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设计导则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11

城市色彩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城市色彩;城市特色;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色彩刍议

对色彩的分辨是人类独特的视觉本能之一,色彩表现对建筑的艺术表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色彩是一种感知,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同样是一种象征:“绿色”代表着健康与生机,“红色”代表着热情与隆重,“紫色”代表高贵与神秘……在建筑上,尤其是在文明发展的早期,建筑的色彩也更多的是表达了多种象征性的意义,而随着现代社会中色彩应用的越来越普及,建筑的象征性色彩也发展为当代的美观性色彩,同时也传达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色彩也是一种表达,既然色彩已经是一系列可感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色彩便同时形成一种感情表达的公共语言。虽然色彩的微观感受因人因文化而异的,但当人们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中对色彩的体会和认知注入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后,色彩就变得富于人性化和艺术化了,而由色彩引入的联想和移情,直接关系到环境气氛的创造,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人的视觉及精神感受。

现代建筑的方案设计中需要同时带有“材料”的因素,在立面上则首先表现为对材料表面的质感和色彩的关注。如中美洲高明度纯色小屋、地中海希腊的白色山居等使用古典的天然材料,使建筑在天光水色之间,秀出山外。而在现代条件下,材料的颜色不是建筑的色彩,建筑的色彩自有其艺术发生的原则。建筑材料的颜色是平等的,色彩却是颜色的有机关系,从而形成建筑的色彩环境观念,如对色彩构图的印象,对形体边缘色及投影色的发现,对空间色彩能见度的分辨等。色彩学的研究加深了对建筑色彩价值的理解。即使单纯从造型的角度评判建筑物的艺术水准,色彩也不能被忽略,因为光影也是一种颜色的对比,建筑的色彩永远与建筑的形体如影随形,须臾不分。

如果说建筑的色彩价值经历了由被动的接受到自觉的设计的过程,城市色彩的形成却有着潜在的自发性。在当下,建筑色彩与城市形象的关系问题已经为广泛关注。城市的形象一般由建筑、街道、广场和植被所组成,尽管在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城市色彩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建筑色彩的经营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定位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城市色彩诊断

建筑的色彩设计直接决定着城市的色彩意向,因而城市的色彩经营不是孤立的问题,色彩艺术品质的塑造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首先要处理好各种有关色彩尺度之间的关系,包括单体建筑立面与形体各部分色彩配比的关系、建筑单体与街区色彩文脉的关系、街区与城市整体的色彩倾向的关系。而一些城市现存的色彩环境,正由于对色彩关联问题的忽略,结果造成城市应有的环境色彩价值的流失。

单体建筑缺乏色彩的有机设计,导致建筑的性格特色的丧去。建筑的色彩只是材料颜色的直接表达,各材料、构件的色彩之间缺乏整体联系;建筑外部阳角两面的颜色有时是冲突的;在细部上,墙体的“实”与玻璃的“透”,从而可能产生的色相的变化不被关注;石板材磨光的“亮”与火烧的“柔”,可能产生的明度的差别不被注意;墙面的“阔”与栏杆构件的“纤”,可能产生的彩度的不同不被利用。凡此种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色彩经常是被忽略的,至少是不被重视的。

如果说单体建筑的色彩设计没有艺术上的创意还只是降低了建筑自身的品位,单体的建筑在色彩上缺乏与所处区位的联系,则会导致街区色彩文脉的断裂与失衡。建筑物的设计原是负有提升城市景观环境价值的义务,其中建筑色彩的艺术品质尤其是建筑色彩的肌理和构成,常常是在尺度之外对建筑的最鲜明的视觉印象,而建筑的色彩是互为环境的,色彩关系处理不当的设计有时会造成对整个街区印象的破坏。

建筑与街区的色彩微观肌理最终汇合为城市的色彩意向,主流的城市色彩是城市性格的写照,而城市的主流性格又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城市多是“内敛”的气质,街巷是青灰的色调,反映了民生的从容,院内是红绿的调和,体现了富足后的清雅,如北京的灰色的城市主色调、鲁迅北京故居的庭院色彩和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故皇城;近展起来的一些租借地半殖民化城市又展现了异国的色彩趣味,如建于丘陵地上的山东青岛,举目望去是满眼片片红色的斜坡屋顶,表现了城市的热情和朝气。

