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的技术教学范例(3篇)
篮球的技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表象训练;传球;运用
传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篮球比赛中争取胜利的重要手段。传球是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进行攻防转换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它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全队的战术配合和攻防质量。在篮球运动中,传球队员特别是组织后卫作为全队的核心其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传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进攻的质量。因此,篮球的传球技术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传球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决定整场比赛的结果。
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表象训练法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这一模式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教法比较简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象训练指学生对完整示范动作在大脑中产生的印痕以表象来呈现出动作全过程而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前提。我们将表象训练运用在篮球传球教学过程中,利用大脑对刚建立的动作记忆和反复描述,使正确、完整、清晰的动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学生对传球动作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表象训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掌握有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成功的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心。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运动员比赛的具体情况,通过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进行涮整,适当提高或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水平至适宜的范围,有利于运动员在最佳的竞技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学院2009级篮球选项班两个(均为男生)
(二)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到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实验方法。
⒉实验方法:实验以两个教学班分开进行比较实验,一班对照班级、另一班为实验班级,各班人数均为25人。
⒊对照班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实验班则在传统常规教学的条件下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教学,将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理论水平等部分指标相近的学生,采用配对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成二组,即实验组25人,对照组25人,作为对等的实验对象。
二表象训练法的主要教学设计
(一)建立正确的篮球动作表象
在教学实验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讲解、示范,并以挂图、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篮球动作表象。例如在进行原地胸前传球教学时,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原地传球正确的动作表象。首先,要建立准确的视觉表象,通过教师正确示范,让学生看到传球准确动作的外部形象。其次,教师把传球动作的要领简单精要的教会同学们,附加语言刺激,给学生建立听觉表象。再次,要有正确的传球动作表象,在模仿练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头脑中"展现"这个传球动作,并且对该动作顺序、结构各环节的联系及完整传球动作过程形成一个基本正确的概念。
(二)建立表象――动作――思维程序
在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后,每次进行模拟和练习前要求学生“过电影”,即让他们闭目思维,默念想象所要练习的正确动作的表象。以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为例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屈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这种接受技能的过程带有主观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实验组示范讲解时,会有学生主动提出请老师就某一技术动作多做几遍示范,她们思维后再进行练习,这在对照组是不会发生的。这说明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是从大脑思维到肢体练习的,这种已渗入到想象过程的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视觉、听觉的联系,形成了中枢网络,这种感觉理解中枢的活动与肢体的外在活动的结合,自然比没有理解的单纯照猫画虎要主动而有效。
(三)建立表象――动作――想练结合训练程序
在对动作表现进行模拟和练习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理解的篮球动作加以描述,使学生在运动中枢对该动作的形成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运动概念。同时指出技术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环节,让学生结合讲解进行想象,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思维开发,在头脑中反复描绘正确的动作过程。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在新的一节课时淡忘了前面学过的内容,因此在每次技术教学前,抓住想象训练这一时机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对前次课学习的技术进行追忆。
