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影像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8-18

立体影像范文篇1

2010年新年伊始,电影《阿凡达》就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阿凡达”热,一度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到目前为止,其国内票房已经突破7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市场首部票房超过1亿美元的电影。而就全球票房来看,其打破《泰坦尼克号》18.4亿美元的票房记录,荣登史上最卖座电影称号没有悬念。毫无疑问,成就《阿凡达》票房神话的功臣首推3D显示技术。无独有偶,在刚刚落幕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3D同样成为最大的热点。与此同时,3D内容的制作也进入了快车道,好莱坞正在谋划拍摄更多的3D电影,美国和欧洲今年将有3D电视频道开播。这一切预示着3D显示技术的新时代即将到来,2010年可能就是3D显示技术的元年。在这样一个时刻,你是否了解3D显示到底是如何实现的、这项技术现在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未来这项技术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三种3D显示技术

3D显示(或称立体成像)技术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原理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立体图像对技术(StereoPair)、体显示技术(VolumetricDisplays)、全息技术(Holography)。

立体图像对是目前发展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3D显示技术,戴立体眼镜看3D电影和裸眼就能看到立体效果的显示屏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实现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先产生场景的两个视图或多个视图,然后用某种机制(如佩戴眼镜)将不同视图分别传送给左右眼,确保每只眼睛只看到对应的视图而看不到其他视图。如果观察者无需佩戴立体眼镜即可看到立体效果,则称为“裸眼立体显示”。

虽然立体图像对技术能够提供立体感,但它本质上只是空间中两张或多张平面图像,通过“欺骗”人眼视觉系统而立体成像。这类技术会使人眼产生矛盾的晶状体焦距调节和视线汇聚调节,长时间观看会产生视觉疲劳。而体显示技术与之不同,它物理上显示了三个维度,能在空间中产生真正的3D效果。成像物体就像在空间中真实存在,观察者能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3D透视图像。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说,平面图像对应了二维数组,每个元素被称为像素;而三维图像对应三维数组,每个元素被称为体素。体显示技术正是在空间中表现了这个三维数组。

根据是否有机械结构,体显示可分为两种实现方式,扫描体显示(SweptVolume)和静态体显示(StaticVolume)。扫描体显示技术利用高速旋转的平面反射光线,并通过视觉记忆而立体成像。一个成功的产品是Actuality系统公司的Perspecta3D显示器。而静态体显示的典型产品是Felix3D公司的SolidFelix,它以含有稀土元素的晶体作为显示介质,使用两束相干激光照射晶体内部空间点发光。另一个静态体显示技术的产品是DepthCube系统,它使用20块液晶屏层叠而成,任何时刻只有一块屏工作,其他都是透明的,而图像也只投射到工作的显示屏上。DepthCube在这20块屏上快速切换显示3D物体截面从而产生纵深感。

全息技术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真实感的一种成像技术。全息照片记录了物体拍摄时的干涉条纹,重现时用相干光源照射全息照片,根据光的衍射而立体成像。全息技术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除用光波产生全息图外,现在已发展到可用计算机产生全息图,然而需要的计算量极其巨大。全息术应该是3D显示的终极解决方案,但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短期内难有成熟产品量产。

立体眼镜的作用

众所周知,看3D版的《阿凡达》需要戴一种眼镜。这种眼镜是起什么作用的?原来,观察立体图像对时,需要一种机制分离左右眼图像,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右眼只看到右图。立体眼镜所起的就是这种作用。

曾经有一种外观很像望远镜的立体镜,左右镜头直接将相应视图送到左右眼,然而这种装置只能供单人观看。使用单一显示设备并允许多人观看的常用方法是帧切换技术。左右视图交替在屏幕上显示,一种遮挡机制使得播放左视图时遮住右眼,播放右视图时遮住左眼。早期人们使用机械装置在显示刷新时遮挡对应的眼睛。而新技术使用光电方法完成遮挡,立体眼镜也更轻便。

液晶屏可以用来制作高速切换的快门眼镜,这是利用了液晶分子加电时重新排列从而改变液晶屏透明性的原理。电子脉冲使镜片变得透明,允许光通过。没有电脉冲时,镜片不透明,眼睛就看不到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是电脑显示器也可以是投影仪。左右镜片的电脉冲随显示设备上的左右视图交替而交替,快门眼镜需要通过红外连接或电缆连接与显示设备同步。由于被左右两路视图轮流占用,显示设备要达到120Hz以上的刷新率才能避免画质闪烁。与下面介绍的偏振式立体眼镜相比,快门眼镜里因有光电控制设备因而造价较高。

