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例(3篇)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有效载体
当前,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或学院的文化精神也已在学生班级中得以充分彰显。其主要做法是以班级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文体活动为途径,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中心,不断规范班级工作,凝练班级精神和特色,用优良的班级文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材。
一、强化班级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应始终坚持“强化基础”的工作原则,将班级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工作首位。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培养、抓实效”总要求,将“品行端正、能力突出、责任心强和成绩优异”的学生推荐、选聘为班级干部;充分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个性特征配好班委和团支部班子,使其成为班级工作开展的组织核心。
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等指导班级工作,充分锻炼干部;通过干部培训、年级工作交流和分团委学生会对口经验传授,充分培养干部;通过党团支部共建,充分带动干部;通过工作实践和取得的工作实效,充分了解干部;将班级干部队伍建设成“学习领先、表率在先、带动争先”的学生引导团队。
二、夯实班级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工作实际,应本着“制度为先、注重实效、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原则,不断规范班级工作。高校为加强对班级的管理,还应不断建立健全多项班级管理制度。如制定《创建优良学风班风计划实施细则》,引领班级管理规范走向科学、合理;制定《学生党员、班干部晚间寝室巡查制度》,督促各班级对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落实;制定《学生党支部党员联系团支部共建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班级的带动作用;制定《学生干部签到制度》,充分体现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还要指导班级落实措施性规范,从干部人员配备到责任分工,从相互配合到齐抓共管,形成良性运转的学生干部工作体系。
三、凝聚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开展以“班旗、班徽”设计,“班歌、班级口号”征集等班级名片设计活动凝练班级精神,汇聚班级正能量;通过开展“彰显班级魅力―PPT大赛”等活动,展示班级文化的吸引力,彰显班级文化的感染力;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优秀集体评选”等活动,注重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内涵建设和外延影响力,形成具有专业和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风采;使文化的魅力在学生班级得到凝聚,同时也显示了它强大的引领作用。
四、突显班级的基础性地位
高校学生工作还应遵循“重心在班级”的工作理念,强化班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学生各类评优、奖助学金评定、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推优入党、干部任用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中,遵从“从班级中来”和“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管理体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注重班级主体作用,严格把好第一关,尊重班级意见,巩固班级基础地位,充分发挥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工作。
五、培育学生成长的大环境
学院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用前沿理论与科研实践指引学生专业发展;通过大学生创新理念宣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学生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通过各类体育活动,锻造优良的意志品质,引领学生的精神追求;通过组织具有班级特点的精品活动,探索新时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凝聚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为展现班级文化风采搭建广阔平台;通过宿舍装饰大赛、标兵宿舍创建及班级集体活动,陶冶情操、提高品味,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组建科技兴趣小组,用良好学风反哺班风建设,用优异成绩促进文化积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应制定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即新“3145”工作目标体系。用来指导培养具有不同高校特色的、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坚定一个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目标。
二是树立一个中心。坚持教育学生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素质和先进文化素质,持续开展学风建设,将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和习惯作为工作的中心。
三是强化一个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是坚持四个为重。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安全意识、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热爱劳动、能力锻炼、主动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培养。
五是立足五个加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建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锻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质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
综上所述,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将创新与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着力点,作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落脚点,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使班级文化真正成为学生养德养智的乐园、树人立志的熔炉,展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邸卫敏.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2]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3]徐创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途径和方法[J].学周刊,2011.23.
[4]刘晓云.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7.
