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篇1
【摘要】针对临床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欠缺的情况,在教学中加强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上以模拟病例方式进行思维训练,加大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工作。
【关键词】模拟问题;模拟病例;教学研究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中医学也不例外。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以临床思维能力为主的临床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目前中医临床教学中值得思考与探讨的课题。
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临床前即临床理论课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工作,我们从优化课堂教学着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中医临床主干课程之一——中医儿科学作为本教学研究课程,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模拟临床课堂教学,丰富了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具体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1设计儿科临床问题与模拟病例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设计了儿科各教学章节相关的临床问题与模拟病例,联合全国8所医学院校的儿科教师,编写成《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一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包括中医儿科“临床问题思考”与“临床模拟病例与解决方案”两部分内容。以教学大纲要求为核心,围绕儿科基础理论、临床常见问题及与各个相关学科知识及其最新进展提出问题,并以模拟临床病例的形式提出儿科临床辨病、辨证思路及临床思维程序等。
2开展灵活多样的以问题为主引导的教学活动
选择中医本科2003级一个大班的学生作为项目实施对象,并分别在课前与课堂的不同环节中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2.1以问题为主引导的课前预习
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若干临床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可模拟《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中临床问题及病例分析进行临床问题解决方案的训练,并通过自学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自己解答提出的临床问题及提出疑问,做好讨论准备。
2.2课堂以模拟病例方式进行思维训练
由教师主持,针对《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所列的模拟病例,分别针对病例的特点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分析,训练辨病思维、以证候特点归纳法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可能出现的预后分析提出疾病观察要点,培养学生观察疾病动态过程的意识。
转贴于3项目实施效果检查
为了解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及项目实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2003级中医本科12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项目实施效果问卷表内容包括“以往临床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等8个相关问题。结果表明83.5%学生认为以往缺乏实践机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对以往临床理论课的学习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学生指出课堂讲授应突出重点,不能泛泛而谈,应有的放矢,抓住本质的东西。紧扣教学大纲,重点难点突出,提示该教学法在应用时必须注意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一味地追求课堂生动活泼或课件的美化艺术化,可能会导致课程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的淡化,而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降低教学效果。对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的总体满意率为82.8%,其中67人认为该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能激起学习儿科的兴趣,占52.3%;104人认为《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对学习其他临床课程有较好指导作用,占81.3%。分别有83名学生对临床问题思考、85名学生对辨病思维、85名学生对辨证思维、71名学生对模拟病例感兴趣。同时大部分学生强调理论教学应与临床实践更紧密结合,加强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案例及思考的问题,可使更多学生参与讨论,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4讨论
中医后期临床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极其重要的阶段。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普遍存在问诊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有意义的症状、体征变化及病程演变过程,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忽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本研究以重视对学科进入临床前的教学阶段的培养工作,编写出版的《中医儿科学临床前实践能力训练》,围绕教学任务的实施,对每一病证精心设计相关的临床问题思考及临床模拟病例与解决方案两部分内容。《临床问题思考》围绕儿科临床常见问题与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其最新进展提出问题,《临床模拟病例与解决方案》以模拟临床病例的形式提出儿科临床辨病、辨证思路及临床思维程序。通过对本书的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中医儿科学的临床理论,发散学生的临床思维,强化学生进入临床前的实践意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科研思维;培养
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临床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1],开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侧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促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创新与拓展专业培养方式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科研能力[2]。因此,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科研思维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由于相关教育部门对科研能力的重视不足,导致专硕生的日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要求其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从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理论能力等层面出发,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3,4]。而科研思维能力主要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及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1科研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通过对2000年至2016年收录的有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5],教学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中显著的问题。表现在教学方法偏向传统的教师讲课、研究生听课,完成作业,闭卷考试,过于模式化,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欠佳。另外,传统带教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加弱化知识的深度,研究生不能进行很好的临床科研思维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失。在对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4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18名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调查也进一步表明[3],临床轮转工作繁重和技能学习压力大,由于缺乏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能力不强,其在临床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就缺乏应对之策,从而放弃解决。