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范例(3篇)
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范文篇1
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提高患者临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也逐渐成为了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产科新生儿出生后,虽然与产妇处于同一病房,但是,因为产妇及其家属自身的临床护理技术能力较差,因而常容易出现新生儿喂养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失误。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其主要目标在于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2岁至34岁之间,平均(28.4±4.3)岁,孕周在39周至42周之间,平均(40.5±2.1)周。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基础的临床护理服务,实验组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具体措施:第一,新生儿的床旁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臀部护理、脐带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注射、新生儿沐浴等护理措施,向产妇及其家属说明新生儿床旁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所需掌握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母婴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第二,健康教育。首先,向产妇说明按需哺乳、早吸吮和早接触的重要意义,使其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向其说明适当的婴儿含接姿势和哺乳有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其次,为产妇和家属提供新生儿臀部护理、脐带护理、抚触和沐浴方面的现场指导,适当加入产妇和家属的互动,指导其掌握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最后,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前,通过发放资料等方式,为其提供回访、卫生、出院后饮食、产褥期相关护理及避孕等方面的指导[1]。第三,所需条件。一是护理设施,即一次性用品、新生儿洗浴用品、浴盆、母婴护理车等;二是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数量的配置以及减少陪探侍人数;三是医疗环境,即病房湿度控制在50%左右,温度控制在27℃左右,每天通风20min;四是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的增强,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2]。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本次医学研究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共涉及50道问题,每题2分,满分为100分,所有观察对象均与出院前接受调查研究,及格分数为60分。由三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观察对象的沐浴、喂奶等护理技术进行评定分析,正确则得分,错误则不得分。同时,对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共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3]。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为100%,对照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表1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2.2观察指标
实验组30例观察对象中,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为90%(27/30),母婴知识及格率为90%(27/30);对照组30例观察对象中,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为60%(18/30),母婴知识及格率为50%(15/30)。两组观察对象护理技术水平及格率和母婴知识及格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新生儿临床护理方法,利用一系列的现场护理培训和示范,提高产妇及家属的临床护理技能,使其掌握基本且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和知识,从而巩固临床护理效果,实现科学化的新生儿护理管理[5]。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在产妇及其家属的直视下进行,通过适当、文明的沟通方法和言辞,为产妇及其家属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从而获得其理解与信任,切实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原则,实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内涵的逐步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拉近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6]。
参考文献:
[1]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2]陈丽菊.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药物与人,2014,27(8):206-207.
[3]万宾.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6):515-516.
[4]张菲菲,崔改英,赵扬,贺秀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2):157-158.
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范文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护理部,辽宁沈阳110101
[摘要]目的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疗效和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120例产妇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护理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并且分为产前、产后以及出院后护理三个阶段,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方式,从而达到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差异的目的。结果经过健康教育之后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满意度为优秀的80%(48/60),对照组为60%(36/60);观察组良好20%(12/60),对照组40%(24/60),两组均无中等评价,两组相比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较高,在母乳喂养、心理情况、婴儿护理知识等方面表现的较为成熟。结论通过本次研究,采取健康教育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情绪稳定、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产妇以及新生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适合进行普遍推广。
[