[5]王静.立德为先润物无声[J].中国教师,2011.1.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特色目标创新班级精神文化
在当今教育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学校的特征,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怎样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从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班级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特色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也是一项持续的、艰巨的、创造性的工作,现有的班级文化大多还停留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精神文化有所欠缺。因为大多数人谈及班级文化建设想到的都是贴标语、做展板、文化墙之类,但往往都是世界名人或经典语录,缺乏创新。其次就是定制度、下要求,常常都是在落实执行时缺乏持续性,难以坚持。而搞活动因为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出于对学生的安全性考虑而放不开手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班级特色文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目标,明确班级奋斗的方向
五六十名学生聚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就是一盘散沙,会随波逐流、缺乏动力,难以形成合力,那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只有每个人都目标明确、相互团结,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每个人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每个人才会有家的归属感,才愿意为之努力和付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当然,具体目标的形成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以及全体学生认真思考,共同讨论,形成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的目标。去年我带高三毕业班时,在开学一个月后,我发现班里有五六个学生成绩很不好,底子薄、学习习惯差。根据班级实际学生情况,我们全班集体讨论后制定班级目标为:不落下一个人,互帮互助共圆大学梦!为此给每个人确定帮扶小组,每次考试都采取小组考核,平时各项活动也都采取小组互评,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标,班里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一个都没落下。
二、独具匠心,敢于创新
要形成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特色班级文化就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要敢于去想,努力创新。从班级标语到教室布置,要有自己的风格,独到之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曾经带过的一个班,教室前面标语是“比、帮、赶、超、敬、静、净、竞”,短短8个字,既体现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又体现了班级的基本要求。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要细致入微,既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要符合班级实际。比如我在制定班规时采用了“学生成长评价”,每个月给每人10分进行量化,对表现不好或有违纪行为的进行量化扣分,既对每个人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又符合学生重视分数的特点。落实考核时大胆革新,让学生轮流值周考核,班干部负责监督和督促,既能让学生互相监督,又能让每个人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便于改正。
三、充分利用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打造文化建设
活动是班集体扎根的土壤,没有共同的活动就难以体会荣辱与共的集体荣誉感,难以形成班集体。若要形成健康、积极、上进的班集体,就应通过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当然大的活动需要依靠学校进行,但班级也可以搞一些小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组朗诵比赛,班徽设计比赛,班训征集比赛等,我带班时让学生在班会上分组表演小品演绎自己或同学的事情,效果非常好。
除此之外,要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班主任应该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只有具备这“四心”,班主任才能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为培养学生而努力,把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建设中,让班级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它的作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范文篇3
一、高校班级团支部建设存在的困境
1.班级团支部建设目标和效果存在较大差距。
关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明确指出:“团的工作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2]各高校团组织依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团的十七大精神,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用“中国梦”激励团员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员青年,引导和帮助广大团员进一步增强团员意识,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团支部要组织团员青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团的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教育,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近年来,我国的高校一直在不断扩招,班级团支部人数增多,学生团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团支部很难将工作做得精细化,也难以真正落实每一项工作,实现工作职能,因而工作实际效果大打折扣。针对团员青年的工作,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序性活动,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2.班级团的制度在团建中缺失。
中国共青团章程是共青团工作的“宪法”,各高校依据团章,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但是,在班级团支部建设中,却没有团的班级制度。因此,团支部的工作,呈现出随意性、不规范性等问题,以至于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可度降低。例如,按照团的工作制度,要对团员青年进行“年度团籍注册”,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管理暂行条例》和各高校的团内制度,都规定了“年度团籍注册”的相关要求,有“注册条件、注册程序”等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变成了团支部委员收齐团员证,拿到团委或团总支,盖章了事。按照团内规章制度,团支部要认真组织团员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笔者对河南省某本科高校进行访谈调查,在团支部中,思想理论的学习要求以自学为主,集体学习为辅;对其理论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大部分团员青年对时事政治都很关心,但是对于党和国家出台具体政策的原因和目标等内容不甚了解。
依据团章,“对于模范履行团员义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中有显著成绩的团员,团的组织应当给以奖励”[3]。因此,高校每年在“五四”青年节进行评选优秀团员等活动,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办法。然而在班级团支部这个最基础的环节,却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班级团支部制度的缺失和操作的随意性,评优评先时,出现了不良现象,将名额下发到各团支部后,无法公平推选出优秀分子,导致预期和结果不对等。不仅是校团委监督不够,院团支部、班级团支部落实不到位,规定的制度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班级团支部工作的动力不足。
班级团支部工作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由于班级活动关系到对成员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到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目前,高校班级团支部工作主要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会、向上级党组织推优、五四评优评先、其他团支部活动等,这些活动存在一定的务虚情况。其中的一些活动,与班委会开展的工作重叠,而且班级活动经费来源有限,这也造成一些青年团员对团支部工作和团干的不认可。学生期望的团支部活动内容与实际开展的活动内容不相符合,学生更多地想参加一些实践和休闲娱乐的活动。随着学分制的推行,班级的物理存在形态逐渐淡化。灵活的学分制实行,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在校园里形成了“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尴尬,这弱化了班级团支部活动的开展,为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难题。社团活动、院校活动的大面积开展给班级团支部开展活动留下不多的空间,造成了班级团支部开展活动的动力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班级团支部建设中,既存在着“有法可依”,又存在着“有法不依”,也存在着“无规可依”的情况。班级团支部工作,没有主动性,完全是按照上级团组织安排开展工作,内部活力不够、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班级团组织建设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团干教育培养。
