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论文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11

青铜器论文范文

贾文忠,中国著名的青铜器鉴定专家。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艺术品投资》顾问,北大、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大学等大学的客座教授。

在2005年的一期《鉴宝》节目中,一件商晚期的青铜爵被专家估价为8万元。远远低于同台竞价的其它收藏品,令人大跌眼镜。是专家估价有误,还是市场行情导致?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当前我国青铜器收藏市场的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面对低迷的青铜器市场,人们对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提出了疑问――青铜器收藏到底有无投资潜力?为此,笔者采访了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先生。

贾先生重新鉴定了《鉴宝》中的那件青铜爵,发现它是青铜器发展顶峰时期――商晚期的作品,器型美观,纹饰精致,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从文物价值上看,都是同场其它几件藏品无法相比的,它理应成为全场价格最高的藏品。

那么,在国际收藏品市场不断升温的今天,为什么国内青铜器收藏却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贾先生认为,青铜器的市场价格与其真正的艺术价值差距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首先国家对这些年代久远的国宝有一定的法规政策保护,这就造成流通的相对困难;另外,近年来,古玩收藏者越来越多,眼界也不断地开阔,而收藏品种也日益丰富,这使许多收藏者将眼光投向了别处;再者,青铜器物年代久远,工艺复杂,最值得收藏的珍品极少露面,一旦露面,其价格也绝不是一般收藏者所能承受的。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国内收藏品市场上青铜器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青铜器的价格无法与自身的艺术价值吻合。

但中国青铜器在世界的影响力却不亚于古老的长城。为什么中国青铜器能深深地吸引众多的外国收藏家呢?实在是器物自身独有的魅力使然。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中,惟有青铜器的艺术价值是被世界各国一致认可的。世界各国任意一家大型的博物馆里,都设有专门的中国青铜馆,而且大多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成,其中收藏了许多稀世珍宝。2001年春,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商代青铜酒器――“皿天全”方器身以924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买家为一位法国人。应该承认,青铜器在国际市场上的状况远远优于国内市场,这就造成了一个令所有中国人为之痛心的状况――每年都有一些珍贵的青铜器永远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在上海崇源2005年秋季大型艺术拍卖会上,一只失散已久的西周青铜器“周宜壶”拍出了2640万元的天价,将青铜器的真正价值展示给了世人。周宜壶的出现打破了沉默多年的青铜器市场,让国内的收藏者们对青铜器的价格进行了重新的评估。

目前国内上拍的青铜器均是它的主人千里迢迢从国外带回来的,为的就是让这三千年前的宝贝回到祖国。贾先生认为:对这种行为,我们应该赞赏,更应该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内的青铜器收藏市场早日摆脱低迷状态,让更多的收藏家了解、重视青铜器,还这些三千年前的宝贝应有的身价。最重要的是,吸引更多流失海外的青铜器回流,让这些国之瑰宝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愿望。

青铜器论文范文篇2

青铜器与铭文的辨伪,是青铜器与铭文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所谓青铜器鉴定,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广义讲,包括青铜器与铭文的各个方面,如:造型、装饰、铭文、定名、铸造、真伪、时代、价值(主要是历史、艺术、科学和收藏等价值)、级别等,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如果从狭义看,青铜器与铭文鉴定,主要是时代与真伪鉴定。因而青铜器鉴定本身包含着本学科的许多基础知识,可谓是这一领域中的一项综合的层次较高的内容。青铜器与铭文的真伪鉴定,在实践工作中,亦是有许多方面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如缺少本学科的某一项基础知识,都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失误,甚至闹出笑话,得出错误结论。

在青铜器和铭文中,尤其在传世品中,或出土的个别铜器,对伪作的识别是极具意义的,因而在这些器物中,尤其是前者,有些是赝品。或个别部分是伪作的,有的伪作表面看去很逼真,但真正内行里手就可以发现某点、某几点破绽。对这些历史上或今天所作的伪器、伪铭,鉴定中一定要与真品严格分开,另作研究和他用。不能让其与真器鱼目混珠,把假铜器与伪铭作为真器真铭不遗余力地去研究考证,这是白费力而徒劳无功的,而且贻害后人,在历史都是有教训的。在全国文物鉴定时,我们也发现某省博物馆藏有较长篇铭文的传世铜器,器上铭文过去也曾有人进行研究考证。经鉴定,器物本身为真器,而铭文则是后代伪作的,因此对铭文研究考证就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认为,在对铜器和铭文进行论证之前,尤其是传世铜器和铭文,一定要确切知道其真伪再下笔,否则一切都失去意义。