偏振立体眼镜利用了光的偏振特性。显示设备表面附有一个偏振控制器,根据左右视图播放轮流产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观察者佩戴的偏振眼镜配合显示设备的偏振光,其效果相当于遮挡快门。当左视图显示时,显示设备发出的偏振光平行于左眼镜片的偏振方向,左眼能看到左视图,而右眼镜片偏振方向与之垂直不能看到左视图。右视图显示时,情况与之相反。

如果使用投影方法,可以安装两个投影仪避免左右视图切换,图像看上去也较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机放映。一个投影仪播放左视图,另一个同步播放右视图。两个投影仪镜头使用方向互垂直的偏振片。然而,使用两个投影仪总会给调节图像带来很多困难,因为来自不同投影仪的左右视图需要对齐,亮度要一致,图像大小要一致。由于两个投影镜头位置不可能重合,投影图像的梯形畸变不能完全一致。为最小化两投影图像的差异,两个投影仪通常上下排列。

偏振图像看上去较暗,这是因为经过偏振后光不能有效地传播。如果使用投影设备,投影屏幕最好涂有一层不会消偏振的材料。影院里采用软金属屏放映的效果比白屏要好,就是因为金属屏幕几乎不破坏偏振光。但采用偏振方法的立体显示设备通常播放端造价较高,而偏振眼镜很便宜,对于大量观众也不会增加很多成本,所以对于电影院和商业展览是一个好的选择。

裸眼3D电视如何

呈现立体效果

不用戴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图像的技术被称为“裸眼立体显示技术”,裸眼3D电视就属于这一类。裸眼立体显示可以通过在普通平面显示器前放置狭缝光栅或柱镜光栅实现。图1以双视图为例示意性说明了其原理。显示器的像素沿水平方向被分为两组,比如一组为奇数列的像素,另一组为偶数列的像素。这两组像素被分别用来显示左右视图,或者说,左右视图以列交错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

图a在显示器平面前放置狭缝光栅,狭缝方向竖直并与像素分组配合。狭缝光栅类似于生活中的栅栏,光只能从狭缝中通过。观察者前后调整与显示器的距离,在某个特定距离下,透过狭缝每只眼睛刚好能看到属于其中一个视图的那组像素,而不能看到属于另一个视图的像素。这种效果也可由柱镜光栅实现(如图b所示),柱镜光栅由细长的半圆柱形透镜排列而成,其焦点落在显示屏表面,柱镜将像素发出的光平行投射出去。柱镜位置要与像素位置严格配准,使不同视图像素发出的光到达不同的眼睛。

狭缝光栅制作成本较低,但狭缝光栅法挡住了一部分光,图像看上去较暗。柱镜光栅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由于显示平面发热还要考虑柱镜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这个问题在制作大尺寸显示器时尤为突出。这两种光栅实现方法一般适用于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而不适用于旧式的CRT显示器,因为CRT显示器的像素显示位置会有漂移从而影响立体成像。光栅也可以用于纸质印刷品上,这就是我们见到的立体相册和立体画。

虽然光栅法能实现裸眼立体显示,但不能保证在任意位置都能看到立体效果,它有一个最优观看距离。从附图可以看出,在最优距离下左右移动头部有50%的机会看到的是左右颠倒的图像,而不能立体成像。如果不在这个最优观看距离上,则会进一步减少看到立体效果的机会。增加视图的个数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现在产品化的裸眼立体显示器多采用8个视图,此时在最优距离下也有1/8的可能性看不到正确的立体匹配。然而,增加视图数量却是以牺牲清晰度为代价。不同视图的像素按特定交错方式显示在屏幕上,视图总数越多,属于每个视图的像素数就越少,立体成像的分辨率也就越低。

除光栅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如前面提到的帧切换方法和多投影仪方法。帧序列方法用单一的显示设备高速切换显示多视图,每个视图在时间上是断续的,但其在空间分辨率上没有损失。为提高空间中的可视区域需要增加视图个数,而这对帧切换方法的显示设备刷新率要求很高,这种方法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里。多投影仪方法的立体成像在空间分辨率上没有损失,时间上也是连续的。它的主要问题是设备成本太高,因为每增加一个视图就要增加一个投影仪。另外,多投影仪间的对齐校准也较为复杂。

3D显示技术

前景看好

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都在立体显示原理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如英国的剑桥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洲科廷理工大学都有实验室在进行相关的研究。而工业界则注重将技术产品化,如荷兰的飞利浦已经在裸眼立体显示器方面做出成熟产品。日本的夏普和日立则将三维屏幕应用到手机上。中国台湾厂商奇美电子、友达光电在提高立体显示性能方面积极展开研发。国内厂商天津三维、超多维和创图视维也推出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显示产品。

