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财务舞弊;识别;措施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状的分析
截止2014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253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36625.06亿元人民币。我国资本市场在迅猛地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监管的不成熟,随之而来的就是屡屡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从多年以前的“银广夏”事件到蓝田丑闻,A股市场上的典型舞弊案例层出不穷,如主板的*ST炎黄、大唐电信;中小板市场上的紫鑫药业、汉王科技、绿大地舞弊事件;就连2009年10月开板的创业板也出现了重大造假上市案件,万福生科、新大地又掀起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频频造假失信的不满。造假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危害颇广,而其造假手段也可谓是“令人惊叹”。
1.虚构收入
虚构收入是一种被应用最广也是最为直接的财务舞弊手段,并且这一手段也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完善变得更加系统与隐秘。虚构收入主要有三种手段:(1)改变确认的时点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从而操纵目标时期内的利润总额。(2)通过关联方交易、并购重组等手段发生不符收入确认原则的虚假收入。(3)直接伪造原始销售凭证虚构收入。
2.虚减费用
虚减费用也是一种直接的虚增收入的手段。这种手段通常应用于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较多或者在建工程较多的企业,还可能通过累计发生大额的跨期项目来实现。
3.遗漏重大事项
按《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对股票交易价格具有较大影响并可能对投资者的相关利益造成损失的重大事件。但事实上这些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常常被隐瞒或者延迟披露。财务报告舞弊案例中经常被隐瞒或者不被披露、延迟披露的重大事件主要有:(1)关联交易。关联方交易常常存在交易价格不公允的销售,甚至是费用转移、不良资产承包、劣质资产股权置换等情况,并且关联方之间更容易出现虚假销售的情况。(2)或有事项。或有事项主要包括企业发生的未决诉讼、存在的产品质量保证和债务担保等。这些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带来不良的影响,在未来给企业造成损失。(3)重大担保。上市公司的重大担保事项也能会因为被担保债务无法偿还而对公司的资产甚至正常运营造成重大的影响。重大担保会涉及资产的抵押、冻结,投资者有权利知悉公司的担保事项。(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签订的重大合同、企业发生的巨额亏损、对外提供重大担保和对外提供重大借款等影响企业正常营运的重大事件。
4.不合理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是被认可的,要求取得充分的证据表明变更的必要性使会计信息更加公允与恰当地表达与披露。但舞弊者常常会在没有取得合理证据的情况下故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操控利润。
二、以“万福生科”为例对财务报告舞弊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1.案例背景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早已是老生常谈屡禁不止了,但创业板市场上的财务造假“万福生科”是第一例。万福生科于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成功首次公开招募1700万股,募集资金为4.25亿元人民币。公司业务主要为稻米的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被誉为“稻米精深加工第一股”。而公司所处的稻米精深加工行业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在技术、原料供给、销售渠道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存在着种种影响公司业绩的制约因素。仅仅一年,万福生科便被怀疑存在财务造假并于2012年9月17日被湖南省证监会立案调查,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也首次对万福生科以及其保荐机构单独立案调查。
2.舞弊手段分析
在虚构经济业务方面:万福生科的舞弊手段主要是虚构了经济业务从而虚增利润。上述涉及虚构收入的手段主要有3种,而万福生科是融合了这3种方法使舞弊更为隐蔽难以发现。
首先,虚构客户、采用真实的流程造假业务。根据稽查人员走访客户调查发现,在万福生科的客户中有的是早已不存在的客户。万福生科不仅仅伪造了客户,而是根据真实的销售流程伪造了成套的合同、票据甚至是银行对账单等原始凭证,而且它还不惜为这虚假的收入到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将这虚构的业务伪造得更加真实。
其次,虚增毛利率。稻米精深加工行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市场上的企业发展并不多,万福生科作为该行业的代表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以及市场对这一概念的炒作,很好的解释了毛利润偏高的原因,掩盖了操纵利润的目的。
再次,利用预付账款虚构经营现金流。万福生科的原材料主要为稻米,而稻米的原材料采购方通常为普通农户并采用现金交易,这样巨大的预付账款必定是存在异常的。事实亦是如此,在这一造假链条中首先借用农户的身份证为他们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在稽查人员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被开户的农户很多根本不清楚自己的银行账户被万福生科所用,也就是这些账户实际是由万福生科来控制的。公司将自有资金以采购原材料的预付账款形式打到这些个人账户中,之后再由公司操作以客户销售回款的形式再将资金打回给公司,这一出一进便是以将自有的资金实现了虚构的销售收入。
最后,利用在建工程虚假平衡现金流。万福生科的在建工程在前后会计年度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前后工程性质不同而余额却基本相符,并且工程的完工进度也缺乏连续性甚至异常。
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科技之利科技之弊道德