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在于科研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实验室各项技术和临床操作的指导[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在注重实践与操作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知识的深度,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提高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1.2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轻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在对全国37所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专硕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6],89%的研究生非常重视职业规划,计划进入三甲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对临床实践技能方面高度重视,在研究生的自我评价中,临床实践技能评分最高,而科研能力评分最低,印证了研究生职业规划导向致使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不重视,基本的科研能力欠缺,满足不了三甲医院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即执业医师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实施下,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医院有33个月的规培转科学习,而临床医院的导师更多地从医生的角色出发,重视对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及实习能力等专业技能的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训练相对薄弱,其科研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7]。
1.3强化临床技能考核,弱化科研能力考核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目标培养上主要侧重临床技能培养,促使各医学院校普遍将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考核作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临床训练过程逐渐趋于规范化管理,尤其是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研究生的临床训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科研能力的考核相对不足,虽然大多数的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但是并不作为毕业考核的重点指标。
2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2.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授课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新度
首先,整合基础课程,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譬如英语课,英语在临床医学科研方面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对提高临床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其次,专业必修课强调“结合学科前沿”,是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核心和精髓,一定要根据学科范围及其发展趋势,把本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整合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8]。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作为重点课程,开设学科前沿进展的课程,目前已开设的主要有外科学前沿、内科学进展、肿瘤学前沿、免疫学进展等,为研究生提供前沿知识,加强思维能力培养。第三,专业选修课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交叉融合,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利用高校综合优势,提倡全校范围内选课,比如医学人文道德课程、理学院的医学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各类计算机软件使用等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数学、逻辑、统计等能力的选修课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扩大医学研究生的视野、思路和知识面,提高其在医学领域更多的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2.2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
教师授课方式和引导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广泛,但是缺乏在知识的海洋中敏锐把握核心主线和趋势变化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PBL教学、CBL教学、Sandwich等教学手段,加强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引导。PBL教学的优势是小班上课,8人一组,能够放手让研究生通过主动思考,边分析、边总结。例如肝炎病毒的免疫应答是个前沿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将肝炎病毒的免疫学机制以实际病例的形式融入其中,引导研究生查阅文献、分析病情、探讨免疫学机制的最新研究,最后引导研究生完成肝炎免疫学治疗的设计方案,研究生在讨论中激发科研思维。CBL教学也非常适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其能突出案例的引导作用,既能够结合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融入思维能力培养,为较好的一种教学形式。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艾滋病的案例,讨论艾滋病致病的特点,结合HIV的生物学性状,给研究生布置作业,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艾滋病疫苗的设计思路。Sandwich教学侧重研究生自学能力,团队能力培养,在自学过程中促进科研思维能力训练。为进一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慕课、微视频、雨课堂等,将传统知识通过分解使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快速掌握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开放性平台引导研究生进行以讨论为主的扩展式学习。在此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主要因素,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教师首先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信息化平台,从而有效把控教学,促进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医学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引导研究生接受前沿信息,切实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3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周期长、任务重的特点,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技能培养中,在有限时间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率。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会一种方法,而要教会研究生思考选择最佳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操作。一方面通过研究生实验课,在实验课前,教师引导研究生进行实验设计,懂得对照分组的重要性和实验流程设计的逻辑性;实验中,随时引导研究生对目前步骤含义、用途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对每一步的结果积极分析、判断,制定下一步方案;实验后,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研究生的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可借鉴给学术学位研究生开设的《感染与免疫》实验课程中的溶血空斑实验授课流程。首先提前布置,让研究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上,引导研究生思考脾细胞的分离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在哪,采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小鼠的脾细胞悬液离心洗涤一遍以后,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去除红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为验证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可进一步通过分组设计,增加红细胞裂解液、蒸馏水两种干预因素,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去除红细胞的效果。实验后,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研究生进一步思考完成溶血空斑实验检测后,进一步做什么工作,开拓研究生的思维。通过总结、反思、讨论进一步引导研究生优化实验设计,比如脾细胞悬液的制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收集到最大量的脾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的方法采用双层玻片小室法、琼脂平板溶血空斑法还是采用何种方法优化实验。如果研究生在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将每个实验都能通过设计、优化、操作来检测证实自己的判断,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此流程正是科研思维及临床科研训练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医院可搭建科研服务的双向指导和培训,按照标准要求完成每个科室的项目后,纵向上将科研嵌入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由导师和医院科室教师随时启发引导;横向上主要针对临床病例课题,开展基本流程选题、文献检索、社会调查、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进行专业化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