在支部工作中,必须明确支部委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支部内涵建设,才能在团支部建设中发挥出它的战斗力、凝聚力。要做好团干部的选拔、考核工作,建设科学、规范的团干部考核制度,奖惩分明且严格执行。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习、培训和交流,在团组织中形成大家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团干部自身要投入到活动或者学习中使其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班级团干要主动工作,与班委会形成合力,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团支部的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班级工作的负责人;既要服务同学,又要联系上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加强团干教育和培养,更要有长效机制,照顾学生的成长需求,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
高校班级中的大部分成员均为共青团员,团支部作为“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主要负责对班级中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同时还要做好新团员发展、开展团组织活动、向党组织推优及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任务等工作,是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4]。班级团支部工作,必须在社会价值观层面上体现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思想,要正确引导团员青年认识自由和平等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实现公正和法治;在个人价值观层面,要帮助团员青年认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且要在实践活动中践行。
班级团支部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活动,引导团员青年深入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入心。从基础文明做起,必须使团员青年认识到,刻苦努力学习是本质,就是“敬业”;学习过程中要态度端正、禁绝弄虚作假,这就是“诚信”;在互相切磋中提升认识,这就是“友善”;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推动“文明校园”建设,这就是“爱国”,不断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文明意识,提升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开展富有时代特点,和符合青年特点的班级团支部文化活动,展示出个高校团员青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校、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3.重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班级团支部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青团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班级团支部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也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我国高校中的青年学生,大都接受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高校班级团支部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教学优势和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形式多样、载体多样、内容多样的活动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教育内容,切实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和精神陶冶作用。
4.建设团支部文明公约,实现班级团支部工作规范化。
党中央提出“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5]。班级团支部建设,就要建立团支部文明公约,作为一种制度约束力,实现工作规范化。班级团组织支部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团章,结合当代团员青年的特点,制定团支部文明公约,形成向心力,才能发挥团支部的先进模范作用,推动学风建设,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任务。如果班级团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必依,那团支部就能够在学生中发挥出执行力,班级团组织的素质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校严格的要求和制度也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并且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平等、公正、法治”,使团员青年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不敷衍了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5.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团支部的创造性。
现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广大青年团员,与新媒体、时尚元素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团十七大的报告提出:“在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特别要把新媒体的作用,……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等青年檄文乐见的网络载体开展工作。”[6]
早已经对网络驾轻就熟的大学生青年,网络覆盖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班级团支部建设,要积极推进网络化,拓宽班级团支部建设平台。综合运用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辟互动板块和话题专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正面思想引导,推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网络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在工作中,利用“微”这一形式,及时将时事要闻、工作制度、先进典型、青年信息,传播给团员青年,主动融入青年,帮助团员青年成长成才。
-
护理相关专业知识范例(3篇)
护理相关专业知识范文关键词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整体化的进路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为表现形式,包含图书..
-
运动神经损害的治疗范例(3篇)
运动神经损害的治疗范文篇1[关键词]肌电图;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病;应用[中图分类号]R1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3(b)-0046-02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是少..
-
遗传学论文范例(3篇)
遗传学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遗传算法;发展;原理;缺陷中图分类号:TP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917-021引言近年来,遗传算法以其高效实用的特点迎来了兴盛发展的时..
-
遗传学课件范例(3篇)
遗传学课件范文篇1[关键词]蚁群算法遗传算法蚁群遗传算法排课问题一、引言目前,使用蚁群算法或者遗传算法解决实验教学排课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和高校的研究热点。由于实验..
-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范例(3篇)
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范文[关键词]瓷都;资源优势;陶瓷文化[DOI]10.13939/ki.zgsc.2017.10.189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共32个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江西景德镇市名列..
-
遗传病论文范例(3篇)
遗传病论文范文1传统兽医学中所蕴含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现1.1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传统兽医学起源早,内容丰富,在畜禽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不少创造性的发明,积累了极其宝贵的..
-
民族文化建设范例(3篇)
民族文化建设范文篇1一、在环境创设中突显民族文化《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优秀的幼儿园环境应该..
-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例(3篇)
地域文化的含义范文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思维缺陷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全球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世界不同以往,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是不可回避的,而且从各方面看来都似..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