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专业范例(3篇)

daniel 0 2023-12-31

森林保护专业范文

关键词:森林公安职业教育作用

1948年东北解放之初,为了维护林区治安,保卫林业生产建设,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森林公安机关应运而生。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在《关于建立森林公安机关的决定》中,对设在松花江、伊春、吉林等地的6个森林公安处实行林业、公安双重领导的体制和主要工作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现在,森林公安是国家林业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兼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专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在我国东北、西南主要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还肩负有消防、户籍管理、国家安全、缉毒等职能。因此,森林公安在林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森林公安职业教育责任重大。

1.森林公安奋力拼搏,促成了林业“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早日到来。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和卓越贡献。自1999年以来,针对一些地区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较为猖獗的情况,森林公安相继组织开展了“可可西里一号行动”、“南方二号行动”、“保护森林资源三号行动”、“天保行动”、“猎鹰行动”、“破案攻坚战”、“候鸟行动”、“春雷行动”、“绿剑行动”、“候鸟二号行动”、“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集中查处了3万多起危害生态安全的重特大案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树立了中国政府保护生态的良好形象。在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森林公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来,全国森林公安机关认真贯彻“严管林”方针,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90多万起,依法打击违法人员120多万人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多亿元,有39名森林公安民警英勇牺牲,137名民警光荣负伤,3092个集体、13242人次受到表彰。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中国森林资源报告》,我国第一次(1973―1976年)、第二次(1977―1981年)、第三次(1984―1988年)、第四次(1989―1993年)、第五次(1994―1998年)、第六次(1999―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的森林面积(万公顷)分别为12186.00、11527.74、12465.28、13370.35、15894.09、17490.92,森林覆盖率(%)分别为12.7、12.0、12.98、13.92、16.55、18.21,包括活立木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在内的主要指标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良好趋势。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有力地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保障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业改革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早日到来。

2.国家正在理顺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森林公安存在企业、事业、政法等多种编制,经费来源更是五花八门,暴露了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严重缺陷。森林公安和林业检法机关编制不统一,经费渠道多样且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队伍稳定和职能作用的发挥。近年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林业和公安工作的重要部署,理顺森林公安管理体制,国家和国家林业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0〕39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文件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森林公安队伍,是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依法治林和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林安发〔2003〕234号)、《森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省级统一招录暂行办法》(办安字〔2004〕53号),则进一步规范了森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森林公安及林业检法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2005〕42号)将森林公安机关编制统一纳入政法专项编制序列,将森林公安机关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本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在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逐步完成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为充分发挥森林公安及其职业教育作用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必将改善森林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森林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战斗力,最终实现林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森林公安职业教育是改善森林公安队伍结构和巩固生态保护成果的重要手段。

国家昌盛,教育先行。要担负起再造秀美山川,建设优美人居环境的历史重任,巩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成果是关键。为此,森林公安责无旁贷。大力发展森林公安职业教育正是加强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森林公安工作的水平和森林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森林公安队伍,更好地为生态建设和林业跨越式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

根据2005年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资料,截至2004年底,全国除上海市外,30个省(区、市)共建立森林公安机构6769个,其中各类森林公安派出所4767个,占机构总数的70.42%。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有编制69996人,实有警力56483人。在实有警力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21人,占总警力的0.21%;具有本科学历人员6682人,占总警力的11.83%;具有大专学历人员24738人,占总警力的43.80%;中专学历13235人,占总警力的23.43%;高中学历9102人,占总警力的16.1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605人,占总警力的4.61%。上述森林公安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与《公安教育发展“十五”规划》在改善公安队伍文化素质结构上确立的目标(到2005年,公安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的民警达到0.5%,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民警达到15%,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民警达到6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的编制中,有13513名警力需要逐步充实。林区森林公安民警人均看护森林面积明显偏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急需补充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警力。而通过优质的森林公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各专业人才,则是不断满足上述需求的持久源泉。

2004年森林公安队伍基本情况及分析报告表明:与往年相比,机构设置逐步规范,民警警力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发展的趋势,编制经费在部分省区有所突破,队伍素质逐步增强;但是,机构设置需进一步规范,队伍正规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队伍管理力量薄弱,文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年轻化程度有待提高。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需要依靠加强森林公安职业教育来巩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任务更有赖于高水平的森林公安职业教育来解决和完成。

森林保护专业范文

一、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背景

(一)必要性: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生态旅游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高低,从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角度来说,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是及其必要的,是带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盈利性:随着森林公园游的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给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也日益增加。各林业部门不断统一思想认识,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加速发展全国森林旅游,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稳步增长。

