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盈利模式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4-12

流量变现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扭负;实际活动操控;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1-0060-06

TheRelationshipbetweenCashFlowManagement

and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

LIBin,ZHANGJun-rui

(SchoolofManagement,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Cashflowisanimportantaspectforcompaniesvaluationandismanagedbymanagers.Thepurposeofpaperistoidentifythemethodsofcashflowmanagement.Fromtheperspectiveofreversingnegativecashflow,usingsalesmanipulation,productionmanipulationandexpensesmanipulationtoreflect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thispaperanalyzeslistedcompaniesinChinesecapitalmarketandcomparestheabnormalcashflowfromoperatingactivitiesbetweenreversingnegativefirmsandnon-reversingnegativefirms,abnormaldiscretionaryexpenses,abnormalproductioncostsandtotal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level.AfterTtestandmultipleregressionanalysis,wefindthatsomelistedcompaniesutilize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toreversenegativecashflowandconcludethat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isthemannerofcashflowmanagement.

Keywords:cashflowmanagement;reversingnegative;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capitalmarket

1引言

在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发生之后,社会公众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相对于应计制下的会计盈余,现金流量则是现金制下的产物,它较少运用到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因而更具可靠性和真实性[1]。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为粉饰盈利质量、美化财务报告,企业也存在现金流量管理行为[2~4]。但是已有研究尚未直接回答现金流量管理是通过哪些管理方式来实现的。而对现金流量管理方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识别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提升决策效率,而且对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有效监督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而实际活动操控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调整企业内在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其操控行为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5,6]。既然实际活动操控改变了企业经济活动、影响着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那么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时,是否采用了实际活动操控方式,则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2文献回顾

现金流量管理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DeFondandHung在研究分析师对现金流量预测时,发现当企业应计利润较大、收益波动剧烈、财务状况差时,企业更有动机迎合分析师对现金流量的预测[2]。吴联生等采用参数估计方法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推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流量管理[3]。张然运用最佳拟合曲线等方法研究发现,经营现金流量操纵在零值、往年的经营现金流量值和分析师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值三处存在显著的阈值点效应[4]。张俊瑞等对现金流操控现象分别从会计学视角和财务学视角进行了理论归纳,阐明了现金流操控的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7]。

实际活动操控是指经理人员有意采用非最优的经济活动来管理盈余。它与传统盈余管理(应计项目操控)的区别在于:应计利润操控是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来实现的,不会改变公司内在的经济活动,而实际活动操控是通过改变公司内在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改变了公司内在的经济活动,其操控行为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Schipper是最先把实际活动操控包含在盈余管理内容中的学者之一,她认为“实际”盈余管理(RealEarningsManagement)是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8]。Bushee发现了管理者通过减少研发费用来实现短期盈余目标的证据[9]。Herrmann等调查了日本经理人员利用资产出售来管理盈余的情况,发现当公司本期经营业绩低于(高于)预期业绩时,公司会通过出售固定资产和证券投资来增加(减少)盈余[10]。Roychowdhury认为公司利用价格折扣、削减操控费用、过度生产等实际活动操控方式来管理盈余,得出微盈公司通过操控实际经营活动来避免亏损的结论[5]。Cohen等探讨了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颁布对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法案实施以前,企业更多地是利用应计项目操控盈余;在法案实施以后,企业则把管理盈余的方式转向了实际活动操控[6]。

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侧重于回答现金流量管理是否存在以及管理的程度如何,然而针对现金流量管理方式的研究较少。而现有的实际活动操控文献尚未涉及到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从实际活动操控角度出发,研究实际活动操控与现金流量管理的关系,以期丰富现金流量管理方式的研究内容。

3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Theory)和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能够有效解释阈值点的现金流量管理问题[3,4]。(1)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存在的前提是存在着不确定性[11]。一般而言,现金流量低于阈值点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高于达到阈值点企业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低于阈值点的企业要承担更多的交易成本。(2)前景理论认为,个人不仅看重价值的绝对量,而且更加看重价值的变动量[12]。个人价值函数有一个财富增加或减少的参考点(阈值点),其价值函数曲线在参考点处开始转折,在大于参考点的区域中是凹函数,在小于参考点的区域中是凸函数。因此在现金流量阈值点附近价值变动量最大,企业更有管理现金流量的动机。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0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阈值,即企业有动机报告正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3,4]。因此,当企业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本期报告正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动机更为强烈,即企业的现金流量“扭负”动机。

