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9-26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篇1

在我们推崇的主体哲学中,理性与感性作为二元结构的对立面而存在,感性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而在消费文化下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充斥的当代视觉艺术就成为视觉感性发生的合理性契合处,广告、影视等视觉图像成为感望的表达媒介。迈克•费瑟斯通在谈到这一点时说道:他们有能力对普遍的消费观念予以推广和质疑,能够使与欲望,与、浪费、失序等多种消费影像流通起来,并将其推行开来。”[2](P31)各种影像、图像大量闯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来满足人们以快乐为要求的,其所带来的视觉符号导致了一个仿真世界的出现,消解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距离,人们沉浸在这种审美”的生活中,淡化了现实生活中工具理性模式化的思维,从而为感性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存在空间。当代视觉艺术凭借表达上的优势为感性正名,重新树立感性的价值。因此,当代视觉艺术对感性体验的表达让大众不再束缚于抽象的理念世界,颠覆了工具理性的主导,开始追求对世界的感性的体验,让现实的日常生活转变为一个充斥感性体验的回归存在,以此让感性力量在空间上得到释放与满足。

感性体验取代了理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位置,感性在社会主流文化层面获得推崇。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视觉艺术成为了推动欲望的场域”,从而迎合了人们在消费文化下对感性快乐欲望的追求,它彰显了以欲望为旗号的消费商业文化出场的表征。当代视觉艺术在这种极致化的追求感性体验和感性的倡导下,使大众沉浸在了一个由影像符号所构建的虚拟的仿真世界,从而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界限,人们生存在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光环下,但这种抛弃了理性之本位的文化,成为了一种毫无深度”的文化。消费文化与电视产生了大量的影像与记号,从而产生了一个仿真的世界。在这个仿真的世界中,实在与意象之间的差异被消解,变成了极为表层的审美幻觉。

然而,对鲍德里亚来说,处于资本主义商品形式之逻辑核心的虚无主义———作为对马克思加以完善的尼采主义———的发现,就是这样打破了所有的‘指涉性错觉’。”[2](P79)当代视觉艺术当下正是以这种毫无深度”的享受性的视觉性美学现实,来软化理性主义的神经,注重感性感观的美学原则被激发,使人们充分体会到感性体验的回归存在。因此,当代视觉艺术实现了彻底抛弃理性对其的引导性意义,走向了极致化感性的表达,感望与当代视觉艺术紧密联系了起来。但是这种极致化的发展倾向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批判工具理性的束缚性意义基础上走向了过分夸大工具理性的消极意义;另一方面彻底抛弃了理性之于其存在本身的地位和作用,走向了毫无深度”的虚无文化的路径方向。因此,人们在观视这些视觉影像时,沉浸在虚幻的情景中,体会视觉冲击的美感,而剥离了理性精神的净化引导。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1](P157)理性精神的丧失造成的就是视觉美感的意义性缺失,呈现的是空间的平面化画面,从而导致主体精神意义引导的匮乏。可以说,当代视觉艺术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抛弃了理性意义的引导,一味追求视觉感性的冲击,这种极致化的发展之路,造成了主体意义的消解,人在当代视觉的观视中无法得到价值论和生存论意义的引导,走向了感性主体的生存意义的虚无感。

