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2-21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设计一体化设计空间层次场所设计生态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建力度的不断加大,投资方、建设方和使用方的变化使我们设计思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方案的侧重点向着更注重功能性、实用性的本源回归。我们此次设计的项目是由中铁建投资,拟建在安哥拉共和国西部的一所500人规模的学校。对于我们不是很熟悉的非洲大地,设计之初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学校本身的功能组织上。

对于位于非洲西南部的这片土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由于地势较高,加之沿海寒流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的概念慢慢成形,半室外的“灰空间”应该是这个方案中的一个特色。

路易斯康就学校的原型曾有过很形象的描述,对于围合、静谧的学校本源我们想在这个制约甚少的空旷的大地上“过把瘾”。本方案是为安哥拉铁路培训而设。内设教室、阶教及模拟实验室,以及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总建设面积8600余平方米。校区规划将自然景观与功能布局相结合,在理性的结构框架之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营造出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校园环境,呈现出一体化、开放化、生态化的特色。

一体化、开放化校园布局

校园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作为师生活动轴线,结合自然园林环境步行系统串联起各个系统,庭院及功能体块机动车流线都布置在外侧,避免了对人活动的干扰。所有的公共活动和空间都向中央轴线开放。校园内部也呈现一体化、开放化的空间格局。

整个校园分为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功能分区,建筑主体以折线形态分布在基地西部和北部,并通过中庭和连廊整合为一体。教学区的南侧为教学区,中间一幢为食堂餐饮区,最后北侧的一幢为生活区。几幢建筑高低错落布置完整地展现出学校的形象,避免了流线的交叉和功能的干扰,并且使整个建筑和运动场地联系紧密,运动区设置于教学区的东侧,设有400M跑道及室外运动场地。三个功能区动静分离,疏密有致,通过校园中的连廊,轴线的控制实现从形式到精神上的有机联系,塑造出浑然一体的建筑形象。

校园面向城市空间呈现舒展,开放的姿态体育场地布置在东侧,且面向南侧街道开敞,为城市贡献出宽敞的开放空间,校园入口,礼仪广场和西侧的生态花园依次展开,形成开放的校园形象。

空间层次塑造

校园空间规划以“礼仪广场——校园轴线——教学办公区——生活区”作为校园功能和空间序列的依据。

入口礼仪广场作为进入校园的第一标志区域采用了开阔、严整的空间形态,为人流集散提供了载体,同时也彰显了培训中的严谨、创新、开放的学校形象。

广场花园里设置水景,新颖独特的阶梯教室犹如漂浮在水上,呈现“E”字形布局的主体建筑位于主轴线的东侧,随着深入校园逐渐展开各个立面,并配设特色各异的庭院,以形成主轴线上丰富跳跃的节点。

跳动的色彩作为立面处理的一种尝试,映射当地人民的热情奔放,选取了黄色和绿色这些跳跃的颜色在空间层次的营造上锦上添花。

场所记忆营造

校园空间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关于童年、青春的记忆所在,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归宿。校园内几个重要的节点各具特色,并针对各种活动设计出不同意境的空间形态。

校园中多处设置了三面围合的庭院广场,稳定、亲切而又不失动感。景观设计以亲切和舒适为出发点,将硬地、绿地结合布置为学生读书,休憩与多样的课外活动提供了人性化的环境。徜徉其中体会到的是校园的温馨和活力。绿化庭院屋顶花园,交流广场营造出友好舒适的景观环境,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场所。

生态节约型校园

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半室外的回廊和休息平台成为重点考虑的内容。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形成对流,贯彻生态理念,对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安哥拉当地城市的文化品味,培养生态观念起到积极作用。学校建筑积极应用生态技术,对社会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本方案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着力表现校园文化和书院氛围传统,跳跃的色彩和当地文化有机结合。建筑形象的处理上现代感十足的白色墙面和色彩鲜明的色块穿插,诠释文化韵味深远而又简洁,现代的特色校园新形象规则而韵律优美的立面,完整连续的形体,营造强烈时代感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赵晨潘海迅放飞梦想-----潍坊学院体育馆《现代建筑技术》2009.6p94

潘海迅体育馆创作的复合化倾向《城市建筑》2007.11p62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科院校,规划格局,文化环境,特色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yunnanhonghehealthschoolnewcampusonthepracticeoftheplanninganddesign,thispaperdiscusseshowtothroughthecampuspattern,functionalpartition,environment,cultureatmosphere,andotheraspectsoftheproject,andtoseekthecampusplanningandbetweenmedicalblend.Campususers--students,teachersinourstudy,workandlifehabitstoconsiderthecampusspaceenvironmentdesign,theenvironmentofcampusplanningdesignandatmosphere,andthecombinationofasfaraspossibletocreateauniqueculturalenvironmentofuniversitycampus.

