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基石范例(3篇)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石油;战略;石油市场金融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其中石油需求增长迅猛。2009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837.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888.5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为53.6%,已经继2008年之后连续超过50%的警戒线。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原油价格自2002年开始步入上升通道,并且很长时间在高位运行,最高曾经达到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在国际油价高位运行过程中,我国过多、被动地承担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提高与风险。进入2008年下半年,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暴跌,原油价格最低达到33美元/桶。之后又迅速回升,目前价格在70―80美元/桶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每周10%的波动已经成为市场常态。
本文将针对与石油价格波动直接关联的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从战略层面研究石油与金融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我国石油战略中的金融支撑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以及石油与金融的关联分析
2002年以来,在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上升,且大部分时间在高位运行,我国石油消费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1.石油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时间快速增长,石油需求量逐步增加,国内原油开采与加工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速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不断增加,从2003年973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21888.5万吨(见图1);与之相对应,石油进口依存度稳步上升,从2003年的36.4%上升到2009年的53.6%(见图2)。
在我国石油需求不断增长,进口依赖性不断提高的同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性加大,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平稳增长,国际石油价格很长时间在高位运行。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平均约为27美元/桶,以后逐年攀升;2005年平均价格突破50美元/桶,达到55美元/桶左右;2008年最高突破147美元/桶(见图3)。当然,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原油价格波动幅度加大,2009年1月国际原油最低曾经跌至33.20美元/桶,之后迅速上升,平均价格在70―80美元/桶附近。在原油价格变化的同时,成品油及其制品价格也是跌宕起伏。
国际石油价格是地缘政治、市场供求关系、美元汇率波动、石油衍生品投机、基金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与大幅波动,直接导致国内进口和消费成本的上升与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
石油供给问题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瓶颈”。我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促使石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国内原油产量增幅缓慢,经济增长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作为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石油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经济的波动,一旦出现用油紧张或者石油短缺将制约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由于石油涉及行业广泛、产业链长,并直接影响普通消费者,油价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非常大。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稳定的石油供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
2.石油正演化为金融性商品,石油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的经济竞争已经发展成为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的全方位竞争。当前,石油衍生品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其现货或实物交易量,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操作日趋金融化,其价格波动的背后活跃着大量国际金融资本,这些国际金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走势。另外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非常重视石油储备,并凭借石油储备的调整调控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保障用油安全。无论是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还是建立安全的石油储备,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源的支持;同时,较为合理石油战略,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其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以及长期的汇率优势。因此,国家石油战略与国家金融战略是有机配合、密不可分的。
我国国内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石油储备规划起步较晚,石油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内资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经验不足,导致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处于长期被动低位。随着石油进口依赖性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面临挑战并亟待解决。
现阶段,全球石油供求基本平衡,并且供给稍大于需求。我国石油安全重点不是供给问题,而是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也就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的问题,以减小和克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这就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油金融战略,以支持国内石油产业的发展,完善我国石油的定价机制并争取国际石油市场话语权,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3.石油价格波动关系我国金融稳定
自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石油价格上升,有利于促进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其出口收入和外汇储备。但在油价上升过程中,也必然不断增加石油进口国的输入和消费成本的提高,诱发物价上涨和相应的货币政策调整,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发展中国家将会因石油进口高成本而增加外汇支出,并使其贸易条件恶化,对他们的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当然,高油价对石油进口依赖性较高的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其化解高油价问题的重要手段就是货币政策的调整。石油与金融相互关联和互动已经引起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从世界经济整体利益看,过高的油价对世界经济的持续与稳定增长弊大于利。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按理可以通过调整需求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其实恰好相反。现在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我们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力和发言权。据标准普尔公司分析,中国需求因素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到0.1%。所以在近年来石油价格反复波动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国家利益经常蒙受损失。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国内进口和石油消费成本会下降,此为有利一面;但是,成品油和一系列的石化产品的外部竞争价格,跌幅会更大,直接影响其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油价大幅下跌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也有不利的一面。目前国内原油的开采成本远高于中东原油,当油价上涨的时候,我国仅仅是石化下游产业的原料涨价;但是下跌的时候可能连上游产业一起连累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二、发达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建立国内石油安全与发展战略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方案和路径。发达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以及应对可能引发的石油危机,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石油发展战略,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建立多元化石油供给体系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报道,世界石油供给主要来自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北美、中南美洲和西非。世界各国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的发生,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美国为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正把目光移向加拿大。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加拿大石油可帮助美国在20年内把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减少50%,这将有助于实现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的到2025年把从中东进口石油减少75%的目标。
