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范例(3篇)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范文
少儿推拿是推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原则,运用手法技巧在少儿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触摸做功,产生能量,通过信息传递,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促使机体的相应部位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身体和调理少儿亚健康的目的一门科学。这种简便而又经济的外治疗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1、绿色疗法,安全有效
少儿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操作、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绿色自然疗法,少儿容易接受,能在轻松愉快中使少儿恢复健康,避免家长“是药三分毒”的担心,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并且疗效显著。推拿调理避免了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反应等毒副作用,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少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打针、输液必定给少儿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苦痛,就是服药,少儿也难以接受,经常给疾病治疗带来麻烦。临床常因少儿不能和医生配合而影响治疗效果。应用少儿推拿调理,少儿不会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能够消除少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2、操作简便,易学好懂
少儿推拿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非常适合家庭操作。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规律,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经常运用少儿推拿,可以增强少儿体质、提高少儿的抗病能力。少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不需要任何辅助器械及医疗设备,只是依靠双手在少儿体表特定的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而且是在少儿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操作,这样不仅应用简单方便,避免少儿对医院的恐惧感,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节省时间和费用。
3、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实践证明,少儿推拿对少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效果更佳。中医学认为,慢性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涉及脏腑或气血功能下降。少儿推拿就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对于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针对疾病的原因,在少儿体表特定的部位,通过不同的手法,施以治术,使滞者疏,瘀者通,雍者畅,浊者清,气血调和,恢复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所以能达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对于急性病,本来其脏腑气血功能就没有多大损耗,再加之推拿过程非常注意平衡阴阳,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既能急则治其标,更能护其根本,培补正气,故而不会产生遗留问题。对于反复发作的病症,则可依据少儿体质状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损其有余,益其不足”,使少儿体质强壮,减少甚至避免疾病再发的机会,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于少儿先天不足,身体虚弱者,推拿调理可以培补后天之本,增益先天之精,提高少儿的免疫功能及身体素质。
4、标本兼治,效果明显
做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少儿亚健康状态给少儿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损害有目共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少儿,非常需要而且可以通过少儿推拿调理调整到健康状态。少儿推拿调理的是根本,是从平衡身体的阴阳着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亚健康问题,少儿的身体才能“长治久安”。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就相应减少。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少儿推拿调理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少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还可以保证少儿气血充盈,发育正常。另外,少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少儿推拿可以起到防止疾病传变,阻止出现危急病症的作用。
5、保健益智,适应面广
临床医疗实践证明,对反复感冒、咳嗽、鼻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厌食、积滞、便秘、腹泻、湿疹、口疮、盗汗、夜啼、遗尿等疾病,少儿推拿调理的效果比较理想。少儿推拿调理除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经常运用少儿推拿调理,可以显著增强少儿体质和智力水平,提高少儿的抗病能力。
时至今日,少儿推拿的范围和适应症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年龄段由过去的5岁以内小儿为主要治疗对象发展到14岁以内的少儿也纳入到推拿治疗的范围,治疗疾病的内容也由原来的热、咳、吐、泻扩展到多动症、学习障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等。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全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更是将少儿亚健康也列为推拿调理的范畴,少儿推拿的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以治疗为主转变为以调理机能、保健身体、预防疾病为主的少儿推拿体系。
推拿疗法是中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特别是对疑症、难症的特殊功效,为世界众多国家所接受。欧洲称它为无痛疗法或无创伤疗法,日本称其为“中国整体”,东南亚一些国家叫推拿或按摩。
