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含义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7-31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体育意识;体育习惯;鼓励;体育竞技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0-02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今的体育教学更要努力致力于怎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知识素养。身体康健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和基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体育素养。而且一切事物都应该从萌芽抓起,教育就更应该从小抓起,而什么是体育素养?体育素养又跟体育教学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呢?教学当中又应该怎么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简约的分析。

一、明确体育素养的含义

什么是素养?素养即修养,素质。三者意义相近,都指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包括道德水平、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它涵括了品德、智力、体育、美学和劳动等等。体育素养就是要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努力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都得到提高,得到锻炼。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体育素养,开始重视体育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的锻炼,让学生能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及体育意识,能够在日常中多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体育行为;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展体育技能;在平时的体育运动、体育竞赛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坚强、有目标、有恒心、有毅力,通过体育锻炼整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全面的对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做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

小学生处于智力体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知识的积累很少,合理运用体育的科学规律就更欠缺了,所以导致他们的体育素质相对较薄弱。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小学生体育认知不清晰,运动意识薄弱。小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体育素养的认知较所有年级的学生都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为低下,处于思维认知的初级阶段。在小学生看来,体育仅限于上体育课,对于课间和课外活动认识缺乏,如跑步、跳高、跳远、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一系列的运动,他们就不认为这是体育运动了,只因为这不是在体育课上的运动。小学生处于思维认知能力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的认知尚不清晰。

2.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行动缺乏。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体育运动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使他们长得高,长得快,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思维的锻炼,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体育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孩子们对体育意识薄弱,加上身体弱小,以及作业繁重,还有现在很多家长不重视体育只看学习成绩的不正确态度等等原因,导致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体育行为缺乏。

3.小学生体育技能薄弱,技术含量较少。体育技能即是指某人在某项体育活动中的能力,体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加以培养锻炼,让他们能掌握某种较强的技能。比如跑步、跳远、跳高、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运动。小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特点,处于认知和接受事物的初级阶段,导致他们体育技能薄弱,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只能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纵向中对比,不断提升自己。

三、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的课堂实践

1.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意识,就是学生自身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要多锻炼才能使身体健康、思维发展的意识。而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具备体育意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加强锻炼让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体育是一个长久的活动,是人的一项技能。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明白体育锻炼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积极参加运动的良好习惯。

2.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小学生包括了6~12岁或13岁的孩子,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思维能力也不同,教师教学面对的对象不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不同。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到达教学的目的,否则只能缘木求鱼,或者揠苗助长,不仅让学生受累,教师教学也累。如:跑步,3000米长跑就只能让初中学生参加,如果你硬是要让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参与,那这个任务他们是不能完成的。六年级的体育课,就只让学生练习整队,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教学内容单调,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锻炼效果。所以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去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多激励,多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在小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上帝,教师所说的、所做的就是对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当面对学生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这样说:小朋友你做的非常好,很不错哦;加油,下次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这些鼓励性的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通过竞技比赛,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小学生攀比心态严重,在适量的体育竞技比赛的驱动下,会激发学生的虚荣心,让他们产生求胜的欲望。在虚荣心的鼓动下,他们肯定会积极参与,主动备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体育素养。所以,好的教学者一般都会通过适当的体育竞技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之,在分析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应该具备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法案,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锻炼,这些策略定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篇2