总之,把视觉、听觉、动觉表象三者联系起来。以此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使学生在练习中就会对动作的形态、方向、速度、节奏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利于更快地掌握动作技能。表象训练时间的长短要合适,如时间过短效果不明显,过长又会引起学生疲劳和影响实际身体练习时间,所以表象练习一般最好不要超过8分钟。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建立一套适应自身特点的练习程序,更好地调整心理、技术去提高和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教学实践证明,“想练结合的方式对建立运动技能效果最好”。在对照组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法模式,以练习为主,忽视了表象训练和实际技术练习相结合的作用。实验组运用表象训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视觉、动觉及大脑思维都参与活动,这样更能发挥表象训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效果的对比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在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以往的学习挫折及某些体育学习内容具有难度和危险性,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常常表现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的情绪。在蓝球传球技术实际练习中,由于技能尚未掌握,导致学生焦虑水平较高,使许多学生产生畏惧感、失落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从而影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和质量。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水平进行测试,其测量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焦虑平均值为74.56,对照班的焦虑平均值74.34,平均数差别较小,对两组测量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0.075,P>0.05,这说明在进行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焦虑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由于进行表象训练实验时,身体素质及运动知觉能力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在实验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测试,仅对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水平进行了测量。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练习前期和后期焦虑平均值分别是79.56和58.78经检验二者差异显著(t=-2.065,P0.05)。这说明对照组学生在练习传球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不够熟练,多次重复、成功甚少,致使学生自信心下降,导致焦虑水平升高。因而在测量过程中表现为对照组学生在练习后期的焦虑水平高于练习前期。
四对学生行进间传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由4名有多年篮球教学训练经验的老师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按照统一标准,考核重点放在传球的成功率、传球落点的控制两个方面,每方面各10分。结果如图三。
由表三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传球成功率差距不是太大,应用表象训练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都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球成功率,在提高传球成功率的程度上二者无显著差异。但是对传球落点的控制方面的平均成绩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其中t=6.045,p
五结束语
(一)在篮球传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能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和完整的技术概念。可加速传球技术动作的形成与巩固。
(二)在传球技术动作中,运用表象训练,符合学生想、练结合和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的规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投入到学习动作技术中去,激发学生参加动作练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篮球传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进一步强化传球的技术动作节奏,使传球者能心情舒畅地、注意力集中地进行传球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球准确率。
(四)表象动作要十分准确、规范,讲解应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且和实际技术练习相结合。表象训练时,应尽量放松、排除干扰和集中注意力。表象训练时应多采用回忆最理想的篮球传球技术环节和肌肉用力感觉,这对尽快掌握其技术动作和提高传球准确率是至关重要的。
(五)表象训练要和动作技能训练交叉进行。表象训练在一堂课中应有一定时间的保证,但应将实际练习放在首位,表象训练放在第二位。因为它是外表象向内表象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掌握技能的基础,而表象训练达到了实际练习中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伟业.表象训练在篮球罚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
[3]王天生.体育运动心理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
[4]漆昌柱,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3).
篮球的技术教学范文