这里再强调一下,对青铜器与铭文进行真伪鉴别,其真正目的是明确的,正如已故郭沫若先生所讲过的,如果没有把器物时代弄清楚,“无益于历史科学的研讨”。我们对青铜器与铭文辨别真伪的目的,就是要用那些真实的、有价值的资料,用这一历史载体,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发展观,为研究古代历史、艺术、文字、科学等多方面内容服务。而伪器、伪铭,那就是另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了。青铜器与铭文的辨伪研究和结论,对进一步保护、宣传和研究这些实物资料,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论伪作与仿制之区别

中国古代青铜器与铭文,主要盛行在商周时代,通过近年考古发现和研究,又表明了秦汉时代仍存余韵,并有发展创新,与商周铜器与铭文形成了下延链接。从礼乐制度、制作技术、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看,这一传统文化,历朝历代都可谓受到重视,例如:宋代吕大临在《考古图》一书中云:“观其器、诵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如见其人矣。”反映了对夏商周三代礼乐之崇拜。两宋时代,青铜器与铭文不断被发现,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封建士大夫的重视。叶梦得在《石林避暑录话》中说到当时的情况:“宣和间内府尚古器……而好事者复年寻求,不计重贾,一器有值千缗者。”因古铜器经济价值高,一些不法之徒,为牟取经济利益,伪作、仿作古青铜器与铭文油然而起。从流传下来的实物资料和文献看,较多的伪作和仿作是从宋代开始的。今人常常在实际工作中对青铜器与铭文的伪作和仿制混为一谈,不明内里,有时虽在理论上弄明白了二者之区别,但遇到实物时又模糊了。

青铜器的仿制与伪作的主要区别是,两者虽都对先秦两汉青铜器与铭文的造型、花纹、文字等方面进行模仿,但仿制是因某些需要,如:宗庙祭祀、制礼作乐、日常生活品的需要,模仿古制而制作的,即是为实用目的而作。所模仿的青铜器物或文字等方面,不必完全与被模仿的物象一致,而是大体相似即可。有些仿制品无论是在器形上,还是纹饰、文字等方面有时还有一定的创新,常常反映了作仿制器物的时代风格特点。从文献记载来看,古铜器之仿造可能要上至唐朝,但从实物资料考察一般要到宋朝,而以北宋“宣和”时期最著,这与徽宗嗜古、好古密切相关。最负盛名的仿古铜制品,莫过于大晟编钟和宣和三年尊,前者为徽宗时铸,其造型是以当时发现的春秋时代的宋公成钟为模式,制作名为“大晟”的一套编钟。大晟钟对了解宋代乐制,了解仿古青铜乐钟和铸造技术都有着重要价值。宣和三年尊是徽宗宣和三年制作,铭文26字,其中有“宣和三年……皇帝考古作山尊,于方泽”句,可知该尊是置放在方泽祭祀神祗用的。由此可见仿制品只是模仿或借鉴某种古器的基本特点,并标出新器名、制作的时间,等等。客观反映了为实用而作器,本身无一丝作伪之嫌,为世所允许。宋代以后有的铜制品本身虽为铜质,但从器形、装饰、铭文等分析,其主体完全是制作时代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全国铜器与铭文鉴定中,江西萍乡市博物馆收藏一件铜,外底铭文有“至正甲申岁,傅氏梅隐置山谷书院用”等字,至正是元惠宗年号,甲申岁为公元1344年。该明确标明是元代至正时所铸,因而应为仿制品。所见这种情况亦很多。

