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例(3篇)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议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0-0106-01
引言
对于农作物而言,病虫害无疑是一场灾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仅有利于农作物自身的生长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而且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多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进和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产和农产品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1]。由此可见,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1.1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指的是一种以积极作用的生物或者其代谢产物为“防治剂”来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的技术[2]。生态系统中,必然存在着每种有害生物的天敌,这是保证该生态系统平衡的必然要求。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该做好积极作用生物的保护工作,从而保证其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应尽可能地以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农药,不仅会降低农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负面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对积极作用生物的保护。
1.2化学防治技术
一直以来,农药是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病虫害防治中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其最大的优势在见效快。化学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预测预算,在该技术应用之前,应该对农田和农作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充分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整体状况,从而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都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因此,所施农药的选择应该对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比如病虫害的种类、特点、程度等。(3)增强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农药的使用尽可能地做到现用现配,并且注意不同农药不要交叉混合使用。(4)注意所用农药的定期更换,从而确保病虫害预防效果的提升。
1.3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指的是一种利用物理机械工具和设备等来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的技术。现阶段,常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有放射物理技术、械光学物理技术等,该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物理机械工具有粘虫板、粘虫网等;(2)利用诱杀法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害虫具有趋性的特点,将害虫诱集起来再进行大批捕杀。(3)阻隔防治法,是一种在农作物上安设部分障碍物,从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果树上应用的较多,比如梨树上的胶袋、苹果树上的塑料袋等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建议
2.1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应该注重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比如说,引进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技术或仪器,对病虫害的生长繁殖周期进行监控,从而确定最佳的防止时机,必然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2组织培训,增强农民病虫害科学防治意识
目前,喷洒农药仍然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首选手段,并且农药种类的选择以及药剂浓度的配置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致使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效率低,无法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为此,我国相关农业单位或部门可以通过口述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地对农民进行培训。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使农民的病虫害科学防治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从而保证了病虫害防治效率的有效提高。
2.3规范农药市场
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农药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导致现阶段农药市场上的农药种类繁多,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致使农民也不知道选用何种农药,也不清楚所购置农药的功能和效果,更多情况下对农药的使用是盲目的。如此一来,不仅对病虫害防治的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会直接损害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应该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对农药市场进行约束和管制,并严格控制农药的流通渠道,确保农民农药使用的正确性,增强农民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防治是农作物种植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有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技术和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三种。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通过注重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培训、增强农民病虫害科学防治意识,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必然会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农民粮食的丰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篇2
关键词:桑蚕;省力化;高效;病虫害防治
桑蚕业是我国一种较有特色的传统行业,近几年来,随着桑蚕价格的上涨,桑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随着桑蚕业规模的扩大,桑蚕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变得更加艰巨,因此,桑蚕业就需要根据桑蚕业养殖的地方的地域气候条件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病虫害预防机制,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措施来保证桑蚕的安全生产。
1桑蚕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的优势