推拿疗法正在海外悄然兴起。这一中国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在国外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日本的推拿医家们在全盘继承中国的推拿导引疗法的基础上,顺应日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气候环境,以东洋医学和汉方医学的理论为治疗方针,总结出了一套颇具日本特色的推拿疗法,在世界的手法医学(manualmedicine)之中极有声誉。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教授今西二郎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他领导的微生物学和精神学研究小组用芳香推拿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取得了明显效果。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儿童康复小儿推拿脑瘫综述
脑瘫是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或先天性发育缺陷或获得性(早产、黄疸、窒息、缺氧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会伴有感知觉、交流、行为障碍、癫痫以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8%~4%[1]。脑瘫是一种非进展性大脑中枢病理学的固定脑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儿童获得性肌肉张力障碍,药物治疗往往无法满足其需要且存在不良反应[2],本文从现代儿童康复与传统小儿推拿两个方面综述脑瘫患儿康复治疗。
现代儿童康复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策略
脑瘫会造成患儿平衡功能障碍,由于肌肉收缩的延迟或拮抗肌肉的同时收缩,脑瘫患者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3]。核心训练结合神经发育学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时躯干控制与平衡能力;可减轻脑瘫患儿功能障碍;减少异常姿势;促进运动模式互补作用[4]。Vojta在许多早期脑瘫患儿中应用较多,通过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实施有目的、有组织的康复活动,建立起正确的运动模式和姿势控制[5]。Bobath根据神经发育学理论,改善手功能协调、纠正异常姿势、训练关键点;从动作、姿势、功能等方面干预,促进儿童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核心力量康复训练:朱利强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核心力量训练[6],可以提高肌肉力量与核心的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Vojta康复训练:Vojta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组织的神经生理促进系统[7]。通过周期性的Vojta治疗,可以减少脑瘫患儿晚期异常模式的代偿[8]。Vojta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在Vojta治疗中,对患者身体给予特定刺激,使其进行某些反射式运动,而这些运动是患者无法以正常方式进行的。重复的刺激最终会使先前被阻断的脊髓和大脑之间重新连接[9],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减少异常模式代偿。
Bobath康复训练:利用新Bobath技术可进一步改善脑瘫患儿的肌张力低下、运动协调性差等功能障碍,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0]。在Bobath理论下对不随意运动脑瘫患儿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如厕等,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活动效率,使患儿身体重获协调和平衡水平,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11]。
传统小儿推拿脑瘫患儿康复策略
小儿推拿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基础的学科,属于中医推拿的一部分,适用于小儿脑瘫、肺炎、腹泻等疾病治疗。其通过特定手法对患儿进行刺激,利用点、按、揉、推等手法刺激经络或者穴位来达到调节神经系统及改善循环系统和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12]。小儿推拿世代相传且分众多流派,主要有湖南湘西的刘氏小儿推拿、山东三字经小儿推拿、张汉臣小儿推拿、孙重三小儿推拿、北京冯氏小儿捏脊和上海海派儿科推拿等[13]。孙贺在小儿推拿研究中利用推拿脊柱棘突两侧[14],来刺激该区域经络的方法,针对上肢瘫痪患者按摩颈胸段脊柱,下肢瘫痪的患者则按摩腰骶段脊柱。小儿推拿可以使肌肉放松;可以拉长患儿的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可以提高疼痛阈[15]。小儿推拿还可以促通患儿经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刘氏小儿推拿:刘氏小儿推拿是一种兼具湖南本土特色的小儿推拿方法,源于宫廷御医,治疗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症,效果显着[16]。小儿身体各处脉络都汇聚于手掌中,通过促进手部感觉来激活运动能力,与现代综合情报智能训练有相通的地方。刘氏小儿推拿以推五经为核心,结合搓印堂、搓百会、按老龙、按太阳等,可缩短疗程改善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提高综合能力[17]。利用刘氏小儿推拿疗法可有效降低痉挛程度,治疗效果较普通小儿推拿明显[18]。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肌肉张力过高有缓解作用。
山东三字经小儿推拿:脑瘫患儿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表现为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其中0.9%的儿童会出现便秘现象[19]。山东三字经小儿推拿中对七节骨进行上下方向推拿,有利于大脑皮层-脊髓-肠副交感神经作用于大肠,促使患儿大便排出[20]。推拿七节骨可刺激患儿深层多裂肌和浅层竖脊肌,增强患儿躯干稳定性。
现代儿童康复与传统小儿推拿相结合
小儿推拿可以增强骨骼肌蛋白的合成速度,改善局部血液流通,降低肌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利于肌肉形态的恢复。小儿推拿还可以促使肌肉保持放松状态,增加血液流量,使肌肉组织氧供应增加。现代儿童康复有利于脑瘫儿童的前庭感觉、运动觉及触觉的恢复。有节律的刺激儿童体表部位,可起到对小儿神经的刺激效果,然后传导至大脑皮层,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现代儿童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传统小儿推拿干预,有利于小儿脑瘫的神经细胞和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和康复周期[21]。宁炯杰在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研究中发现刘氏小儿推拿加上bobath技术,可以更好地改善脑瘫儿童肌肉痉挛,促进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获得,缓解患儿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优于单一康复手段治疗[22]。结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脑瘫患儿康复。讨论