欧盟各国也准备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其中包括天然气的应急储备。德国的做法极具代表性,1980年德国进口石油的62%来自中东地区。目前,德国从俄罗斯、挪威、利比亚、英国、哈萨克斯坦等26个国家进口石油。其中,独联体国家占德国石油进口总量的42.2%,北海油田占34.9%,欧佩克成员国所占比重已降至18.2%。并且,德国的石油进口以海上运输与管道输送为主,减少了供应风险。
2.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欧盟国家中,法国在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领域均有成功的开发经验。据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统计数字,2009年,法国总共消费可再生能源总量为20Mtep(百万吨当量油),占当年法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2.5%。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德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已占到7%,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占德国电力需求的15%,某些州风电利用比例甚至超过了35%。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德国不论在产量上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从西方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来看,美、日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早、储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0天以上的进口量,日本不低于160天,德国不低于120天。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企业石油储备远远超过了政府,占到全国石油储备的2/3。欧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官民一体化的战略石油储备。法国的民间储备、政府储备的比率为75:25,德国官民联盟储备量、政府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
美、日、法、德等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方式,对于正在实施战略石油储备工作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而最值得借鉴的则是实行战略石油储备与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相结合,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探索石油战略储备的多元化,积极鼓励藏油于民,在加快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同时,建立多元化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4.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在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方面,国际上通行的是政府管理和引导。作为世界石油消费大户的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出台了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以此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减少油价上涨对交通运输部门的影响。比如美国、欧盟和日本政府对汽油和柴油的轻型客车和货车制定了一套燃油经济性目标,在每个重量级中确定具有“最优”燃油经济性的汽车,并以其燃油水平作为本重量级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同级新车均要达到该标准。
5.发挥石油衍生品市场的作用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机构正在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规避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研究表明,借助期货市场,有助于降低或对冲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事实上,墨西哥等国家曾通过套期保值交易的方式来锁定价格;美国近年借助期货市场,以轮库的方式释放和吸收战略储备石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稳定市场油价的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增强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影响力,通过利用国内外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三、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与金融保障
在石油市场金融化的背景下,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油价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进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异常波动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很多,对我国石油供给和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严重的冲击,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按照国际经验,要保障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充足数量的石油基础;二是稳定的供应;三是合理的价格。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逐步确立在石油价格形成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在石油市场日趋金融化的市场条件下,安全的石油战略储备、稳定的供应以及合理的石油价格的形成关键在于金融市场和相应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在此前提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才能有效建立。
1.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紧迫形势,参照西方经济体成功经验,在金融配套前提下,我国石油发展战略体系建设应由三大战略组成,即可持续发展战略,石油储备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国内稳定供应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节约能源消耗战略;全球化战略包括进口多元化战略和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保证国内稳定的供应战略。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根本要立足国内,加强石油勘探投入,保证国内石油基本供给。
第二,要调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油气,积极因地制宜地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有步骤地推进核能的利用和开发。
第三,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0个百分点。若中国的单位能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使石油消费不增加,经济亦可再翩一番。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石油消耗低、发展速度快的新路子。
(2)安全的石油储备战略
石油储备可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力量,是稳定供求关系和应付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它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还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较量中站稳脚跟,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首先,应重点发展政府储备。我国石油储备建设还在在起步阶段,为保障石油安全,要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建立完善和安全的国家石油储备。其次,要大力推动商业储备。为保障石油安全,还应约束国内石油相关企业保有一定商业储备,以维护国内稳定的石油供应。第三,要确保一定的资源储备。根据目前情况,可考虑在国家石油资源总体规划中将我国西部地区少量开发条件极为恶劣、成本高、在经济上不合算、企业不愿进入工作的地区,划为战略储备区。