在今年国际电子消费展上,松下展示了一块152英寸四倍高清(4096×2160像素)的三维等离子显示屏。索尼了不同尺寸的最新3D高清电视系列。LG推出首个具有3D功能的超薄高清电视,刷新率达到480Hz。三星则展出不戴眼镜就能欣赏的3D电视。国内厂商海信也展出55英寸LED背光3D电视。

有了3D电视,还要有3D节目源。英国天空电视台已经宣布今年内将启动欧洲首个3D电视频道。美国娱乐和体育电视台(ESPN)将从今年6月起用3D方式转播南非世界杯。美国探索发现频道也将同索尼公司和IMAX公司合作,于2011年推出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3D频道。《阿凡达》等3D影片的成功上映将促使电影产业朝立体化方向迈进,好莱坞将推出越来越多的立体电影,梦工厂、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片将全部使用立体格式,而一大批经典电影也将制作成立体电影重新上映。

然而,立体电视走入家庭恐怕不能像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高清画质取代标清画质那么顺利。首先是立体片源缺乏,立体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比传统视频复杂不少,原有的二维视频转成三维视频仍需大量手工操作;其次是观看立体画面需要购置全新的立体显示设备,而立体电视机目前还较为昂贵;其三是目前主流的立体显示技术仍需要佩戴眼镜,这改变了人们通常看电视或电影的习惯。另外,立体图像对技术并不是物理空间中的真正的立体影像,它实际上欺骗了人眼视觉系统而产生的立体“错觉”,长时间观看这种图像会产生眼部不适。尽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是立体显示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链接

看3D电影为什么会头晕

不少看完《阿凡达》3D版电影的人都有头晕的感受。究其原因是因为如今的3D电影采用的是立体图像对的3D显示技术,可以说只要是采用这种技术,就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头晕。

如正文所述,采用立体图像对形成3D影像时,需要两个视图。这两个视图通常由两个并排放置的相机同步拍摄得到,两个相机应该保持光轴平行,并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如焦距、视角大小、感光度等。相机没有校准对齐就会引起头部疼痛、眼睛疲劳、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成像点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大小也应有一定范围,因为人眼视觉系统要在左右视图中搜索匹配对应点。如果正视差(即成像点在显示屏之后)过大,会产生两眼视线分离,即左眼向左看,右眼向右看。负视差(即成像点在显示屏之前)过大则会导致对眼。另外,立体图像纵深变化过快也会引起人眼不适。

立体影像范文

2010年的NAB大展(4月11-15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可能是30多年来各大摄像机厂商推出3枚2/3英寸感光器件架构广播级摄像机数量最少的一届。根据本刊编辑部了解到的信息,严格意义上讲,在NAB2010上,包括索尼、P0nasonic、JVC、GrGssVally(草谷)以及佳能在内,这些重要的摄像机厂商并没有推出任何全新的3片2/3英寸感光器件ENG摄录一体机或EFP演播室摄像机:而在本次展会上推出的新款3片2/3英寸感光器件摄像机,也许只剩下日立的EFP演播室摄像机和kegomi(池上)的GFCAM摄录一体机了。

曾经是广电行业进化引擎的“3×2/3”架构广播级摄像机,为什么在2010年4月,这拉斯维加斯的初春突然遭遇“倒春寒”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3×2/3”架构广播级摄像机的冬天是从哪一刻开始的呢?

祸起“红――”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3枚2/3英寸感光器件的摄像机―直是NAB大展上当之无愧的展会明星。不论是摄像管流行的年代,还是CCD从崭露头角到风华正茂的年代:不论是EFP演播室摄像机,还是ENG摄录一体机――虽然1980年代出现过昙花一现的“单管机”,虽然1990年代几大厂商都推出过3片1/2英寸CCD的高性价比机型,虽然2000年之后3片1/3英寸感光器件的手持型便携数字摄像机突飞猛进,但是3×2/3架构代表着广播电视、甚至数字电影动态影像采集的行业标准,一直以来都占据着岿然不动的霸主地位。

1998年之后的十年时间,索尼HDW-F900和PonosonicAJ-HDC27F这两款高清磁带摄像机,由于具备24格电影录制格式,一直跨界于高清电视节目和数字电影两大领域长盛不衰。虽然ARRI等传统胶片摄影机厂商、加上索尼和Panavision联手一直在开发35mm电影胶片规格的大面积、单片式感光器件数字电影摄影机,但是无论这些厂商还是业内大部分用户,都无一例外地把这种大尺寸感光器件摄影机看作是价格更昂贵的、市场需求量极小的、专门为高投资电影大片研制的产品。而那些低成本电影,使用“3×2/3”的F900和27F数字电影摄影机足矣――虽然这两款机器的记录分辨率只有1440×1080像素而非2K(水平分辨率2948像素),但是DC组织已经欣然接受高清格式为数字电影的母版格式。光学镜头厂商也推出了多款基于“3X2/3”架构的B4数字电影镜头――如果你希望得到更浅景深画面?不是有Pro35电影镜头转接器嘛!