桑蚕业已经有着千百年的发展史,它也是大部分桑蚕业种植区域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人们以前对桑蚕经济价值不了解,使桑蚕业养殖一直都是靠天吃饭,而并非靠养殖人员自身的技术来实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同时改变人们经济状况,桑蚕业就需要引入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来尽量缩短城乡差距,同时提高桑蚕的功效,降低人们的工作劳动强度,增加人们的经济效益。广西一直是桑蚕业最大的桑蚕养殖基地,而广西贵港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21.5℃,贵港市的主要气候灾害便是春秋干涸、汛期局部暴雨洪涝。因此,针对这种气候因素,在广西桑蚕业采取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便能省时、省力、高效、高产的进行家蚕养殖,而这种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培育的桑蚕大多都是优质、生命力强、创伤小、抗病能力强且茧质优良的桑蚕,这对提高桑蚕业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帮助。在桑蚕业利用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可以让养殖者每次每人养殖5~8种类型的家蚕,提高养殖效率,降低蚕农的工作量,同时还能提高蚕农的收入。这种情况下,便可以让养蚕合作社和养蚕小组的开设变得更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进桑蚕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1]。
2桑蚕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
2.1小蚕共育技术
在桑蚕业有句俗语便是“养好小蚕一半收”,这体现出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重要性。具体做法是:蚕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3~6户蚕农自行建立养蚕室,然后制定工作表来监督掌控蚕室的温度、空气湿润度、卫生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2引进优良桑苗
桑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桑蚕质量的高低,良好的桑苗在抗病性、高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因此,通过引入优良桑苗便能节省蚕农的人力、物力,对蚕丝增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引入优良桑蚕品种
优良桑蚕品种是获得优质蚕丝的关键,只有保证了桑蚕质量才能确保蚕丝的品质。而优良的桑蚕一般都是抗病性强、蚕茧产量高、质量又好且效益极高的桑蚕,如此便可以结合桑蚕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平均气温21.5℃、降雨量1600mm、无霜期353d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蚕种。
2.4利用大蚕4~5龄全面省力化饲养技术
大蚕4~5龄饲养是一季蚕中饲养最繁忙的时期,这个时间段高效技术可以有春季室外大棚地铺条桑育和室内蚕台育的方式。
3桑蚕的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贵港区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降雨量和阳光都充足,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桑树的生长,但同时也会使桑园内的小气候闷热潮湿,如此便让很多病虫得以繁殖蔓延[2]。目前,在桑蚕业中,桑蚕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过分看重和依赖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防治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着效果好、成本低的优势,这便让广大蚕农在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缺乏科学用药的意识,当他们发现药物也不能完全杀死病虫时便随意加大化学药物的浓度,最终形成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而让病虫对此药物产生抗药性,让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艰难的局面。
3.2防治不够科学
在桑蚕业,蚕农在种植桑树和养殖桑蚕时大都是采取平时随意“侦查”下,当发生病虫害时便直接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的方式,使得病虫害发生初期没能及时扼制从而让害虫进入高龄期,让病虫害防治工作错失最佳时机。这种状况的发生就是由于蚕农太过注重治疗而轻视预防的重要性,殊不知防治工作中防在治之前,只有先预防才能达到好的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3.3病虫害预防预报机制不够完善
桑蚕业中蚕农较为分散,各个地区不同户的蚕农桑蚕的病虫害防治时间、地点、方法、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浓度都有所差异,这些因素便让桑蚕病虫害防治预报机制在根本上达不到防治目的,使机制平台信息不够健全,在病虫害暴发时得不到具体的防治,无法掌握病虫害发生态势。
4桑蚕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4.1科学利用化学药物防治和农业防治
在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蚕农依然可以以化学药物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但也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蚕农在防治工作中,要根据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来掌握化学药物的种类、用量及药物的浓度,特别要注意不能在一个时期内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3]。同时,在防治工作中要结合贵港市当地冬季偏暖夏季偏高的气候条件来及时清理桑蚕养殖基地,在养殖基地还可以通过安装诱虫灯等工具来诱捕害虫。
4.2加强培训,提高蚕农基本素质
蚕农会有重治轻防的理念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桑蚕的科学防虫防病知识不够了解,缺乏科学防治理念。因此,桑蚕业要加强对蚕农技术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桑蚕养殖知识,努力教授他们对于科学防治桑蚕病虫害的知识,提高他们科学防治病虫害技能,提高蚕农基本素质。从养殖基地的实际情况来指导蚕农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综合防治工作理念基础上做好桑蚕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期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4.3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预防预报机制
政府应根据村落养殖桑蚕的实际情况在各村落建立专门的病虫害防治预报机制,通过给各个村落配备专业预测设备来及时掌握桑蚕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播报准确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如此才能让蚕农在病虫害预报信息的基础上实时对桑蚕病虫害进行监测,确保发生病虫害时能够利用化学防治或是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来快速应对,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桑蚕养殖不受影响。
5结语
桑蚕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桑蚕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需要随之不断发展进步,如此才能保证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用。
参考文献
[1]冯延胜,吴义飞.桑蚕的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浅谈[J].南方农业,2016(26):71-72.
[2]施祖珍.广西桑园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蚕业,2010,47(4):11-14.