Keywords:medi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planningpattern,culturalenvironment,the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新一轮大学校园建设的兴起,如何营造校园环境形成了诸多看法。不同院校因其地域、历史、规模、学科性质的不同而产生风格迥异的校园文化,形成了独特魅力与特色的校园环境。然而,许多学校的相似性也越来越强,部分学校在新的建设中迷失了自己的本色,淹没于全国的校园环境中。

针对此问题,笔者通过实践,在设计云南省红河州卫生学校新校区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将校园的规划设计、校园环境的营造与校园特色相结合的新方式。力图通过对新校园的规划设计,将校园规划的环境设计与氛围营造相结合,创造学校的特色之路。

2.规划理念

2.1山水格局

云南省红河州卫生学校成立于1958年,曾为西南联大的旧址。新校区选址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为69.47公顷。基地南端有高约为55米的小山丘,为非建设用地;北面地势相对平坦,有局部水面。

由于场地本身有山有水,便于结合场地设置背山面水的规划格局,形成“曲水环抱,前水后山;绿化环绕,山水格局”的大构架。

2.2生态和谐

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依托和优化现有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以青山和碧水为基调,以多样化的空间环境,创造优美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医学特色的本科院校。

2.3高效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立足于解决大学规划中的核心功能之间的三角关系,即教学实验、学生生活、教职工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大尺度校园的内部功能良好,沟通流畅。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2.4地域性、文化性

规划中充分考虑地域和民族特性,既体现红河州特色,又充分考虑了医学院校的文化性及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的山水情调、人文情怀。

3.规划格局

3.1校园格局

确立了“山水校园”的基本格局后,本方案将校园的核心建筑群“教学楼群—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群——人文馆”分布在水周围,做到水景的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各建筑群之间留有大量的缺口,方便景观的“锲入”。在此基础上,将对外交流区、教工生活区、实验区、学生区、运动区从“山水格局”上发散出去,将山水景观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最大化,形成了山水环绕的医科院校。(见图3—1)

3.2功能分区

本案通过对交通环路和核心水体将新校区内部功能组织起来,形成“一山一水”的规划格局。一山指南部山体,为课余休憩的山体公园;一水为学海,是指校园核心区的水体环境。整个校园依托这“一山一水”展开。

从功能角度,将新校区划分为“对外交流区,教工生活区,综合办公区、教学实验区(分为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六大区。(见3—2功能分区图)

4.校园环境

这里的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山水的空间形态,建筑的空间环境,绿化提供的场所等。

4.1环境特点

1)山水格局形态明显。山为绿化生态区,为校园提供生态,学习、游憩的好场所;曲水环绕为校园的景观提升提供了巨大的作用,“学海”位于校园中部,并锲入校园其他各功能区,优化了校园景观。

2)校园绿化覆盖率高达56%,绿化与建筑、山体、水体、融为一体,为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可能。

4.2绿化规划

4.2.1指导思想

本方案在绿化上考虑了红河州的自然条件,强调植物造景,设置桃、李、石榴等带状或片状的园区。这些树种景观效果好,四季有景致,更重要的是其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教师的授业精神。

整个校园的水系流通,最后流入学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使校园美于公园,成为红河州的的一个旅游景区。

4.2.2绿化系统构架

在分析了场地特征和项目内在文脉的基础上,对校园的景观核心理念进行了提炼,以"一山一水一环两带"的景观构架,融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一山"指南部山体。"一水"指校园中心的学海。一环指校园主干道的绿化林荫环。两带校前绿化带;开始于校园大门,沿学海边,经过图书馆,漫步过曲折山路,到达书山的顶点的“生命征程绿化带”。)(见图4—1)

