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施工方案范例(3篇)
病虫害防治施工方案范文
超前谋划部署,及早制定防治工作方案
年初,市农委为全面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组织召开由各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心)负责人参加的专项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任务,提出了重点加强危险性病虫害的监控、防治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随即全面深入展开。
准确预测预报,指导科学病虫害防治
市农委根据农作物病虫害活动状态、气象条件和实地调查情况等综合因素,组织技术人员及时中期、长期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有效防治病虫害提供了科学指导。3月21日,市农委根据各测报点数据、相关气象条件、历史工作资料等综合分析,向全市“2011年吉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发动作用。4月28日,根据水稻育苗期间的天气特点及农民育苗时存在的共性问题,了“关于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作的通知”。6月21日,根据测报点提供的信息和实地调查,在粘虫低龄期及时了“我市部分农田发生一代粘虫为害”的指导简报,引起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得这一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的害虫得到及时控制。7月6日,根据水稻二化螟的发育进度,适时了“积极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准备工作”的指导简报。此外,市农委还在病虫害发生期间,把周报与即时上报相结合,将调查结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为指导全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召开现场会,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
为加快推进全市城区生物防螟工作,指导农民掌握正确施放赤眼蜂蜂卡,7月5日,市农委在船营区大绥河镇柴家村,组织召开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现场会,来自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等四个城区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和近百名农民代表参加现场会,全市生物防螟工作正式启动。全市68个乡镇的285万亩进行了赤眼蜂防螟,平均防效达到70%以上,挽回虫害粮食产量损失率7%左右。7月中旬,市农委组织各县(市、区)农技推广人员,会同农祥专业技术合作社,在昌邑区孤店子镇举办了稻瘟病防治现场会,会上展示了WPH-62型低空无人直升机喷施药剂,农技人员向农民群众详细讲解了稻瘟病严重危害性、稻瘟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开展统一防治的根本原因和有效方法,为打好稻瘟病防治硬仗奠定了基础。
病虫害防治施工方案范文
1焉耆垦区主要农作物面积及病虫草发生及防治情况
垦区主要作物有加工番茄、制干辣椒、甜菜、小麦等。其中,加工番茄、辣椒面积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四大作物主要病害有;早疫病、病毒病、疫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病、细菌性和生理性病害等。虫害有棉铃虫、蚜虫、地老虎、三叶草夜蛾、甘蓝夜蛾、红蜘蛛、金针虫等。草害主要有瓜列当、田旋花、菟丝子、三棱草、灰藜、q蓄等。先后利用硫酸铜、生物菌肥、沼液预防辣椒、番茄病虫害,有效的控制病虫危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应用推广无人机进行大面积灭草防病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并对菟丝子、瓜列当、田旋花、三棱草四种恶性杂草进行了大田普查,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2焉耆垦区中心测报站病虫害防控工作经验
2.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搞好植保工作的关键
植保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农业丰产丰收。在作物生长病虫高发时期,由各团主要领导牵头,农业科具体抓落实,各基层连队领导责任到条田到人,技术员协助,分区分片到各个条田,狠抓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2.2健全植保组织和测报网络体系
以焉耆垦区中心测报站为核心,以各团现有植保组为骨干,以连队专职或兼职技术员为触角的病虫监测网络,共商防治措施,探讨预防方案。
2.3突出重点作物,注重技术创新,保证各项植保技术措施的时效性和到位率。
根据本地区作物种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特点,针对辣椒、番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或优质农产品为突破口,带动绿色防控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以新型的药剂和先进的机械及无人机防治措施,发挥从源头治理作用。
2.4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开展绿色防控工作。
2.4.1加强农业防治,利用伏耕秋耕杀虫灭菌,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2.4.2因地制宜的引进抗病的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合理布局作物种类,选用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
2.4.3保护天敌,坚持生态防治。开展绿色防控,利用杀虫灯和黄牌诱蚜等物理防治方法,诱杀害虫。
2.4.4选择硫酸铜、生物菌肥、沼液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保护天敌,以虫治虫,尽量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业病虫草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个时期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只重视发生病虫草时的防治,忽视了长期病虫草的预防工作。
3.2红色产业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年限延长,多年连作种植,病虫害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自毒物质积累,作物药害逐年上升。
3.3生态变化,种植多样化,病虫草种类多样性,给植保工作带来很多新的问题,面临生产中发生的病虫草危害等实际问题,如何准确及时减轻危害,就必须掌握识别昆虫和鉴定病害的知识,不误时机的作出测报,减轻危害,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培训工作。
3.4技术人员水平偏低,缺乏长远发展目标,整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5设备简陋、监测与检测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
4发展对策
4.1加强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新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植保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重要保障,是植保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2加强组织、物质、财经支持力度,促进植保工作进展。在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力度的前提下,一是加强建设基层植保专业化组织。二是补助购置新科技设备。三是给予政策倾斜,以加快其发展。
4.3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各项措施。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植保公共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构建基层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为指导。
4.4规范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基层植保组织要发挥管理职能,强化植保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制定服务体系。
5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对策
根据2016年病虫害发生趋势,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重点采取以下对策;
