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例(3篇)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35—0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AME)可以导致小肠广泛缺血坏死,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本病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易与其它急腹症混淆,常常延误诊治。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逐渐积累该病诊治经验,但死亡率仍高达36%~89%[1-4]。现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8年收治的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7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52~79岁,平均66.7±9.45岁。17例均有房颤、心功能不全,其中风湿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6例。其它伴发病史有高血压12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脑梗2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17例均以突发剧烈腹痛起病,伴有呕吐12例,便血8例,腹膜刺激征阳性9例,血性腹水6例。其中10例腹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列为A组,7例腹膜刺激征阴性患者列为B组。A组患者行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CTA重建检查确诊,B组患者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确诊。
1.2治疗方法
1.2.1术后处理方法
病人全麻下行动脉切开取栓,术后转入外科监护室。予依诺肝素0.75mg/kgihq12h抗凝。进食后予华法令抗凝,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调整华法令剂量使INR范围在2.0~3.0。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胃肠道功能恢复。有血压低或休克表现者予升压药物即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心功能不全者予地高辛。肾功能不全及脓毒血症者接受血液滤过治疗。
1.2.2统计分析
本实验使用SPSS13.0forWindows(SPSSInc.,1989-2004)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p
2结果
3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血栓堵塞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肠坏死及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病理改变。此病较少,病死率却极高,多数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减,短肠综合症,感染性休克等原因。本文17例患者,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58.8%。A组死亡8例,死亡率80.0%,B组死亡2例,死亡率28.6%(P
3.1术后护理
17例术后均转入外科监护室。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A组10~35d,平均19.6±7.9d,B组2~25d,平均8.3±8.6d。A组外科监护室住院时间比B组长(p
3.1.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两组病人多巴胺、去甲肾上素应用时间,A组3-26天,平均.8±7.2d15,B组0~18d,平均5.3±7.1d(p
术后常规连续监护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因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心脏,也可来源与主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且17例病人术前都有房颤,故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有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颤动波。观察患者有无心前区不适,心慌心悸、气促等心功能不全症状,发现异常要立刻通知医生。术后A组2例、B组1例因急性心梗、心衰死亡。
3.1.2抗凝药物的护理术中及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病人易发生出血倾向及下肢栓塞的可能。应注意伤口敷料、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华法令剂量,使之保持在2.0-3.0。同时应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是否正常,防止下肢栓塞[5],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给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1.3应用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A组4~26d,平均15.9±6.6d,B组0~20d,平均6.3±8.0d。A组机械通气时间比B组长(p
总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急,诊治有一定困难,病死率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做好术后护理是该病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观察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发现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护士应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熟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的护理干预等是提高肠系膜上动脉综合证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澍,梁斌,粟光明等.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普外临床,1977,12:95~98.
[2]栾景源,董国祥.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治经验.腹部外科,2001,14:77~79.
[3]罗成华,肖西平,李荣等.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24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14~416.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46―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岁。经抢救治疗及心理护理后,治愈出院34例,死亡2例。住院天数最长56天,最短28天,平均42天。
1.2方法及结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护理查房时,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其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资料,进行心理分析。大致心理问题包括:恐惧、忧愁、事业型心理等。
2护理措施
2.1首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士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2.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行健康教育。视患者的文化程度、介绍能力及疾病情况,阶梯式进行,并向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得到充分理解与合作。
2.3恐惧心理及其护理