脑瘫对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若是得不到及时康复治疗很容易导致终身残疾,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3]。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加强骨盆稳定和强化骨盆肌群力量,稳定核心肌群,有利于患者对四肢的控制,促进脑瘫患儿进一步康复[24]。李红波在研究中发现,Bobath疗法可以提高患儿随意和自律运动的恢复效果[25],缓解运动障碍,Bobath训练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Vojta疗法也叫“诱导疗法”,促进正常运动的出现,抑制异常模式。汤健发现bobath结合Vojta治疗[26],比单纯使用一种治疗手段效果更明显。中医推拿对痉挛的治疗已有悠久历史,小儿推拿对痉挛性小儿脑瘫效果明显[27]。杜昊利用小儿推拿结合现代康复疗法(bobath法、Vojta法)对37例患者进行干预,表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小儿推拿对脑瘫患儿效果更加显着,有利于脑神经的修复和功能的完善,缩短康复周期。
“康复有法,用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儿童康复和传统小儿推拿都可以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康复训练中应该根据患儿病情合理选择康复手段。现代儿童康复可以促进脑瘫患儿神经恢复,加强躯干稳定和四肢的灵活性。传统小儿推拿可缓解痉挛性脑瘫儿肌肉张力,促进粗大运动的获得。在中西医结合大背景下,现代儿童康复与传统小儿推拿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儿脑瘫康复发展。
参考文献
[1]莫艳玲,杨锦媚,粟愿学.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研究现状.中国妇幼保健,2016(19):4079-4081
[2]KoyAnne,TimmermannLars.Deepbrainstimulationincerebralpals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Europeanjournalofpaediatricneurology:EJPN: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PaediatricNeurologySociety,2017:118-121.
[3]RoncesvallesMN,WoollacottMW,BurtnerPA.Neuralfactorsunderlyingreducedposturaladaptabilityinchildrenwithcerebralpalsy.Neuroreport,2002:2407-2410.
[4]林国辉,俞梦瑾,叶瑞雄.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的运用与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6(12):67-68.
[5]席音音,席嫚子.Vojta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9(4):400-402.
[6]朱利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9(3):202-204.
[7]HBauer,GAppaji,DMundt.VOJTAneurophysiologictherapy.TheIndianJournalofPediatrics,1992:37-51.
[8]LPeralesLópez,AMPérezGorricho,MAAtin,etal.EfectodelaterapiaVojtaenlarehabilitacióndelamarchaendospacientesadultosconda?ocerebraladquiridoenfasetardia.Fisioterapia,2007:151-162.
[9]KhanMuhammadHassan,HelsperJulien,FaridMuhammadShahid,etal.Acomputervision-basedsystemformonitoringVojtatherapy.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informatics,2018:85-95.
[10]莫丽华.新Bobath技术在低肌张力型脑瘫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28):59-60.
[11]张丹丹,仇爱珍.基于Bobath理念的照护模式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0):2261-2263.
[12]孙贺.小儿推拿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17):73-74.
[13]唐乐平,邵湘宁,李雪.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9(7):77-80.
[14]孙贺.小儿推拿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17):73-74.
[15]彭定玉.小儿推拿在脑瘫康复中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8):33-34.
[16]易宣超,李向荣,郝盼盼.刘氏小儿推拿治疗3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9):47-51.
[17]苏海波.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儿伴轻度智障疗效及对患者智力、运动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8(10):1470-1472.
[18]朱静,邵湘宁,张立勇.刘氏小儿推拿为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4):86-88.
[19]傅萍,张学君,吴强.针刺长强穴治疗脑瘫患儿便秘可行性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6(7):1685-1687.
[20]祝斌野.七节骨推拿方向的临床效应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1-43.
[21]杜昊.小儿推拿早期干预联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37例[J].中医研究,2018(7):58-60.
[22]宁炯杰.刘氏小儿推拿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观察[D].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1-54.
[23]刘西君.探讨教育指导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5):630-632.
[24]施冬卫,许桔静,章叶飞.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30):128-129.