就在各大摄像机、摄影机厂商包括行业组织为影视制作行业制订标准且万事俱备,“3×2/3”架构准备继续大展宏图的时候,NAB2@06,一家名不见经传的RedDigitalCinemo公司,居然声称将推出的采用超35mm尺寸单片CMOS感光器件、分辨率为4k、直接使用PL电影镜头(甚至相机镜头)、无压缩记录、价格只需17500美元的RedOne全画幅数字摄影机!这一款近乎传说中的“红一”(RedOne直译)在那一年的NAB似乎成为许多人的笑谈,在主流数字电影摄影机厂商心目中,即使17500美元乘以10,都可能无法批量生产出与计划中的“红”功能相同的产品。

两年后的NAB,2008年4月,“红一”宣布了发货时间表。虽然搭建一套能干活的系统(不含镜头)要超过4万美元,但是相对于25万美元的索尼超35mm全画幅数字摄影机F35,或者相对于10万美元以上的F9ee/27F+Pro35数字电影拍摄系统,依然令无数电影和广告制作人欢呼雀跃。此时坊间传说索尼和DCmavision联合封杀“红一”:凡是索尼哥伦比亚出品的电影,一律不许采用“红一”;Ponoqsion也不向使用“红一”的电影摄制组出租电影镜头――无论此传说是否为真,“红一”的问世,都的的确确动了很多厂商的奶酪。

“红一”上市不到两年,但是已经参与若干部好莱坞大片的拍摄,在中低成本电影、电视电影、广告、MV领域的应用更是俯仰皆是。这款诞生于21世纪第个十年的“红一”,得动态影像采集设备IT化之先,大量使用T及DC通用部件和技术,采用lT模块化生产,而用户亦可采用模块化方式采购部件,自己动手DIY一台功能强劲的大画幅数字电影摄影机!在索尼、Panosonic等传统摄像机厂商技术积累最深厚、最为得意的DSP(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核心技术方面,“红一”聪明地采用了“软件化”的做法,来自CMOS的原始数据并不经过太复杂的处理就直接压缩编码为动态RAW格式文件,存储在高速CF卡或硬盘上-――在后期非编和调色软件中,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色彩和影调。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把“红”堪称是一台安装了大尺寸感光器件和电影镜头的特殊外形的计算机系统,这台计算机控制CMaS器件、数据压缩编码和存储器协同工作,并提供了一个GUI界面,以方便摄影师用来控制构图、焦点、白平衡和曝光。无论是感光器件、DSP还是视音频数据存储任何个环节上,“红”都与传统“3×2/3”架构不同:传统广播级3片2/3英寸CCD摄像机的设计目标是台昂贵的、结实的、开箱即可使用的封闭系统,而“红一”却像在JT卖场购买一堆计算机配件,不同的用户可以DIY成不同的外形,并且它要求摄影师甚至导演都是后期制作的高手,否则你使用“红”拍摄的效果可能还不如一台人民币三万元的HDV高清摄像机。

就在2888年岁末。同样采用红色为V1系统主色调的佳能公司推出了具备1920×1080像素全高清摄像功能的35mm胶片全画幅单反相机5DMarkill配合佳能焦段丰富的多枚L级别红圈镜头,可以轻易获得非常类似胶片电影风格的色彩柔和自然、肤色纯正、浅景深画面,同时极高的灵敏度使得在之前摄像机无法获得完美图像的低照度环境,亦可大展身手。5DMarKll不到两万元人民币的机身价格,使得由于资金门槛无缘使用“红一”的广大用户以极低的成本体验到高品质电影拍摄的乐趣。NAB2889。佳能把配合RedRock电影摄影套件的5DMarkll带到了广播影视设备全球最大的展会上,再次以价格和性能挑战“3×2/3”架构广播级摄像机。

和编辑部的同事讨论如何做NAB2010报道,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不是

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比如近几年,虽然大家―直在讨论3D立体电视节目制作,但是在NAB2009和BIRTV2009上依然不温不火。一部《阿凡达》的热映,突然引爆了这个市场,不管是为家庭用户提供立体电视机、BD立体影碟机的家电厂商,还是为立体电影、立体电视提供节目制作设备的广电厂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纷纷推出多款立体产品,其速度之快令人惊讶,3月份国内的CCBN展会上,立体也渐热,但依然是和节目制作传输高清化、三网互联等并列的主题;不到一个月后开幕的NAB,立体节目制作成了最耀眼的明星,甚至遮掩了上一年度热议的高清108050/60pEFP现场节目制作和由RedOne引爆的大画幅动态影像拍摄制作两大热点。