实际活动操控与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决策很难区分。但是实际活动操控行为的目的是模糊或粉饰公司真实的业绩水平,使公司利益相关者相信公司达到了特定的经营目标;而正常的生产经营决策是以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为出发点,以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二者显然有本质上的差异。某些实际活动操控的方法可能是公司在某种特殊经济环境下做出的最优决策,但经理人员在正常经营环境下仍然异常地采用上述方式来达到追求的盈余目标,这就说明公司存在操控实际活动的行为。本文从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反映实际活动操控的内容。

(1)销售操控就是适时性地加大价格折扣或放宽信用条件扩大销售、促进盈余提高。当边际收益仍大于零时,加大价格折扣或放宽信用条件,就意味着随销售增加、盈余也在增加,而每元销售所带来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却在减少。因此当企业采用销售操控增加盈余时,其单位经营现金净流量水平将低于正常企业的水平。企业也可以通过销售操控来管理现金流量,达到现金流量“扭负”目的。为增加现金流量,企业可以反向运用销售操控,即适时性地减少价格折扣或紧缩信用条件,加速现金回收,迅速提升单位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在利用销售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单位经营现金净流量水平将高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为实现现金流量“扭负”目标,企业在利用销售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经营现金流量水平将高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即有着异常高的经营现金流量水平(ACFO)。

(2)费用操控指适时性地削减广告费用、员工培训和研发等可操控费用来增加盈余。同样,费用的削减,也可以减少现金流出,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加。因此,现金流量“扭负”的企业在利用费用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单位费用水平将低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为实现现金流量“扭负”目标,企业在利用费用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费用水平将低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即有着异常低的费用水平(AEXP)。

(3)生产操控指利用规模效应、通过大量生产产品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尤其是单位固定成本),提高收益。大量生产产品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边际收益增加。当增加的收益高于因生产操控而增加的存货持有成本(例如储存成本等)时,经理人员会选择通过生产性操控管理盈余。为增加现金流量,企业可以反向运用生产操控,即适时性地减少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规模,降低占用在存货上的现金流量,减少现金流出的压力,进而间接提升现金流量水平。因此企业在利用生产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生产成本水平将低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为实现现金流量“扭负”目标,企业在利用生产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生产成本水平将低于正常企业的水平,即有着异常低的生产成本水平(APROD)。

(4)企业可能混合使用上述三种操控方式来管理现金流量,对现金流量产生综合作用。为了保持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方向的一致性,本文用“ACFO-AEXP-APROD”汇总反映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RM)。因此为达到现金流量“扭负”目的,企业在利用实际活动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将高于正常企业的程度。因此,在假设1、2和3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假设4:

假设4为实现现金流量“扭负”目的,企业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其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将高于正常企业的程度。

4研究设计与样本选取

4.1因变量设计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的研究[5],对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的度量分别通过模型1、模型2和模型3来估测,具体如下

其中CFO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为总资产;S为销售额;ΔS为销售变动额;DISEXP为可操控费用,是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PROD为生产成本,是销售成本与存货变化之和;ACFO为异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EXP为异常费用;APROD为异常生产成本;ε为误差项;β为回归系数;下标i为公司,t为年份。

4.2自变量设计

(2)控制变量的选取。鉴于公司实际活动操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中引入以下控制变量:①企业成长状况(GRO)。McNichols认为成长状况对公司的操控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13]。本文以总资产增长率来度量企业成长状况;②盈利水平。Dechow等[14]认为盈余操控同公司的盈利水平正相关,也有研究认为盈利水平越高的公司,公司管理者调整盈余的可能性越低[11]。本文以资产回报率(ROA)来衡量盈利水平;③偿债能力。一般而言,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盈余操控程度的高低。本文以资产负债率(DTA)衡量偿债能力;④公司规模。本文使用总资产对数(lnA)表示公司规模;⑤审计意见类型。李维安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和盈余操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15]。本文使用AO表示审计意见类型,当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AO取值为1,否则AO取值为0;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一般而言,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16]。本文使用BIG表示事务所规模,当事务所是国际五(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以后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BIG取值为1,否则为0。