自2004年开始,我国正式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地方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先前只是由三大石油公司各自进行商业储备。目前,中国已建成的一期四个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完成收储,二期的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也已经启动。我国现有战略储备不足一个月的使用量,距离国际公认的90天安全储备还有相差很远,资金也是制约战略储备建立的瓶颈之一。
(3)全球化的石油战略
加快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和实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实现我国全球化的石油战略。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在海外购买储量、进行小规模低风险油田开发,转向了油田勘测生产和管道、炼厂建设等大型项目的综合开发。同时重视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改善与石油出口国,特别是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关系,争取签订政府间的长期、稳定的石油合作与贸易协议。
在对外合作中,政府对在海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的公司提供经济支持优惠政策。一是借鉴国外一些成功做法,设立国家海外石油资源风险勘探专项资金,用于对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从事境外勘探实行补贴;二是对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给予优惠贷款和财政担保;三是建立海外勘探开发储备金制度,石油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和勘查风险费用特别扣减制度等,对于项目未发现商业性油气或因自然灾害和战争因素受到失败,政府保证可以减免偿还贷款。企业在投资国进行勘探开采时可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购买股权,参与开发,获得股份油;二是签订产量分成协定,取得份额油;三是签订各种转让协定;四是直接投资开发油田。
以上国家石油战略选择,都需要法律先行、政府引导、政策倾斜和相应的资金配套支持与金融保障。
2.我国石油发展战略实施的金融保障
通过研究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现,我国石油安全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市场上的价格风险。为达到减小和克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战略目标,就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石油与金融战略支撑体系,通过金融手段有效支持国内石油产业的发展,从而尽快完善我国的石油安全体系,以确保国家经济稳定与金融安全。
在石油市场金融化的背景下,把石油安全定位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规划,并对石油产业发展给予金融政策倾斜。在相关政策支撑的前提下,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建立国家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以给予石油产业以持续的金融保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多层次的石油交易市场建设与相关的金融安排,包括石油外汇、石油基金和石油银行等诸多方面,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支撑和发(下转第110页)(上接第85页)展我国石油战略的实施,保障我国石油安全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实施:
(1)制定有利于石油战略的金融政策
把石油安全定位到国家经济安全高度,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规划,并对石油产业发展给予金融政策倾斜。
(2)建立石油产业发展基金
在相关政策支撑的前提下,我国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国家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以给予石油产业以持续的金融保障。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一般是一种用于石油专业投资的新型基金,可以有如下几个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海外石油投资基金、石油产业投资基金、国际市场石油投资基金以及石油综合基金等。
(3)积极参与和发展石油衍生品市场
面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避免重蹈覆辙,今后我国应加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利用期货交易规避价格风险。同时,从国际石油定价机制来看,我国必须要尽快推进国际化的、多层次的石油市场的建设,以谋求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发挥我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里面应有的影响力,彻底摆脱中国石油进口“买涨不买落”的怪圈。
2004年8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期货推出以来其价格指导作用初步显现。我国尚需一步开发石油期货品种,增强我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中的作用,改善国内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地位。
当然,在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的同时,需要严格金融监管和交易监管,加强石油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防止投机过度导致的石油价格的过分波动,有步骤地推进石油远期交易市场、期货、期权交易等其他石油衍生品市场建设和发展,从而完善我国石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总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过往的市场教训,建立金融支持下的国家石油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傅新.战略石油储备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0,2.
[2]高新伟,张宏民,石磊.石油储备与期货市场联动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1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研究”课题组.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基本构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7,57.
[4]李畅,杨再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1.
[5]黄运成,刘莹.应对油价高位波动的策略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2.
[6]金柏松,张莉.国际市场石油供给潜在危机及我国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5,8.
[7]焦建玲,范英,魏一鸣.石油价格研究综述[J].中国能源,2004,4.
[8]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WorldOilOutlook2009[M],OPEC,2009.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随着伊朗经济增长受到石油价格暴跌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削弱,一些人提出这是西方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的最佳时机。但是执教于弗吉尼亚技术学院,并曾在伊朗中央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德贾瓦德・沙雷西・伊斯法哈里(以下简称德贾瓦德)却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伊朗经济虽然深处困境却不失为成熟经济的微妙现实。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以下简称CFR):现任总统内贾德主张实行民粹主义施政纲领,并承诺将伊朗的石油财富施惠于民,但他却经常被反对派指责经济政策错误。
德贾瓦德:石油价格居于高位时,伊朗用石油财富购买进口商品,虽然这可以满足平民购买廉价商品的需求,但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很多失业。内贾德总统曾允诺把石油收入带上人民的餐桌,而这个坐在餐桌最尊贵位子上的人却有可能下岗。
这种令人忧虑的结果,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内显现,例如大量廉价产品的进口冲击已使伊朗的纺织产业和制糖业深受其害。政府不应该在油价上涨时鼓励增加进口,而应该将部分石油收益投放到较长期的基础建设领域。
在一些方面有证据表明经济形势不乐观,内贾德应该为此承担部分责任,因为他不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而私营经济正是经济增长和就业保障的关键所在。
CFR:为了给伊朗施压,制裁是西方强国一贯采用的策略。制裁是最有效的手段吗?
德贾瓦德:我个人认为,制裁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更多只是一种美国内部的政策,并不会真正影响国际关系或美伊关系。
事实证明,在美国、联合国和欧洲强国过去实施的制裁中,伊朗应对自如,绕过了那些惩罚者,为其石油和物资出口找到了替代买家。
有一件事是非常确定的,你的钱袋装满金币时,人们会主动帮助你摆脱封锁;但当你两手空空却又期望商店可以赊销时,那简直就是不可能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石油财富锐减会使伊朗在面临制裁时更加难过,但是也很难说这会不会使伊朗改变其政策,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政治经济制裁可以改变政府行为。
对伊朗银行的限制显然已经发挥效力,但不能确定制裁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伊朗的经济本来正在遭受不良政策影响,有时很难讲什么才是首要原因。
CFR:石油输出占政府出口的80%,并占政府收入的60%。德黑兰是不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实现经济多样化?
