么简单,需要有精明头脑的商人以及国家政府等配合,但只要深挖、开发它,发展为一个几百亿的大产业是不夸张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期盼,武当在武术产业化道路上,必有剑舞九天冠绝江湖之日。

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不是少林或武当一枝独秀,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绝非少林和武当两家所能涵盖,更应围绕核心门派带动相关门派,最终将整个武侠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基金项目: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90)和河南省社科联2012年度调研课题(SKL-2012-1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佚名.释永信做客新华社浙江分社畅谈少林.新华网——浙江频道[EB/OL].http://

2.许文峰.新时期少林寺的品牌经营之道.电脑商网[EB/OL].http://.cn

3.中国登封政府网[EB/OL].http://

4.中国武当网[EB/OL].http://

5.少林传奇网站[EB/OL].http://.cn/c/z/slcq

6.中国十堰市政府网[EB/OL].http://

  • 下一篇:高一下物理教学总结(收集4篇)
    上一篇:学骑自行车作文字三年级(整理6篇)
    相关文章
    1.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范例(3篇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范文1994年12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等曾组织关于“传统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讨论,配合这次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daniel 0 2024-10-05 12:06:12

    2. 思维逻辑执行力培训范例(3篇)

      思维逻辑执行力培训范文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培养好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多渠道..

      daniel 0 2024-10-05 10:37:12

    3. 教育经济评论范例(3篇)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篇1Abstract:Thecombinationoftheeducation,researchandindustryisaninevitablehistoricaldevelopment.TheimplementationofCollegeCooperativeEducationc..

      daniel 0 2024-10-05 09:08:12

    4.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范例(3篇)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范文篇1关键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机制;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需求中图分类号:F0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

      daniel 0 2024-10-05 07:39:12

    5. 疫情作文范例(3篇)

      疫情作文范文篇1致敬疫情逆行者初二作文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

      daniel 0 2024-10-05 06:10:12

    6. 疫情下半年工作总结范例(3篇)

      疫情下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县发生各类林业有害生物虫害17.64万亩,其中越冬代蜀柏毒蛾发生面积为16.64万亩(轻度7.62万亩,中度5.55万亩,重度3.47亩);其它虫..

      daniel 0 2024-10-05 04:42:43

    7. 废水处理设备范例(3篇)

      废水处理设备范文根据园区排水调研情况,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为2000m3/d。生皮制革工艺一般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工段。准备工段会产生大量的皮屑、毛发、油脂等有机污染..

      daniel 0 2024-10-05 03:19:47

    8. 废水处理论文范例(3篇)

      废水处理论文范文1.1除钙沉淀池气化废水中含有大量Ca2+、Mg2+等物质,在进入生化系统前应进行去除,否则会造成生物处理单元结垢,严重影响处理效果。本项目采用化学中和沉淀除钙..

      daniel 0 2024-10-04 22: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