4.3研究模型

为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模型8~11进行验证。由于公司利用实际活动操控管理现金流量时,会呈现出更高ACFO、更低AEXP、更低APROD和更高RM,因此在分别验证假设1~4时,我们期待在模型8~11中变量S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正值、负值、负值和正值。在模型8~11中,符号γ和μ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和误差项。

4.4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使用的财务数据来源于2007CSMAR研究数据库,并按照数据库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将样本分行业划分。同时考虑到金融保险业的特殊性,在样本中予以剔除,最终得到农林牧渔、采掘、制造、电煤水、建筑、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批发零售、社会服务、房地产、传播与文化和综合类共12个行业,样本区间为1998~2006年。剔除数据缺失、股东权益为负和主营业务收入为0的样本公司后,共得到6146个有效年度样本。

5实证结果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与均值t检验

描述性统计与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流量“扭负”年度样本(SP=1)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和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RM)的均值分别为0.037和0.035,显著高于非“扭负”年度样本(SP=0)的对应均值0.007和0.009,对应的t值分别为10.042和4.681(1%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1和假设4相一致;现金流量“扭负”年度样本(SP=1)的异常费用(AEXP)的均值为0.006,显著低于非“扭负”年度样本(SP=0)的对应均值0.012,对应的t值为-2.978(1%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2相一致;现金流量“扭负”年度样本(SP=1)的异常生产成本(APROD)的均值为-0.004,高于非“扭负”年度样本(SP=0)的对应均值-0.015,对应的t值为2.271(5%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3不一致。检验结果说明:相对于非“扭负”年度样本,“扭负”年度样本呈现出异常高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CFO)、异常低的费用水平(AEXP)、异常高的生产成本(APROD)和异常高的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假设1、2和4得到初步验证,而假设3未得到验证。

5.2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变量SP与变量ACFO、AEXP和R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8、-0.033和0.051,说明针对假设1、2和4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与预期一致;而变量SP与变量APROD的相关系数为0.029,说明针对假设3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值得说明的是,变量ACFO、AEXP、APROD和RM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大部分在0.4以上。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由于上述4个变量是分别作为因变量,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回归模型中,避免了共线性问题。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多不超过0.250,呈现出弱相关性。为了防止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是1.397(远小于10),而对应的容忍度(Tolerance)是0.716(远大于0.100),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出模型8~11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模型8中变量SP的回归系数为0.038,在1%的水平上显著(t=11.270),说明现金流量“扭负”样本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显著高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假设1得到验证;模型9中变量SP的回归系数为-0.006,在1%的水平上显著(t=-2.593),说明“扭负”样本的异常费用(AEXP)显著低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假设2得到验证;模型10中变量SP的回归系数为0.005(不显著),说明“扭负”样本的异常生产成本(APROD)高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假设3未得到验证;模型11中变量SP的回归系数为0.040,在1%的水平上显著(t=6.877),说明“扭负”样本的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RM)显著高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假设4得到验证。回归结果表明:现金流量“扭负”样本通过销售操控、费用操控来管理现金流量,达到“扭负”目的,与假设1、2和4一致。但未得到利用生产操控管理现金流量的证据,与假设3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公司可能同时存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行为,并对现金流量产生了综合作用,造成生产操控与现金流量管理的关系不符预期。但是假设4的验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原因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因为在实际活动整体操控程度的度量中,考虑了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的共存性和方向的一致性。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达到现金流量“扭负”目的,上市公司利用实际活动操控来管理现金流量。

