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范例(3篇)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范文篇1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52-0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并及时地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多达6300万,其中1500万人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占我国60岁以上人口15%左右,老年人卧床者中20%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1一般材料
2004~2007年来我院骨外科诊治者约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55岁~78岁(平均66.6岁),均有疼痛,多发生腰、腿、背部。其中8例女性绝经后腰、腿、后背部疼痛明显,有2例女性出现脊柱压缩变形,腰背弯曲。6例其1例男性,5例女性出现桡骨骨折,4例其2例男性2例女性股骨胫骨折。上述患者经X光片检查和CT平扫,部分做骨密度仪测定骨质均有改变,给予对症治疗及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均有好转,部分患者X光线片检查,骨小梁稀疏消失,椎体与椎间盘光密度差消失,股骨上端Singh指数下降。进一步检查发现,30例患者均为后发性骨质疏松,其中8例女性患者为绝经后骨质疏松,10例男性12例女性为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6~10W均获得临床愈合。
3讨论
3.1病因。引起中老年性骨质丢失的因素十分复杂,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量丢失明显,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越显著,近年来经观察多份病例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②随着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③老年人由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容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④随着年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3.2临床症状:①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站疼痛患者7%~8%,痛况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质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疼、肌肉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记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扣击痛。一般2-4W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②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脊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枸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③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可以称为脆性骨折。椎骨、股骨近端及前壁远端发生,老年患者多伴发生骨质疏松症,以进行性低骨质及微构筑损坏为特征,最终导致脆性骨折。随年龄增长,骨质丢失及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50岁后女性约为1/2,男性约1/3会发生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这是退性行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④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廓畸形,脊柱后弯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3检查与诊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质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目前通常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来测量骨质。X线有一定人为因素但作为筛选不失是唯一的较好手段。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腰肌劳损;水针刀;小针刀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繁多,但往往未收到满意效果。我们采用水针刀治疗腰肌劳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诊断参照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标准》制定: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胀、疼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或气候突变时加重,休息或得暖则舒;③一侧或两侧骶棘有压痛,腰肌张力增加,下肢感觉和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④X线摄片检查腰椎和CT检查椎间盘未发现阳性病变。
1.2纳入病例标准①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②研究对象年龄18~60岁的患者;③愿意且能够配合参加测试者。
1.3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证或剔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先天畸形病变(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椎弓根裂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③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病2级以上,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患者;④孕妇;⑤不合作者,包括不能坚持治疗或加用其他治疗,影响资料收集和疗效评定者。
1.4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的门诊患者。本组共90例,年龄18~60岁,平均(32.27±10.6)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6.52±2.05)个月。将9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3组,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如表1,经统计学分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纠正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减轻劳动强度。治疗开始后让患者日常进行简单易行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双手叉在腰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放松,呼吸均匀,做前后左右旋转摇动,开始旋转幅度要小,逐渐加大,一般活动5~10min,1~2次/d。
2.1水针刀治疗组(A组)患者俯卧,在腰部取症状最明显的两个点并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后铺一次性无菌洞巾,医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持特制水针刀,选取一点按针刀疗法的四部进针法,刀口线与神经、血管、肌纤维平行,针刀垂直皮肤进针,根据患处解剖学特点掌握进入针刀的深度,用针刀纵行松解肌肉、韧带,再横行剥离,如有结节需切开剥离。待局部有酸胀感时,在水针刀外端接注射器,回抽无血后每个痛点注入(2%利多卡因0.5ml、生理盐水2ml、醋酸泼尼松龙混悬剂20mg)复合药液。除去洞巾,针孔外敷无菌敷料,24h后去除敷料。每7d治疗1次,共3次。
2.2小针刀治疗组(对照Ⅰ组)患者俯卧,在腰部取症状最明显的两个点并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后铺一次性无菌洞巾,医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选4号或3号小针刀,选取一点按针刀疗法的四部进针法进针,根据患处解剖学特点掌握进入针刀的深度,用针刀纵行松解肌肉、韧带,再横行剥离,如有结节需切开剥离。除去洞巾,针孔外敷无菌敷料,24h后去除敷料。每7d治疗1次,共3次。
2.3封闭治疗组(对照Ⅱ组)患者俯卧,在腰部取症状最明显的两个点并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后,医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持带5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进针后提插,待局部有酸胀针感时,回抽无血后每个点注入(2%利多卡因0.5ml、生理盐水2ml、醋酸泼尼松龙混悬剂20mg)复合药液。每7d治疗1次,共3次。