在这种毫无深度”的虚无文化下,单一化的视觉感知成为艺术的依赖性因素,视觉感性体验被独立出来,并无限放大到了极致化的程度,当下视觉艺术作品丧失了深层意蕴的表达,严重背离了视觉艺术的发展要旨。虽然相对传统视觉艺术所倚重的深层意蕴这些因素,视觉感性的冲击在当下商业消费社会也足以吸引到大众的眼球,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复制的影像来满足人们的视觉消费需求。但是,当下视觉艺术作品的意蕴魅力逐渐丧失,缺少深厚意蕴对内容价值的支撑,完全依靠视觉感性的冲击。然而像这种走向了单薄化路径的视觉艺术是无法长期立足的。比如张艺谋导演的影视作品,前期作品《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在塑造手法上注重营造唯美画面,同时不忘内蕴深刻的人性的哲理揭示,这种深层的意蕴对主体人的认识论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然而随着商业氛围的渐浓,高科技拍摄技术的运用,其《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电影过度追求视觉画面的冲击,而忽略了内在意蕴的阐释,虽然在商业票房上攫取了利润,但其作品的发展却走向了极致化之路,以致当下其调整了发展路径,《山楂树之恋》等新近作品恢复到了意蕴的表达方向。我们也由此观视到视觉艺术所蕴含的内在意蕴,对艺术空间的展现表达和人性价值论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正视理性之于人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视觉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彻底抛弃了理性的引导,过度追求感性的表达,将最终走向主体精神意义的消解、灵魂的迷失而无家可归。

在对抗现代性的理性霸权地位运动中,除感性对理性的反抗之外,依靠审美的自律性也同样是当代视觉艺术对抗现代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当代视觉艺术走向纯艺术”的唯美主义视觉审美泛化的倾向,主张以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的观念来对抗现实的世俗生活,让人们在精神世界实现对现实的洗礼,在超验的精神主体中忘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实现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当代视觉艺术所展现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美学思想就是想通过这种艺术的自律实现与商业消费文化的反抗和抵制,在主体思想中通过美学的净化挣脱现实世俗的侵染,帮助人从工业文明的桎梏中超脱出来,最终达到审美化的生存境界。因此,当代视觉艺术为大众提供了一处唯美主义艺术自律的场所,大众希冀通过唯美主义的审美自律性来弥补世俗社会下的精神危机,实现唯美主义的审美救赎,使其灵魂得到拯救而免受功利化和物化的侵蚀。由此,当代视觉艺术追求唯美主义的视觉审美展现,注重视觉审美的外在形式对大众的冲击,为弥合大众对瞬时的体味,其发展中不断追求强烈的形式主义的展现,呈现出强调其形式因素的审美特征倾向。传统的视觉艺术在呈现中注重内在审美意蕴的表达,突出视觉效果下内涵的揭示,而将形式放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也就是重内容轻形式。然而,在当下消费社会的氛围中,当代视觉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方向性的把握,更加突出了形式的冲击这一因素。自唯美主义以来,形式开始摆脱其附属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艺术的核心范畴。比格尔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到:艺术结构的形式———内容辩证法已越来越热衷于形式。较之于其形式层面,艺术作品的内容,其‘陈述’变得越加衰微,形式层面则被狭义的界定为审美的。”[3]由此可以看到形式已经在一定意义层面上与审美相契合,成为了审美的代言人”,而艺术这一种作为升华了的情感表达和体验的独特表达形式,此时通过形式的表现性凸显了艺术的内在情感和意蕴。同时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王尔德也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性。他说:艺术只有一条最高的法则,即形式的和谐的法则。”[4]其强调了艺术展现中美仅仅存在于艺术的形式的美,而不承认其内在指涉性的蕴含意义,这也就是詹明信在阐释后现代文化中所提出的情感的消失”。詹明信认为,在后现代文化视野下,艺术作品的塑造趋向于肤浅,过去情感在艺术中的不断融合的现象不断褪去,情感因素逐渐趋于消失,艺术塑造中情感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模式被消解。与此相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也步入这一倾向,一切被形式所取代,表象形式成为事物的本体性特征。当代视觉艺术在其影响下,过度强调形式的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一种平面化、无深度化的、极致化的形式主义的展现,而忽视甚至丢弃了价值和内涵意义的表达。因此,随着这种强调形式因素的艺术风气渐浓,其在艺术发展中的表达上也不断展现,而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就在这种强调形式的氛围下,不断强化这一发展模式,为迎合市场化及大众浅薄化的体验需求,对艺术的形式因素不断予以强化关注,试图通过唯美主义的视觉形式展现来让大众沉迷于其塑造的艺术世界。#p#分页标题#e#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