关键词]母婴同室;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5(c)-0050-03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理念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医疗机构当中,单单治好疾病并不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需求,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特别是产妇这群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大多的产妇对于产后的知识都不太了解,往往生产之后缺乏母婴的正常交流,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母婴同室就是产后人性化护理的体现,并在护理过程中为产妇做相关产后知识的介绍,包括卫生清洁知识、产后护养知识等,在下文中,将对护理人员开展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后护理的120例产妇,产妇年龄情况均处在20~40岁范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观察组首次生产的产妇48例,经产妇12例,顺产产妇38例,剖腹产产妇22例;对照组首产产妇为44例,经产妇16例,顺产产妇40例,剖腹产产妇20例,两者年龄、产次、生产方式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始前对产妇生理以及心理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没有严重患病记录和任何精神异常。对观察组进行产前、产后、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差异。
1.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60例产妇的护理分为护理阶段以及健康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在各护理阶段良好执行,确保母婴同室健康教育的价值得到完全发挥。
1.2.1产前、产后以及出院后治疗从护理阶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前教育、产后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治疗。
①产前教育。先向产妇介绍病房环境和主任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对入院须知加以说明,此举是为了尽快消除产妇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尽快习惯医院的生活,护理人员要保持与产妇的良好共同,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达到消除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告知孕妇不要随便进行室外活动,向产妇介绍围生期的相关知识,例如孕妇胎动的计数方式以及作用,协助产妇了解宫缩和胎心的变化情况,利用富含蛋白质或者矿物质的食品保证产妇各项营养均衡。
②产后护理。产后的母婴同室是指母婴全天候24h的处于同一室内,每天分离式的护理也仅仅不超过1h。母婴同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标准较高,需要针对每一位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护理工作的能否达到预想效果,除了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在对术后注意事项的讲解中,尽量依靠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多途径的教育,一方面可以让产妇完全吸收,另一方面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其次,对于产妇产后的饮食问题进行指导。较多的产妇缺乏科学的产后调养知识和新生儿喂养知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引导,例如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的优点进行说明,协助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包括含接方式以及哺乳的时间段,在饮食方面可以让产妇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高能量食物,从而使产妇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从各个细节入手逐步建立产妇对于喂养的自信心。
然后,许多的初产妇对于婴儿的行为习惯不了解,在面对新生儿哭闹、换尿不湿等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教会产妇如何因对新生儿的各种情况,并且进行早教知识的宣传,确保产妇的行为科学合理,加强产妇的母爱意识。
最后,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局限在医院内,产妇出院之后的自我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于达到出院标准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加强叮嘱,并且敦促产妇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从而确保出院后的产妇和新生儿依然保持身心健康。
③出院健康教育。在产妇顺利生产后,护理人员应引导产妇出院后继续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在40d后准时到医院接受复查,并且60d内应该避免性生活,防止在哺乳期内受孕。一般产后3个月后放节育环,对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或其他预防接种和复种的时间,同时针对孕妇的休养环境、饮食开展相关指导,防止孕妇在产后虚弱期间内无法良好的休息,同时讲解育儿方面的有关知识。
1.2.2教育方法教育方法需采取多样性,包括书面教育、视频教育、示范教育以及咨询教育。书面形式是将生产后的母乳喂养、产褥保健、婴儿护理等知识整合为册,并发放给产妇,使产妇吸收书面的知识。视频教育是指针对短期内活动不便的产妇,挑选适当的影像资料,经由病房的电视让产妇对各种知识有更直面的感受。示范方式是指当产妇首产时其护理经验薄弱,护理人员采用手把手教导的示范演示,使孕妇在新生儿护理方式有更快的提升,并且使其操作行为保持规范。咨询形式指在病房周围或者护士站设立专项的咨询柜台,同时配备咨询电话看,将号码以及咨询台位置告知产妇,每个咨询岗位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解答产妇的有关问题。
①心理安抚。心理安抚使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后期母乳喂养、产褥保健、新生儿护理等一系列工作开展的基础。本次共有98例产妇属于初产妇,普遍存在分娩后护理经验不足、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导致其在护理过程中的手足无措,并且初生儿的情绪不稳定经常哭闹加剧了产妇的情绪波动。对此护理人员应该立即给予心理安抚,使其了解婴儿护理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做支撑,都会经历一个生疏、了解、熟练的过程,而护理人员会引导产妇了解相关知识,护理人员由此建立与产妇之间的友好关系,对产妇的提问有问必答,保持高度的耐心,同时还要对产妇家人开展相关教育,使产妇在气氛较好的家庭环境中休养。
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产后新生儿护理的核心工作,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母乳喂养中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乳糖、脂肪、无机盐以及铜等微量元素,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效避免腹泻。而对于产妇本身来说,通过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能够引起身体的反射作用,进而使子宫收缩复原,能够有效抑制产后出血。综合以上两点优势,护理人员必须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使其明白喂养的重要性。在喂养的过程中,将婴儿的身体移向产妇,使用婴儿与目前的身体紧贴在一起,同时上颌贴住乳房,嘴唇凸起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另外护理人员要根据掌握的婴儿习惯控制产妇的喂养时间,例如当产妇奶涨、婴儿哭闹时应该及时喂奶,同时应该尽量避免用奶瓶或者奶头喂养导致的乳头错觉。
③产褥保健。第一,保证产妇的阴道清洁干净,具体方式为:通过5%活力碘棉球外阴擦洗,保证2次/d,另外需勤换内裤以防止滋生细菌;第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荤素搭配平均合理,或者指定饮食表,更好的满足母婴的营养需求;第三,产后可以开展适当的身体锻炼,在产后2d后可以在病房内走动,然后再做产后健身操。顺产的孕妇在产后7d后同样可以采取适量的运动,用产后健身操来调整身体,避免静脉栓塞以及感染情况出现。
④新生儿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沐浴以及抚摸是有效促进其成长的手段,并且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轻应激反应,增强新生儿的综合免疫力。对此医护人员要将产妇沐浴室的温度控制在28°C左右,同时水温不超过40°C,主要以产妇自身的适应情况来决定。护理人员还应该向产妇示范正确的操作,包括抚摸的步骤、方法、顺序等等,在抚摸的过程中保持产妇以及婴儿的交流,使其了解到护士给予的帮助。