但是,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使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更新的竞赛。城市被成片地改造或翻新、拆除或新建,有时只为盲目地追求城市景观的观赏性而去一些脱离实际的广场和城雕,或各种名目繁多的构筑物,美其名曰“人工景观开发”,实则与周围的环境相脱节甚至对立,总之城市是被重新粉刷并饰面了,与此同时历史的色彩也被埋藏在建筑的垃圾堆里了,而且可能是永远被掩埋了,如果说传统的抛弃有时还可以看作一种重新选择的进步,则无知的建设性的破坏就只能让人感到痛心疾首了。更有甚者,近年来很有一些中小城市盲目求洋求大,模仿早已作古的无论中式或欧洲古典建筑形式,以假古董、假洋风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政绩,并以为吸引游客的建筑景观,但是其材料之质感的仿赝和尺度的差异,带来的是色彩品质的虚讹流传,从而造成建筑色彩的地方特色的流失。

同时,当下在一些地区的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中,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的空间形态定位与功能区划布局上,而忽视了对城市色彩的整体研究和对建筑色彩规划控制。从而,不仅影响旅游业,也使城市居民失去方向和归宿感。

总之,单体建筑和典型街区的色彩无序化建设,导致了建筑色彩与城市总体形象不相调合,城市被涂抹得花枝招展,殊不知城市的人文环境已经被无序的浓妆淡抹所严重玷染而褪失了城市真正的“特色”了。

三、色彩价值经营

良好的色彩品位往往成为环境中最直观的附加价值,从而色彩的经营也是城市设计的主要环节之一。

重视单体建筑的外观色彩设计,要遵循色彩心理认知的基本原则,可以为建筑物的色彩设计提出富于时代和发展气息的艺术新创意。色彩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造型语汇,在设计中巧妙地应用色彩的感情象征,发挥色彩的联想与移情作用,在细节上处理好“线与面”和“实与透”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建筑物丰富的体量关系和充足的体表面积,挖掘材料的色彩构成潜力,注重建筑物整体色彩的调和,使建筑物的色彩特征纯净、协调而统一。此外,建筑的色彩宜与建筑的功能性质相匹配,其中公共建筑的色彩可相对鲜明和突出,无论热烈或从容总是以其功能地位的表现为前提;居住建筑的色彩宜宁静并富于生机。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注意使单体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及街区景观相协调。

同时,需要多视角的关注和处理城市的色彩关系,随着高层建筑群的崛起和空中交通的发展,可以从更高的视点俯视城市的形象,则城市中建筑屋顶的色彩设计也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城市的色彩环境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而在有新的价值形成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包括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色彩习俗。实际上,城市的个性有时正是蕴含于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之中,则每一个城市的形象定位都应立足于城市历史文化的背景,并结合城市所处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特点,从而创造出富于地域特点的、表现时代气息和历史延续价值的城市和建筑的色彩特征。

四、结语

城市的色彩面貌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文明水准,城市色彩环境是城市人居品质的直接表观印象,有关色彩环境的管理、建设和设计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其优劣程度关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当代每一个城市都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资源,并通过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手段,重视城市的色彩环境经营,形成城市自我的“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城市环境色彩的建设,一般地只能原则性地引导,由城市规划部门从宏观上加以控制,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很重视公共色彩环境的统一规划和品质保护,在我们国内优秀的环境色彩设计成例也很多。而色彩的环境需要公共维护,色彩环境的建设也需要公众参与,并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色彩建设的重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监督整治杂乱差的色彩混乱现象,这样的道理大家都容易懂得,关键是付诸行动,需要从每一栋房子做起,从每一扇窗子擦起,在宏观的视野下努力经营城市色彩的每一处细节,创造色彩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哈罗德・林顿,谢杰等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城市色彩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公园;植物;色彩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逐渐成为营造特色景观的第一要素。平日里穿梭于城市林立高楼之中的人们去公园游玩,是希望能够得到休息,让眼睛、心灵得到放松,以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思维方式、行为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可以催眠,有的可以引起食欲,也有的可以使人消除疲劳,增强思维灵敏性。有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的精神尤为舒适,心理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1]。因此如何在城市公园设计中配置好植物色彩,从而达到景观效果的同时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已成为每个园林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色彩三要素

色彩主要有3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和明度[2]。色相指的是色彩所呈现出来的相貌,如太阳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基本颜色;纯度指的是颜色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不同明度的同一色彩搭配在一起,也能使作品色彩设计的整体感增强。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原则

2.1统一原则

在植物色彩搭配中,绿色是城市公园景观中的主要色相,其明度不高,色彩中性,可以缓和其他色相,在公园里起着统一整个背景的作用。同一色相的植物可以塑造整体、统一的色彩气氛。绿色、青色等为冷色调,给人以清爽、平静、深远的感觉;红色、黄色等为暖色调,给人以兴奋、奔放、热烈的感觉。