一、传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采用任何一种传球,其目的都是完成球从自己的手中到预定的同伴手中的位移运动。球的飞行情况是由给予球的力、球出手的速度、球的高度、球的旋转及在飞行中遇到的空气阻力所决定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传球队员,必须掌握这样一个传球原则:由守转攻进行全场传球时,由远及近观察判断出球;进入前场传球时应先内线后,由近及远观察判断出球。掌握传球的基础上,还必须选择适宜的传球判断方式,确定传球的路线,掌握球速和落点。而运动员的任务是使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产生最好的接球效果――接到球。
传球是实现战术目的的具体手段,是为战术目的服务的。加强传球的目的性、克服盲目性是提高进攻战术质量、争取主动、夺取胜利的重要环节。传球的目的大概包括以下几种:调整进攻队形、队员及球的位置,以便发动进攻;调整或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使防守不宜集中于有球的一侧,以使同队队员接到球后达到突破或投篮的目的;调整向内线传球的角度或时间,以便及时地把球传向篮下,使同伴能及时接到球并创造投篮得分的机会。
在篮球比赛中,任何形式的传球都力求达到助攻得分的共同目的,只是在通常的情况下,进攻一方往往采用大量的进攻移动来迂回达到最终助攻得分的目的。因此,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有目的地佯攻转移传球和直接的助攻传球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隐蔽传球意图。隐蔽的目的是迷惑对手,不是暴露自己真实的传球意图,同时要保护好球,传球动作的隐蔽性是完成传球过程、达到传球目的的保证。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及时、恰当地将球传向有利的位置,启用声东击西来隐蔽传球意图,达到出其不意是关键。
2.选择合理的传球方式。无论在阵地进攻,还是在快速反击时,通常情况下纵向的传球能比较好地避开防守者的抢断,特别是在半场阵地进攻的过程中面对激烈的防守时,横向传球给对手暴露出了比较大的抢断空间,而纵向传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其就是要将球传给篮下处于有利位置的同伴,达到助攻得分的目的。
二、传球时机要恰当
传球的方式是传球技术的基础,运动员要在早期的训练期间采用专门的训练来掌握各种传球方式的主要环节。可传球时机的掌握不是靠训练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在后期大量的比赛实践中逐渐形成,需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不断积累来稳定。
1.掌握传球时机,及时传球。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战术的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运动员要通过在场上的观察预测,掌握对方的技术特点及战术规律,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还要掌握传球时间,及时传球。因此在进攻配合中,当同伴摆脱防守而去有利位置的瞬间,持球队员应及时地将球传给同伴。这样及时传球才能保证同伴在瞬间出现的战机里接到球并完成进攻任务。
2.掌握好对手的情况和特点,因人因势进行传球。进攻中战机已经出现,球能否及时到位,主要取决于持球队员的传球能力,取决于传球队员能否因人因势地使球越过自己的防守人,安全地到达同伴手里。要达到上述要求,持球队员必须在短时间里了解自己的对手,只有在了解并掌握对手的身高、臂长、防守的动作习惯、反应的速度以及他所占有的防守位置和距离等,才能根据对手的情况和特点,因人而异、避长就短地传球。
三、正确地观察和判断
传球以观察判断为前提,观察和判断欠佳是导致失误和失机的主要原因。观察就是把场上九个人的活动情况看清楚,要善用眼睛的余光,尽量开阔视野。判断是根据观察的情况分析其行动的趋向,预见其真实意图和下一步的行动。观察和判断是同时表现出来的,但首先是观察。比赛中攻守双方之间的干扰与反干扰、破坏与反破坏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因此传球队员在观察某机会时应把它视为某一过程的瞬间,不要思前顾后。例如:持球队员在把球传给中锋,即将传球是他所看到的防守位置是可以传的,但当球打到中锋位置时却被对方断走了。
比赛时队员应始终观察全场,更确切地说是观察到双方的每个队员,但每个队员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必须掌握观察范围有主要注意力和次要注意力的分配,并随着位置、时间、双方态势的改变和战术进行过程而不断转移注意范围和分配。例如:从进攻全局看,观察的重点是主攻方向和进攻方向的中心;抢到后场篮板球先远后近,前场是观察的重点;半场进攻时外线队员应先看内线,后看外线,内线是观察重点。
总之,进攻战术的实施除了人的移动就是球的移动,二者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进攻的目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传球意识及扎实的传球技术对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篮球的技术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心理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攻守技术日趋全面。投篮作为攻击得分的唯一手段一直都被人们所重视。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由于防守越来越严密,投球时会受到各方面的干扰,给投篮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投篮的技术动作变形,命中率下降。本文对最常用的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教学和心理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体育课学生掌握规范的投篮动作,提高投篮命中率。
二、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访问法。特别观察和访问体育课堂各年级球队和篮球课学生的投篮状况。
三、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教学方法
(一)正确的投篮方法。投篮是队员根据人体的科学原理,运用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方法,将球从篮圈上面投入球篮的各种动作方法的总称。投篮技术可分为准备动作,出球动作和结束动作。
(二)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分析。在教学中往往有一种片面的观点即:“只要多投,就会投得准。”多投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正确的投篮手法和稳定的投篮手型。错误的投篮方法会导致持球不稳,球运行的孤线和方向性差,以致严重影响投篮命中率。
(三)提高持球的稳定性。持球的稳定性是瞄篮与出手用力的前提。在运动训练中,练习者常出现五指分开距离窄,使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投篮手五指指端支撑球的错误,从而导致持球稳定性和控制球的能力下降。练习持球的稳定性时站在距离墙30―40cm处,投篮手单手持球于肩上方约20―30cm。球的前部触墙,手持球的后中部,持球手对球加力,直到最大力度。此方法能够有效的强化投篮手与球接触面积,提高控制球能力和持球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投篮臂手腕及手指力量。