4.3建筑空间

本案的建筑设计从时代、个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云南省红河州的灰瓦坡屋顶作为设计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时代的信息,适应了现代化的学校发展需求。在许多的建筑单体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医学建筑的特点,体现了本科医学院的校园特色。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打造鲜明办学特色,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收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着眼于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特长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二)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和布置以校园环境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讲究艺术性,坚持高品位,达到美观、高雅,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空地都具有教育作用。

(三)校本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文化传统底蕴,利用师资条件优势和社区资源,寻找建设的着力点,将办学特色融入其中。

(四)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五)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文化生成特点,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培植学校文化,使其持续生长。

三、主要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力争使学校达到“办学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师生身心健康、文化氛围浓厚”的目标。从而逐步推动全区中小学校普遍自觉走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文化强校之路,全面创设环境优雅、内涵丰富、理念先进、制度科学、功能完备的学校文化系统,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让校园处处充满文化的气息。

四、主要任务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活动形式等各要素的总和。各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文化建设

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在认真总结本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深化科学教育思想,提炼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规划,提出最切合本校师生发展的育人目标和富有个性内涵的办学理念,形成系统、独特、能为全体师生广泛认同的、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学校理念文化体系,并据此提炼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文字简明、指导性强的校训,凝炼符合学校传统、办学特色、发展远景,并相对固定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要引导和鼓励班级围绕“三风一训”,形成优良的班风。

(二)形象文化建设

各学校要重视本校形象塑造规划,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育人特色等符合自身实际的理念文化,运用文化设计元素统一规划设计校徽、校歌等代表学校形象的标识,并从设计学原理出发,确定本校的标准字和标准色。标准字即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中所使用的以一种字体为主的专用美术字体;标准色即体现学校整体外部形象的以一种色彩为主的专用美术色彩,学校的楼宇、各种设施设备、以及学校校服等均应与学校确定的标准色相协调。采用校徽、标准字和标准色可以展示学校的整体风格和个性形象,从而使学校彰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大方典雅的环境氛围。各学校要从建设良好的教育品牌形象出发,将校刊、校报、校广播台、校园网、宣传阅报栏以及校牌、各室的门牌等标识文化设置精美、位置恰当,使其具有宣传性、艺术性和教育性;要完善学校视听觉形象标识的规范管理与使用,规范学校的导示系统如楼名、路名和雕塑铭文,让师生耳濡目染地感受文化的氛围;要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等设施,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所有教学设施设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在学校理念文化的指导下,按照学校形象文化的统一风格,通过对学校自然环境的建设,提升师生的审美情操和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向往追求,促进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1.校园外景

(1)门口挂校牌,大门两侧设安全警示,校内醒目位置设“三风一训”、悬挂国旗,主要建筑物正面题写励志标语,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师生佩戴校徽,最醒目处设置体现办学目标的巨幅标语。校园道路平整,校舍场地整洁优雅,无卫生死角。

(2)文化长廊:因校制宜设展示橱窗,张贴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阅报栏,出黑板报,展师生作品,颂学子风采,扬知名校友。

(3)绿化场地:科学合理设计校园绿化,种植树木花草,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花草树木贴标签,假山池泉示安全,醒目处设温馨提示,有条件学校可设计布置艺术雕塑。

(4)运动场地:悬挂或书写巨幅标语,绘制简笔画。

(5)校园广播站:乡镇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成立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报。

2.教师办公室和集体备课室

走廊挂教师作品,门口挂室牌。室内醒目位置贴室训,挂《教师职业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适当位置放花盆,办公桌面置贴有教师照片的桌牌。办公室摆放整洁有序,布置温馨雅致。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改善教师办公环境。

3.教室

走廊挂学生书画、名人名言,门口挂室牌。室内选择性张贴(或悬挂)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眼保健操挂图、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班级(学校)活动安排表、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合理设置图书角、卫生角、公告栏、黑板报或学习园地。室内陈列力求温馨大方,整洁和谐。

