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校园建设范例(3篇)
智慧教育校园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管理;现代科技
一、定义以及特征
什么是智慧校园呢?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且将高校的教学、教科研、学生的课程和日常管理等多项学习、服务智能化系统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能够实现教学、学习和生活为一体化的系统。智慧校园主要有四个特征:
1.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实现终端覆盖
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覆盖在校园内,并且通过智能化终端将校园内的教学、环境、老师及学生的生活信息通过网络反馈至控制系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事物提供大数据。
2.智慧校园中大数据的优势
由于智慧校园可以采集大量高校内的各种数据,并且具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智慧校园明显区别于数字校园的一点就是,可以利用其数据进行分析,为高校的各项事务提供数据支持。
3.智慧校园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师生更好的进行生活和学习,强调了能切实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校园建设管理中以更好的满足学校师生的各项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不同的、多元化的技术以满足校园师生个性化需要。
4.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学习方式。在系统中,信息可以进行共享,学习的方式、时间、空间都可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的更加多元化,教学实践的扩展性以及教学空间的多样性,这些都能够实现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二、高校建设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现状问题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一优点众多高校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智慧校园系统的运行仍存在多种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全面
想要利用好智慧校园系统,整合校内资源,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全校性的智能化是必备的结实基础,智能化基础打实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模式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但是,据调查,众多高校虽然在建设智慧校园,但是学生的管理仍然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师的众多工作也没能和智慧校园有效的结合,仍然是数字化校园的的模式。智慧校园中的众多系统也没能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建设智慧校园的形式化大于实质的意义,师生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瓶颈状态,导致智慧校园的功能作用未能在学生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影响了学生的管理质量。
2.智能化服务不足
高校的管理工作是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智慧校园系统的建立理论上可以为高校的师生带来智能化的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校园实时信息。但是,这一智能化服务需要将校园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融入智慧校园系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并没能进行资源的整合,导致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以考勤系统为例,没能整合学生信息等现象,就导致仍需要高校的教师人工进行考勤,这不仅低效率,也浪费宝贵的教科研时间,增加教师的负担,且工作管理也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而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学生教育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运用,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出现的明显的转变,微课等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在了学生的教育培养中,这明显给高校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来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同时也是智慧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想保证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往往要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能有效摆脱机器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以促使智慧课堂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智慧校园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作用的发挥,而影响了学校学生管理的质量。
三、优化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方法
在现在这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同时也是新一轮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下,利用智慧校园,依托信息化管理高校,提高工作水平是大势所趋,也是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要进行的必要步骤之一。
1.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提高师生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为校园内师生建设智慧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环境,让管理模式与时代接轨。因此,在智慧校园应用的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一线教师之中,指导教师使用智慧校园系统,学会操作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同时技术人员也应该将相关学生的信息录入系统之中。在系统的稳定和完善后加之以技术成熟和制度的完善,来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全员参与的智慧校园。据悉,宁波某高校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将早操晨跑打卡制度融入其中,以相应教育部门的“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倡议。学生的管理十分便捷高效,只要刷自己的校园卡即可。同时早操晨跑的相关信息如时间、次数等与体育成绩挂钩,不仅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更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融合信息资源,加强智能化服务
青年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目前高校内的学生大多是1995年后的青年,这一代更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智能化的服务兴趣浓厚且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些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上,甚至平日的生活中都紧密的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结合。高校中,能全面并系统的融合信息资源,在智慧校园的平台加以共享来服务学生,这是一个创新且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的方式。这也是智慧校园系统的达成目标之一。为了体现人性化、清晰化的迎新方式,突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众多高校采用网上迎新的方式。在学生生活方面,部分高校的宿舍管理员采用智慧校园终端,通过发送视频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宿舍、安全用电等方面。学生通过登录智慧校园可以随时随地反复的观看和学习,提高自我管理和生活的水平。
3.建立智慧课堂,完善信息平台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也是主流趋势。例如现在较火热的翻转课堂。这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深度协作式教学。翻转课堂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主要打造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首先,高校应梳理校内资源,促成各学科相关院校资源共享,并将资源进行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向教师和学生提供这一平台,课堂教学无障碍。同时依托大数据的分析和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在部分高校中,为了进一步引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等等,高校建设微课堂、微教室。通过建设这些新颖的模式,引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模块化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讲授方式不同,课堂有着更加活跃的气氛和民主的氛围。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可利用终端设备与同学、教师进行小组交流或者在线指导。这一模式的构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风气的浓厚,同时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高校而言,智慧校园是一种相对较高的目标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竞争实力水平。基于此,要想提高高校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能给予智慧校园的发展充足的重视,并切实有效的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要求能切实从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出发,基于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来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亚杰,王克勇,何健勇,孙明利.基于PDCA的智慧校园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
智慧教育校园建设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E933.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85-01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实践。随着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水平已经很高,下一步关键是应用与融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学民在谈到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时指出,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IT技术,学校在应用层面可以开展更多创新,而且可以将已有的应用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和校园管理的水平。