德贾瓦德:自摩萨德政府时期开始,伊朗政府50年来一直希望实现多样化经济。伊朗的未来不能靠石油,需要把石油财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财富,但要实现这种转化却非常困难。
当前伊朗的非石油GDP主要来自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和农业。2007年,石油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时,石油收入也仅占GDP的27%。因此可以说,伊朗经济已经是相当多样化,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都不同。
现在的问题是,当有一个像石油这样的高产行业时,会从中大大获利,其他产业都显得收益较低。因此,当你在交易时,人们愿意购买你的石油,但却不想购买其他任何昂贵的物品。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篇3
一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徐徐开幕,中钢协此前预期协议价格将上涨10%,而巴西的淡水河谷3月19日报出了90-100%的涨价区间,坊间一片哗然。买卖双方叫价的差距如此之大,有文章说:淡水河谷是“敲竹杠”。
其实,淡水河谷的报价若剔除汇率因素也并不离谱,2007-2008年间,巴西货币雷亚尔兑人民币的汇率基本持平,但是在2009年,由于美元兑巴西雷亚尔的汇率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兑巴西雷亚尔的汇率间接贬值了32.66%。所以,淡水河谷的涨价区间实际为60%左右,与此前摩根斯坦利的预测相差无几。在“金砖四国”中,巴西和俄罗斯是资源型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是制成品出口大国,汇率变动对两类出口大国的经济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繁荣得益于本国货币的升值,因为货币升值代表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如果境外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资源型大国的出口收入上升,所以淡水河谷的“敲竹杠”来源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刚性需求。
“先保量后谈价”基础上的谈判,表明中国市场的刚性需求。2009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高达6.27亿吨,同比上升41%,进口依存度接近70%,占世界铁矿石贸易的75%。国际市场上的高品位铁粉几乎都被澳洲两巨头与巴西的淡水河谷垄断,印度铁粉的铁含量平均低于20%,中国本土的铁粉不仅量少,而且铁含量仅为澳洲和巴西铁粉的60%左右。因此,铁矿石的需求刚性一年高过一年,价格谈判一年比一年艰苦。
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命题:谈判实力。首先,市场由买卖双方构成,一般说来,卖方的市场地位占优势,因为卖方是信息的提供者,如中国的一句俗话,买的不如卖的精。其次,当买方需求是刚性需求时,卖方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从而强化卖方的谈判实力。第三,当卖方人数少于买方时,这就是个“一对多”的游戏,卖方很容易形成寡头垄断,其谈判实力因此上升。中国的铁矿石采购就是这样一个游戏,无论主导谈判的是中钢协还是宝钢,都无法代表中国的钢铁行业,只能代表中国钢铁行业的国企部分。在民营钢铁公司的经营成本低于国企之时,可以接受的进口铁粉价格底线较高,民营钢铁公司作为铁矿石谈判桌外面的“影子买方”,也间接强化了澳洲和巴西作为铁矿石卖方寡头的谈判实力。
买方的刚性需求和卖方的寡头垄断,构成了中外铁矿石谈判的市场背景,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的趋势很难改变。谁来消化铁矿石的涨价成本?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需求看,钢铁行业的下游主要有三大板块:制造业、房地产和“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建)。进口铁矿石的涨价成本将会进入这三大领域,逐渐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推高中国城市化的总投资成本。
-
逻辑思维的理解范例(3篇)
逻辑思维的理解范文篇1皮亚杰所建构的心理逻辑受到来自心理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双重责难。围绕心理逻辑与传统的形式逻辑及其现代形态的数理逻辑(主要指它的逻辑演算部分)究竟是..
-
绩效审计的定义范例(3篇)
绩效审计的定义范文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问题研究绩效审计是当代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行政改革步伐加快的趋势下,实施绩效审计也是评价公共..
-
体育艺术活动计划范例(3篇)
体育艺术活动计划范文篇1现阶段,高等院校逐渐意识到艺术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它是教育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舞蹈专业能力主要通过实践得以体现,目前,高等院校已经将舞蹈专业艺术实..
-
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范例(3篇)
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范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1银行会计行为风险的表现(1)内控风险。会计工作是保证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基础件工作,风险的反映、预测和分析均依赖于及时、真..
-
胸痹中医特色健康宣教范例(3篇)
胸痹中医特色健康宣教范文篇1【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关键词】..
-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例(3篇)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31-01引言图书馆是人们进行书刊借阅、资料查询、信息收集..
-
脱脂废水处理方法范例(3篇)
脱脂废水处理方法范文关键词:2-萘酚废水治理萃取法树脂吸附法化学氧化法2-萘酚又称β-萘酚、乙萘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染料中间体,主要用于染料、有机颜料、橡胶防老剂以..
-
项目绩效审计报告范例(3篇)
项目绩效审计报告范文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是我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