“科学”一词在梵语中指“特殊的智慧”,其含义随着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科技这一概念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却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因为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导向作用使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遏制科技之弊,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之利
科学这特殊的智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充分显示了它的魔力,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使得人类社会异彩纷呈,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够探测到更广阔的和更微小的世界;从古代的以步步远到现在的上天入海(飞机、航天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潜艇等),人类已经可以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甚至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深深的足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地球村……科技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历史前进的步伐,领略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都将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而言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总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为人类开创美好的未来。
二、科技之弊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但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技也有损害人类的负效应一面,对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最典型的莫过于目前面临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器威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趋势具有毁灭人类的潜在威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不确定性因素也在随之增长,加上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处于加速创新中的科技更是伴随着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失效与颠倒,甚至摧毁整个人类和地球。科技的毁灭性威力,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媒体,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但是,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
生物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加锋利。生命科技能够治疗疾病,经过基因改良可以产生更多新物种,另一方面由于它干预自然,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以往科学计划有很大的不同点,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它将产生复杂的人类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另外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很多人没有形成根本的环保意识,从而肆意挥霍和破坏生态环境为我们所提供的一切,造成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枯竭的资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是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最严重的问题。
三、科技需要道德
我们提出科技之弊,并不是呼吁世人去阻止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是让世人及时看到科技的双重性,从而采取积极的步骤,趋利避害,消除或降低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科技的负效应追究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因此可以说: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科技在善的手中,便为善,恶的手中便为恶!因此消除科技之弊,除了依靠科技本身,人类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措施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而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伦理道德的研究,通过道德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使人类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必须要有一种严格的道德制约。
第二,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要让科技人员重视伦理问题,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并在科技—伦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机制。
第三,加强科技伦理常识在全民中的普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和新闻媒体,应尽可能保障公众对科技的知情权,这样公众才能对科技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讨论,通过磋商,对当代科技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四,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调节科学工作者行为的评审体制、社会法规和政策制度,并通过这些运行机制获得强制性时,才能有效地吓阻违规行为,同时使遵守规则者获得心态的平衡。
总之,科技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庄嘉.人类要关注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j].长白学刊,2001,(2).
[3]黎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j].河南科技,2001,(9).