如果一个艺术家在观看方式上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他将很难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大艺术家塞尚认为:绘画是一种以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贾科梅蒂也曾说:绘画只是一种看的方式。”他们都强调了油画中观看方式的重要性。你用什么样的观看方式意味着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对象,这也决定了你理解世界的角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对象。看的问题涉及艺术家认识把握事物的方式,它其实是和视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的。从艺术史的演变来看,新的艺术风格样式的产生都和观看方式的转变有关。从文艺复兴的古典风格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演变正是印证了这一点。当艺术家不再满足于用静观、察看的方式来观察和理解对象时,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就出现了——巴洛克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建立在强调动态、瞬时的观看方式基础之上的。观看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审美表现重点的不同,前者注重清晰性,表现静态的美,后者着重于模糊性,表现动态的美。

19世纪的印象派绘画是着重于表现光线与色彩的绘画风格,这种观看方式进一步发展了动态的观看方式,把世界理解为不断变化的光线与色彩。当代绘画的五花八门的样式同样也折射出当代画家各自独特的观看方式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视觉理解。由此可知,观看是表现的前提,是审美的基础,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条件。观看方式决定了绘画的处理方式,运用媒介以及对待绘画及其所表现客体的根本理解,从而决定了绘画所呈现的风格。

视觉表现内容是观看的结果

观看既然是视觉表现的前提,那么视觉表现的内容就是观看的结果。一般来说,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总要面对两个基本问题:画什么?怎么画?画什么是根本问题,是视觉表现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画家的视觉思维的结果。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能够给观众以审美的视觉体验,而不是一般性的描绘和陈述。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绘画的内容已早不是文学意义上的了,也不等同于自然科学,描述对象的功能早已不是绘画的主要功能。绘画的内容更多的体现在画家视觉经验的表现。画家的视觉经验来源于他独特的观看方式,是其视觉思维的结果。打个比方,比如画一张桌子,是画桌子的什么?这个什么”就是指画家个人的发现,而不是别人的,是画家的独到之处。如果画家没有新的发现,而是跟在别人后面画,那么画出来的桌子就不是真正视觉意义上的桌子,而是技术上的,空洞无物的。所以说,绘画的内容应该理解为画家独特的视觉经验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物描绘。画家的独特视觉经验是视觉思维的结果是建立在独特的观看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在观看方式上没有角度,没有新发现,就不会有视觉创造。

画画是具体的艺术劳动,画家的视觉经验要通过具体的手段来实现,这就是怎么画的问题。其实怎么画也是就是画的形式问题。有了表现的内容,形式也就有了表现的依据。从绘画的创造过程来讲,先有了特定的观看方式,然后才能够确定表现的内容,相应的表现形式才能够产生。如果仅仅是在表现形式上做文章,而没有相应的观看方式做基础,那么这种形式也就缺乏感染力,从而沦为形式主义的游戏。印象派的绘画表现内容是光色的变化,所以也就有了注重色彩表现的绘画形式和小笔触和斑驳的表面肌理。表现主义艺术家为了表现内心的激荡,粗大的笔触和厚厚肌理也成为其绘画形式的主要特征。但凡优秀的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都是特定观看方式的结果。

当代绘画体现了一种新的视觉观看方式

英国艺术史学家里德曾指出: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观看方式的演变体现着不同时代对待艺术的观念以及人类审美时尚的变化。每当艺术观念有所变化,人们看待艺术形式的方式与艺术形式本身便会随之改变,这决定着艺术形式与风格的演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决定着对待艺术的看法,对待事物的观看方式。从古代到当代绘画风格和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观看事物的视觉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艺术自身演变的结果。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对于西方当代绘画的形式和内容,许多观众难以接受和理解。殊不知,当代绘画的产生是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土壤的。它是后工业化经济和社会的产物。是当代西方人的视觉观看方式。有着不同于传统的美学理论和评价体系。