(四)调整适当的投篮弧线。投篮出手弧线始终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提高投篮命中率,必须调整到最佳的投篮弧线。
(五)注重手腕的后屈和出手时的拨指。在投篮的基础训练中,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且又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手腕的后屈和球出手时的拨指。手腕的后屈是整个投篮动作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球的飞行方向及运行的抛物线。
(六)定量的加码、确立动力定型。学生在练习掌握了正确的投篮技术后,就应强化训练。规定每天投一定的数量,以促进建立正确的姿势。从运动生理学可知,刚学会的运动技术仅仅是建立了运动条件反射,这时动力还未定型,只有经过反复不断地练习,使运动技术十分熟练巩固后,才能真正形成动力定型。
四、单手肩上投篮的心理教学方法
当今篮球运动正朝着高速度、高强度和高超技术的方向发展。对抗激烈程度越来越大,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激烈的比赛中,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会极大的影响篮球技术发挥,因此心理素质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单手肩上投篮的念动训练。目的是通过默念投篮方法和要领,加快条件反射形成,巩固动力定型,提高投篮命中率。方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投篮,另一人抢球并传球。投10个球后两人交换,可根据时间多少决定投篮组数,每次投篮前默念投篮动作。默念词有两组,第一组适合初学者默念动作的全过程,内容是:起跳―举球―瞄准―提肘―伸臂―拨球。第二组适用于经过1~3个月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默念投篮的关键动作。内容是:提肘―伸臂―拨球,或提―伸―拨。要求集中注意力,严格按照默念词顺序练习。
(二)抗干扰的投篮练习。目的使队员能适应场上的干扰,在注意力分散情况下,认真、正常处理球,提高投篮命中率。方法:两人一组一球,一人投篮,一人防守干扰,自己投自己抢,抢后传出来给另一队员,然后跑到其前后挥臂干扰或封盖。两人投20次为一组,共投五组,半场内可三组同时进行。要求防守队员积极挥臂,影响视线,分散投篮队员的注意力,投篮者要果断,集中注意力,投好每一球。
(三)往返投篮。目的在身体疲劳或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增强信心,提高投篮命中率。
方法:两人一组一球,全场28m×2往返短传推进,最后在6m处投篮,另一个人拣球。投中为完成一组,投不中继续跑,直到投中为止。可完成5―10组,场上同时可有三组进行练习。要求在快速奔跑后,保持投篮动作稳定性。高度集中注意力,不受投不中再跑思想干扰。
(四)进行投篮比赛,培养投篮的信心。目的提高队员在关键时刻怕输球,克服埋怨的心理,使队员树立“必中”的投篮信心。方法:用半个场地练习,每四人一组共三组,每一组派一个人出来投篮,每人投两个。如果两次全中则不受罚,如两次中一个则全组挨罚跑14m往返一趟,如两罚都不中,则全组挨罚跑两趟。一组赛完,重选代表。要求:排除在同伴埋怨自己的情况下,能集中思想,敢于负责,投好每一次篮。
(五)半场三对三或四对四比赛。目的解决比赛关键时刻,如在紧张和有压力的情况下,敢于挑重担,投篮手不软,树立有投必中信念。方法:半场三对三或四对四,看哪组先进三个球,但必须是连中三球,如不连中则前面所投无效,重新开始计算。在练习中为防止防守队员只防投篮不防切入,可规定两次切入上篮算投中一次,其它规则和比赛一样。要求:攻、守积极对抗,耐心寻求配合,投篮不手软,树立每投必中的信心。
-
环境规划概念范例(3篇)
环境规划概念范文一、逻辑的概念和概念的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大基本形式,概念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的产生是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重要..
-
精雕雕刻教程范例(3篇)
精雕雕刻教程范文篇1关键词:雕塑艺术;发展;藏族;藏传佛教中图分类号:J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3-01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文化遗址时代,藏族祖先们就已..
-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例(3篇)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人才素质远远无法适应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
-
纳米雕刻技术范例(3篇)
纳米雕刻技术范文弗拉季米尔是俄罗斯玻璃雕刻制作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熟知玻璃性质;叶莲娜毕业于穆欣娜列宁格勒艺术与工业设计学院的研究生院,同时受过К.М.Митрофан..
-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0前言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
-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例(3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参考文献:[1]董本正.“糖类”专题的复习[J].生物学通报,2004,(09).[2]许凤芹,刘桂茹,杨学举.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01).
葡萄糖在农作.. -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例(3篇)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文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中图分类号:R978.1;R9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2-0070-03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
-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例(3篇)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文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活动的一种就业能力教育,突出特征是从事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按照目前学者对VR/AR技术呈现的普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