5.4稳健性测试

为了检验结论的可靠性,避免因控制变量的不同而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分别运用净利润增长率替代总资产增长率来表示公司的成长状况(GRO)、流动比率(CR)替代资产负债率(DTA)来表示公司的偿债能力、权益报酬率(ROE)替代资产回报率(ROA)来表示公司的盈利能力、销售收入对数(lnS)替代资产对数(lnA)来表示公司的规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变量SP在模型8~11中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34(t值为9.661)、-0.005(t值为-2.055)、0.007(t值为1.612)和0.031(t值为4.934),结果表明假设1、2和4仍然得到验证,而假设3未得到验证,结论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6结论与启示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反映实际活动操控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现金流量“扭负”公司和非“扭负”公司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ACFO)、异常费用(AEXP)、异常生产成本(APROD)和实际活动操控整体程度(RM),验证现金流量“扭负”公司是否通过操控实际活动来实现“扭负”目标。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扭负”样本而言,“扭负”样本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异常生产成本和实际活动操控整体程度均高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而异常费用则低于非“扭负”样本的对应水平。上述结果说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等实际活动操控行为来管理现金流量,达到现金流量“扭负”目的,得出了实际活动操控是现金流量管理方式的结论。

上述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与实际活动操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两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应计项目操控的范畴,对传统的盈余管理研究发起了挑战。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要从会计准则层面加以监管,更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加以限制。虽然本文借鉴常用的衡量方式从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度量实际活动操控,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文尚未考虑其它实际活动操控的行为,例如出售固定资产[10]、股票回购等等;其次是尚未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的其它动机,例如迎合分析师预测[2]等。克服上述局限性则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AboodyD,HughesJ,LiuJ.Measuringvaluerelevanceina(possibly)inefficientmarket[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2,40(4):965-986.

[2]DeFondML,HungM.Anempiricalanalysisofanalystscashflowforecasts[J].JournalofAccounting&Economics,2003,35(1):73-100.

[3]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现金流量在多大程度上被管理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3):162-174.

[4]张然.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管理研究――兼对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现金流管理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7,5(3):381-400.

[5]RoychowdhuryS.Earningsmanagementthrough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6,42(3):335-370.

[6]CohenDA,DeyA,LysTZ.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J].TheAccountingReview,2008,83(3):757-787.

[7]张俊瑞,董南雁,郭慧婷.应计制与现金制融合背景下的现金流操控――从盈余管理到现金流操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1):114-118.

[8]SchipperK.Com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J].AccountingHorizons,1989,3(4):91-102.

[9]BusheeBJ.TheinfluenceofinstitutionalinvestorsonmyopicR&Dinvestmentbehavior[J].TheAccountingReview,1998,73(3):305-331.

[10]HerrmannD,TatsuoI,ThomasWB.ThesaleofsssetstomanageearningsinJapan[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3,41(1):89-108.

[11]BowenRM,DuCharmeL,ShoresD.Stakeholders’implicitclaimsandaccountingmethodchoi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5,20(3):255-295.

[12]KahnemanD,TverskyA.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sunderrisk[J].Econometrica,1979,47(2):263-291.

[13]McNicholsMF.Researchdesignissuesinearningsmanagementstudies[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000,19(4-5):313-345.

[14]DechowPM,SloanRG,SweeneyAP.Causesandconsequencesofearningsmanipulation:ananalysisoffirmssubjecttoenforcementactionsbytheSEC[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6,13(1):1-36.

流量变现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盈余质量;信息观;计量观

国外学者把对盈余质量理解分为基于决策有用的信息观和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基于决策有用的信息观认为,盈余是一种包含多种信息的信号,市场上报酬率和股票价格的变动可以作为信号作用替代变量。因此学者用盈余的持续性、可预测性和平稳性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盈余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

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则立足于会计报表的项目构成及其关系,强调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会计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活动,增加由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即盈余与现金流量的关联程度。两者分离程度低,即盈余中所含有的现金流量比例越高,就认为盈余质量越高。因此西方对盈余质量的计量就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

1国外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

1.1总应计项目

DeAngelo(1986)提出总应计项目的变化可以用来衡量盈余质量。但是以应计项目为基础形成的盈余质量概念与FASB基于持续性、可预测性、平稳性的盈余质量概念并不一致,也不可能趋同。

