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入门教程范例(3篇)
计算机网络入门教程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8-48-02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各个高等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在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课程目标和定位不清楚,很多独立学院采用原母体大学的“一本”本科生标准进行课程规划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上与“一本”的相同,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对教学也不满意,效果不理想,没能反映出独立学院的教学特色等。本人作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主讲计算机网络课程多年,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抓住省级计算机重点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和探讨。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能从学习中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深入探讨了面向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和有效措施,以与独立学院的教师同行交流探讨。
1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目标和定位
目前,我国多数独立学院在教学目标和定位问题上存在着偏差,课程都采用原母体大学的“一本”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制等,无法反映独立学院的特色。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综合应用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一个自己独立的体系。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与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所不同,它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对实验环境要求特殊,在人们生活中接触、应用得较多,因此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硬件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学校和市场的密切联系。它基本上是一门跨专业课程。
根据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定位与“一本”学生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有所不同。比如:“一本”学生的课程目标是要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强调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而独立学院学生的课程目标是具有合格的基本理论知识,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目标和定位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最基本的协议原理,注重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网络知识进行建设、配置、管理和维护中小型网络系统的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型、应用型网络人才。
2适合独立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和探讨
根据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标及定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讨。具体表现为,把重点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改为理论知识和实用性应用知识相接合,理论和实践并重,加强实用性的实践教学,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教学等。
2.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开始的热情很高,对计算机网络非常有兴趣,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接触到的网络概念和原理越来越多,并且都比较抽象、难懂,如协议、CMSA/CD、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等[1],学生就开始跟不上,会出现有点厌倦、畏难的心理。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要进行改革,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们特别制订了有别于“一本”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重点研究和解决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更新,使现有基础课的难度降低一些、内容减少一些,更加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学懂,学好,学得主动、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主要思路是,压缩和裁减较难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淡化具体计算推导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有些较深的理论可以不必深入讲解,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概念和原理。加强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所需要的技术,熟悉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此外,由于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我们在课程的讲授时,既分析经典的网络基本理论,也注意到目前最新的网络技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知道所学、掌握所用,明白所学知识将来如何用,为今后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状况决定了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是认知主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改变为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的模式,提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教学等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入门教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前的思考
《计算机通信网》做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来开设,首先面临地就是如何选取一本适合学生上课使用的教学参考书;然后是针对学生前期学习的效果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及实验内容,制定教学重、难点;接下来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及完善教学设计,争取通过两到三轮学生的教学,制定出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设计方案。
⑴《计算机通信网》教学参考书选择。《计算机通信网》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认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学重心是放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或两者兼备,是我们选择这门课程教学参考书的关键。我们认为本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一种通才教育,主要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应技术。从近的方向说,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长远方向来说,是为他们将来工作中可能运用到的技术打下理论基础,便于他们从事相关工作。因此,这门课程我主要让学生对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有一定的认识,教材参考书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⑵《计算机通信网》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计算机通信网》以前已经学习了《数字逻辑与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现代通信原理》等课程。
⑶教学安排。这门课程是一门考试课,由于课时限制,安排的理论教学课时为44学时,课内实验教学环节为10学时。因此,对于教学参考书中的章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对于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只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理解。
2《计算机通信网》教学要求
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应用技术,网络发展趋势;具备计算机组网、规划和选型的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程度的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编程能力[1]。为了达到上述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法,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网络应用技能[2]。
3具体开展的教学设计方案
⑴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普通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这个过程,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传授知识。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虽然使用讲授法,但没有按照书本照本宣科,而是在讲授的同时结合身边的事物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2.2物理传输媒体》这一小节教学时,通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传输介质,比较我们身边的网络情况,归纳出这些传输介质的特点。
⑵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案例引入、分析、讨论、总结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给学生介绍《6.4无线局域网(WLAN)》时,可以通过我们身边的WLAN引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WLAN,给出他们的认识、分析WLAN的特点、对WLAN应用前景时行展望,讨论WLAN的基本技术和标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教学参考书上的这个小节知识有个全面地认识。
⑶实验法。任何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相关技术。比如通过《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验、《组建局域网》等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网、规划和选型的基本技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Web编程》等实验让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和编程能力。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也要加强管理。对于玩电脑游戏的同学可以进行及时的控制。
