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范例(3篇)
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范文篇1
关键词:课堂管理教学教师学生情景创设
课堂管理,无论是出现在哪门学科,还是面对不同的受教对象,都是一门艺术,甚至更确切地说,它是教师在课堂环境中通过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所演示的一段特定时间的教学艺术。时至今日,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形式的引入,它更加倡导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强调创设情境、开发潜能,让学生进入探究学习的情境中,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在此背景下,课堂管理面临着重要的课题挑战就不言而喻了。这种课题挑战不仅来自于打破注重秩序和程序的旧式课堂管理范式,还旨在构建一种朝向灵活、民主及柔性的新课堂管理范式。为此,基于情境创设下的课堂管理应该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实现教学、教师与学生三大“关系”在课堂情境中的协调,实现新的课堂管理范式的转型。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亦即课堂管理的过程,二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情境创设的条件下,教学过程就有了它鲜活的教学目的。这种目的通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互动作用下,使教学过程中的诸变量发生相互影响,塑成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学影响课堂管理。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丰富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教学情境,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事实上,教学设计充分与否,将引发一系列的课堂问题,影响课堂的有效管理。例如,一位高中生的每节课注意力保持时间大致在35分钟左右,而有些教师喜欢在自己的教学上搞“满堂灌”的形式,这种形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也会出现一些学生破坏课堂氛围的现象,从而降低课堂管理的效能,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课堂管理也会影响教学。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新概念,揭示儿童在智力发展上还有待于开发的潜能区域,这种潜能表现为儿童可以借助成人的帮助、集体活动实现儿童智力的提升。而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践行开发学生潜能区域的任务,并且最大可能地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融入教学的活动中,通过班集体学习的行为方式,促进他们最近发展智力区域的开发。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课堂的管理,不如说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促进教学的优化。课堂管理,亦教学,这种价值理念在当前全国上下课改活动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明证。
实际上,运用情境创设原理加强课堂管理,更有利于教学与课堂管理的互动,更能论证“知行统一”的教育原理。换句话说,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实现成功高效的“情境创设”,则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这种做法包括运用质疑―诱导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以及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具手段辅助教学,甚至可以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等等。当前,一些学校常常出现课堂管理混乱局面,甚至处于失控状态,以致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无法跟上教学计划安排,往往造成拖课、旷课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只会恶性循环,加剧教学与课堂管理两者之间的严重对立。究其本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机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来驾驭课堂管理。相反,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机械、刚性的课堂管理方式,一旦遇到调皮捣蛋孩子在课堂做乱,只能碰得满脸是灰,或者无从是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与课堂管理是“相长”的,这又取决于教学中“情境创设”方法的有效实施。
二、课堂管理与教师的关系
现代课堂管理呈现一种必然的矛盾: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冲击了传统教师的权威,教师失去了往日教育王国的话语权威甚至知识权威,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普遍化、社会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个性上形成巨大的反差,甚至欠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需要外力来督促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矛盾集中在教师如何掌控课堂管理的权威与自由两者间的平衡,并协调课堂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优化。此外,随着当代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的概念已经开始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静态与执行走向动态与生成,知识的传播也更强调整合和有效性。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正从讲授者与传递者转变为设计者与决策者,课堂也就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与学生融合成的情景与互动的一种独特社会组织。[1]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说:“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2]这句话不仅可以理解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在“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可以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在“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维度。基于这种认识,课堂管理是影响教师教学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够娴熟地掌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无可厚非,在课堂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运用情境创设原理,根据班级的群体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合、一种气氛,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中,以取得最佳的课堂管理效果。这种情境创设也要求教师能够随着课堂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演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管理风格上下功夫,基于不同的课堂情境,把传统强调课堂纪律、刚性的课堂管理转变成具有人性化、对话合作中的课堂管理,并重视课堂管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情感情境、游戏情境、探究情境等不同创设情境方法融入课堂管理中。
建构主义认知学派强调一个核心概念:“图式”,并认为:“当个体不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3]从教师对课堂管理情境的建构角度而言,我们在近年的课改实践中摸索出两点经验:第一,建构新的课堂观,进行动态管理。课堂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模式完全不同,它不是单纯建立在机械、呆板的流程和纪律上,而是构建一个开放、民主且师生情感兼容的课堂环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面对着不同背景、活生生的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心理图式,提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调动自身积极情感体验,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最佳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第二,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灵活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4]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的人格修养不仅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还表现在具体的心理行为上。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他们面对的是处在时时变化的课堂情境,甚至是学生的每一堂课的思想行动变化。有人说,倘若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了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说明教师在这堂课是不成功的。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教师在课堂上就仿佛一位在交响曲礼堂上的指挥家,他的每个手势都关系到整个演奏的成效。如果有哪个角落出现不和谐的音调,那么他的指挥水平就会受到质疑。因此,教师在面对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个学生时,都应有充分的人格准备,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成功地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
