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师论文范例(3篇)
教育与教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师范历史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G652.4
大力开展人文教育是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改革、提升与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师范院校教育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已经是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达成的共识,师范院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其通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及世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
一、师范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整合概述
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历史材料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对历史现象的个体表象认知,同时以此为基础展开事实判断;第二阶段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重点对历史事实的内外联系进行考察,构建起明晰的历史线索,然后扩大到运动的网络结构总,针对历史运动展开动态过程跟踪,重点在于对历史运动局部过程的考察,将历史事实的本质揭示出来;第三阶段以前两阶段为基础,经过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方式总结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知,提升自我独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范历史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对各目标体系的整合,在结构上形成聚焦点:从横向结构来看,通过整合形成了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心理品质,注意对个体潜能的开发;从纵向结构来看,第一阶段学生需要借助想象与形象思维,利用图片、文字及实物,形成对历史人物形象、具体历史事件的感知,这为奠定道德审美情感基础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二阶段学生从“事件的历史”感知逐步发展到“综合的历史”感知,同时这也正是学生历史认知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历史、对社会的认知。
二、师范历史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抓的几个方面
整合历史教学目标和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构成了结构聚焦点,在历史教学中该结构聚焦点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系列性的子目标,通过对这些子目标的进一步分析与整合,可以归纳出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对历史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师范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抓好。
1.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教育
在师范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注意遵循传递历史文化的结构性规律。例如在讲授南部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冲突,在中国历史上构成了特殊的规律性发展时,其教学结构应该以游牧――农耕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为主要线条,从民族地理位置变迁到互相征战,从中总结出文化变强的内涵,阐明这些因素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交替性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从生存适应、创造审美等层面结合,形成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其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统文化将名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彰显了民族的存在及生命力。民族精神也是传承个体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个体发展中形成社会道德理念、人生理想及爱国主义观念的重要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介绍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鲜明的民族意识,为历史活动赋予生命意义。
2.积极培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表示人重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利用多种心理功能完善和发展自我,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帮助个性精神及首创精神的发展,为个体创造提供源泉。历史教学中展现了历史舞台中的伟大心灵和动人事迹,这些人在生命存亡之迹表现了伟大的自我,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感知自我精神的创造。例如,中谭嗣同面临保守派的镇压,在面临杀身危险的时刻,经历了危机关头痛恨袁世凯卖友求荣、意识到要保存维新力量以求东山再起的思想过程,最后他认识到所有变法都要通过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牺牲了自己。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理性与感性意识,学习历史的过程就变成了他们丰富自身情感的过程,利用潜意识构成了复杂的、生动的自我意识,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经验。
3.培养个体开放的创造力
在认识范畴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内容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了创造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分成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力、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能力以及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操作能力等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引导其战队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问题的改进性意见。例如,在学习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社会时期的农用工具,引导学生对这些工具M行观察,并归纳出不同工具类型的发展线索,然后将这些线索应用于历史环境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对古代工具进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中抽象出社会生产力的一般发展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构建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要注意将历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生动的再现出历史的人文魅力,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同时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与创新。总之,师范历史教学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创造力启发,为学生未来成为教师、形成个体人格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对于文化与人格的传递与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传递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沧桑,2011,01:147-148+156.
[2]蔡宝来,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92-102.
教育与教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管理学;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1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1.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2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2.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2.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
教育与教师论文范文篇3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133229.CoM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
土壤的功能范例(12篇)
土壤的功能范文篇1关键词: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序列;BIOLOG-ECO测试法;土壤微生物群落;孔颜色平均变化值中图分类号:Q938.1+5;S15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416-03Changes..
-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例(12篇)
如何搞好水产养殖范文一、林下养殖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把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支柱产业,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范例(12篇)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范文篇1【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文化传承;综述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97-02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
-
生物医学常识范例(12篇)
生物医学常识范文关键词:兽医药理学“反刍式”教学法应用动物中的骆驼、鹿、长颈鹿、羊驼、羚羊、牛、羊等被称为是反刍动物,它们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
-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范例(12篇)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范文篇1[关键词]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63-02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
-
云安全论文范例(3篇)
云安全论文范文1.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建模方法2.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3.云计算访问控制技术研究综述4.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现状分析5.Google三大云计算技术..
-
岩土工程勘探的方法范例(12篇)
岩土工程勘探的方法范文1篇1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质量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勘探属于基础性的工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要以其为依据..
-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范例(3篇)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范文第二条城乡集市贸易的管理,应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坚持“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国家通过行政管理和国营经济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