2.2谐调原则

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中,对比和谐调尤为重要。和谐的色彩是一种色彩中包含另一种色彩的成分,例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紫、紫与红等。互补色相搭配,有时容易产生过渡跳跃的效果,亦可选用过渡色进行调和,让人感到舒适。

2.3均衡原则

互补色相搭配时,若面积大小一致,容易造成色彩不平衡,因此,一般亮度高的植物面积应小于亮度低的植物,以达到色彩平衡的效果。

2.4对比原则

对比原则指植物通过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色调对比等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色彩的对比度一定要鲜明,巧妙运用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同一色彩的植物要从明度和纯度上分清主次,对比色以淡色为主,配以深色衬托。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具体应用

3.1城市公园景观的配色

必须使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起来,要想统一,色彩必须要有主次,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城市公园景观中支配色的问题。支配色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和周围环境取得一致的调和,但却必须保持某种调和的关系[3]。

3.2城市公园景观的色彩造型

在城市公园景观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使景观小品或建筑成为视线的焦点或成为景观的标识,但不管这样的装饰色彩多么的优美,前提都是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我们在选择其色彩时一定要谨慎,不仅从单体上要得到协调的色彩效果,与周围环境更要协调。

3.3城市公园景观的色彩过渡

城市公园景观中经常会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间和空间之间又需要有过渡,在色彩应用时,也要把属于不同空间的色彩联系起来,使城市公园景观局部和局部之间取得色彩效果上的对比和调和。在城市公园景观布置形式方面,利用点、线、面、体来表现景物的动静、强弱、刚柔等姿态,使景物产生节奏感,与这些技法相对应,可以营造不同色彩的空间,使它们在色相、明度、彩度上有所区分,串连成具有节奏和韵律的的色彩空间。

3.4城市公园景观的色彩组合

在研究色彩的组合时,应该尽可能地从大面积和大单元来考虑。例如当一块场地以绿色为基调色时,我们可以先考虑使中间道路的颜色和绿色取得调和,再逐步深化其它景观元素的色彩以取得对比和调和。接着还要深入刻画不同深浅的绿色是否有对比,整体是否调和,是否城市公园景观色彩设计初探还要加入其它的花卉颜色,铺地的颜色是否丰富,整体是否有冷暖,设色面积是否合适,明度和彩度是否符合场地气氛。总而言之,城市公园景观色彩设计不管追求的是怎样的风格,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对比和调和的设计原则,要满足人眼视觉平衡的要求。

4小结

在城市公园色植物景观并不只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环境如建筑、设施等密切联系。因此,植物景观色彩配置要在色彩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其周边建筑的性质、风格和色彩,有选择地进行配置,才能互为借景,互为辉映,创造出色彩和谐、整体和谐、优美舒适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城市色彩设计导则范文篇3

关键词:色彩景观;总体风格;规划

总体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即城市总体风格的色彩景观,从尺度上说,包括城市色彩总体风格定位、城市色彩分区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三个层面。

一.城市色彩景观的总体风格

总体风格主要是对城市色彩景观进行宏观控制,通过提取城市传统色彩标志色和总色谱,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引导整个城市色彩的视觉协调,使其朝着有利于整体个性识别的方向发展。

城市色彩的风格定位一般通过城市色彩的规划结构和色彩规划形式来表达,决定了城市色彩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为下一步色彩控制的基础。把一系列色彩组合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科学组织的色彩方案就是城市色彩规划结构。城市色彩规划结构和定位不仅要根据城市的规模、城市传统建筑的布局、城市色彩现状来考虑,还要考虑现有规划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城市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做出的具体明确要求。

(一)环形城市色彩形式

例如,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中心区为暖色,进行环状渐变。中心区和第一环间为次暖色,一、二环间为冷色……离中心区越远,色彩越接近于白色。即由暖色到冷色到非彩色的环形过渡。

(二)区域形色彩形式

如把城市中心区设定为一个色调,整座城市划分为多个辖区,各区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越接近中心区的特定颜色就越浓,越接近郊区则越淡。

(三)氛围衬托城市色彩

不把色彩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个别建筑上,而是放在建筑群上,整个区域或整个城市,根据整体结构确立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协调的主体色调再决定城市的建筑采用对比或协调的置配方式。