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6-0121-02
桑园是一个独特的、以多年生桑树为主体结构的、以优质高产桑叶产出为目的的农业生态系统,与所有的农业生态系统一样,桑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也常受自然因素(如生态系统组成、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和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当、过度掠夺)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使得桑园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破坏桑园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如何开展桑树病虫害的科学合理防治问题已成为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理论与应用问题。
1桑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鳞翅目害虫虫口密度居高不下
桑毛虫、桑螟、艾尺蠖、桑尺蠖、野蚕等主要鳞翅目害虫虫口密度居高不下,这可能由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秋蚕收获结束后,农户对桑园病虫害的防治有所松懈;二是冬季气温逐年升高,害虫越冬死亡较少,存活基数高[1]。
1.2枝干病虫害呈上升趋势
由于养蚕周期较长,导致桑园郁闭,田间湿度大,病菌繁衍较快,种类增多,尤其桑膏药病、桑白蚧发病率超过10%。
1.3桑花叶型萎缩病局部上升
桑树病害多发,出现一些新情况,近2年绩溪县上庄、长安等乡镇相继发生桑花叶型萎缩病,发生较严重的桑园约有26.67hm2,株发生率达70%,桑叶减产60%以上。
1.4桑疫病发生较为普遍
桑疫病以缩叶型为主,约占80%,黑枯型也较常见,约占20%,发病重的春叶产量下降50%以上。
1.5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为增加收入,蚕农常在桑园内套种多种农作物或蔬菜,利于杂食性害虫遮蔽、取食、繁衍,从而使原为次要害虫的艾尺蠖、斜纹夜蛾等成为间作桑园的重要食叶害虫。此外,卷叶蛾、稀点白灯蛾等次要害虫在局部地区上升为主要害虫。
2桑树病虫的发生原因
2.1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显现等无规律性的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了难以预见的影响,也增加了人类认识病虫害发生规律的难度;气候、土壤、桑园生态环境及周边作物布局也对桑园病虫的发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2人为因素
影响桑园病虫害发生的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苗木调运。桑苗桑籽的调运检疫工作因近年蚕茧市场而有所弱化,根结线虫病、萎缩病等检疫性病害在新蚕区蔓延;二是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受养蚕收益的影响,蚕农对桑园的管理粗放,不施肥不除草,杂草丛生,为越冬害虫提供了有利的温床与寄生场所。有时为了追求桑叶产量偏施氮肥,导致桑树抵抗力严重下降,病虫害严重发生;三是采叶不当。晚秋采叶不当或过重不留叶,会导致树势减弱,树体受伤,枝干病害得以流行;四是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桑树病虫害迫切性较差,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些病虫若错过防治关键期,再加以控制就较为困难;五是防治体系不健全。目前,桑树种植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形式进行,治虫防病的时间、技术、药剂等有所差异,造成防治失时、失效[2-3]。
3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目的与意义
桑树病原微生物和桑树害虫是桑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病原微生物和植食性昆虫从寄主植物中取得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从生物生存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如果它们的生存不足以造成作物的严重损失,即它们的种群和数量能保持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昆虫,而是要学会与这些生物的相处之道,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农业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等,经济有效地将它们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与这些有害生物相处之道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的关系,采取必要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必须坚持3个基本观点,即生态学的观点、经济学的观点和社会学的观点,把握3个层次,即以单一防治对象为内容的综合防治;以桑树为主体的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以作物生态区域为基本单位的多种作物、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在制订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搞清当地桑树和主要作物田间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病虫害种类及数量,以明确主要防治对象和兼治对象以及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二是研究不同防治对象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作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以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和防治的有利时期;三是研究不同防治对象与寄主作物、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作物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订科学的经济阈值或防治指标;四是在对各种防治对象的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协调组建成系统防治措施;五是方案的实施采取试验、示范、检验、推广的程序,并对其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再行改进。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从桑园及农田生态系的总体观念出发,对桑树整个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进行通盘考虑,充分利用自然抑制因素,协调地使用必要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副作用,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达到桑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桑、蚕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高产、优质、低成本、无污染、少公害。