伪作器则不同,它不是真正好古博雅,而是作假古董,欺骗世人,破坏古代传统文化,其目的是获取厚利,这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应允许的。因为要造假铜器和铭文,制作者在其本身水平的基础上,心怀叵测地下功夫,以掩饰伪作不被识破。希望所作伪品伪铭与某种先秦两汉的真器真铭完全一致,以达到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的程度。伪作实物告诉我们,再好的伪造“高手”。伪作的铜器与铭文,在铸造、造型、装饰、铭文、锈蚀等方面,总会露出破绽,正如古人云,伪作“气质自恶”。铜制品和铭文的赝品之作,文献记载已很早,《韩非子・说林》:“齐伐鲁,索缠鼎,鲁以其赝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后的一些文献,也有一些零散记载。前已论及较多的青铜器与铭文的伪作,是从两宋开始的。主要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提倡理学,以巩固封建统治,用金石文物来粉饰太平,这无疑使古铜器与铭文在经济价值上也会越来越高,在利益趋动下,不法古董商人开始大量作伪,充斥市场,欺骗世人。明清以至民国,伪作铜器和铭文连绵不绝,式皆法古,使真伪铜器与铭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铜器与铭文的造伪,一直影响到近现代。

历史遗留下来的伪作青铜器与铭文较多,从对全国青铜器与铭文鉴定看,在一些博物馆和文物机构一般都有保存。从一定角度看,这是一笔很重要的文化财富,应很好保存研究。但从伪品制作性质、目的看,又玷污了传统文化的圣洁,这是应该予以认识的。笔者曾在一次有关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学术研讨会上谈到:“目前在文化艺术品市场上,伪造、伪作的古代艺术品较多,如果是成批生产的,这些产品在生产和进入市场之前,一定请厂家在物品上标出有关新生产的等字样,以免被商贩用来坑害顾客。”今天我们在国家文物政策的指导下,应努力净化文化艺术品市场,对那些伪劣产品加以限制。

三青铜器与铭文伪作溯源和历代伪作主要特点

前已言之,从文献上考察伪作青铜器上可上推到东周时代。那么,从目前所见最早的伪作铜制品实物看,伪作的起始时间怎样呢?传统说法一般都是从宋代开始,如果有人提出将伪作时间上推到宋代以前,常会受到世人之指责。在还没有足够的实物资料作为依据前,只能最早提到“宋仿”(以往伪与仿常常不分)。如果有人提到“唐仿”,那么一定会让人觉得是个笑话,更不用说时代最早的伪制说法了。历史的局限性是无处不在的,以往主要是由于私人收藏古文物,许多资料多秘不示人,给人们开扩视野,开拓思路以一定的限制。今天青铜器与文字考古不断取得成果,尤其是历代标准器的确认和分期断代体系的建议,辨别确认铜器的伪作和伪造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对青铜器与金文的鉴定工作,对发现藏品中的伪作情况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这无疑会有助于对伪器与伪铭的深入研究探索。

青铜器论文范文

关键词: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设计特征启示

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铜的初始是在夏代,史料上也有关于禹之子炼铜的记载。青铜器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在其之前还有一个红铜时代作为过渡期,或者称之为石、铜并用的时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把红铜、锡等金属混在一起冶炼出硬度更高、更容易造型青铜的技术,因其颜色灰青,故曰青铜,青铜器到了商、周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开辟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性能更优质的铁的出现,青铜作为主要造器物、兵器的原料而让位于铁,但是青铜作为装饰镜子等日常生活的制作材料还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一、青铜器的动物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据现在所知,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关于这些纹饰的起源,最主要还是来自于陶器的影响。青铜器的纹饰,在商代中期以前,多是直接雕在模的壁上,后来的往往在模壁上外加泥片,再进行雕刻,这样能产生浅浮雕的效果,同时产生了装饰上的主文和地纹之分。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其中动物纹,又可以分为怪兽纹和一般自然界的动物纹两类。