[25]李红波.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疗效对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78-4479.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推拿按摩;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07-01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主要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小儿出现的食欲减退、食欲不振、见食不贪、食量减少甚至食欲消失等[1]。小儿厌食症是临床多发病,一般多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受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小儿厌食症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体重减轻及佝偻病等,影响小儿的智力发展和生长发育[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65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取推拿按摩配合药物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30例,其中男79例,女51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4±1.3)岁;患病时间1~5个月,平均病程(3.5±1.2)个月。入选患儿排除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将1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病程等一般基础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辩证标准
患儿出现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时间持续一个月以上,有喂养不当史及不良饮食习惯,患儿面色少华,体格偏瘦,中医检查舌、脉等存在异常,临床症状表现为拒食、厌食、腹胀、多饮、尿黄、神疲、烦急、呕吐等。
1.2.2西医诊断标准
患儿长时间出现见食不贪,食欲下降,发病时间在15天以上,与患病前相比,食量减少1/3~1/2,有喂养不当史及不良饮食习惯,患儿体重减轻或停止增长,同时排除受精神及药物因素影响[3]。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推拿按摩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推拿按摩方法:清脾经,推脾经穴200次;揉板门穴200次;掐四横纹1min,推三关穴200次,摩腹3min,揉中脘穴100次,双侧揉足三里穴各100次,捏脊3~5遍,以上按摩每日1次。药物治疗:饭前给予乳酶生片(洛阳伊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919)及儿康宁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国药准字Z50020541)进行口服,乳酶生片每次1~3片,每日3次,儿康宁糖浆每次5~10ml,每日三次;饭后给予21金维他片(杭州赛诺菲民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95)及硫酸锌口服液(广西天天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985)进行口服,21金维他每次0.5~1片,每日1次,硫酸锌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
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及治疗方法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疗程。
1.4疗效评价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患儿食欲明显增强,进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或明显增加,相关临床症状消失,体质量增加0.25kg及以上;好转,患儿食欲有所恢复,进食量逐渐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开始好转,体质量有所增加;无效,患儿食欲及进食量均未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体重无变化。以痊愈+好转为治疗有效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综合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组65例患儿中,痊愈43例,好转17例,无效5例,对照组65例患儿中,痊愈31例,好转20例,无效14例,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
3.讨论
中医观点认为,小儿厌食症属于“恶食”,“纳呆”等范畴,一般多因喂养不当及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而引起。由于小儿的脏腑比较娇嫩,胃肠功能较弱,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都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引起运化失调、脾胃不和,进而导致厌食[4]。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适当补充锌及维生素来改善小儿食欲,但由于一般补锌治疗通常以2~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周期较长,见效较慢[5]。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主要以调理脾胃为原则,由于小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对于外界的感触比较灵敏,因而比较适宜采用推拿按摩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给予推拿按摩,通过推脾经穴、揉板门穴、揉中脘穴、掐四横纹及摩腹等可以调和脾胃,消食化滞;通过推三关、揉足三里等可以调理肠道,导滞通络;捏脊可以通经络、理气血、培元气,达到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效果。同时,配合采用药物治疗,能够增强患儿的食欲,促进胃肠消化,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生治疗组患儿通过给予推拿按摩配合药物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推拿按摩配合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症,符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可以有效恢复和改善患儿的脾胃功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蕾,陈自佳,王素梅,等.小儿厌食症中医外治法临床运用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96-98.
[2]谢一民,周贤刚,杨闯.推拿按摩配合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8(12):988-989.
[3]张明,闫丽华.中西医3种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6):401-402.
-
小儿眨眼睛的治疗方法范例(3篇)
小儿眨眼睛的治疗方法范文篇1干眼症萧瑟寒风,不仅会吹干我们的皮肤,也会吹干我们的眼睛。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有时会感到双眼模糊、干涩、刺痛、睁不开,并且眼睛布满血丝,有揉进沙..
-
文化景观设计方案范例(3篇)
文化景观设计方案范文关键词:官渡古镇;古建筑彩画;景观设计;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09-01一、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当代景观设..
-
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范例(3篇)
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篇1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艺术;辩证关系;艺术;设计一、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的概念艺术设计是相对于艺术或设计的抽象概念,在早期艺术运动中,东方习惯称之为..
-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例(3篇)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关键词:图书管理管理体制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起着倡导读书、组织读书、服务读书的重要作用。所谓..
-
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范例(3篇)
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范文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设计;现状;要点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引言:实行工业化设计和管理后的建筑工程,无论在建筑构架、建设理念方面,还是在运输供给和建筑..
-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范例(3篇)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范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来保障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等其他有害因素的威胁、影响以及危害,其中..
-
旅游规划信息范例(3篇)
旅游规划信息范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智能推荐;推荐系统;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f713.36;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7-0080-02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
-
逻辑学的性质范例(3篇)
逻辑学的性质范文关键词:法律推理法律逻辑法理学非单调逻辑非形式逻辑英国逻辑学家Toulmin建议,既然在数学之外论证的有效性并不取决于其语义形式而是取决于它们辩护的争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