1.3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取常规产后护理
1.4观测指标
对120例产妇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后全部回收,回收比率100%,就两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优为产妇在生产后自身情绪稳定并且对新生儿的护理较为熟练;良为产妇生产后未出现不良情绪,但是在新生儿护理方面熟练度不够;差为产妇出现多次情绪失控并且难以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比,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满意度评价为优秀的占80%(48/60),对照组为60%(36/60);观察组良好20%(12/60),对照组40%(24/60),两组均无差等评价,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满意度评价明显较高,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产妇对于这种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认可。(见表1)。
3结语
母婴同室属于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其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非母婴同室产妇。此种模式能够让婴儿熟睡在母亲身边,了解母亲的气味,使婴儿具有安全感,另外能够锻炼婴儿的视力、听力能力,对婴儿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生物医学的限制下,从前较多护理人员仅仅专注于“保护生命,减少病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护理模式已经表现出滞后性,只有在其中融入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婴儿以及产妇的健康。
护理人员有必要在产妇生产前有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需要就产妇各种临产症状进行讲解,已达到缓解产妇紧张情绪的目的,护理人员还需依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教导产妇灵活运用分娩过程的技巧,尤其是剖腹产的产妇,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性的阐述剖腹产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抱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产前消除产妇的精神焦虑,在产后加强产妇的护理教育,出院后增强对产妇的叮嘱,这些健康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可以保证产妇的顺利生产,也能使新生儿在未来健康成长。
目前母婴同室已经在医院中普遍推广,这种人性化、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母乳的喂养率,使产妇加深了对于新生儿的了解程度,让产妇和新生儿一同相处,能使产妇更快的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避免产妇在产前由于对生产知识存在空白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心理层面的因素很大程度决定了生产的顺利。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应该贯穿产前、产后以及出院之后,并且工作的开展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另外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循序渐进的专业教育,根据产妇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式的专业护理,避免产妇以及新生儿感染,手把手的进行护理知道,从而增强产妇的产后护理质量,并且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的产后护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应该加强其在医疗部门的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资料,使得本研究结果的代表性降低。建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以增加研究的说服力。建议接受社会工作者参与到临床及社区工作之中,从心理、医学、社会几方面来提高母婴同室的社会支持度及全社会的整体社会支持度,以更好地实现健康教育的价值,提高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1]田双蓉,马丽.我院坚持母婴同室开展母乳喂养的几点体会[C]//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9.
[2]孟藏者,康立宇,谭静,等.母婴同室后母乳喂养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1996.
[3]王桂萍,刘杰,王敬云.母婴同室与早期授乳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3(4):223-225.
[4]廖训菊.母婴同室产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3(18):3721.
[5]方惠.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63-64.
[6]何晓亚,支小银.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3(15):129-130.
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范文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例(3篇)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篇1《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相间的方法(..
-
光电集成技术范例(3篇)
光电集成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微电子人才作者简介:周远明(1984-),男,湖北仙桃人,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梅菲(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
-
新生儿护理要点范例(3篇)
新生儿护理要点范文随着母婴同室的普遍建立,母乳喂养得以大力推广。新生儿护理工作模式已有过去传统的母婴分离.封闭式的婴儿室集中护理.转变为母婴同室的开放性护理[1,2]。..
-
家政服务概述范例(3篇)
家政服务概述范文摘要: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事务和学术研究中频繁使用的“中介组织”概念名实不符问题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论证。通过论述什么是与不是中介组织,作者..
-
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例(3篇)
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篇1摘要: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得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
-
儿童心理教育课程范例(3篇)
儿童心理教育课程范文篇1一、回归教育本性,关注儿童成长早期教育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逐渐推行,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整个社会..
-
公租房管理措施范例(3篇)
公租房管理措施范文安全责任书(一)为加强租赁房屋的治安管理,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根据《公安部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河南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
-
计算机课程建议范例(3篇)
计算机课程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素质教育;应用一、提高教员自身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军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得不到较大提高,学员的素质提高就困难、缓慢,只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