怪兽纹,是一类变形奇特,而在现实世界根本找不到的动物纹样,例如:饕餮纹、龙纹、凤纹等。这类纹饰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商代。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重要纹样,其主要特征是首面、大眼、有鼻、双角。大多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最上面是角,角下是眉,眉下是目,两侧为耳,另外还有锋利的爪子。根据角型的不一,还可以有牛角型兽面纹、羊角型兽面纹,龙角型兽面纹等。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己身,以言报更也”。《左传·宣公十八年》说饕餮是贪于饮食、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从此也可见饕餮是一种凶悍的动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龙纹,也是商代比较常见的花纹,在我国器物装饰纹样中应用的最为久远的一种纹饰,到了封建社会,龙成了真明天子的象征,龙纹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但是它在皇家的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青铜器的纹饰当中,凡是形体蜿蜒者都可以称作龙纹类,龙在商朝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现在这样确定的形象,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的龙的造型,这些龙在角形、头型、鳞节、爪子、身躯大小等方面都不相同,它可以分为爬行龙纹、卷体龙纹、双体龙纹等。

凤纹,在东周典籍《诗经·商颂》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所以大家公认鸟应该是商代的图腾,以至于青铜器纹饰和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系的论断在商代没有体现出来。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自然界美丽羽饰和华丽鸟冠的大集成者,凤纹的鼎盛时期是在不在商朝,而在西周早期,那时候的青铜器纹饰有大量的凤纹出现,那个时代的在青铜史上被称为凤纹时代,凤纹中除了羽饰华丽,在凤冠上面也有很多的变化,根据冠的造型不同、可以分为多齿冠、长冠和花冠等种类。

一般动物纹,是指的从纹饰上看,能够看出动物的具体的形象来,这类纹饰虽然没有占据青铜器装饰的主要地位,但是它的种类繁多,例如牛纹、马纹、羊纹等家畜、虎、兔、鹿等野生动物,还有蛇、鱼、蟾蜍等小动物,都在动物纹之列。

虎纹青铜器的经典之作是比较著名的是司母戊大方鼎的耳部,对称的两虎食一人头的形象。一般的虎纹出现的时候,是那种具有威吓、森严的纹饰,这也符合商代的统治阶级的需要;牛纹单独的在青铜器的装饰比较少见,但是饕餮纹的主要造型来源于牛头形象的说法也是比较盛行的,因为牛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牛的地位相对的也是较高,所以有些地方的青铜器上面装饰牛纹。二、动物纹饰的历史价值

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的历程》中称青铜器的饕餮纹为一种“狞厉的美”,的确有他的道理,同时也体现出了动物纹饰在当时的历史价值。青铜器在商代和周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用途是有区别的。在商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酒器居多,以祭祀为主,可见当时的人们特别是上层阶级比较尚酒。并且纹饰以饕餮居多,饕餮纹的威严、恐怖、神秘、诡异、残酷、凶狠的形象,始终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力量,指向某种似乎是超出人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这主要由于在商代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在生活中间解释不了事情,而又想去努力的解释,最后只有走向了唯心主义的神,这也是那时候的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统治阶级那些劳心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一点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占卜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所以不论是在农作、出行、还是战争、祭祀、帝王登基都要巫师占卜问天。在此之前的陶器上面的生动活泼的写实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取代它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到了周朝,统治者吸取了商沉迷酒色以致灭亡的原因,基本上就不再饮酒,到了周朝青铜器基本上都是食器或者礼器,开始以“礼”治国安邦平天下。周朝的列鼎制度也正是通过青铜器鼎的区别来树立统治者的地位,那种威严、狞厉的饕餮纹也逐渐的减少,取代它的是窃曲纹,其实这也是动物纹样的简化和抽象。另外,在周朝的青铜器上出现了“明贵贱,辨等列”“记功烈,昭明德”的铭文,这些主要记载祭祀、战功、婚嫁等的青铜器是上层阶级重大事情发生的见证,也是他们树立自己统治地位,彰功显德的重要手段。到了春秋战国,铁的出现也迫使青铜器走下坡路。“礼崩乐坏”也验证了周朝的统治地位不存在了,青铜器出现比较多的是兵器、食器,开始向生活日用器皿上发展。青铜器的应用,则是是钟鸣鼎食的组合,那种以“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已经消逝了。在纹饰上逐渐摆脱了宗教神秘的气氛,开始向几何纹发展,并且出现了很大场面战争、狩猎或者生活的图案场面,例如“宴乐水陆攻战铜壶”的纹饰就属于此类。由于青铜器是只有帝王、将相等上层阶级才可以使用,这些器物反映是只是当时上层阶级的生活、以及当时的政治、军事活动,尽管这些青铜器是由普通劳动者或者是奴隶来制作的,但是,整个造型设计和装饰基本都是当时的上层阶级来实现的,体现的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志,青铜器文化基本也就是帝王文化。