1.2盈余管理程度

以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的关联程度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应计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之间的差额。盈余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两部分组成,应计利润又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之间的关联程度不仅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某些特征,更是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甚至是盈余管理的集中反映。

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Healy以总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应计利润中不可操纵的部分;Deangelo则以应计利润的变动部分来衡量盈余管理,但该方法无法控制经济情况改变对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Dechow和Sloan等都倾向于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变量;而DechowandDichev,HribarandCollins,WhisenantandYohn等则认为,会计盈余中的现金比应计利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并以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的比值来判断盈余质量,该比值越高表示盈余质量越低。总的来说,盈余中应计利润部分越少,特别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少,经营现金流量越多,则盈余质量越高。

琼斯模型以盈余质量为出发点,经过盈余管理环节,最终又回到盈余质量,该模型后来被大量用于盈余管理的识别和评价。琼斯模型以及修正的琼斯模型验证了应计项目回归残差可以用来反映盈余管理的程度,盈余管理程度又被认为与盈余质量呈反向关系。Dechow,Sloana和Sweeney(1995)通过对四个重要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修正的琼斯模型对于识别盈余管理最为有效。

1.3应计项目水平

Sloan(1996)和HougeandLoughran(2000)都认同会计盈余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提供可靠且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部分和应计项目部分,所以应计项目水平可以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应计项目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1.4会计政策选择

Teohetal(1998)年研究了短时期内减少坏账准备或折旧对于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类似的还有BeaverandEngel(1996)对于减少贷款减值准备影响的研究,Moehrle(2002)对高估重组费用影响的研究等。他们对盈余质量的界定基本上仍属于决策有用观,但更强调会计计量方法的影响。

Penman和Zhang(2002)研究了保守会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为会计报表层面盈余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开启了新的思路。他们设计并采用保守会计程度指数计算得出盈余质量指数,将资产负债表信息与收益表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将盈余质量的影响扩展到资本市场中对股票报酬率的影响上。

2国内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

2.1从利润的各构成部分对利润总额的比重,评价盈余质量

王志台采用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性盈余的表征变量,以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作为盈余持续性的衡量标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贝洪俊(2002)从主营业务利润分析盈利质量,公司的盈利质量与主营业务利润持久性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2从盈余的收现量,评价盈余质量

储一昀、王安武(2000)采用现金制下的指标与应计制下的指标作对比。计算两者的差额,从而判断利润的含现量。他们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多角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盈利的获得和现金的流入并不同步,而且存在一定的盈利操纵行为。

储一昀与王安武从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他们认为,盈余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余指标数值的设计出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四组8个指标,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盈余质量。

耿建新等从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角度来发现违规公司报表的特点,寻找信息不实公司的预警信号。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经营业绩下滑时,若进行盈余操纵,其净利润现金差异率会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既可以作为一个盈余质量指标,也可以作为一个预警监控指标。

周建波选用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存货、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8个指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盈余质量的综合得分值,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各指标以及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利的增量解释力。

王庆文以1998—2002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研究其对公司下一年度盈余及未来两年内股票收益的影响。

2.3构造多指标模型,评价盈余质量

苟开红(2005)从相关性和可靠性出发,选取了四项指标,构建了一个盈余质量的评价模型,这四个指标是:①预测价值;②及时性;③无偏性;④表象真实性。把上述4个指标通过换算,采用百分制形式,最高分为1O0,最低分为0,得分越高质量越好,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建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的收益质量指数模型。

孙晖,李峰建立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系统,从多维度来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盈余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盈余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如实表述、中立性。