西方当代绘画的发端于20世界60年代波普艺术的兴起,它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的结果。随着卡通艺术、艳俗艺术、涂鸦艺术的流行。当代绘画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为社会所重视。可以说它是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由于当代绘画的大众化、游戏化和非技巧化的特点,它的形式又是独特的和非传统的,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但当代绘画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部分又是不争的事实。它渗透到广告、数字媒体和视频等当代传媒,影响着当代人的视觉习惯。从当代绘画的创作内容来看,当代绘画大多表现的是当代的社会生活、人们司空见惯的人事物,只是描绘的重点和角度有了不同,或调侃或戏谑。从当代绘画的创作手段来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采用现成的插图和广告图片等图像作为创作素材,绘制也多采用平涂化和平面化的表现手法。从内容、形式和创作理念当代绘画都与传统绘画截然不同。这表明了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变化,观看和审美方式也相应的改变。传统艺术已经进入博物馆,而当下的艺术正在作用着人类的生活。我国的当代艺术兴起于20世纪的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到90年代以来,中国的当代绘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方力钧、曾梵志、张晓刚、刘小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既借鉴和学习了西方当代绘画的某些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来关照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所以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时代和社会所接受。一方面丰富的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着艺术家的视觉思维,使他们观看生活的角度不同于传统,形成自己的观看方式创造出与时展相对应的视觉样式;同时艺术家的观看方式也通过作品为社会所接受,影响到人们对视觉形式的理解,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生活。#p#分页标题#e#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用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范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现如今社会是以多元文化为主流,这给视觉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生机,使得多元化需求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潮流性方向。不少设计者开始把民间艺术引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来,并受到可社会的认可和追捧,从而使得民族性的设计成为当代设计者所追求的,也达到了大众视觉欣赏的“境界”。同时,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内涵深厚,一直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源泉

1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表现形式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整体性也是基础性的学习内容。民间艺术形态多样且种类繁多,表现形式更是多元化的,将民间艺术引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其表现形式一方面能够给学生视觉以冲击力;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和创新应用的最佳选择。我们知道,民间艺术的产生本身是人们对当地的生产、环境、自然美的再加工和创造,是以特定的符号来表现传递信息的。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应用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强化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感知和了解。例如,黑龙江民间艺术带有萨满文化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是对传统的图案、图形的夸张和象征意义传达信息的。主要是通过夸张和抽象的表现形式来彰显当地人民开朗、憨厚的性格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不少浮夸式的作品颇受大众的喜爱。笔者在教学中,以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让学生感知视觉传达的整体形态,进而鼓励学生尝试融入现代的科级手段来创新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运用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创造表现现代人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感受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充实自我的设计思路。

2民间艺术造型手法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着手,确定不了设计作品的结构。而民间艺术作为设计的源泉,其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都有着独特性,其涉及的造型元素称为是“极其丰富而完整的原生态的中国本元文化与本元哲学的表现形式”。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民间艺术的造型手法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诸如,民间艺术造型手法是对自然形体的夸张、变形、概括展示,而现代设计在造型上追求的是形象的鲜明、简约等。例如,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收集民间艺术作品,《年年有余》《福禄寿》《万花开》《农民画》等;之后师生、生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在造型上选取的是什么手法。诸如,象征手法、夸张手法、变形手法等等。再次,结合现代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造型手法,从实践上寻找设计灵感,如学生将寓意“平安”的花瓶进行变形设计,塑造时尚性的商品广告设计作品;在平面设计中选取象征性的谐音来进行造型设计,如福以蝙蝠代替、余以鱼代替等。引导学生找到能够彰显视觉传达的设计源泉,拓宽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技巧。