发生急性梗死时往往都有濒死恐惧感,往往不自觉的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病情缓解,多数患者因担心胸痛在夜间再次发作会突然死亡而紧张、恐惧。其护理要点是向患者介绍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并发症,使其了解该病的注意事项,避免诱发因素,解除思想顾虑,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4焦虑心理及其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后对治疗缺乏信心,致使一部分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恢复较慢;且有部分患者因担心是否是会发生并发症,以及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而产生焦虑心理。对此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使其对疾病有客观的认识,然后进行心理治疗。例如通过散步、听音乐、读书来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精神放松,摆脱焦虑状态。也可行身心放松治,向患者讲解平静的心境、乐观自信应对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
2.5忧愁心理及其护理
由于心肌梗死病程较长,不易治愈,易使患者产生忧愁心理,认为活着不能再继续工作,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多做贡献,只会增加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等待自己的只有死亡,因而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治疗失去信心。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以温和积极地言语、友善的态度安慰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恰如其分地病情预告,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6事业型心理及其护理
此类性格的人个性强,有较强的事业心,往往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忘我的工作、学习。因而,这种性格的患者病情易恶化。这类人易产生焦虑、抑郁、安全感差等。通过心理护理,调整他们的情绪,使心情安静、平定,达到心理平衡。
死亡病例护士长总结范文篇3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EWS)在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外科病房发生病情变化、意外转入ICU的88例患者入住ICU前24h内的EWS,以好转出院、放弃治疗或死亡为观察终点,说明早期预警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88例患者中随着EWS评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生存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其中80例患者中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比较,时间越长,其生存率越高,时间越短,其死亡率越高。比较<59岁和≥60岁2个年龄段患者的预后,≥6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59岁组。比较EWS<4.9分和≥5分2个分段患者的预后,EWS≥5分组死亡率明显高于EWS<4.9分组。结论:EWS能识别外科病房的“潜在危重病”患者,越早识别,早期得到医护干预的机会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高。EWS还能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相关性显著。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31
作者单位:214002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陆小敏: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早期预警评分(EWS)是英国医院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的识别“潜在危重病”患者的量化工具。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评分。查阅国内外EWS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在急诊、急救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较多,国外也有文献报道EWS适用于普通病房“潜在危重病”的识别[1]。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将EWS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2]。从普通病房转入ICU的患者,在进入ICU前的24h内常出现生理异常情况,大多表现为呼吸、意识状态、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等的改变[3]。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由外科病房意料外转入ICU患者,在入住ICU前24h内进行EWS,旨在观察EWS对识别外科病房“潜在危重病”,判断危重患者预后,制定早期医疗护理干预计划,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外科住院患者中,剔除大手术前安排好以及术中判断术后必须进入ICU加强监护的患者,筛选出在病房发生病情变化、意外入住ICU的患者共88例,其中男62例,女26例。年龄26~95岁,平均年龄67.7岁。60岁以下35例,60岁以上53例。共涉及4个专科,泌尿外科12例,胸外科23例,普外科42例,骨科11例,其中手术后患者58例,非手术患者30例,非手术患者中22例为急诊入院患者。
1.2方法通过记录患者进入ICU前24h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为口温,腋温和肛温换算成口温)等数据的变化,计算EWS分值,观察终点为患者好转出院、放弃治疗或死亡患者例数。汇总患者进入ICU前24h内不同时间段EWS评分结果,了解患者24h内最高EWS与不同时间段EWS和不同年龄段的EWS,分析EWS对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危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3评价标准转入ICU前24h内EWS最高分为11分,最低分为1分;EWS得分4分为观察的关键点,EWS得分5分为疾病危重程度临界点。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不同EWS评分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表1)
表1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最终好转出院47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41例。EWS1~4分患者的生存率87.50%,死亡率12.50%;EWS5~6分患者的生存率61.90%,死亡率38.1%;EWS≥7分患者的生存率36.8%,死亡率63.2%。可见,随着评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增加,生存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2.2患者EWS≥4分的时间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表2)
表2显示,80例患者中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比较,0~4h患者的生存率26.7%,死亡率73.35%;4~11h患者的生存率50%,死亡率50%;11~24h患者的生存率81.82%,死亡率18.18%。可见,最早发现患者EWS≥4分的时间到进入ICU的时间越长,其生存率越高,时间越短,其死亡率越高。
2.3不同年龄层次与EWS评分、预后的关系(表3)
表3显示,<59岁患者最终好转出院25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10例,生存率71.43%,死亡率28.57%;≥60岁患者最终好转出院22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31例,生存率41.51%,死亡率58.49%。由此可见,≥6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59岁组。比较EWS<5分和EWS≥5分2个分段的预后,<5分患者最终好转出院33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15例,生存率68.75%,死亡率31.25%;EWS≥5分患者最终好转出院14例,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26例,生存率35.00%,死亡率65.00%。由此可见,EWS≥5分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EWS<5分组。