三、课堂管理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大部分都是在课堂环境这个条件下实现的。“据有关专家发现,学生从6岁到21岁,白天近1/4的时间是和教师一起度过的,而且是在课堂度过的。研究同时表明,教师创建保障人身安全、互相扶持的课堂娴熟技能是影响学生动机、学业、行为的主要因素”。[5]由此可见,学生身心发展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与课堂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将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管理的转型,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一些观念和认识。
第一,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如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和违规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思考需要这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等等。与此同时,课堂管理过程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进行教育。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作为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应该根据课堂情境提供的多元信息,加以重组,有选择、有鉴别地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及价值规范体系。此外,要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克服其依赖性和惰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这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强调的是协商式、开放式的,以及塑造独特个性化的课堂管理,从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第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情境创设”课堂管理。一方面,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尤其特定的“情景创设”课堂管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在具体的课堂管理活动中,没有一个课堂不会不发生问题,这不容回避。面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采取首要策略是必须兼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过多地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而是采用交流、激励、感化的新课堂管理组织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课堂管理中教师需大胆地进行能够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议问题的情境创设,刺激和启发式地燃起学生心中探究的欲望。这种创设也是新课程下新型教师角色的新的诠释。具体说来,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把课堂管理视为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实生活,或者一次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丽丽.现代课堂管理――构建权威与自由的平衡体[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62-62.
[2]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学理,2004,(1):49-53.
[3]郭亚萍.浅谈教师的课堂管理[J].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7-108.
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管理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多了,参与活动多了;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随着课堂教学的这样一些新变化,“管、卡、压”的传统课堂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可以构建和维持有效的课堂学习状态,防止和干预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确保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
一、新课程下课堂管理存在的两大弊端及其分析
1、弊端一:“带着枷锁跳舞”。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因为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正因为烦琐和严密的课堂管理规范存在,这无形中给学生布下了条条框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课堂目标的落实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
二、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1、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这种变革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2、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要求学生对规章规则的服从,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和课堂秩序的规定性。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而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只能“戴着枷锁跳舞”,并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新课改要求构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
首先,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对课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课堂管理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让学生清楚明了课堂中那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针对这样一些期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共同来确定课堂规范。教师在确定课堂规范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基础上建立的课堂规范,无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过程管理。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首先,有效的学法指导。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新课程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样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讨论、如何去活动。无论是何种教法和学法都有其内涵。如果教师和学生本身对教法或学法所知甚少的话,在课堂上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一哄而上,随意采用,这常常导致课堂管理“放的开,收不起”,出现教师袖手旁观,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正确可行的做法是,教师要真正学好新课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学法的内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新课程理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新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下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其次,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新课程下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在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来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从而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和“活起来”。