笔者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技术升级催生节目制作流程中的新工种。比如在BNG节目制作中,摄像师要负责构图、聚焦、白平衡、曝光等,但是在EFP现场节目制作中,由于需要多台摄像机的白平衡和曝光值保持一致,所以就将这个功能后移到CCV上,由专门的视频工程师对多个讯道进行统一调整。在3D立体EFP节目的拍摄中,摄像师同样很难兼顾调整两台摄像机的色调、光轴等影响到立体呈现效果的微小偏差,因此索尼设计了专门解决此问题的“3D魔箱”MPE-200多画面处理系统,由专门的3D立体效果控制视频工程师负责操作此魔箱,获得立体现场转播的最佳效果。6月份的世界杯,大家可以到各地的立体影院感受索尼“3n魔箱”的威九当年P2闪存高清摄录机的出现,以及RedOne数字电影摄影机的问世,也催生了数字电影制作流程中的一个新工种:数据管理工程师,专门负责现场闪存卡管理、数据拷贝和多种方式备份以及与后期制作环节的协调等。

技术升级催生新工种,并非就意味着提高了制作成本,因为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已经大大降低了项目投资成本(RedOne电影流程),或者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升值空间(索尼世界杯立体转播)。技术升级为用户节省投资的另一种方式是对制作环节的调整。比如RedOne采用原始RAw格式存储,将白平衡、影调控制、色彩控制、降噪等之前要在数字摄影机DSP模块实现的功能后移到制作机房中。由于前期拍摄“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论是导演还是制片人肯定更喜欢这种节省前期拍摄时间的方式,同时也降低了RedOne摄影机的开发成本。

在一个完全由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的体制下,我们会不时惊喜地发现这种技术和工艺流程上的创新。但是目前国内节目制作领域,特别是电视广播还未全面市场化,所以在欧美日本如火如荼的立体节目制作,在国内火起来的进度不会特别快。就像高清化改造,目前美国市场上已经聚焦在中小城l市电视频道的高莉艺改造,如何闸低成本制作本地ENG新闻,如何搭建低成本高清转播车,索尼、Panasonic、Jvc都基于小于2/3英寸成像器件无带化摄像机提出了高性价比解决方案;而国内呢?索尼刚刚在CCBN上了一款高性价比HDCAM磁带摄录机,据说目前国内大多数电视台更信任磁带制作流程。呜呼衷哉。

>2/3英寸架构大规模应用“终成正果”

NAB2010,索尼、Ponasonic、Red、Arri、Aalon(阿通)等传统摄像机、摄影机厂商顺应用户对高性价比大画幅、单片式动态影像采集设备的需求,使>2/3英寸感光器件架构得以大规模应用。

索尼将之前上市的3片2/3英寸CCD数字电影摄录一体机SRW9909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将3R2/3英寸CCD升级为超35ram单片式CCD成像器件,并增加了PL电影镜头座,推出高端动态影像采集系统――CineAlla数字摄影机新产品SRW9000PL。当使用选购的HKSR-96@3RGB4:4:4处理器板后,SRW-9000PL即可提供全带宽数字4:4:4高分辨率RGB记录和输出能力,并提供S-LOG伽玛,也就是“数字底片”功能,用户可以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使用与电影式工作流程一样的方法加工采集到的画面。索尼的Marchitelli介绍说:“在电影和主流电视剧制作领域,使用35mm成像器件进行拍摄的需求日益增长,而F35数字摄影机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新型号的超35mm单片式CCD成像器件和PL镜头座与F35摄像机是一样的,它将9888型号HDCAMSR记录的便携性能与F35的高端光学性能相结合,使得数字制作变得强大无比。”

当然,更重要的是价格。据悉升级后的新机型SRW-9890PL价格只有F35(25万美元)的半,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索尼顶级数字电影摄影机的应用门槛。目前F35在全球市场上,日租金高达5590美元,相信SRW-9888PL的上市将会把日租金带入人民币万元以内。

更令人激动的是索尼即将推出的便携手持式35mm单片成像器件数字电影摄影机。此次展示的原形机并没有公布成像器件采用的是CCD还是CMOS,只能确定是35mm电影胶片的全画幅尺寸。该机编码格式将采用直接移植于索尼顶级数字电影机F35的HDCAMSR记录格式的简版SR-Lite,同样是RGB4:4:4采样方式,但压缩比更高,其码率为229Mbps,是888MbpsHDCAMSR的1/4。这款手持式35mm数字电影摄影机目前并未公布型号,价格预期不到5万美元,直指“红一”,甚至有“小道消息”传说该机价格应该在人民币20万元以内,这种说法目前的确无法判断真伪。