3民间艺术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图案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最直接展示信息的内容,同时也是大众欣赏和审美感知的艺术形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课是《基础图案》,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图案基础理论和各种表现技法,熟悉图案设计的造型、色彩和组织形式的规律及应用,学会实际表达的基本能力。例如,在学习《基础图案》教学时,笔者以民间的剪纸艺术为例,让学生观摩剪纸艺术中的图案,鼓励学生尝试拷贝、挪用剪纸中的一些图案,如团花、动物、人物等,对图案的创作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在掌握图案的结构之后,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如结构调换、边缘转型等等,启发学生通过民间艺术图案找到新的图案设计创意点。学生在学习之后,为了更好地展示自我的设计技能,开始主动的去寻找民间图案,并结合其原有的造型、色彩、组织形式等进行规律化的整合,进而得出新的图案,强化了学生的图案设计实践技能,深化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

4民间艺术内涵和精神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的设计充满灵性,能够吸引大众的眼光。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的最高境界在于设计的内容能够通过视觉传达刺激大众的情感,使其产生一定的共鸣。一位艺术者提出“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民间艺术可谓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根源,是大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分解之前的原始状态,有着特殊的精神和韵味,是人们最自然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感觉,带有强烈的自然灵感。因此,民间艺术也一直被称为是“母形文化”。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汲取民间艺术这种原始的内涵和精神,并升华自我的视觉传达设计学习。例如,民间艺术的内涵是祥和,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其展示的精神都融合了团圆、祥和、平安、富贵等内容,而这些精神和内涵也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是艺术创作亘古不变的主题。笔者以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感受这种精神,并体验其中最能够刺激人感官系统的内容,如情感、情形合一等。以农民画为例,母亲绣图:母亲给出门在外的儿女的鞋垫那一针一线,一花一木都饱含着母爱和深深的情意,能够很直接地让人感触。又如,情窦初开图:图中羞答答的少女在刺绣。让学生明白视觉传达设计的灵魂东西在于:情感。要学会在艺术设计作品中真挚的倾注自己的情感,进而创作出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打动受众。总的来说,民间艺术中包含了太多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值得教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应用民间艺术来让学生从根本上感知艺术、体会艺术,进而创造艺术,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强化学生视觉传达设计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

[2]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下一篇:观察作文范例(3篇)
    上一篇: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例(3篇)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关键词】写作兴趣观察素材基础能力新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有:1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

      daniel 0 2025-09-26 14:50:21

    2. 沙漠公园范例(3篇)

      沙漠公园范文3月22日上午,春风和煦,艳阳高照。位于巴彦淖尔市巴彦套海农场七分场处的内蒙古兴套川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兴套川林业公司)牧草治沙基地彩旗招展、热闹非凡,来自北..

      daniel 0 2025-09-26 14:50:09

    3.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例(3篇)

      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范文关键词:公路行业;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施工单位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只有对公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

      daniel 0 2025-09-26 14:49:37

    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例(3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较为单一。虽然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daniel 0 2025-09-25 14:53:04

    5.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范例(3篇)

      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范文关键词:就业导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策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公平之器、和谐之基、稳定之策”。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就业导向的教育教..

      daniel 0 2025-09-25 14:52:32

    6.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范例(3篇)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范文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8年8月28日,建设部了《绿色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上..

      daniel 0 2025-09-25 14:52:11

    7. 建筑陶瓷市场分析范例(3篇)

      建筑陶瓷市场分析范文关键词:淄博陶瓷出口SWOT对策加入WTO以来,淄博陶瓷企业迅速发展,出口量突飞猛进,并与广东的佛山、潮洲,河北唐山,福建德化等形成了我国陶瓷主要出口基地。淄..

      daniel 0 2025-09-25 14:51:50

    8. 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范例(3篇)

      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范文篇1[关键词]嵌入式学习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作者简介]陈又星(1970-),男,湖北应城人,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及风险..

      daniel 0 2025-09-25 14:51:30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9-26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