4.功能室和少年宫等专用教室

悬挂管理制度,题写与专用教室相符合的标语、字画、手工作品等,环境布置与所开展的活动相适宜,温馨、大方、得体。

5.学生寝室

走廊张贴书画、防疫、消防、安全用电类宣传画等安全警示用语,设置安全疏散标志。寝室门两面(里、外)张贴住宿学生个人信息(班级、姓名等),室内布置《寝室公约》、《文明寝室评比办法》、休闲书画、学生制作的工艺品。适当位置贴学生值日表、寝室管理分解表等。铺位贴学生信息(姓名、班级、家长联系电话等)标签。室内陈列务求整齐划一,如被成方、鞋成线等;室内卫生务求干爽清洁。

6.学生食堂

布置饮食文化标语,如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等,悬挂饮食价格公示牌、食品卫生安全投诉电话等。

(四)行为文化

各学校要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建设,并通过仪式、典礼和节日等常规性的活动,逐步建立和巩固学校师生良好的行为模式,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于无形中内化为师生自觉地行动。

1.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广泛开展歌咏、乐器、舞蹈、绘画等艺术社团,球类、武术、棋艺等体育社团,航模、机器人等科普社团,读书会、文学社等文化社团,以及放风筝、剪纸等乡土特色社团活动。

2、积极开展教师活动,组织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俱乐部、教工之家等,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2.统筹安排艺术节、体育节、科技周、健康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3.围绕结合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爱”、主题班会、经典诵读等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进课堂。

4.行为习惯养成。穿戴整洁大方,教师穿正装,学生穿校服,举止文明优雅,交谈亲切自然,见面问候礼让。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不化妆,学生到校不带手机。

5.师生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启动阶段。各校组织召开会议,学习文件,进行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明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主要任务,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充分调动校内校外资源,要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做好校园文化的征集、讨论。

(二)方案论证阶段。区教科体局将组织人员,对各校方案进行认证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学校,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区各中小学公布各校方案,让全体师生了解、督促方案实施的情况。

(三)组织实施阶段。各中小学按照年度建设方案,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特别要抓住寒暑假两个重点时间节点抢抓工期施工。

(四)考核验收阶段。对各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情况,通过现场考核的形式,评定“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对考核优秀学校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同时,教育督导部门根据学校建设规划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常态化督导。

六、相关要求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各校要对照本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广泛宣传讨论、科学认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本校校园文化3年规划和年度建设方案,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及各阶段工作目标。

(二)保障投入,有序推进。各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到学校教育经费的预算中,与学校校舍建设和改造、教育教学设施配备添置、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工作统筹结合起来,给予必要资金保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经费使用上,既要大力筹措,又要严格按程序报批。

  • 下一篇:置业顾问的工作总结(收集11篇)
    上一篇:工作项目总结(收集10篇)
    相关文章
    1. 环境规划概念范例(3篇)

      环境规划概念范文一、逻辑的概念和概念的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大基本形式,概念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的产生是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重要..

      daniel 0 2025-01-07 09:52:33

    2. 精雕雕刻教程范例(3篇)

      精雕雕刻教程范文篇1关键词:雕塑艺术;发展;藏族;藏传佛教中图分类号:J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3-01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文化遗址时代,藏族祖先们就已..

      daniel 0 2025-01-07 09:51:27

    3.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例(3篇)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人才素质远远无法适应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

      daniel 0 2025-01-06 19:09:24

    4. 纳米雕刻技术范例(3篇)

      纳米雕刻技术范文弗拉季米尔是俄罗斯玻璃雕刻制作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熟知玻璃性质;叶莲娜毕业于穆欣娜列宁格勒艺术与工业设计学院的研究生院,同时受过К.М.Митрофан..

      daniel 0 2025-01-01 13:32:12

    5.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0前言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

      daniel 0 2025-01-01 10:57:12

    6.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例(3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参考文献:[1]董本正.“糖类”专题的复习[J].生物学通报,2004,(09).[2]许凤芹,刘桂茹,杨学举.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01).
      葡萄糖在农作..

      daniel 0 2025-01-01 08:22:12

    7.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例(3篇)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文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中图分类号:R978.1;R9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2-0070-03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

      daniel 0 2025-01-01 08:22:12

    8.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例(3篇)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文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活动的一种就业能力教育,突出特征是从事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按照目前学者对VR/AR技术呈现的普遍描述..

      daniel 0 2025-01-01 05: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