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范文篇3
1引言
医学创新领域的后坐力系统地发生在医学创新的实践过程与创新成果应用中,以外部成本(ExternalCosts)的形式体现。在经济学中,外部成本特指由某一经济主体产生,但需由受益人之外主体支付的成本。由于医学创新与患者的生命和社会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因而将医学创新的外部成本定义应为:创新主体忽视创新负面作用,致使其他主体(包括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遭受无辜损害并无法追究的成本。[1]当前的医学创新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成功率与效率,但外部成本也开始显现,并不断对个人与社会造成伤害。因此,识别外部成本的构成、分类和产生流程,降低和去除创新的后坐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2外部成本存在的现状与引发的问题
随着医学视野的不断拓展,科研实力的不断攀升,医学创新产物全方位地为人类健康提供服务,但这些创新产物所蕴含的外部成本,也逐渐开始负性地显现,为社会埋下了潜在威胁。[2]面对这种威胁,我们需要主动识别创新行为中的外部成本,由于外部成本主要存在医学决策的伦理学问题中,我们应通过伦理学视角对医疗决策进行透视,对其表现形式、存在类型和伤害程度形成系统认识,防止危机发生在分析了创新生命周期中的萌芽、研发和实践三个阶段外部成本的成因后,提出对当前政策、法规和认识的合理改进方案,以求降低这种非必要伤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2.1创新萌芽阶段———利弊失衡导致的外部成本
一些医疗难题关乎患者的生命,但长时间的疗效差、治疗难问题,会导致研究人员产生两种错误认知:①尽管创新产物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但医务人员同时认识到,冒险地使用该方法会对患者产生同等程度的负面影响,这种利弊的权衡会使疾病对患者造成较深远的影响。[3]例如在启用未经准入的新药或新技术时,尽管其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状况,同时也对患者造成了伤害或引发了其他疾病,在以后的生活质量上没有保证。这类医学决策之中的博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它不存在治疗的成本之中,[4]因此可归为外部成本。②尽管创新产物能够立即解决问题,但对患者和环境存在着未知的威胁。这种存在潜在风险的创新方法,虽能满足迫切需求,但也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这类成本也具有外部性。面对着解决患者疾苦与同时带来的代价与风险,医疗决策的利与弊常常难以达到平衡,这种问题是造成创新外部成本的主要原因。
2.2创新研发阶段———科研道德导致的外部成本
医学创新秉承三个主要伦理原则[5]:行为的平等性、内容的真实性和过程的道德性。忽视创新行为的平等性原则,会使其他研究人员的创新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影响创新的社会连贯性,导致一些科研课题被迫停滞,部分重要成果不能如期发表,使患者与其他研究人员蒙受间接损失。忽视创新内容的真实性原则,通过数据造假、学术造谣、内容抄袭、非法交易等手段夺取名利,会严重影响创新结果的权威性和真实性。[6]在医学创新这个特殊领域,误用、错用创新成果,不仅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对学术界未来的研究有着深远的误导。这种危害隐蔽性强,一旦发生难以追溯源头,是科研道德问题导致外部成本中最难以解决的部分。忽视创新过程的道德性原则,在创新实践中缺失知情同意、隐瞒风险、剥夺受试者自由等问题,会对创新客体造成无法补偿的伤害,同样是伦理问题导致外部成本的主要方面。
2.3创新实践阶段———技术插队”导致的外部成本
创新行为存在超前性,如果过早、过量地使用新技术,会导致在短期内,全社会无法应对其负面影响。[7]例如,随着抗生素强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治疗以往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过多的使用高级抗生素,使医疗环境中的细菌产生极高的耐药性,从而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此外,在尚未发现废料处理方法时,过早应用含有剧毒、强放射性的医疗辅助器材和药品,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一旦疏漏,如在车祸中泄漏液氯、放射源的遗失等,也会对自然水土环境与社会安定造成深远的影响。[8]这些创新产物虽然能够大幅度提高我们解决医疗领域难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尚存在无法解决的技术瓶颈,轻视伦理决策过程,过早、过快、过度地对其加以利用,会对社会、环境都造成较大的威胁。这种威胁来源直接,传播迅速,也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医学外部成本。
3对医学创新外部成本降解的探讨
医疗领域的外部成本,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这种威胁的持续积累和发展,将最终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遏制医学创新外部成本,是保证、提高健康水平的前提,特别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运行还处于中下水平的现状,更需对其中问题具体分析、系统解决。通过分析各种医学创新的外部成本,我们发现其主要存在于医疗决策过程中,表现在研发、使用过程中对使用后果伦理学判断的缺失,为降低和去除其威胁,可将其转嫁到创新过程之内———即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使成本融入产品,补偿外部化损失。在外部成本降解中,有以下两种方法[9]:一是由创新主体在事后支付外部成本以补偿伤害;二是将外部成本转化到产品价格之中,由创新主、客体共同支付。而在医疗服务背景下,由于医疗产品生产供应商、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员作为不同创新主体,产生的外部成本具有不同属性。通过对其各类特点逐一分析,笔者有针对地提出了一些内部化方案与建议。
3.1医疗产品生产供应商方面