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影响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对森林公园的了解及其总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充分挖掘并发挥森林公园资源的价值

长期以来,旅游资源开发者及旅游经营者起先仅重视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后来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又开始注重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却忽视了森林公园自身具备的可供人们游览、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研究等活动的价值。这样浪费了森林公园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森林公园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可能性。

(二)保护与开发难以兼顾

开发的同时必然会给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带来破坏。森林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消遣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对森林公园的旅游需求更加迫切。许多投资商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旅游法律法规,没有按规划布局,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只热衷于一些回报率高的项目。对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不加节制的开发给这些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三)建设与管理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直以来,在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方面都存在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未能纳入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不能得到国家和地方的专项投入,缺乏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有力扶植和引导。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森林公园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公园中,至今仍有许多因缺少建设资金而未能启动。在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其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或便而不畅等问题,资金的短缺还影响着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

(四)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匮乏。

近些年来,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管理型及对相关旅游知识有相当程度了解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其致命的软肋。由于旅游业相关的工作都具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工作起来十分辛苦,许多旅游相关专业的人都不愿从事这些让人又累有苦的工作,或者在工作了很短的时间之后又去选择其他相对来说较为舒适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专业人才的流失。没有一个专业的领导队伍,很难促进森林公园的整体发展,更不能曾强其综合竞争力。

(五)法制建设滞后

我国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自然景观是国家珍贵的自然保护遗产,应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力度,应该用法律的手段限制对这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破坏。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的行为,高举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武器。

(六)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

一些森林公园只注重靠森林景观来招徕游客,旅游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缺乏品牌意识,对森林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和森林旅游的内涵特点认识不到位,在规划和发展中标准不高,技术水平较差,不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缺少游客参与性设施,缺乏主题精品。

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对策

鉴于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该用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难题。具体的问题对策如下:

(一)应对没有充分挖掘并发挥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的问题

首先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资源开发,还要遵循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包括重点原则、可行原则、生态原则、市场原则、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殖性原则等。尽量使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价值得到全面的发挥。

(二)解决保护与开发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1.做好旅游资源的规划管理

在对旅游景区及资源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断完善对景区的规划,在开发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保护。

2.加强立法

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加强限制和监督,同时对景区资源的开发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以保护资源少收破坏。

3.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上

首先应加强融资方式多元化,“广辟筹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国家投资、社会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筹集办法,解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资金不足这一“瓶颈”问题。其次加强投资的多元化,政府应该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对于森林公园开发不能单靠政府投资,应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入。广集资金,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的社会化进程。

4.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上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入手解决。从政府方面来说,加强人才规划和信息引导,根据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建立规范化、经常化的旅游人才信息预测和机制,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实现更好的对接。从企业方面来说,要改变森林公园人才缺乏的现状,实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吸引旅游人才,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5.在法制建设滞后这一问题上

应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机制,国家需出台相应的保护条例及其配套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制体系,以此来保护林区的自然资源及自然景观。在森林公园的规划管理中,必须参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破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条例》、《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相关条例,做到有法必依。

6.解决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的问题

森林保护专业范文篇3

一、森林防火责任人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森林防火工作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领导为森林防火工作主要责任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辖区内国营林场(以下简称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主要负责人为森林防火工作直接责任人。

二、森林防火工作主要职责

(一)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省、市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制定和落实森林防火各项措施。

(二)各县(市、区)要设立森林防火机构,并在本单位编制内配备3至5人以上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镇一级政府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森林防火日常工作。

(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四)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

(五)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资金及时到位并专款专用。

(六)制定野外用火管理制度,并按森林面积每3000亩至5000亩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护林员,具体负责野外火源巡查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七)建立森林防火信息监测系统,掌握火情动态,制定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应及时赶赴火灾现场,了解火情,靠前组织指挥森林火灾的扑救,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集中优势兵力,将森林火灾扑灭。

(八)建立森林防火物资贮备库,购置充足的扑救森林火灾物资;各县(市、区)应建立专业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各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应成立专业或半专业扑火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和扑火技能训练,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扑救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三、森林火灾责任追究

(一)各县(市、区)政府、市级以上国营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辖区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政府或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限期整改。

1、全年森林火灾发生率超过5次/10万公顷或受害率超过0.5‰的;

2、一次发生森林火灾森林受害面积超过30公顷的;

3、发生森林火灾后,分管领导没有特殊原因不到森林火灾现场指挥或者指挥不力的;