(四)辐射形色彩形式

确定城市中心区色彩,颜色沿辐射向外变化,除各主要广场用特定的颜色,而街道用过渡色。

二.城市色彩景观分区

小城市人口较少,功能相对简单,城市内的功能分区种类较少,分区界限模糊。通过主色调控制方式和色谱控制,更容易形成整体的城市色彩环境。而大中城市规模大,城市功能比较复杂,城市分区较多,仅仅通过确定的城市色彩结构和整体色彩走向,对城市的色彩控制力度还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城市色彩分区设计指引来进一步协调、控制城市各分区内部的色彩设计与使用。

城市色彩分区可参考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空间功能、城市发展战略、分区组团布局,以及区街等行政区划及道路河流等自然地物的边界范围,以及城市色彩现状调查评价,以及景观方面的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市的景观片区、骨架及视觉通廊作为色彩区划的依据,进行城市色彩的分区工作。一般情况下城市色彩分区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按建设时间进行分区。常用方法是将城市划分为旧城区、新城区和混合过渡区。这种分区方式适合于新城、旧城划分较为清晰的城市,城市中新城区与旧城区有着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色彩特点也相对独立。

二是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将城市分为不同的色彩分区分别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具有相对明确功能特征的区域。

三是按照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区。如温州市的整体城市设计确定中心城区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并把中心城区划分成特色区(老城区、中心区、杨府新区、过渡区、扩散区)和廊道系统,分别提出色彩引导。

城市色彩分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城而异,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

三.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在对城市进行了色彩分区设计指引后,对城市中的一般地段可以用色彩分区的形式统一进行管理。即使如此在城市的某些地段色彩控制的力度还不够,重要公共空间还需要有专门的色彩设计指引。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指引在城市范围内建构公共空间体系,指出公共空间阶段色彩设计要点及各类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时应注意的特殊要点,以推荐色谱(包括主色谱、辅助色谱、点缀色谱)、禁用色谱形式界定重要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选色范围。

(一)划分方式

按照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城市公共空间可分为重要景观点和景观带,包括城市人口空间、道路空间、广场空间、步行街空间等,可以通过制定较为详细的城市色彩导则的办法,以实现对城市色彩的精确化、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二)控制与引导

根据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地位、角色和对色彩起决定性的影响程度等,按控制层级可分为重点控制带(点)、引导控制带(点)和一般控制带(点)。从重点控制带(点)到一般控制带(点)色谱的选取范围逐步扩大乃至取消限制。

不同的公共空间控制不同部位的色彩。如广场、公园等以绿化、铺地等为主的开敞空间,控制周边界面、铺地、建筑小品的色彩;对于位于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港口等窗口地段,控制建筑、构筑物、广场、建筑小品的色彩。

  • 下一篇:节假日安全防范措施范例(3篇)
    上一篇:[优]关于平安夜的作文(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网络安全工作预案范例(3篇)

      网络安全工作预案范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2022为确保网络正常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

      daniel 0 2024-05-11 03:03:08

    2. 电工工艺实训报告总结范例(3篇)

      电工工艺实训报告总结范文学校性质:省属公办院校办学性质:公办学校代码:10293(国标代码)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一、学校..

      daniel 0 2024-05-11 03:02:17

    3. 消防安全疏散逃生预案范例(3篇)

      消防安全疏散逃生预案范文防火防震演练活动心得体会为了让师生掌握火灾、地震等突发灾害的逃生技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救防护能力。20xx年xx月xx日上午,xx镇x小学全体师生进..

      daniel 0 2024-05-11 02:17:22

    4. 汽车制造工艺的意义范例(3篇)

      汽车制造工艺的意义范文(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1996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在大连交通运输集团汽车修配厂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技..

      daniel 0 2024-05-11 02:16:13

    5. 慕课建设论文范例(3篇)

      慕课建设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慕课优点不足措施一、慕课的内涵与发展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是面..

      daniel 0 2024-05-11 01:45:28

    6.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汇报范例(3篇)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汇报范文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城镇居民住房和收入状况调查,摸清城镇居民住房和收入底数,对于科学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

      daniel 0 2024-05-11 01:44:13

    7.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例(3篇)

      高中美术基础知识范文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在美术教育方面也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将美术基础教育和传统艺术进行紧密结合就显得..

      daniel 0 2024-05-11 01:19:45

    8. 慕课与翻转课堂范例(3篇)

      慕课与翻转课堂范文关键词:慕课资源;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法H319;G434我国是教育大国,在教育上一直不断的探索创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

      daniel 0 2024-05-11 0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