索尼面对用户对全画幅35mm成像器件的需求,重新部署了数字电影摄影机的路线图。F35无疑是顶级产品的巅峰产品,SRW-9000PL将是主力产品(索尼称之为Workhorse),而这款未命名的新机型将代替之前入门级CineAlta机型PMW-EX1R的地位,成为新一代不折不扣的入门级数字电影摄影机,抗衡“红”级别产品的竞争。索尼在本次展会上还公布了用于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新一代闪存型高速存储记录系统,相信按照之前HDCAMSR磁带录像单元的重量和价格,都无法满足入门手持电影摄影机的高性价比要求,这款新机器必定会采用闪存新存储介质。

而根据稍前得到的消息,索尼已计划开发4K分辨率的数字电影摄影机,能够肯定的一点是,新的4K成像器件将与F35类似,将采用单片RGB全像素方式,而不是“红”的拜尔“假色彩”方式。另外,索尼也正在关注如何改进更加高效的3D数字电影制作流程。

NAB2010,“红一”的主人RedDigitaClnemo公司在展场外举办RedDog(4月14日)。会场上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5K数字摄影机EPIC和新款的Red附件。

EPIC据称可达到13.5挡光圈的动态范围,在5K分辨率时(2.37:1,5129X2160),可拍摄拍摄129FPS,采用模块化机身设计,并且同时能够拍摄数码照片(DSMC,静态动态

一体机)。目前EPIC已经正式开始订货。

在Red的产品路线图中,还有一款采用单式2/3英寸CMOS成像器件、分辨率为3K的入门机型Scarlet,如Red其他产品一样,这款Scarlet的订货时间一拖再拖。2010年,当众多厂商推出多款超35mm成像器件摄影机时,Scarlet的命运实在令人担忧。

传统胶片电影摄影机厂商ARR在本届展会上推出了新款高性价比数字摄影机的ALEXA原型机。该机可直接使用PL电影镜头,采用单片式超35mm成像器件,宽容度同样达到13.5挡光圈,直接将影像编码为苹果ProRes444或ProRes422HQ并记录在SxS卡上,然后使用苹果FC直接编辑。用户也可以选择记录为更高质量的2kARRlRAW格式。据悉,ALEXA%括三种配置的机型,价格5万到13万欧元。

另外一家之前主要生产16mm胶片电影摄影机的厂商Aaton在本届展会上也推出了造型古怪的新款高性价比数字摄影机,型号为Penelope-。该机使用的是Dalsa公司的一块分辨率超过4K的CCD,宽容度达到13挡光圈,在ISO3200时依然可以得到非常低噪波的影像。记录方式也分两种,一种是在固态2.5寸硬盘阵列上记录不压缩raw(4K+规格,DPX封装,码流880Mbps),另一种是在SDHC存储卡上记录压缩的AviddDNxHD格式(1920X1080,36Mbos或更高可选)。

Panasonic也推出一款采用微4/3规格大尺寸成像器件的AVCCAM新机AG-AF100虽然这不是一款超35mm规格成像器件,但是其面积大致相当于2/3英寸成像器件的四倍。AG-AF100采用手提电影摄影机造型和可换光学镜头设计,存储格式为AVCHD108024D/50i/60i、72050/60p等,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XLR和HDSDl接口。

与本刊上期报道中提供的单调的三维设计图相比(图4),装备了各种操作按钮的样机专业感十足(图1/3)。在该机展示区,Panasonic还同时展出了佳能EF接口镜头及电影镜头,相信该机将提供镜头转接环实现对更高品质镜头的支持。

作为美国知名的数码影像类杂志《DV》杂志的官方博客从2001年4月11日开始一直到展会结束,及时的通过博客对NAB的最新资讯进行跟踪报道,虽然我们不能亲临NAB现场,但是通过了解美国同行的关注点,也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一届NAB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其官方网站约30篇NAB相关博文进行了解读,其博客关注的内容是重点厂商展出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各个编辑感兴趣的产品。

这30篇博客的主要内容如下,索尼PMW-320)(DCAM、Tetestream的产品、3D摄像机、微4/3系统摄像机、一种语音搜索技术在编辑软件中的应用、可用于FinalCutPro和AfterEffects的插件、P&n&sQnioAG-3DAI3D摄像机、Panasonic和索尼推出的新产品、Autodesk推出的新产品、Avid推出的产品及对它的重要意义、后期制作新的技术、BlackaagicDesign推出的视频编辑卡和转换器、~ditStmre与Lightworks的对抗、Cinedeck推出屏幕记录器、LED灯光设备、2010黑钻石奖得主、AdobeCS5、Assimnatescratch数字中间片解决方案、Redteok跟焦系统等。

