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7-31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知识论基础;价值选择

1体育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的演进过程

体育教育作为体育学的主体专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社会价值观念嬗变的过程中其知识体系的构成、学科价值的取向均发生重要的变化。本文将其演进过程以时间为主轴,划分为4个基本阶段:

1.1体育教育的社会本位阶段(1949-1976年)

建国之初,由于社会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时基础教育领域又受到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育摒弃了自民国时期盛行的自然主义教学思想,开启了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劳动卫国”阶段。我国于1956年编制了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是我国体育教育思想首次确立的最重要标志,认为学校进行体育教育是一种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方法手段,其知识基础,价值取向均以社会需求为第一要务,工具性、阶级性突出。1961年在反思苏联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颁布了第二部《体育教学大纲》,这个版本的大纲强调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目的是为增强学生的体质,继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建设者和勇敢的保卫者”的目的。到了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想影响,体育无用论盛行,体育课变成了劳动课。这个阶段体育教育的知识构成及价值取向强调社会需要,突出技能习得,其体育教育知识的构成以体操项目、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实操为主,通过这些手段达到体质增强的目的,忽视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承。

1.2体育教育的学科本位阶段(1977-1991年)

经历动乱十年,国民体质下降严重,改革开放之初如何从恢复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新版本的《体育教学大纲》,这一版本大纲在关注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也将体育技能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1979年的“杨州会议”,确定了这一时期体育教育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思想。这一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知识体系强调系统性与完整性,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操技能,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但由于在实践上过分强调技术的练习,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于技能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体育课程变成了简单的锻炼课、训练课,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育知识与学生人格心理的形成相脱节,未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1.3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大纲》,该大纲在强化体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育文化相关知识,并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该版本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体育教育知识体系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该阶段体育教育知识的涵盖范围突破了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局限,强调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价值取向方面,学生逐渐成为了体育课堂“主体”。

1.4体育教育的“学生中心”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启了“以学生为发展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的新阶段。“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变成了培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相结合的体育核心素养。其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构成了从“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变。

2体育教育的知识论基础

现代教育哲学认为“知识论是近现代教育的理论,近现代教育则是知识论的实践”,体育教育作为体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一种集合了教育、文化、技能、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从整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学科逻辑出发,其知识论基础的界定趋向于三个维度。

2.1体育教育的知识体系界定

体育教育的知识体系涵盖范围宽泛。从三级学科体系的角度出发,作为一个专业其知识体系应从属于体育学,而体育学则从属于教育学,其知识体系应涵盖包含1、“原理知识”:如教育科学知识、方法知识、心理知识;2、“人体知识”:如生理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生物力学知识、测量评价知识;3、“社会知识”如:历史知识、管理知识、传播知识;4、“教育知识”:如教学论知识、课程论知识;5、“技能实践知识”如各类运动项目的实操知识。

2.2体育教育知识参与主体与传播路径的界定

体育教育的参与主体范畴包含“体育学科专业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三者之间以体育教育专业包含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纽带,通过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达到传播体育知识的目的。

2.3体育教育知识指导思想的界定

体育教育知识体系构成的指导思想受到“技术中心论”及“知识中心论”的影响,使体育教育的参与主体产生了以运动技术与知识为主的唯细节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围绕对单个技术或知识进行教学,缺乏结构化,系统化的体育教学思想。因而体育教育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应是结构化、系统化的。

3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念选择

3.1体育教育“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念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独特贡献,其价值的取向应着重放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体育教育知识体系也应围绕着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进行构建。社会本位与学科本位的知识论的价值取向倾向于体育教师和学科课程,对于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往往忽视,但体育教育改革的主导价值观应是个人、学科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三者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只是单一选择,而是三种价值观念相结合,互相支持,保持平衡。只有这种价值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育知识构成才符合“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篇2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知识,针对舒尔曼的PCK知识观,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的改进措施,为体育师资的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

PCK;体育教育学生;内容;途径

教师是教育得以办好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在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他的PCK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PCK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途径进行分析,并访谈我国五所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高校,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现状,指出改进的方法,为培养专业化的体育师资提供建议和参考。

