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年个人总结范例(3篇)
第二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009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19480.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0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10.50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5700.91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20597元,增长7.4%。具体各产业生产总值及构成如表1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40.7%下降到2009年的14.2%;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41.2%上升到2009年的56.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18.1%上升到2009年的29.3%后,近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
从贡献率变化看,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47.5%提高到2009年的51.7%。
尽管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发展水平低、质量效益差,尤其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和过于依赖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变。
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14.2:56.5:29.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其中,第一产业高出全国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在全国居各省市区最后一位。
二、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河南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2009年小麦种植面积5263.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537.3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1.3%;油料种植面积1541.2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1692.2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
河南省2009年全年粮食产量5389万吨,比上年增产0.5%;棉花产量51.75万吨,比上年减产20.5%;油料产量532.98万吨,比上年增产5.5%。肉类总产量620.1万吨,比上年增长6.1%;禽蛋产量382.9万吨,比上年增长3.0%;牛奶产量281.9万吨,比上年增长1.0%。
河南省统计公报资料表明,2009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69.0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南省2009年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比全国平均水平10.3%高3.9个百分点(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以来稳定增长,从2003年的1198.7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769.05,增长率为14.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逐渐减小,这与最近十年来河南省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总体来说,第一产业总量是增加的,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还是偏高。
近十年来,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和所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逐渐减少,2009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为2765万人,比2000年减少了799万人,每年平均减少88.8万人。2009年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46.5%,比2000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8%还是高了8.5个百分点。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还是高出很多。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末探索起步,经过不懈的努力,全省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河南省通过财政扶持、加强银企对接等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2009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6000多家,421家龙头企业个个销售收入超亿元,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3800多亿元,成为河南省战危机、保增长的一大亮点。
三、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河南省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10.50亿元,占河南省GDP的56.5%,高出全国1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98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3.7%,重工业增长15.0%,轻、重工业比例为31.7:68.3。
河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绝对数偏低,仅占全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7%,远远低于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水平。
正如表4所示,从增长率上看,2009年河南省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了12.4%,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与全国9.5%的增长率相比高出2.9个百分点。
表5中,从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2009年河南省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是第一产业贡献率的4倍,是第三产业贡献率的近2倍,比全国第二产业的平均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
表6中,河南省第二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97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675万人,年平均增长量为75万人。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17.5%增加到2009年的28.2%,2000―2005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逐渐增加,2007年达到最高值10.1%,2009年降低到7.1%。但从总就业人数上看,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总数远低于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稍微偏高,河南省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还是无法动摇的。
四、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最近30年中发展迅猛,特别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国策倡导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近8倍。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第三产业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前的良好时机。
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关关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劳动就业、财政和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9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700.9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3%,比全国的平均水平43.4%要低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50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5.3%,比全国平均水平34.1%要低8.8个百分点。说明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从表8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河南省第三产业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相差不大,基本一致。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0%,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0%以上,中等发达国家也在50%以上。河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三产业增幅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不断增大,但仍是河南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在全国的位次靠后。河南省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29.3%,并且这几年一直在30%左右徘徊,没有明显的增长,不仅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参考文献】
[1]胡亚昆:河南产业素质分析和升级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7).
[2]200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0-01-23.
[3]梁保松、高波:河南省财政支农与第一产业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8).
第二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一.认真备课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活页教案,按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讲解。
二.学好“继续教育”内容
利用本学期网上继续教育的机会,多充电,本学期完成了七百多课时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探讨和实施,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努力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四.重视并抓好课外阅读
1.做好准备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上网查找资料深入感知“读书”的重要性;学习他人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在“读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进而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很有效,很多的家长都主动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了,管延续家长做得尤为突出。
3.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4.给孩子精心选择读物并统一购置了《365夜故事》、《名人故事》、《儿歌300首》。
5.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1)讲故事--感受书的神奇(2)设悬念——调动读书的欲望。(3)演故事--感悟故事情节
6.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早晨、中午,专时专用.
7.将“读书”纳入作业中,逐渐让学生在家养成读书的习惯。
8.加强总结、评比,达到或激励或鞭策学生的目的。
9.建立班级小书库。每名学生捐赠了一本书,学生可以随时借阅。我们也定期与其他三个班,交换阅读。
五.利用语文课堂抓好学生的朗读
1.明确朗读的要求:要他们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可急于求成,严格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进一步做到---读时,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快有慢。
2.教师做好范读,每篇课文我都练习很多遍,努力达到用声音正确表达课文内容,给学生很好的导向。
3.抓住典型课文,逐句指导学生。
4.举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5.做好差生辅导。
六、扎实地抓好背诵
背诵能帮助小学生积累语文基础、丰富知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背诵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及时订好背诵计划
开学初,学校“实施方案”布置之后,我就在第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定“背诵计划”。不论是成语的确定,还是名言、古诗,我们都力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力求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
第二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在初中《思想品德》(人教2008年3月第三版,下同)教材中,也有一类知识符合上述“总—分”模式。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就符合“总—分”模式:(1)总说: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2)分说: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②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我国法律的贯彻实施。(见图一)
分析上图,可以总结“总—分”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形式直观。形式上呈“一总二分”三角关系,简洁明了,生动直观,可以运用图表十分清晰、明了地展示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2)内容简练。“总—分”模式只需要“一总二分”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容易识记。(3)规律突出。一般地,“总—分”模式在总说时主要是说明两事物、观念之间的统一,可以用“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等语言来概括。分说时则展现两事物之间的对立、相互区别、相互差异,并在形式上形成“甲—乙”、“乙—甲”两个方面。(4)贴近实际。“总—分”模式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学生经过训练可以很好地掌握。(5)实用性强。教材中许多知识点符合“总—分”模式,近几年不少中招考试中辨析题的答案要点,也可以运用该模式来组织答案。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还有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总—分”模式来把握,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九年级第十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关系符合“总—分”模式:(1)总说: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都是当代中学生必须树立的崇高的社会理想。(2)分说: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如图二)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总—分”模式:(1)总说: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2)分说:①集体应充分尊重个人利益,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②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图三)
类似的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符合“总—分”模式的还有:(1)情趣和兴趣之间的关系(七上第七课第一框《情趣与兴趣》):(总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分说)兴趣是情趣的基础;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2)诚实与守信之间的关系(八上第十课第二框《做诚信的人》):(总说)二者都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分说)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和前提,守信是诚实的表现。
-
环境规划概念范例(3篇)
环境规划概念范文一、逻辑的概念和概念的逻辑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大基本形式,概念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的产生是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重要..
-
精雕雕刻教程范例(3篇)
精雕雕刻教程范文篇1关键词:雕塑艺术;发展;藏族;藏传佛教中图分类号:J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3-01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文化遗址时代,藏族祖先们就已..
-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例(3篇)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人才素质远远无法适应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
-
纳米雕刻技术范例(3篇)
纳米雕刻技术范文弗拉季米尔是俄罗斯玻璃雕刻制作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熟知玻璃性质;叶莲娜毕业于穆欣娜列宁格勒艺术与工业设计学院的研究生院,同时受过К.М.Митрофан..
-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0前言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
-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例(3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参考文献:[1]董本正.“糖类”专题的复习[J].生物学通报,2004,(09).[2]许凤芹,刘桂茹,杨学举.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5,(01).
葡萄糖在农作.. -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例(3篇)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范文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中图分类号:R978.1;R92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2-0070-03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
-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例(3篇)
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范文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活动的一种就业能力教育,突出特征是从事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按照目前学者对VR/AR技术呈现的普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