云计算是基于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等技术而产生的,其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应用程序即服务)等三个层次。
目前各高校的数字校园功能的日益完善,在各方面的应用更加深入,也对数据中心的存储以及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因此,为其引入新型的、更具可控性、可扩容以及超强计算能力的云计算技术,成为新一代数字校园在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利用云计算技术在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将能够更好的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数字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从而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服务。
二、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的由来要追溯到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该项目名为“信息化校园计划”(TheCampusComputingProject)[1],首次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开创了信息技术进入校园并用于学校管理的先河。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GOR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的演讲后,“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名词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深入应用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2]。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众多高校都已经实施了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实现了教学、管理、生活的数字化。“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发展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指出,“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比“数字校园”更先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该更深入。我们认为“智慧校园”应和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智慧校园”平台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硬件集群”对信息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统一权限控制,构建一个数字化虚拟校园,实现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生活。相比“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无论是管理应用、教学应用还是自主学习都更智能化,比如老师可以开展网络协同备课,学生可以个性化定制学习计划,利用网络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性开放学习。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无论是学生学习资源、老师教学资源还是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的共享,都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说到底,“智慧校园”,是要建设一批智能化或智慧的应用系统,如智慧教职员管理系统、智慧学生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系统、智慧科研系统和智慧后勤系统等等。“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延伸。
三、移动互联,掌上校园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1月)》[3]指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中国的手机网民的数量超过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37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站比由2013年的81%提升至85.6%。而且,根据现实工作体验,当前高校大学生中手机普及率近乎100%,而且基本上均为智能手机。在教师和学生中手机、平板电脑(Pad)等移动终端正逐渐替代PC,成为其连接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认为,“数字校园”建设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教学教务、一卡通等系统的集成。而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飞增,促使了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他指出,高校“智慧校园”应该具以下特征:互联网络高速泛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团队协作便利充分,集体知识共生共荣;业务应用智能融合,外部智慧融会贯通。在技术上,智慧校园更多地采用了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的IT技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强调知识的创造与利用,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与智慧的传播与分享。
从实际应用上来看,“智慧校园”也能给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以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建设为例,在实现了全覆盖的泛在无线校园网之后,浙江大学开始尝试将大数据概念与无线校园网紧密融合,构筑一个无线网大数据平台,未来能给学校和师生带来的新应用体验将极为丰富。教务部门能借助它实现课堂自动点到、统计教室利用率,学工部门能通过其统计学生上网行为,查询学生活动轨迹,保卫部门可实现保卫巡更、遗失手机查询,学生们可通过手机进行校园导航、寻找空闲教室、查找附近同学、接受课程讲座信息推送等等。毫无疑问,智慧校园将给校园IT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因此,未来校园网必将以移动终端作为主要接入访问设备。
综上所述,未来的数字校园的发展,必将是通过云计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将应用部署在云端,结合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形成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型智慧校园,实现信息随时、随地的传递与共享。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美国大学“信息化校园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2]况志军.数字化校园研究与开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2.93-95.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1.
作者简介:
智慧教育校园建设范文篇3
>>基于自助服务的高校智慧校园构建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构建研究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基于ERP的商务智能系统的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基于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建设研究基于NFC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研究基于BIM技术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研究基于Spark的智慧校园数据挖掘研究基于智慧校园的PIM流程与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基于模式的校园电子商务研究基于模式的校园服装电子商务研究“智慧校园”的构建与实践基于主体的商务智能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基于智能的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基于智能网的校园业务解决方案研究基于WSN技术的智能数字校园系统研究成都康赛:智慧计算构建的智慧校园基于智慧校园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6):5-11,28.
[3]赵卫东.商务智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李艳.商业智能是一种解决方案[EB/OL]..
-
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范例(3篇)
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口腔正畸;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37-01严重的错颌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不仅可以..
-
保持爱你范例(3篇)
保持爱你范文4.22世界地球日,倡导吃五谷杂粮,穿天然布衣,住节能住宅,行无车之旅,用厉行节俭。别向大自然索取太多,让我们怀着敬畏感恩之心,向地球贺寿哦金星上没有金,木星上没有木,..
-
智慧医院的案例范例(3篇)
智慧医院的案例范文李兰娟在第三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首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峰会上介绍说,我国的卫生系统关键在于提高个人的健康,如提高身体素质、进行疾病的防治等等,而..
-
保持办公环境卫生范例(3篇)
保持办公环境卫生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城的方针,着力于提升市民文明卫生素质和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加大环境卫..
-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范例(3篇)
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范文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要素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模式是农村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按照市场需求完成资源合理配置的产业化方式。产业发展路..
-
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点范例(3篇)
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点范文篇1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引言电子技术是我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覆盖全院7个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
-
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例(3篇)
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问题对策引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古诗词等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课堂..
-
初中数学教学体系范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体系范文从小学升入初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一些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学生、家长的苦恼。在这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