陈收和唐安平从财务分析角度,选取了持续性、成长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安全性、可靠性、公司治理效果和行业特性8个方面共22个指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就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在典型的盈余——收益率模型中加入22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外对盈余质量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人强调真实性、有人强调现金保障性、有人强调持续性、有人同时强调几个方面。国内学者王志台、储一昀和王安武、耿建新、王庆文都只是从单一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周建波、陈收和唐安平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但没有系统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在最新的实证研究中,我国学者多采用西方学者论证成熟的盈余质量模型,如盈余反应系数、琼斯模型、应计项目等。但是利用模型评价不同行业间公司的盈余质量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盈余质量相关性方面的研究有基于委托理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关系。朱星文,蔡吉甫,谢盛纹(2008)发表了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他们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指标反映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且选取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来估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毛洪安(2008)发表了管理股权、会计选择与盈余质量研究,根据异常应计项目框架和修正的Jones模型,以1995—200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管理股权通过会计选择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进行了分析。

王建华(2008)发表了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作者采用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是以Easton和Harris提出的盈余反应系数为基础,并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经营环境,引入行业变量,得到基本模型。即作者运用盈余反应系数来度量盈余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是根据当期的盈余变动情况预测未来市场回报的能力,是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价,它度量的是盈余质量的反馈价值。检验盈余对股票超常收益的影响程度通常要采用回归分析法,盈余变量的回归系数即盈余反应系数可以反映公司盈余质量的市场认可程度。

从外部大股东视角,研究控股股东或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早期的论文直接研究控股股东或机构投资者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从控股股东对公司资金的掏空和支持,关联交易方面,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周晓苏,张继袖,唐洋(2008)在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与盈余质量一文中,综合考虑每个行业面临的不同风险,用行业应计项目的中位数调整个别企业的应计项目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这个指标一方面符合盈余质量的思想,有现金流保障的盈余是高质量的,是经营现金流和收益比率的变形;另一方面,该指标调整了行业因素,相当于剔除了行业的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同时该指标相比应计项目的变化多了一期数据,增加了样本量。

流量变现盈利模式范文篇3

关键词:学生创业商业盈利模式收入成本利润边际成本最低保本销售额

创业从2014年始已经上升为国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创业热潮再度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学生创业热此起彼伏,但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多少?仅占2%到5%,统计口径不同,有的达到20%左右。导致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却是共同的:即创业之前的市场预测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商业盈利模式测算和评估是否准确和可行,即经济学上的最佳模式选择。

盈利模式测算工具很多,本文以利润表为基础。进行实操测评验收和鉴别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初创企业有多大的成功可能会顺利获得市场回报――实现盈利(利润为正数)。辅之以最低保本销售额测算,进行对比和评估。

当然,最后是对预测结果的评估。表面看来该鉴别可要可不要。其实,这个过程一定不能省,而且非进行不可。因为,测算完了,究竟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市场前景预测)是否准确可行?再进一步通过本验收环节,按客观评判标准进行鉴别,这样结果的可靠性、可行性乃至科学性都会进一步提高。

一、创业盈利模式及其重要性

创业盈利模式是指企业如何进行生产经营并最终取得利润的方式和具体渠道。创业过程中因为商业盈利模式选择准确取得成功的有,而因为商业盈利模式选择错误,导致失败的却也是比比皆是。例如淘宝和易趣。淘宝的成功主要原因:商业盈利模式成功――不收费;易趣始终坚持收费的原则,使它错过了头4年的最佳发展时期。当然,有人曾经反驳说是淘宝遇到了“非典”创造了唯一的淘宝。这样的提法是不太符合逻辑思维的,反推:难道非典只适于淘宝,而到了易趣门口就消失啦?!可见不是非典,关键因素还是盈利模式或者说是服务模式的区别带来的不同结果。因此,请认真的确定和测算你的创业盈利模式。后来,易趣放弃了国内市场,转而主攻国外市场,但毕竟国内这么大的市场份额都已经被淘宝稳稳的占据了,BtoB老大的位置,毫无疑问肯定是淘宝了。易趣或者是其他企业要想翻转,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是有更新更适合市场的商业盈利模式出现。