5.1完善重大病虫防治预案,掌握防治工作主动权。进一步加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和应急防治预案,制定重大病虫防治方案,细化防治措施,加强检查和督导并落实责任。
5.2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拓宽绿色防控思路。加大综合防控新技术的开发力度,加强对现有成熟技术的优化集成和推广示范。
5.3继续深入田间调查,以病虫测报工作为中心,搞好农业病虫综合防控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指挥生产的第一手科技资料。
5.4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强化预警意识,提高对全垦区各种农作物病虫鼠草害的测报能力,提高测报准确率,提高技术指导到位率,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突发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5.5加大植保专业化服务力度,扩大服务面积和服务范围,开展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推动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
5.6针对近年来我区作物病虫害有所抬头的不良趋势,加大加工番茄和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力度,使综合植保向着绿色、环保、高效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5.7做好植保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综合防控能力。针对垦区大田出现的恶性杂草、主要病虫和高效叶面肥,积极开展试验筛选新型、高效、低毒药剂工作。
病虫害防治施工方案范文篇3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我县水稻病虫害呈逐渐加重趋势,给粮食稳定丰收带来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迁飞性害虫连年严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3-5年一次,上升到平均每两年一次,发生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次和17万亩次以上。二是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成逐年加重趋势,年发生面积达到18.9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33%。三是稻瘟病流行频率增加,年发生面积14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约42%,特别是*、05年的水稻穗颈瘟,造成一些地方水稻大面积绝收。四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死灰复燃,年发生面积达到20万亩次以上。
针对上述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把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来抓,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的地方水稻病虫害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甚至出现了区域性大暴发,这既有自然气候的作用,也暴露出了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常常是等到出现病虫害后才回过头来反思,研究解决办法,没有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没有把握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技术准备不足。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控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系统的跟踪研究。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气象、环境、耕作、栽培等因素变化与生物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病虫发生和危害规律,集成和应用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然而,目前,我们对机械收割、免耕栽培、秸秆还田等措施可能带来的植保问题以及台风频繁发生对稻飞虱迁飞路线和发生区域的影响,还缺乏对策措施和前瞻性研究。
三是应急准备不足。20*年褐飞虱大暴发和穗颈瘟大流行,社坛镇大堡片水稻大面积绝收。就其原因主要是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监测预报不到位;有的地方虽然监测到了,但信息上报机制不健全,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重视和进行相应准备。褐飞虱暴发初期,一些地方防治指导和宣传没有跟上,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大暴发以后,各级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全面施药防治,出现了有效药剂供应不足问题,有些地方急于把稻飞虱压下去,又出现了重复用药甚至滥用药剂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应对重大生物灾害暴发的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应急动员、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今年,我县水稻生产采取了一些新的增产技术,全县水稻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预计发生面积142万亩次。由于5月份的几次暴雨天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南方提前迁入我县,三建、龙河、江池、武平等乡镇田间虫量剧增。迁入时间早、数量大、峰次多,平均百丛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1.6倍,最高达405头/百丛,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水稻病虫发生和危害形势,站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必须扎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其他病虫不大面积扩散危害,单个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内。防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贯彻“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四个结合”。“一个方针”,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两个理念”就是进一步贯彻“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要充分认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公共服务性质,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控。“三个重点”就是突出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四个结合”就是系统监测与群查群报相结合、源头防控和区域治理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应急防治与综合防控相结合。为此,要着力抓好几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抓好宣传引导。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科技赶场、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和召开现场会、院坝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今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防治要领,引导农民及时防治、科学防治、有效防治。做到“四个到村到户”,即:认识问题的解决要到村到户,防治技术的培训要到村到户,防治工作的指导要到村到户,防治所需资金物资的解决要到村到户。