⑷参观、讨论。为了让学生对最近使用的数据通信技术有个直观地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网络中心机房(如:学校网络中心机房、移动或网络公司中心机房),但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网络设备,同时不能对中心机房有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认真听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所使用技术,而且通过参观具体了解当前使用的各种网络设备的参数和使用特点。当然,在参观过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把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对《计算机通信网》这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虽然教学重点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传统技术,但教师要多了解这几年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最近出现的通信和网络新技术多加介绍,而且必须针对每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践条件让学生尽可能联系当今实用技术对这门课程有一定地认识。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入门教程范文篇3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我国众多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其实际教学中涉及到到技术难点比较多,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比较大。如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愈加凸显,高校更应当担当重任,加快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创新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培养更多专业化、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基于此,笔者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2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学习现状
2.1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经过调查发现,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授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下,其计算机基础水平是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际学习中的起点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各地高校的不断扩招,招收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有着很大差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学生在计算机的现实使用中,往往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应用,像玩游戏、网站浏览等娱乐活动,很少用到网络安全知识,导致学生后续学习动力缺乏,能力提升较慢。
2.2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知识更新比较快的课程,教师若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体系,或者不能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就会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不太乐观。就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师来说,若是不能紧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就无法及时进行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导致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变得匮乏与落后,同时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也会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
3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3.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学习是其开展高效学习的关键,对教师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应当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安全协议”等主题为教学内容,定期开展兴趣小组学习比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学习中的浓厚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达到巩固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知识、锻炼学生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中涉及到的概念性与问题性知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心解答,鼓励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2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来说,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组织者以及主导者,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教师的特殊性比较突出。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特别强调实践性,若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则其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操作知识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问题指导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平时要不断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新技术的学习,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资格各类认证考试,参与学校攻防实验室建设和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教师要注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以最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复杂网络知识的展示,由此学生也能更加能理解与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改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市价教学中,应对一些比较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分组丢失和延迟、数据报网络、DNS等内容,利用视频、Flash动画以及现场演示等众多技术手段,融合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向学生传授更加生动、有趣地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效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调用更多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有利于拓展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空间。
3.3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网络安全教学效果
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要结合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黑客攻击方法的讲解分析中,可以先播放一些网络上一些专业化的动画短片,将黑客攻击技术引入其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思考,并在思考、分析与判断中掌握黑客攻击的相关原理内容。教师可以先设置出一些问题,使得学生能通过阅读与学习,以及在课堂的自由讨论中,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在教师的总结中,应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充分了解与掌握。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实际教学成效比较理想,这一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应当站在其实际授课角度引入现实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共鸣。具体来说,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病毒时,可以列举一些众所周知的案例。例如,“熊猫烧香”的病毒案例,可对“熊猫烧香”这一病毒作者、创作背景、病毒工作原理以及病毒入侵防止方法进行有效讲解,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各大高校应当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性,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得学生能进行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应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旨在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伟.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115-116.
[2]曾志高,杨凡稳,易胜秋,等.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0):110-111.
[3]陈礼青,步山岳.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08-109,115.
-
新生儿常见的护理问题范例(3篇)
新生儿常见的护理问题范文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患儿多有喘息、胸闷、气促、咳嗽等症..
-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篇1【摘要】针对临床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欠缺的情况,在教学中加强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上以模拟病例方式进行思维训练,加大了培养..
-
新生儿耳部护理的正确方法范例(3篇
新生儿耳部护理的正确方法范文[关键词]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低温等离子;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99-02小儿扁桃体炎、腺..
-
华为销售转正申请书,华为员工转正述
有关华为销售转正申请书(精)篇1>以前就知道华为。一是1997年华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时候,正好我在俄罗斯工作,那时候我在国企,对民营企业的前途不清楚,没有选择去民营。二是2015..
-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范例(3篇)
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范文1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教学当今是一个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而计算机是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必要工具,不夸张地说任何行业和岗位如今都离不开计算机的..
-
儿童保健的内容范例(3篇)
儿童保健的内容范文关键词:7岁以下儿童健康体检状况分析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339.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289-02为了解现阶段贫困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寻..
-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范例(3篇)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范文[关键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液相法;气相法[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49很多人都曾预言在21世纪纳米技术将成为一项最有前途的技术,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
-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例(3篇)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范文篇1[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类乳突病毒;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浸润癌[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