盈利模式:实现持续营业的收入大于成本的经营模式。

特点:第一是固定性,能复制;第二是利润保障性;第三是保障成功性。

二、创业盈利模式测算的方法和技巧

创业盈利模式测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是完全人工评估,不使用任何公式,即拍脑袋,靠经验的模式,一直在学生创业实践中相当流行。但恰恰学生们最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因此,想当然的预测结果必然带来很大的误差,最终导致创业开店实践的惨败。偶然也有误打误撞成功的案例,但微乎其微。还有另外两种,是依靠财务公式,然后结合实战经验,准确预测销售数据并各自营业成本和税金,最后,得出商业盈利模式的测算结果并按行业规律进行评估。此两种模式各有千秋,但笔者从简单、实用以及可操作性强、便于掌握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认为利润表预测模式更适合学生使用和掌握。而就预测准确率而言,二者旗鼓相当,因此,本文推荐以利润表预测为主,以最低保本销售额的预测为辅,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和剖析。

1.利润和利润表的制作

(1)利润表制作步骤

步骤一,预测销售额;步骤二,核算成本;步骤三,预测税前利润、毛利率;步骤四,测算净利润;第五步,表格汇总。

(2)利润表的制作财务公式

销售额=销售数量×单位售价。

成本=销售数量+单位进价+水电费+杂用+员工工资+管理费用+广告费。

税前利润=销售额-成本。

净利润=税前利润-税金。

(3)如何利用利润表进行创业盈利模式测算并评估

第一,测算。

案例一:假定你开始做一笔卖帽子的生意,这个月,你以50元一项的价格买进10顶帽子,并以10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在此期间,你花去200元制作海报和宣传单,花去水电电话费用共40元,并缴纳5%流转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请制作利润表进行财务分析。

只有当收益(净利润)大于成本,才建议你开办你的创业企业,相反,则应该放弃,以上测算结果该笔帽子生意属于该放弃行列。

案例二:假定你开始做一笔卖帽子的生意,这个月,你以50元一项的价格买进50顶帽子,并以100元的价格全部卖出,在此期间,你花去200元制作海报和宣传单,花去水电电话费用共40元,并缴纳5%流转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备注:政策链接创业大学生税费是每年8000元为限,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只有当收益(净利润)大于成本,才建议你开办你的创业企业,相反,则应该放弃,以上测算结果该盈利模式符合受益大于成本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开办该企业。

第二,评估。以上两种不同的销售预测,得出了两种不同的创业盈利模式。差别来自于对销售额的预测不同,成本基本是相同的,因此,盈利模式就不一样。前者表现为亏损后者表现为持续的盈利。显而易见,第二种高销售额的盈利模式是可取的,即能够开店实践。

2.最低保本销售额和最低保本销售产品的核算。

确定保持该手袋厂生存所需最低保本销售量(边际销售量)。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该手袋厂的固定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原料+直接人工+工厂维护+水电+税收+财产税+厂房+折旧+设备折旧+专利费用+工厂维护=300+300+1+30+100+7+2+1=741(万)。

管理费用=间接人工+工厂用品开支+车旅费+交际运筹费=60+3+10+15=88(万)。

单位变动成本=每件商品的平均成本-每件商品消耗的人工平均成本-每个包消耗的管理平均成本=3000000/1500000-3300000/1500000/100-66/1500000/10=2-0.022-0.000044=1.977956

保本销售量=7410000+8800000/(250-1.977957)=16210000/248.022043=65357.09(元)

补充公式:

每件商品的平均成本=所有商品消耗的总成本/商品总件数。

每件商品消耗的人工平均成本=直接人工/人数/商品数量。

每件商品消耗的管理平均成本=直接人工/人数/商品总件数。

计算该手袋厂的最低保本销售额(边际销售额)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65357.09/250=16339272.5(元)

从以上测算可以看出,对张建的手袋厂而言,要确保2010年能够持续生存下去,最低的保本销售额是一千六百三十三万九千二百七十二点五万员人民币。如果达不到这个销售额那么手袋厂就会亏损和倒闭。当然是否仅仅只要达到这个销售额就万事大吉啦?否。因为保本销售额只是该厂的盈亏临界点,即此时的手袋厂还是零利润时期,必须要努力促使销售额持续扩大才能开始赚钱,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才是基业长青的根本之路。