综合以上博客内容,我们基本可以看出,美国《DV》杂志同行关注的也都是前期解决设备和后期解决方案,应该说这一届的NAB还是有不少新东西的,我们也将关注这些新产品在国内的,并择机推出相关测讯

日系摄像机厂商采用成像面积小于2/3英寸的3片式架构生产高性价比广播电视专业摄录机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大规模应用应该从DV数字磁带格式诞生之后。从1995年之后,索尼、PanoasonicJVC都推出过3片1尼英寸CCD的广播级肩扛型DV/DVCAM格式摄录体机,以及3片1/3英寸CCD手持型DWVCAM格式摄录一体机。另外,索尼和PqrsorlJc还曾推出过3片1/4英寸CCD的轻便机型。这习惯一直保持到进入高清时代之后的今天,不过成像器件类型基本上都由CCD变成7CMOS。

索尼XDCAMEX家族目前已经将摄录机更新为四款(上图)。其中采用3片1/2英寸(MOS的EX1R和EX3都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便携顶级机型,而3片2/3英寸CMOS的PMW-35@全尺寸肩扛型高清摄录一体机是去年推出的,该机型并未在国内正式销售。在本届NAB展会上,索尼推出了3片1/2英寸CMOS的全尺寸肩扛型版本PMW-320。该机型同EXlR一样,除了支持高清记录格式外,还支持DVCAM标清记录格式,但PMW-320是否会在国内推出,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是PanasonIc、JVC以及佳能这三家日系厂商似乎都没有推出3片1/2英寸感光器件高清机型的打算。PANQSonic将去年上市的3片1/3英寸MOS机型AGHPX303升级为AGHPX370(美国型号),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新开发的全高清ULTMOS成像器件和20b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如左图所示,根据Panasonic提供的测试结果,新研制的ULT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图像质量已达到1/2英寸成像器件的水平。

无独有偶,佳能同样在其新推出的3片1/3英寸CMOS机型XF300和XF305的官方宣传中,也提出来了“达到1/2英寸成像器件”的观点。看来,AGHP(370、XL300和XF3@5都把索尼的1/2英寸×DCAMEX作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JvC继续走3片1/3英寸CCD之路。最新推出的是ENG/EFP两用的GYHM79@。

我们再关注一下采用AVCHD压缩编码格式的新机型。下图是Panasorllf:的轻便肩扛新机型AGHMC83,该机采用3片1/4英寸MOS,同时具备DV标清记录能力。

下图包括三款索尼推出的采用AVCHD压缩格式的机型,其中年初的NXCAM系列3片1/3英寸CMOS机型HXRNX5国内尚未销售。NAB上新的是一款采用单片1/288英寸ExmorRCMOS轻便手持机HXRMC5。最高记录码流为24Mbps。

前文已经提到,突然大热的30立体影视节目制作将摄像机厂商开发的重心吸引到这一领域。近在眼前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3D立体转播更是打乱了这些厂商的开发计划,匆

匆对之前正在研发的用于108050/60p系统的3Gbps技术进行改造,推出能够实时、同时处理两路1.5Gbps信号的3D立体双路视频处理解决方案。

在NAB2010上,索尼、Ponesonic、草谷都了完整的3D立体节目制作端到端解决方案,JVC则推出了3D立体视频合成器、监视器,BlockmagicDesign、宽泰等后期软硬件厂商推出了多款3D立体节目后期编辑和校色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周边附件厂商则推出了众多的立体拍摄架等。

无疑,正在备战南非世界杯25场比赛3D立体转播的索尼拥有最完整、最豪华的立体解决方案阵容。包括专门研发的易于实现“6cm瞳距”并列架设的HDC-P1演播室摄像机(图2)、实时调整左右眼信号实现最佳立体效果的“3D魔箱”MPE-200(图5)、MVS-88eox立体切换台(图4)以及立体监视器等。除此之外,索尼还展示了多种立体拍摄支架,可以将其多个系列的摄录一体机组装为立体节目拍摄系统。

与索尼的“豪华”相比,Ponosonic的立体解决方案可谓简约之极:轻便型AG-3DAl双镜头单体立体摄录一体机、可以处理两个立体讯道信号切换并提供多种立体信号输出的切换台AG-HMX1003D(四路SD{输入),以及BT-3DL2550液晶3D监视器。AG-3DAl集成了汇聚点调整、左右图像自动补偿功能,大大降低了3D立体拍摄的投资和技术门槛,对于国内注定将“慢热”的电视台立体节目播出现状,Ponasonic的高性价比方案更适合国内行业、商业应用。