导师作为研究生阶段科研思维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除课堂教学外,还需承担更多重要的工作及肩负更重要的责任。导师不仅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导师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将科研逻辑思维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让研究生查阅文献,帮助研究生梳理研究方向;通过提出科研问题、立题论证、研究方案设计等方式锻炼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以论文研究为主的研究生组会,让研究生精读文献、专题讨论,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思维训练的环境及氛围,使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5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
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搭建科研分享平台,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校、医院知名专家开展专题科研讲座,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立题理念、课题目标、研究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结果分析等内容,研究生参加科研型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拓宽视野、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形成独立的科研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医学高校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等途径,将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综合能力的提升,满足医院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J].中国教育,1998,17(5):3-5
[2]张萍,张艳萍,梁德东,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培养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4):333-336
[3]徐昊,鲁继红,于岩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6):446-449
[4]李萍萍,王鹿,陆梅华.医教协同发展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1):15-18
[5]邓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荟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22-123
[6]任延刚,袁本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32-36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是重视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给学生精讲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典型的病例作为感性材料,可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1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几种形式
1.1课前设疑教师预先布置作业。选择一个案例,先展示给学生,请学生带着疑问查阅相关资料,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1.2病例导语在讲授某个疾病时,先举出临床病例资料,让学生带着众多的问题和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3病例分析在介绍病例时,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也可抓住与教材中知识内容、重点、难点联系密切的病案,选择一系列的相关思考题,让同学做出回答、判断。
1.4病例讨论可采用在精讲某一疾病后,展示病例,列出具体讨论提纲,同学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2采用病例教学教师应注意几点
2.1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备课、选择病例要抓住核心和结合点。选择的病例围绕教学目的,要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工作经验,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知识面紧扣大纲的案例。其难易程度应与有关内容相联系,并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体现典型性、实用性和教学性。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把握尺度,游刃有余。
2.2课前精心准备病案,围绕病例所涉及的问题,设计主、客观思考题。思考题难易程度力求与教科书、病例要求相对应。主观试题意在拓宽学生的临床思维空间。客观试题为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准确度,有利于思维集中和矫正,试题形式最好用单项选择题。坚持理论知识与病例、思考题一致性原则,提高效果。
2.3在病例讨论前,对教学内容预先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掌握重点和本质。课堂上时刻把学生当成主体,教师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相对宽松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独出心裁、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4总结应适时做出。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及时肯定发言中正确、积极成分并对不确切的观点及概念要及时矫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法加以归类,有代表地逐一分析学生为何提出有关见解;引导学生区分各种现象,抓住本质进行分析。组织好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思维综合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
新生儿耳部护理的正确方法范例(3篇
新生儿耳部护理的正确方法范文[关键词]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99-02小儿扁桃体炎、腺..
-
华为销售转正申请书,华为员工转正述
有关华为销售转正申请书(精)篇1>以前就知道华为。一是1997年华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时候,正好我在俄罗斯工作,那时候我在国企,对民营企业的前途不清楚,没有选择去民营。二是2015..
-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范例(3篇)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范文1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教学当今是一个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而计算机是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必要工具,不夸张地说任何行业和岗位如今都离不开计算机的..
-
儿童保健的内容范例(3篇)
儿童保健的内容范文关键词:7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状况分析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339.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289-02为了解现阶段贫困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寻..
-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范例(3篇)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范文[关键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液相法;气相法[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49很多人都曾预言在21世纪纳米技术将成为一项最有前途的技术,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
-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文篇1[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类乳突病毒;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浸润癌[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
-
今日工作总结范例(3篇)
今日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4月19日下午2点,在领导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由综合管理部全面组织策划,在温董、黄总经理的助阵下,成功举办了易电20xx年第一季度生日会&K歌活动,并取得了..
-
今日五年二班范例(3篇)
今日五年二班范文欧:各位来宾陈:辛勤的工友们袁:亲爱的朋友们合: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xxx;我是xxx;我是xxx;我是xxx张:蔚蓝天空,浩瀚苍穹,孕育着茅台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欧:悠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