关键词爬绳爬杆;中职;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08-02

1前言

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和学生都要对这一学科高度重视,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缓解各种压力的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运动将压力释放出去,消除心理压力,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因此,在安排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更加用心,引入一些有趣的体育装备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2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固化中职体育教学出现教学瓶颈,教师和学生好像都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解基本体育动作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学生似乎也只是对自由活动比较感兴趣,对于教师讲解和教给的动作丝毫没有兴趣,只是机械地模仿和重复。教学模式固化,体育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模糊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锻炼身体,还有更加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体育其实是一个有内涵的学科,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包含永不言败、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等,而这些恰好是当代很多学生所缺乏的。体育教学正是想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又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体育锻炼中包含的这些精神,从而指引学生的学习,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受益匪浅。但是体育教学的深层次意义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教学形式单一就目前的体育教学来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体育技能的锻炼,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少,甚至只停留在单纯的教授动作的层面上。教学形式没有新意,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逐渐感觉到体育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寻找不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3爬绳爬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爬绳爬杆,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引入并且借助一些有趣的锻炼器材,以达到锻炼身体、增添乐趣的目的。爬绳爬杆是比较适合中职生体育锻炼的器材,主要是通过手或者是手脚并用攀登绳子或爬杆的形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如果需要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大多数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单双杠的练习,虽然说这一器材对于上肢力量的训练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运动强度比较大,对于女生来说更是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在课堂中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锻炼其他部位的力量和肌肉时所选择的也都是比较普通的训练方式,如踢球、打球、跑步等,不仅没有新意,而且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并不是很高。

爬绳爬杆是一种比较有趣的运动,最主要的是其锻炼的项目比较全面,包含多项体育器材的运动功能。因为在攀爬的过程中要用手或者是手脚来进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肩部肌肉力量以及耐力,对于握力、大腿力量的训练也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在单独用手的情况下,对于发展学生的悬垂力量也非常有效。可以说爬绳爬杆将对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训练集中到一个训练项目上,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对多方面的力量进行了锻炼,并且这一运动项目没有男女的限制。由于手臂支撑的是自身的体重,女生也可以完成,更有利于教学的统一开展。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攀爬姿势,以正确的姿势开展活动,避免受到运动伤害。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育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的效率。

通过爬绳爬杆运动,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爬绳爬杆运动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有一定技巧。爬杆运动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因为杆子本身是硬质的,不会因为受力发生明显的形变。学生只需要抓紧爬杆,如果是手脚并用的形式,只需要用双腿夹住爬杆,身体弯曲,利用手臂做引起运动,同时配合着腿部对爬杆的力量,从而逐步向上爬,做到动作连续就可以有效攀爬。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放松脚部力量,一旦松开夹紧的脚,那么身体的重量就全部放在手臂上,很容易滑落下来。

相比于爬杆,爬绳难度更大一些,因为绳子本身是不固定的,只要稍一用力就会发生明显的形变,并且会出现摇摆的现象,控制起来不是很容易。教师需要指导正确的技巧,只要掌握了技巧,就可以轻松面对。同样的动作要领和爬杆基本上是一样的,手握牢,腿夹紧绳子,脚用力往上蹬,眼睛向上瞧。这一运动极大地考验着学生的顽强毅力,在攀爬的过程中刚开始可能感觉比较容易,但是越到最后,身体的力量逐渐消耗,整个身体给予手臂的力量就会越大,会不自觉地出现下坠的感觉。并且整个运动过程对于力量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学生需要靠着顽强的毅力才能够支撑到最后。

参与运动可以考验学生的勇气,但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一根绳子一杆细杆,要攀爬上去需要下定决心。并且爬绳还可以开展荡绳训练,从一个地点抓着绳子荡到另一点,要有一定的胆量才能够完成。学生的心理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很大的勇气才敢于参加挑战。在参与爬杆爬绳运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敢于挑战,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选择咬牙坚持。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种精神一直会影响学生。

开展爬绳爬杆游戏,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是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丰富课堂形式非常必要。游戏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游戏互动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且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和技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相应的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道具来开展教学游戏,以此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以爬绳爬杆为主要的游戏道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设计编排游戏,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游戏要具备竞技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好胜心是比较强的,竞技类的游戏更能够让他们获得刺激感,感受到参与比赛的乐趣。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爬绳爬杆开展“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游戏以递进的形式进行,一共有四棒,第一个参赛的人需要爬到的高度是3米,第二个人需要爬到的高度是4米,逐个增加一米,最后那个学生要爬到的高度是6米,拿到桃子贴之后下来比赛完成。每两队进行比拼,每队的成员要合理安排出场顺序,按照队员能力的强弱来进行安排,加快比赛时间,争取最终胜利,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获得乐趣。