开展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彻底改变病虫害防治的传统观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桑园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和自身调节能力,有效保证桑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蚕桑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优质、低成本、少公害。开展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必将为环境友好型蚕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4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抓住防治关键期,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确保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4]。
4.1农业防治
4.1.1加强检疫。按照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对桑苗、穗条等产品调运进行严格检疫,禁止带病虫的苗木等产品相互调运,这是防止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
4.1.2加强栽培管理。通过改善桑园的环境因素,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一是选育抗性较强的桑树品种,如湖桑、嘉陵20号;二是培育无病苗木,以无病菌、少虫的地块作育苗繁殖基地,防止通过种苗进行传播;三是培土翻耕,破坏病虫的栖息场所,使越冬的虫体暴露于土表,减少来年的虫口密度;四是科学栽植,合理管护,桑树栽植时要科学规划,使桑园通风透光良好,合理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促进桑树生长发育健壮,增强树势及抗病虫害的能力。
4.2物理防治
通过各种物理因素如温度、光线、声波、电力及人力、器械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该法成本低,取材方便,不污染环境,简便易行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人工器械捕杀,手工摘除虫叶、捏死桑螟幼虫;二是食料诱杀,将杀虫剂添加到毒饵中诱杀蝼蛄、地老虎等;三是阻隔法,将树穴、蛀孔、裂缝等用石灰与黏土进行封口;四是温热法,用温水浸渍苗根一定时间,对部分桑树病虫害有抑制作用。
4.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方式。目前,利用寄生蜂防治桑树鳞翅目害虫取得良好的效果。
4.4化学防治
4.4.1加大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力度。农业植保部门应加强对桑树病虫害的检测和预报,通过信息互通平台及时准确地病虫发生情况,对蚕农的防治工作进行指导。
4.4.2改革病虫害防治体系,开展联防联治。这是开展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组织保障,在组织和实施必要的化学防治工作时,要实行4个统一,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配制浓度和用药量,统一喷药方法和质量进度。
4.4.3化学防治注意事项。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病虫害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应急能力表现出色,但如果应用不当,容易污染环境,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不利于生态环保。因此,化学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症施药。根据不同药剂的防治对象,在认真侦查病虫种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施药防治;二是合理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以减少药害的发生,增加天敌的抑害能力;三是注意药剂的交替和混合使用,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但注意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四是施药方法要得当,施药时要均匀周到,以保证防治效果;五是根据天气情况巧用药,由于药效与多种气象因素如光照、温度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不适宜喷药的时候尽量不进行施药。
5参考文献
[1]赵芬,刘春隔.桑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9):1050.
[2]许伟超,何振水,胡坤文,等.浅议桑树的病虫害防治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2,32(6):44.
-
逻辑推理矛盾关系范例(3篇)
逻辑推理矛盾关系范文乔恩・埃尔斯特利用模态逻辑来研究合成谬误,将传统合成谬误界定为谓词的不可全称量化性,进而将模态合成谬误与博弈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新型社会矛盾理论。..
-
逻辑推理的价值范例(3篇)
逻辑推理的价值范文关键词:资本论;价值;劳动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10-01中国政治经济学界一贯认为,《资本论》是一个逻辑严密、洋洋大洒的学术体..
-
古罗马文学艺术范例(3篇)
古罗马文学艺术范文篇1【关键词】普桑;艺术继承;艺术革新1普桑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普桑1594年6月15日生于诺曼底省安德利镇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就喜欢绘画,他先受意大利绘画..
-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例(3篇)
对广播电视编导的认识范文篇1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可观其形、闻其声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其分工多样性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看重多条新闻的排列和组合,还要在考虑诸多..
-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范例(3篇)
古罗马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关键词:罗马文化;民族精神;罗马建筑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
-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例(3篇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工作目标:应对疫情期间各项通信保障工作,确保疫情期间网络安全平稳运行,坚持以“零重大网络事故、零重大安全事件”为保障目标。一、人员:做好网..
-
财务状况的监督范例(3篇)
财务状况的监督范文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一般来说,企业所开展的财务会计工作需以自身特征为基点,主要是对执行预算的记录、监督及反映工作,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
-
村级财务监督管理范例(3篇)
村级财务监督管理范文一、组建新型民主理财小组,整合农村财务监督工作力量该县以民主理财小组为主体,积极整合农村财务监督力量。20__年下半年,该县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