1、PCK理论内涵

PCK的概念最早是由S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的,Shulman(1987)重新定义了PCK,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课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舒尔曼指出,最能将学科内容方面的专家与学校专业的教师相区分的知识类别便是学科教学知识。

2、PCK理论下培养的内容

2.1、舒尔曼的PCK内容

舒尔曼指出,教师知识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七种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关于学习者及其个性特点的知识、关于教育背景的知识、关于教育目的、目标、价值等的知识。舒尔曼特别指出,在他的这七种教师知识类别中,学科教学知识(PCK)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学科教学知识指出了在教学知识中最特殊的部分,它是指教师把自己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与一般的教学法知识进行巧妙融合后形成的对特定的课题、主题、问题、难题,或是论点应怎样更好的被组织、表征、以及为适应不同性格、爱好及能力的学习者,而作的调整的知识。教师最后能很好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

2.2、PCK的属性

根据吕丽芳、郭艳红、马敏、彭晓敬等对于PCK以及PCK特征的论述,PCK的属性包括融合性、转化性、实践性、个体性、发展性。其中融合性是指学科教学知识要与不同的学生条件和教学情境等进行融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转化性是指PCK是一种教师将教材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其转化为教给学生的便于其理解的知识。实践性是指PCK知识应该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个体性是指PCK不是通用的、是具体的、个性的、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甚至每个概念都有其特殊的PCK。

2.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

2.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

通过访谈五所高校老师(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课程开设的相关情况得知: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传授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针对中小学开展的教材教法是近两三年间才在少部分高校出现,在访谈的五所高校(韶关学院、湖州师院、新乡学院、六盘水师院、曲靖师院)中,学校体育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体育教学论课程四所高校开设,针对中学生开设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的有三所,仅有一所开设小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针对中小学开设的专门性教学法课程较少;在学科教学的目标上均注重对客观知识的获得,进行教学时侧重于课堂的传授,评价方式上多用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这种状况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学科教学知识不能有效的融合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不能将教材上的知识有效的进行转化,将教学的理论脱离实践。

2.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内容的改进

针对舒尔曼PCK的知识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内容上除保留原有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外,应增加针对特定教学对象教学的教材教法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应按照顺序来进行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课程,然后选修针对特定教学对象的教材教法课程。针对这些内容的培养目标上在掌握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加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获得且保证针对教学知识实践练习的时间;培养方法上应该侧重理论融入实践教学的环节,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应分散安排的同时最后针对性的集中训练;在评价的方法上侧重对于教学技能的评价,侧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3、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途径

3.1、当前体育教育学生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

当前各培养体育师资的院校在对学生学科知识转化的培养中,运用了说课、微格教学、片段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这些途径,其中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普遍采用的手段,且一般安排在大四,时间较多的为半个学期和一个学期。在这些见习和实习中不少学校存在着指导老师不是专任的学科教学法教师,教师针对性的教学理论知识缺乏,见习实习方式不规范、要求不明确、组织散乱等问题,使得现有的见习和实习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学生将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途径不完善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教学的经验无法有效的进行整合。

3.2、PCK理论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途径的改进

根据舒尔曼PCK获得的个体性的特点,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途径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结合,从时间上应包括短期培训、长期培训;从内容上应包括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人数上应包括个别培训和集体培训;从方式上应包括理论的培训和实践的培训等。培训人员的安排上应有针对的安排学科教学法的教师,此外应加强高师体育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练习和合作,让学生体验学习和真实环境,一带一帮”实现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的资源优化和互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力军,应强化对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专业化教师,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教学的质量,使体育更好的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作者:徐喜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吕丽芳.舒尔曼教师知识观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5-12:39-40.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体育理论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36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通过学习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1-2],体育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一直以来,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以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为主,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几乎为空白,教学执行者没有充分认识体育实践具有实效性、长期性的特点[1],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的调整和发展需要相应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只有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对体育运动本身、相关技术和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3]。

1中学体育理论教学现状

中学体育以锻炼学生体魄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技能的锻炼中;理论教学为辅,当学生获取足够的体育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促进技能的提高,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当前中学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体育理论教学时数不足