3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应用(visualanaloguescale,视觉模糊评分法VAS)测定患者的疼痛感,测定时间选择在3组治疗后的第7、14、21d。
3.2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Excel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4.1.1量化评价标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14、21dVAS评分数据变化。
4.1.2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腰痛完全消失,腰肌张力正常,活动无障碍,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腰痛基本消失,腰肌略为紧张,活动无障碍,劳累或天气变化后仍有腰痛;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4.2治疗结果
4.2.1痛觉改善情况,见表2。
4.2.2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4.2.3不良反应治疗3次后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腹胀、腹痛、易饥饿等症状,经上消化道纤维镜检查其中1例为十二指肠溃疡,2例为急性胃炎。对照Ⅱ组有2例出现了胃肠道症状,经查均为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观察完成后,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3个月后随访均痊愈。
5讨论
腰肌劳损一般认为是由于急性腰肌损伤迁延不愈,或积累性损伤所致,导致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持续性存在,产生的肌酸不能及时排出或产生纤维变性及疤痕组织,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后支而引起腰痛[1]。肌肉筋膜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水肿,渗出,久则继发纤维变性或形成疤痕和粘连,若再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则会使局部炎性反应加重。从微观解剖学角度看,往往存在肌筋膜的粘连,肌肉纹理的紊乱,从微循环角度上,存在微循环障碍,炎性致疼因子堆积的病理改变。属于中医“腰痛”、“痹证”范畴,并认为扶正祛邪是治则,治疗注重疏通经络。
水针刀疗法的优点:一是手术创口小、痛苦小,能准确到达病变部位,可在病变部位发挥“刀”的作用,能松解组织粘连、降低病变组织内张力、改善病变组织血液微循环等。腰肌劳损时,病变肌纤维充血、水肿,肌纤维束内张力增大。针刀进入病变组织后,顺肌纤维方向运用纵行疏通剥离手法,可松解炎症组织,减轻组织内张力。对于钙化和粘连的肌纤维束,除运用纵行疏通剥离手法外,再加上切开剥离手法,即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相垂直,有选择地部分切开粘连和钙化组织,使局部代谢转为良性循环[2];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对炎症的强大的对抗用,既可减轻渗出、水肿、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又可抑制肉芽组织生成,阻止粘连和疤痕形成[3]。所以二者结合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病多种方法治疗,如:药物、理疗、针灸、按摩等方法可暂时缓解症状,但症状往往反复。本组患者在经3次水针刀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期间配合腰肌功能锻炼,起到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的作用,随访6个月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强,柯莲玉.推拿配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现代康复杂志,2001,5(1):136.
骨质疏松腰肌劳损的症状范文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趋重视,从几十元、数百元的按摩器,到几千元甚至数万元的高级按摩椅,保健器材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百姓家庭。可是,当你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在按摩椅上坐一坐,真的就能“百病全消”吗?
使用按摩椅有讲究
别以为有了按摩椅,没事就能天天坐着享受按摩,要知道,按摩椅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
一要身心放松。按摩时要思想集中,尤其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
二要调整按摩的力度。用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而用力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损伤皮肤,造成肌肉痉挛、疼痛,增生部位感到不适。按摩力量要由轻渐重。
三要掌握好按摩时间。每次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1次,如清晨起床后和临睡前。初次使用电子按摩椅时,最好先试用弱档按摩10~15分钟,如果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以后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档位,逐步延长至规定使用时间。有些人一感到累了,在按摩椅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是不科学的。
按摩椅并非适合所有人
按摩椅原理虽简单,但不是人人都能“享用”,尤其是老年朋友们,使用按摩椅前最好咨询医生。下面这些人群,应注意避免使用按摩椅:①心脏病、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症患者。因为按摩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发作;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则由于缺钙等原因,骨质变脆,按摩力度大了,容易引发骨折。②局部皮肤破损、溃疡、出血及结核、肿瘤患者。③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的人。
按摩椅不能替代人工按摩
-
高三教学辅导范例(3篇)
高三教学辅导范文篇1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人。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
-
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范例(3篇)
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范文篇1一、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范例(3篇)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范文国外互联网校园网网络安全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十几年里,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大学校园网为主体的校园网络建设迅猛发展,大学校园..
-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范例(3篇)
背部理疗专业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医疗保健语境文化容忍度跨文化交际就其应用的语境来说很是广泛。在教育、商业,旅游以及保健等诸多语境下都应考虑到跨文化因素对于..
-
初中作文辅导方法范例(3篇)
初中作文辅导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职业分析高校辅导员,是指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91808人,本专科生兼职辅导..
-
互联网流量估值范例(3篇)
互联网流量估值范文【关键词】物联网;上市企业;价值评估;EVA一、引言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IOT),又叫传感网,是指将所有的物品经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
-
施工现场违章处罚条例范例(3篇)
施工现场违章处罚条例范文篇1一、“非现场执法模式”定义及分析1997年4月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首先开发出“冲红灯自动拍照仪”并使用。在深圳取得实践成功经验后,全国各地..
-
森林防火宣传周总结范例(3篇)
森林防火宣传周总结范文篇1一、违规用火专项治理行动基本情况(一)迅速安排布置,层层抓落实。4月6日禹会区副区长余忠支持召开了自然资源局禹会区分局森林防火负责同志、乡镇街..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