医疗产品生产供应商是医疗仪器、耗材的生产经营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他们会因为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略利弊之间的决策过程,从而对自然环境、医院环境和患者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类主体,应用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两种方法,一方面可由生产监督机构与其进行环境污染产权协商,[10]明确产权界定,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对超量、超范围污染进行高额征费,约束产品供应商在医疗器械、耗材和药物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额外污染量;另一方面,合理地提高此类产品的价格,以差价形式使医疗机构和消费者支付部分处理费用,使外部成本向产品价格转化。[11]同时,通过制定较高价格,还能影响医疗机构与消费的购买行为,减缓医疗机构对该类器材的引进,提醒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对其使用权衡利弊,降低有害产品销量,减少外部成本的产生。#p#分页标题#e#
3.2医疗机构方面
医疗机构外部成本存在于创新成果的实践过程。在成果引入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评估产品或技术的优、劣势,以公益性、道德性为基本原则,制定严格的审查机制,分析疗效的优势与威胁,通过试用,预测创新技术对医疗环境、患者健康的影响,减少高危创新成果的引入,将问题发生的几率控制到较低水平。要通过上级医疗管理机构指导医院制订相关规定,对体验实验性质疗法和药物的患者履行知情同意权,告知其优势、劣势和潜在威胁,并根据其外部成本的价值对使用者进行相应补偿。在危险品的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有害医疗废物的回收与封存流程,建立转运、处理和再利用过程的封闭通道;同时,应对有害物质的威胁,制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将污染物对患者与环境的直接影响降到最低。[12]通过颁布具体法规,促进医院自身与第三方机构对医院的建筑、环境、空气、水源等进行定期筛查,防止污染物堆积;制定特殊药物使用规范,建立药物分级管理机制,建全激素、高级抗生素等药物的申请、使用机制,降低医院内部感染率,防止创新药品对患者造成间接伤害。
3.3科研人员方面
科研人员外部成本主要产生于对伦理道德的忽视,上级管理部门要对医院创新课题的申请、实验和论证建立硬性审批制度,将问题规避在产生前。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要引入转化医学、循证医学思想,从临床需求出发,强调成果的可行性、安全性,对于利弊冲突较大的诊疗方法和新技术,要求对威胁进行单独立题分析,并在成果使用前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在实证研究阶段,要严格控制被试的准入,加强知情同意工作,[13]逐级放宽实验人数限制,防止活体操作和药物试验的大范围使用;设立风险防护等的制度,降低科研行为中负性事件的发生几率。在课题论证阶段,要坚决杜绝学术不公现象:通过对科研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其道德意识和伦理学思考能力,鼓励科研人员全方位评估该方案的利与弊,减少实证研究中与科研成果实践中科研行为对被试、患者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完善学术造假的监督、惩罚、奖励机制,减少剽窃、篡改数据等情况发生,[14]保证科研行为的连贯性,降低外部成本。
-
宣传传统文化的策划案范例(3篇)
宣传传统文化的策划案范文篇1一、半年工作情况(一)扎实基础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质量稳中有升半年来,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重点,狠抓薄弱,扎实工作,人..
-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例(3篇)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文篇1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应用分析1前言说到现代教育技术,不得不提与之相对应得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采用的是传..
-
社区文化特色亮点范例(3篇)
社区文化特色亮点范文指导思想以《市中心区照明规划》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为指导,坚持以两街亮化为框架,以道路两侧主要建筑物亮化为重点,以区域景观(公园、广场、节点等)亮..
-
足球赛前训练方法范例(3篇)
足球赛前训练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赛前心理,自我效能,唤醒水平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因为足球比赛的激烈程度、比赛过程的千变万化以及许多不可预测因素作用的魅力。大学..
-
逻辑思维概念范例(3篇)
逻辑思维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79-01传统数学认为,数学有三种能力,即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
-
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篇1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它能够怡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甚至在某些时候亦能发挥疗治心灵创伤的作用..
-
科技创新的特点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特点范文年工作要点20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科..
-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总结范例(3篇)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浅谈;廉洁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实效企业..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