第二,要抓好监测预报。今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迁”害虫(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县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害发生的长、中、短期趋势预测,及时病虫情动态。各乡镇农服中心要确定专人,认真开展病虫情普查工作,定期向县农业局上报普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发展群查群报,建立群众监测点,通过知识宣传和采取测报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群众监测和报告病虫发生情况,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第三,要抓好技术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改善作物生态环境、合理施肥管水等农业防治措施,全面推行科学防治。一是要开展好田间技术指导。各镇农技服务人员要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头,将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保证。二是要抓好示范片防治。县农业局要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重点抓好高镇、十直、社坛三个市级科技兴粮示范镇的病虫害防治。各乡镇要重点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片病虫害防治,通过以片带面,促进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三是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从稻田生态出发,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减轻农药残留和药害,尽量避免水源和面源污染。四是要掌握好防治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关键时期是孕穗期施药预防,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关键时期是3龄前(即卷叶初期)施药。稻瘟病的防控重点环节是孕穗末期(破口初期)至齐穗期,主要预防穗颈瘟发生。对于水稻螟虫,要在螟卵盛孵期内,以正处在孕穗期的水稻为防治重点,抓住破口初期,及时施药防治;稻曲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在水稻破口前5至7天。
第四,要抓好统防统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具有种类多、早期症状不明显、流行速度快、发生地域广等特点,如果到爆发流行时再防治,已错过防治最佳期,其防治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农民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病虫害防治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科技含量下降、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残留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企业、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在重大病虫暴发前,全面开展预防性的统防统治;在区域性暴发时,及时开展应急性专业防控,解决一家一户难以按统一时间、药剂、剂量开展病虫害防治的问题,防止出现你防我不防、一户漏防危害四邻的情况,控制病虫害进一步传播扩散。
三、切实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增加投入,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病虫害测报信息上报制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6月初到8月底,要实行值班制度,每周上报一次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展趋势和防治情况,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制定水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凡因病虫防治工作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物资储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及其发生特点,搞好高效对路药剂的生产供应和余缺调剂,确保主要病虫防治季节主治药剂不脱销断档,确保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农业部门要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资金物资、技术措施、专业防治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关于当前的其他几项工作
一是农村沼气建设。今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共涉及12个乡镇58个村,要建设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配套建设示范户6837户。去年12月15日,县上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建设动员大会,现在时间已有半年了,但实施进度很不理想,全县12个乡镇实际安排沼气建设仼务6719口,农户自筹资金上交1539户/口,占任务数27.91%,己完成建池465口,仅占下达任务的6.92%。就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发动不充分、示范现场推动不力、考核机制不健全。下一步,各乡镇要着力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要强化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考核,实行重奖重惩,调动工作积极性;要集中精力抓示范点工程建设,督促落实项目区的村社干部、党团员和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带头按“一池三改三结合”标准建好沼气,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建设进度;要落实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定村、定任务,集中领导、人力和时间,汇战6个月,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
光影艺术设计范例(3篇)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关键词:光影;设计;装饰;现代园林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光是人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先决条件。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中,光作为一种视觉辅助要素在..
-
光影技术论文范例(3篇)
光影技术论文范文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延伸,是对世界和心灵的再现。为了达到这种融合,其技术可谓是变化多样,尤其是特技的发展,其经历了传统特技——数字特技的..
-
遗传学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遗传学的主要内容范文关键词:《遗传学》;课程建设;本科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07-03《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
-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范例(3篇)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范文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1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由于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新兴的环..
-
理财保险投保攻略范例(3篇)
理财保险投保攻略范文一、起草背景为深入贯彻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大力推..
-
课程改革的着眼点范例(3篇)
课程改革的着眼点范文篇11.开展项目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不..
-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范例(3篇)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范文【关键词】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实验引言高校中设置的一门课程都应具备其完善的科学体系,任何一个专业,从其理论基础到工程应用在学界和业界都应有成..
-
课程改革的要求范例(3篇)
课程改革的要求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基本素质【中图分类号】G633.2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32-01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