3讨论
3.1EWS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对本组病例EWS评分结果分析显示,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动脉血压、体温等参数在入ICU前均有一项至多项发生了异常改变,而EWS评分越高,患者的病情越危重,预后也越差。有研究表明[3],EWS3~4分常常是患者病情恶化并需要报告医师和提高监护级别的关键点。本组病例中EWS≥4分的患者80例,占本组病例的90.91%,而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其中EWS5~6分患者的死亡率38.10%,EWS≥7分患者的死亡率63.16%。EWS≥4分患者发现越早,患者越早得到相应的医疗护理干预,其生存率也越高。对于EWS≥4分的患者在进入ICU前12~24h发现,其生存率为81.82%;在5~11h发现其生存率为50.0%;在0~4小时发现,其生存率仅为26.67%,这与多篇文献报道相一致[2]。说明早期的医疗护理干预对外科病房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3.2EWS分值越大,死亡风险增加,年龄越大,其相关性更明显[2]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住院患者中≥60岁的老年患者比例越来越高,本组病例平均年龄达67.7岁,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占60.23%,经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老年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35.23%,而<59岁的经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11.36%。可见,EWS与老年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本组病例中,EWS≥5分患者40例,其中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29.55%,<4.9分患者48例,其中抢救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占本组88例病例的17.05%。与国外研究者认为EWS≥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的观点相一致[4]。
3.3EWS已被广泛认可,简便实用EWS采用的参数均为患者床边能随时监测到的数据,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床边病情观察的常规内容,观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数据采集方便快捷,对患者的预后预测评估准确性高,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评分系统[5-6]。目前本院外科病房护士仍沿袭原有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易导致病情观察不准确或判断失误。EWS使护士运用客观的生理参数判断病情,而非临床经验或直觉判断的工作方法,为护士主动、准确地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及危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据。Andrews[7]等报道,EWS能提高护士运用医学术语的信心,通过精确、简洁、明确的交流方式,促进和医师等专业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基于EWS的预警处理流程,既可在患者病情恶化前迅速、早期、合理的给予医疗护理干预,挽救患者生命,又可避免过度治疗、护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人员不足等情况。本文收集的样本数有限,还需在今后进行更广、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mithT,DenHartogD,MoermanT,etal.Accuracyofanexpandedearlywarningscoreforpatientsingeneralandtraumasurgerywards[J].BrJSurg,2012,99(2):192-197.
[2]张敏,周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3):330-331.
[3]冯海丽.早起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9.
[4]彦志文,李淑梅,郑红英,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识别高危患者的临床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5):672-674.
[5]GarceaG,JacksonB,PattendenCJ,etal.Earlywarningscorespredictoutcomeinacutepanceatitis[J].JGastrointestSurg,2006,10(7):1008-1015.
[6]孟新科,杨径,吴华雄,等.MEWS与APACHE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8):1-4.
[7]AndrewsT,WatermanH.Agroundedtheoryofhowtoreportphysiologicaldeteriorationeffectively[J].JAdvNurs,2005,52(5):473-481.
-
死亡医生论文范例(3篇)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关键词】围生儿;死亡原因;死亡率【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45-02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全市20个试点乡..
-
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范例(12篇)
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发展;珍惜资源;生态文明2013年7月16日,2013(第八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广东珠海隆重召开。大会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倡导,中..
-
品牌战略的作用范例(12篇)
品牌战略的作用范文篇1【关键词】多品牌战略案例说明市场细分企业多品牌设计的战略构建多品牌战略及其趋势。多品牌战略的前身是品牌战略,即单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就是以企..
-
农村公路建设现状范例(12篇)
农村公路建设现状范文1篇1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省市交通公路部门关心支持下,我镇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交通发展的大跨越。为最大限度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
-
新农村发展前景范例(3篇)
新农村发展前景范文关键词:新乡市新农村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093-02我国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
-
新农合制度范例(3篇)
新农合制度范文篇1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体联合需求与法律限制间的矛盾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至..
-
农业种植方式范例(12篇)
农业种植方式范文关键词:种植业制约因素立体种植0引言目前世界粮食出现严重危机,粮价大幅度上涨。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种植业效益,使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科技部门研究的重要课..
-
生命教育理念范例(12篇)
生命教育理念范文1篇1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