以上两种测算模式:利润表和最低保本销售额的测算,各有千秋,利润表简单易行,最低保本销售额适用于开业1年以上的企业。两种测算的结果准确度相差不大。

三、创业盈利模式评估的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

第一,毛利率(较高的毛利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⑹×100%。

第二,成本控制较好:相对少的费用、相对销售额而言客观收入;净收益(至少为正)。

成本销售额的比重(越少越好,赚钱越多);净利润/总成本(比例越高越好,越赚钱)。

第三,销售波动幅度:当不能准确预测每月销售波动幅度时,参考其他指标。

第四,适当的现金流和净利润数额大小:

净利润数量越大,商业盈利模式越好。

现金流≥短期债务(不会短期内倒闭)。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2.参考值

第一,毛利率20%-50%容易实现盈利。

第二,净利润/总成本≥50%(最佳)。

备注:如果每月销售额基本不变,这个比例可以小些。

总之,最佳盈利模式评判标准是下面四条:第一,较高的毛利率。一般来说毛利率越高创业成功几率越高,但仅仅只看毛利率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考察成本指标的高低。第二,成本控制较好。盈利究竟如何,关键还得看毛利率减去成本后的净收益如何?只有当成本控制较好,才能带来最终较高的净收益,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才是良好的可行的。第三,现金为王。创业企业要特别关注现金流的问题,必须时刻保持必要的现金流量,否则,很可能导致创业企业短期内快速破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销售波动幅度,它与盈利模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创业企业必须引起重视。销售波动幅度的大小对创业企业的盈利模式的影响不容小视,例如零售行业,销售波动幅度虽然较小,但由于其毛利率较低,所以,稳定的持续不变的经营策略和服务模式,是保持该类创业企业实现盈利的最佳策略。相反,例如化妆品行业和奢侈品行业,销售波动幅度较大,但其行业毛利率很高,所以,灵活变化的市场价位和经营策略是实现该类创业企业盈利模式的关键点和具体策略办法。

盈利模式是否正确对创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盈利模式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阶段的成功不能带来终身的成功和胜利。因此,盈利模式又必须与时俱进,时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革新。

参考文献

[1]马云.我的成功不是偶然[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9

[2]查振祥.企业二次创业研究[J].特区经济,2006(4)

[3]曹垣亮编著.草根创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美)D.C.科多瓦,卡罗尔.戴萨特,林伟贤著.创业者的赚钱系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 下一篇: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作文(精选8篇)
    上一篇: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例(3篇)

      流量经济的商业模式范文篇1【关键词】商贸流通农业经济指标选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整体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商贸流通业..

      daniel 0 2024-04-12 02:16:13

    2.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例(12篇)

      常见家庭教育问题范文亲职教育(parenteducation)是指为父母提供有关教养子女、为人父母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家长做有效能的父母,能够成功扮演父母的角色,担当..

      daniel 0 2024-04-12 01:45:02

    3. 电工实训实习内容范例(12篇)

      电工实训实习内容范文篇1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培训;策略我国电力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变化,但仍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如电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低、技术水平差异性大、理论知..

      daniel 0 2024-04-12 01:44:13

    4.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例(1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保证自去年__*村申报文明村以来,乡村两级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包村工作组长为组长,村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_..

      daniel 0 2024-04-12 01:13:03

    5. 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范例(12篇)

      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范文篇1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必要性一、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关系和价值事实的能动反映,是兴国之魂,是社..

      daniel 0 2024-04-12 01:12:13

    6.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例(12篇)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1篇1【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081-02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同时也..

      daniel 0 2024-04-11 22:33:11

    7. 沟通技巧的优点范例(12篇)

      沟通技巧的优点范文篇1[关键词]管理沟通;七要素;八字诀一、把握管理沟通“七要素”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1.把握目标。确定沟通目标的意义在于:分析整个沟通过程所要解决的最终..

      daniel 0 2024-04-11 22:32:13

    8. 网络工程与应用范例(12篇)

      网络工程与应用范文篇1关键词:工作任务引领《网络营销》课程课程内容改革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探索..

      daniel 0 2024-04-11 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