4、森林防火资金没有及时到位,森林防火宣传不力,森林火灾预防和安全扑火措施不落实,造成森林资源较大损失的。

(二)县属国营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给予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限期整改。

1、一次发生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超过10公顷的;

2、乡镇(街道办事处)内发生3次以上森林火灾的;

3、森林防火宣传不力,巡山护林人员不落实,森林防火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预防和安全扑救森林火灾措施不落实,森林防火制度不健全,造成森林资源较大损失的。

(三)各县(市、区)政府、市级以上国营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辖区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由监察部门给予其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辖区内发生一次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超过100公顷或24小时尚未扑灭森林火灾的;

2、辖区内因森林火灾造成部级或省级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木以及重要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的;

3、辖区内发生森林火灾,接到森林火灾报告或通知后,无特殊原因,在1小时内未履行职责或因指挥调度扑救森林火灾迟缓,造成一次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00公顷以上的;

4、扑救森林火灾时,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2人以上重伤事故的。

(四)县属国营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县(市、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政府审定同意,由监察部门给予其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对国家、省、市、县的森林防火工作部署贯彻不力,措施不到位,发生森林火灾时,不及时组织扑救的;

2、辖区内有森林火灾隐患,经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出但不组织整改消除的;

3、接到森林火灾报告或通知后,无特殊原因,在1小时内不到达火灾现场组织扑救或因行动迟缓而造成火灾蔓延的;

4、发生森林火灾后,因组织扑救不力而蔓延到毗邻县(市、区)级森林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起火单位不继续扑救,擅自撤离扑火人员,不服从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的;

5、森林火灾尚未扑灭或明火扑灭后尚未达到安全程度,不组织人员清理火场,擅自撤离扑火人员,造成复烧而带来损失的;

6、辖区内发生一次森林火灾受害面积超过30公顷或连续24小时尚未扑灭森林火灾的;

7、辖区内森林防火宣传不力,野外用火控制不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不健全,全年累计森林火灾发生率超过5次/10万公顷的或受害率超过0.5‰的;

8、森林防火重点期内,24小时森林防火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不正常的,辖区内发生森林火灾,不按规定上报或瞒报、虚报火情的。

(五)各级森林公安机关接到森林火灾报告或通知后,没有及时赶赴现场,查清事实,造成森林火灾案件积案、遗案多或对人为火灾打击不力的,根据有关规定和参照本制度,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六)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不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参照本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四、森林火灾责任调查

森林火灾发生后,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责任调查,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责任调查、处理,按照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实施。

  • 下一篇:爱国作文(精选8篇)
    上一篇:森林资源保护条例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森林资源保护条例范例(12篇)

      森林资源保护条例范文篇1一、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背景(一)必要性: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生态旅游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高低,从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角..

      daniel 0 2023-12-31 16:08:12

    2.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例(3篇

      淡水水产养殖池塘养殖技术范文关键词:山区;淡水养鱼;养鱼技术及环境;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964.7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四十种,然而山区淡水养鱼给我国鱼产经..

      daniel 0 2023-12-31 15:36:12

    3. 地理专业毕业论文范例(3篇)

      地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践模式1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

      daniel 0 2023-12-31 15:04:12

    4. 短视频营销论文范例(3篇)

      短视频营销论文范文是否会使用工具,是营销控们区别于营销界“忽悠大师”和“内容民工”的标志。称手的工具可以让我们可以“站在风口”,做一只笑傲互联网江湖的“猪”,也让我..

      daniel 0 2023-12-31 14:32:12

    5. 建筑与施工论文范例(3篇)

      建筑与施工论文范文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表明了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高的,以什么起点来进行学术研究的,没有一定的文献阅读参考,怎么能反映对这个学术领域研究的动态。下面是学术..

      daniel 0 2023-12-31 14:00:12

    6. 建筑一体化设计范例(3篇)

      建筑一体化设计范文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概念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各行各业分工的深化,设计师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也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daniel 0 2023-12-31 13:28:12

    7. 短视频的特色范例(12篇)

      短视频的特色范文红包拜年、微信视频、直播以及短视频拜年,越来越多的科技融入到春节里,为春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也将那些远距离的亲情拉得更近。短视频拜年的改革据2015(羊年)..

      daniel 0 2023-12-31 12:56:12

    8. 创意产业的特征范例(12篇)

      创意产业的特征范文关键词: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对策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75-02一、中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中国民营企业的..

      daniel 0 2023-12-31 1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