大多数情况下,中学在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时,除了有少量的生理保健教学课外,其他课程内容基本为室外的实践教学,导致体育理论课时严重不足。这一教学安排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内学到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低下。

1.2缺乏实用理论知识的教授

据调查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急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和常用卫生保健知识。因为中学生年轻,体育运动过程中易冲动行事,导致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必要的知识指导其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及知晓如何进行正确的事故处理、恢复。二是体育运动项目规则和基本生理知识的掌握。运动规则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有效指导学生体育运动,提高锻炼效果。基本生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觉和生理反应,并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分析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而合理地安排锻炼形式和运动负荷[3]。但在现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少、教师自身素质等种种原因,致使理论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2成因分析

2.1传统教学习惯忽视体育理论教学

由于中学面临升学考核压力,学校主要考核指标为升学率和升学质量,导致中学体育教学课时量被严重压缩。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能将实践课常态化、正规化已属不易,忽视理论课教学成为非常正常的现象。学校新进教师接受老一辈的教学习惯,选择性忽略理论教学,使得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很难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得不到有效改进。

2.2考核评价体系的片面性

我国各级中学体育的竞赛基本是按照实践成绩进行评价,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导致学校竞技体育的教学全部围绕实践教学展开。而常规体育教学评价基本也为实践考核,例如各级教育部门开展的中学教学活动中,体育课开展的都是实践课,对体育课的评价也基本从实践层面展开,而对于体育理论学基本未设定相关的活动,这些导向性的行为和活动必然会影响中学体育理论课的开展。

2.3教师个人因素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的缺失,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体育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4],主观认为“体育课等同于体育实践课,体育课不是理论教学,而是实践教学”。此外,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授课过程中涉及理论知识时一带而过,这也是导致体育理论课程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的措施

3.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特别是要合理利用雨雪天的体育教学时间,进行适度的理论教学,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技术、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3.2课外举办体育理论知识讲座,并鼓励自学相关知识

适量举办体育理论知识讲座,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可以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当部分学生掌握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后,有利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体育理论知识的互相传授,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是有效补充的方式。

3.3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体育理论课教研活动

对于中学的各类体育教研、体育类的考核等相关活动,加入一定比例的理论课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外力促进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展开。

3.4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

体育理论教学的展开,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只有中学体育课教师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教学知识,让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化,而不仅仅具有丰富的实践课教学经验和能力,才能让体育理论教学的有效开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黎虎清.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2]涂明荣.坚持“健康第一”指导原则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005,(4).

[3]方儒钦.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王进.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

  • 下一篇:绩效的管理制度范例(3篇)
    上一篇:绩效管理的任务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绩效管理的任务范例(3篇)

      绩效管理的任务范文篇1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据悉,目前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尝试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绩效考核,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更多实行的是任务..

      daniel 0 2024-07-31 10:48:13

    2.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范例(3篇)

      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范文新标准整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并按照学段要求进行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选取更加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着..

      daniel 0 2024-07-31 10:16:13

    3.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例(3篇)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新素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其培养人才在各行各业表现出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劳动者的数量..

      daniel 0 2024-07-31 09:44:21

    4. 技术创新市场研究范例(3篇)

      技术创新市场研究范文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76-02一、引言(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定义一般来讲,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

      daniel 0 2024-07-31 09:12:13

    5.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例(3篇)

      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篇1一、江苏省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分析(一)就业比例低笔者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查江苏省某市整区的残疾人就业情况,结果发现该区残疾人口为5762,其..

      daniel 0 2024-07-31 08:40:13

    6.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教案范例(3篇)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教案范文篇1关键词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小组讨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GroupDiscussioninTeachingofComputerOrganizationPrincipleYANGHuanyu(Elect..

      daniel 0 2024-07-31 08:08:13

    7. 小学体育运动实施方案范例(3篇)

      小学体育运动实施方案范文摘要: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所倡导的评价模式,该模式是以决策为导向,有机整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且在实..

      daniel 0 2024-07-31 07:36:13

    8.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例(3篇)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篇1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藏医药大学生医风医德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29-02医风医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daniel 0 2024-07-31 0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