4结语

总之,爬绳爬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的改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增添学习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体育锻炼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弘扬;太极文化;素质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哲学、医学、文学、艺术、军事、民俗、伦理、娱乐等于一身,融健身、技击、养生、休闲于一体,将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融合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具有鲜明和谐理念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我校地处习武之乡,习武之风盛行,为弘扬太极文化,我校将太极拳作为一校一品,打造太极拳特色学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弘扬太极文化,认识锻炼价值

以太极拳为演练形式,认识太极拳锻炼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全校师生的必然要求。

1.太极拳的自身价值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之一。其特点是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动作衔接紧密,练习起来不受场地、人数、环境、气候的影响,对不同年龄层的练习者都有很好的锻炼价值。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开展,增强了人们锻炼的意识,太极拳已不是老年人专属的运动,越来越多小学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小学生在练习太极拳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既可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学会情绪调控,还包含着爱国情操、尊师重教、诚信知礼、勇敢仗义、积极进取、守纪自律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终身受益。

2.太极拳的社会价值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拳种,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太极拳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迄今为止,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约1.5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剂。太极拳富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倡导以柔克刚等原则,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包容的理念。边体悟,边心悟。可以达到身心双修,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平衡。坚持练拳,可以影响习练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剂。

二、弘扬太极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自我校创办以太极特色为一校一品以来,学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太极拳的学习中,基本能够打一套八式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太极拳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1.太极文化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理想手段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史,使他们了解太极拳的运动价值。通过介绍,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增强。

2.学习太极拳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

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人类呼吸、血液循环、运动锻炼、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和心理康复等方面均能产生良好的反应。这说明学习太极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太极拳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动作衔接紧密,以静带动的特点,体现在太极拳套路动作的各个要领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也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免疫力,尤其对体弱多病的学生而言,效果显著,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学习太极拳助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太极拳是一项融合健身、养生、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套路中要求端正态度、全身肌肉放松、心静、循序渐进、勤练多思,既是太极拳学习的方法,同样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学生经常“心静”地练习太极拳,相信同样可以“静心”对待学习。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谦让、学会理智、学会忍耐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爱好和平的过程。

4.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学生练习太极拳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环境气候的影响,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器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太极拳练习,加之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办学有特色是我们的深刻体会。积极弘扬太极文化,打造以太极文化特色为一校一品,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意志品质的提高;树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斌.弘扬太极文化营造和谐环境[J].焦作大学学报,2006(2):28-30.

  • 下一篇: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范例(3篇)
    上一篇:生物知识点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生物知识点范例(3篇)

      生物知识点汇总范文篇1每个国家的词汇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英语词汇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英语词汇是表音文字,主要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所以,英语词汇具有汉语词汇所不具有的特点。..

      daniel 0 2024-07-31 13:28:13

    2. 生物知识全解范例(3篇)

      生物知识全解范文篇1一、试题特点透视纵观2016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各地试题都能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为标准,以所使用的现行教..

      daniel 0 2024-07-31 12:56:13

    3.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例(3篇)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范文一、思想汇报的基本书写格式⑴标题。居中写思想汇报。⑵称谓。即汇报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daniel 0 2024-07-31 12:24:13

    4.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例(3篇)

      绩效的管理制度范文【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1.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确保薪酬的合理支付,实现对员工工作的公平奖励根据员工的劳动量以及通过劳动所创..

      daniel 0 2024-07-31 11:52:13

    5.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例(3篇)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文关键词:体育教育;知识论基础;价值选择1体育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的演进过程体育教育作为体育学的主体专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社会价值观念..

      daniel 0 2024-07-31 11:20:13

    6. 绩效管理的任务范例(3篇)

      绩效管理的任务范文篇1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据悉,目前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尝试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绩效考核,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更多实行的是任务..

      daniel 0 2024-07-31 10:48:13

    7.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范例(3篇)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范文新标准整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并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选取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着..

      daniel 0 2024-07-31 10:16:13

    8.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例(3篇)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新素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其培养人才在各行各业表现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劳动者的数量..

      daniel 0 2024-07-31 09: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