三、结语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却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33-02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管理行为备受人们关注。如今孩子素有“小皇帝、小公主”之称,新教育制度的改革要求幼儿教师提高职业道德整体素养。幼儿园普遍出现幼儿上学迟到现象,当下社会中,工作、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家长为给孩子提供更优渥的生活环境,不分昼夜奋斗工作,容易忽略和幼儿之间的互动,通常由爷爷奶奶对幼儿进行上下学接送。幼儿赖床现象非常普遍加之我国有隔辈亲之说,爷爷奶奶舍不得叨扰孩子,部分老人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竭尽所能满足孩子各种需求,觉得迟到不会有任何影响,殊不知幼儿对孩子存有一种敬畏心理,导致孩子晚到幼儿园迟迟不肯进课堂,或出现由爷爷奶奶直接陪读的现象。
一、幼儿教师课堂行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地位相差甚远
如今处于比拼时代,每位孩子家长都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殊不知该种思想制约着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现行幼儿教学思想中将幼儿当成学习和发展主体,大力提倡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实际情况却南辕北辙,幼师尚未认清自身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仍处于强势地位,倾向于掌控式教学模式,且与幼儿互动行为通常由教师发起,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一味服从,久而久之形成依赖性,难以独立思考。当今幼师普遍缺乏创新性,普遍用统一提供的课程教材资料,无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幼儿实施统一模式管理,促使幼儿不得不自主放弃应有的选择权利。在幼儿课堂管理中,幼师为获得幼儿的关注率普遍营造轻松、和谐、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有少数幼师权威意识严重,全程操纵整个课堂管理行为,充分强调自我,忽略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使幼儿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参差不齐
实施课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或杜绝学生不良现象的发生,更侧重于教师利用课堂管理行为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学习情绪,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熟练掌握知识的运用,幼儿园课堂管理也不例外,然而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相差甚远,普遍将责任推卸到幼儿身上,觉得制约幼儿教师课堂管理的原因包括幼儿自身情况,如幼儿在课堂中突绪或对所教学内容不敢兴趣等,几乎没有意识到课堂管理行为的重要性。
二、有效改进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相关措施
(一)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师自身课堂管理能力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一直处于重教学轻管理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应以身作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提升自身课堂管理能力,将课堂管理理论有效归纳到教学系统中,树立掌握与课堂管理与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全方位了解课堂管理真正目的,并在基础的课堂管理行为中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不能一味理论,缺乏实践,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T应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定期开展课堂管理的培训活动,并选用理论和实践向结合的方式,并落实到实践课堂管理中。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丰富他们的课堂管理经验,使幼儿园教师能真正掌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改善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问题。
(二)有效提升幼儿教师课堂管理思维能力
幼儿教师课堂管理思维能力与课堂管理行为息息相关,通过课堂管理思维能力能充分展示出幼儿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内涵,幼儿教师应根据对课堂管理理论的自我了解程度及自身工作经验能力,并参照课堂管理行为对课堂活动及时进行调整,同时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能力。针对目前幼儿园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现状,可知,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应有效提升自身对幼儿的关注力,及时发现课堂管理不足的现状,同时深入剖析课堂管理理论,从而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提示调整。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灵敏的课堂管理思维能力,实时了解课堂管理情况,并时刻督促自己,对自己不合理的课堂管理行为进行及时整顿,幼儿园教师将每天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通过自我反思的形式提升课堂管理行为,或与其他幼师共同商榷,在他人的帮助下提高课堂管理行为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将所学到的理论付之行动。有效结合到课堂管理中,最终提升自身课堂管理水准。
参考文献:
-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范例(3篇)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范文【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进校园进专业进课程【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14-02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
-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范例(3篇)
财务风险研究开题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对策一、引言对财务报表的审计主要目的在于查看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财务信息是否属实,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
审计报告的要点范例(3篇)
审计报告的要点范文篇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周期长、时效性强和审计过程持续等特点,需要及时发现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但是《国家审计准则..
-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作用范例(3篇)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作用范文篇1【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教育一、前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
-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例(3篇)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摘要]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山东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来了新的契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
-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突破句子关卡,要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才能正确理解课文。要理解句子意思,学生首先应在..
-
绿色建筑的认识范例(3篇)
绿色建筑的认识范文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能源的日渐枯竭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建筑活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建筑业..
-
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例(3篇)
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范文篇1论文摘要:作为资本经营的核心内容,并购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其中财务风险对企业并购成功..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