三、研究青铜器动物纹饰的现代价值

作为现代人来研究青铜器纹饰,只有靠出土的实物和历史记载资料来考察。出土的实物靠科技手段来推测年代比较可信,但是,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就很困难了,因为这些在夏、商、周三代,中国的文字还不是很成熟,处于发展阶段,后来的文献记载也是自己的研究和听闻。但是,我们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来考证,就会出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局面。但是这些青铜器纹饰对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以及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不论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还是龙纹、虎纹、鸟纹等,是夸张、想像力的精华和浓缩,是富有很大的创造性,但究其设计的创意源泉仍是生活、自然界以及当时的宗教、图腾崇拜的对象。对今天的艺术设计工作者,无论深居高校,还是战斗在设计工作的第一线,在进行设计创意的时候,都在思索同样的问题:设计的创意点是什么?设计创意的源泉在何处?为什么有的设计师作品层出不穷,个个令人拍案叫绝;但是有

的设计师的作品却依然平淡无奇。研究青铜器的纹饰,就会给出我们这个谜底。青铜器上的怪兽纹、夔纹等都是生活中常见动物的抽象,那些动物有的生产劳动中所必须的畜力,在生产劳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是部族图腾崇拜的对象;这些都和生产生活有关,我们现在的设计也不能脱离生产生活而存在。这也给我们现在的设计师指出了一个途径:当设计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出去深入生活,了解一下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活,给自己的设计思维添加新的活水。

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否也应该深思一下?设计高校培养的未来的设计师,培养的对象是一些在教室中成长的孩子,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体验真正的生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的学习就是从素描、速写、色彩应试的基础课开始,进入高校就强化基础、构成的训练,一般只有一、两次简短的采风,这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到农村,第一次以设计的眼光考察中国传统建筑、服饰等,当他们毕业成为职业设计人的时候,才思枯竭是不会令人感到以外的。增加采风时间、深入体验生活是我们高校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学三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2、中国青铜器宝典,郑春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美的沉思,蒋勳,中国艺术思想刍论,文汇出版社,2005年

4、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1月

  • 下一篇:微笑的魅力作文(好作文推荐)(精选8篇)
    上一篇: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例(3篇)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范文篇1工艺美术的设计处理变化和对比方法、方式很多。例如质料及其肌理的变化对比,造型及其线条、形态、方向、色彩的变化对比,结构组合及其空间转换的变化..

      daniel 0 2024-06-11 15:04:13

    2. 消防安全演练方案范例(3篇)

      消防安全演练方案范文为了使我校全体师生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对突发火灾的应变、逃生技能,确保师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2017年5月12日上午第..

      daniel 0 2024-06-11 14:32:13

    3. 多媒体教学培训范例(3篇)

      多媒体教学培训范文一、多媒体培训的含义多媒体技术则是指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进行数字化采..

      daniel 0 2024-06-11 14:00:14

    4. 数理统计课程范例(3篇)

      数理统计课程范文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29-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校工科各专业开设的一..

      daniel 0 2024-06-11 13:28:13

    5. 数理平台范例(3篇)

      数理平台范文篇1关键词: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管理定位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05-03教育服务与教育管理体系是涵盖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

      daniel 0 2024-06-11 12:56:13

    6.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例(3篇)

      化学品仓库定义范文篇1各省、市、区自来水公司在对其仓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对于自来水公司的仓..

      daniel 0 2024-06-11 12:24:13

    7. 工艺美术的概念范例(3篇)

      工艺美术的概念范文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会员资料)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会员资料)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会员资料)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一方面违反美与艺术的开放的本性、一方面也..

      daniel 0 2024-06-11 11:52:13

    8.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范例(3篇)

      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范文篇1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好课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062-03什么是好课?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而言,在教学大纲年代好课可..

      daniel 0 2024-06-11 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