当我们盘点了NAB2010各大厂商推出的动态影像拍摄设备之后,请大家和我们再次思考:为什么本次展会上推出的3片2/3英寸成像器件架构摄像机的数量这么少?原因大致有四:一是突然热起来的3D立体拍摄、现场转播,主流厂商将开发重点转移到这个新领域中来;

立体影像范文

1现状分析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非影像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充分体现了影像医学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超声诊断学作为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整个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而教学内容又比较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粉笔、黑板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把大量现成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抽象且难以理解。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出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可能较好,能够“背住”重要的知识点,但缺乏形象思维能力,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更谈不上运用超声医学知识

来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2]。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超声影像教学有了飞跃,大多数教师都采取了教科书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图片、视频,使其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讲授内容多是以解剖为基础,病理为依据,超声表现为重点,辅以超声图片或动态图像来加深学生理解,学生建立的仅是从因到果的单向思维过程。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来判断其病情、病因以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改变,即需要从果到因的逆向思维。因此,要求教师探讨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建立起这种临床思维

2纵贯式立体化超声影像教学模式的构建

立体化创造性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适当运用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思路,灵活运用所学各科基础及临床医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3]

纵贯式立体化的超声影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所谓纵贯式,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立体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针对某一疾病或病理表现给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知识模型。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给学生留出将要讨论和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尽量模拟真实病例的超声诊断过程,给出患者主诉,查体结果,相关化验结果以及超声表现,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主要对各组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病因、病理、病理生理方面去推论,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帮助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归纳总结的水平,为良好临床思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实施

3.1深入了解教学对象

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才能因材施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学生已经完成了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同时在进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科目的学习,超声诊断学是这两种学科的良好的衔接,起到了桥梁作用。此时的以病例为中心的纵贯式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2落实备课环节

备课,包括选取病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授课教师平时要细心收集临床病例资料,以教学大纲为中心,选择典型病例,将病例资料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影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借助于交互式的课程设计与组织,多种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生动形象地展示所讲授的知识,建立丰富的教学情境,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其运用必须恰当合理,应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图片清晰,动画生动,起到多层次、多角度地模拟动态过程,很好地体现超声检查的实时特点的作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4]

3.3引导学生融会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超声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上,研究活体组织器官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状态的学科。而发现异常的前提是必须熟悉正常,在正确把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头脑内完成由立体活体组织到平面图像、由大体解剖到影像解剖的认识。正常的影像解剖是识别病理性改变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以及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较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各器官解剖及生理特征的基础上,熟知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打下良好基础。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正确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了特有的知识再发现的环境,推动学生作为学习者主体参与知识建构活动3.4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授课过程中注重各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让学生明确超声影像诊断不单纯是“看图”,更需要综合分析,即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来综合分析;讲解“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提高学生的立体临床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布置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5]。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每一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图片上提出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发表诊断意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综合分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5鼓励学生涉猎本学科的新知识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6]。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获取新的知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获取新知识过程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新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方法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新知识量的关心,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为他们日后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自如地运用超声诊断手段,并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 下一篇:法律专业行业分析范例(3篇)
    上一篇:淘宝美工年度工作总结(收集5篇)
    相关文章
    1. 财务报表间的关系范例(3篇)

      财务报表间的关系范文【关键词】财务报表;列报;变革;逻辑一、引言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批评中逐渐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主的西..

      daniel 0 2025-08-17 14:58:01

    2. 文明施工宣传方式范例(3篇)

      文明施工宣传方式范文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组织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在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于5月13..

      daniel 0 2025-08-17 14:57:22

    3. 文体之星事迹材料范例(3篇)

      文体之星事迹材料范文一、评选活动的组织领导(一)本次评选活动、组织安排、联络协调、评选表彰等各项日常工作均有银协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二)各会员单位负责本行服务明星评..

      daniel 0 2025-08-17 14:56:40

    4. 新学年学校督导工作计划范例(3篇)

      新学年学校督导工作计划范文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督导队伍素质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要求督学既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又..

      daniel 0 2025-08-17 14:56:04

    5. 乡村文化的特征范例(3篇)

      乡村文化的特征范文关键词:乡村景观自然色彩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Abstract: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ruralcolorasacountry,isafieldtostudytheruralplanning..

      daniel 0 2025-08-17 14:55:39

    6. 关于数学思维的训练范例(3篇)

      关于数学思维的训练范文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08-01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长..

      daniel 0 2025-08-17 14:54:35

    7.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范例(3篇)

      高校节水型高校实施方案范文关键词:财经类;转型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院校一、引言吉林工商学院位于长春市,是吉林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财税高等专..

      daniel 0 2025-08-17 14:53:42

    8. 文体有哪些范例(3篇)

      文体有哪些范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全生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在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开展思考研究安全生产若干重要..

      daniel 0 2025-08-17 14:51:05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18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