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概念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6-25

虚拟经济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虚拟经济会计控制掌控能力

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的建立成为当前我国市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市场经济,在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能力。虚拟经济概念的产生是马克思在对国际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依托经济循环而产生的一种钱生钱的经济模式。虚拟企业通过对会计控制能力进行提升来提升企业在虚拟经济环境中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会计计量能力不足

会计计量是企业会计在对企业内部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能力。当前我国虚拟企业中企业会计计量对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控制。但是,企业预期收益控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其中不确定的原因较多。因此,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我国企业会计在对虚拟经济中会计计量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仅仅是采用一种会场发展的关系对其进行研究,缺少一定的创新价值。此外,在对我国会计计量公允价值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披露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将成为当前我国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2.虚拟经济中会计认识局限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虚拟企业会计在虚拟经济中会计控制的认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我国会计控制中在其会计计量上一般局限于对当前我国市场发展中的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可以进一步拓展我国市场发展中会计计量的范围,从而提高对企业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金融领域中,虚拟企业的环境发展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多角度分析,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领域才能够提高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

二、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提升措施

1.提高会计计量能力

会计计量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会计计量环境和会计计量体系两方面。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会计计量能力受限需要改善企业的会计计量环境。例如,我们对虚拟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其中不仅是一种社会的现实环境的控制,也是当前我国虚拟市场环境发展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对会计计量环境进行改变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的方式对其市场环境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会计计量能力。需要针对会计计量体系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例如,在会计体系建立过程中建立可验证性会计计量信息体系,这样能够是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更加全面,从而提升会计在工作中的公正、公平的能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建设,提高会计计量能力。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

2.打破会计认识局限性

打破会计局限性是当前企业在对会计控制进行改进和完善过程中所面对的首要问题。而会计认识也是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的一种体现。根据马克思哲学观对虚拟经济中掌控能力与会计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想要提高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就需要对我国会计的认识局限性进行打破。例如,会计对金融领域的认识中应该增加对金融领域以外的领域进行认识。在虚拟哲学领域、虚拟经济领域等方面对其进一步进行完善认识,采用多角度的方式打破现有我国会计认识局限性的缺点。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同的空间和领域内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要对会计控制进行提升,其中尤其以企业会计控制中在虚拟经济环境中的掌控能力最为关键。掌控能力是会计对虚拟经济中市场发展前景、市场信息等掌控的一种能力。因此,未来在虚拟经济环境下会计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完善,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目标,带动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银峰.虚拟经济下会计假设冲击与修正[J].财会通讯,2014,31(1):81-83

[2]王秋红,汤湘希,陈丽.基于会计控制论视角的资产概念重述――兼论2013年IASB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讨论稿)》[J].当代财经,2014,12(3):118-128

虚拟经济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必须保持适度平衡,否则会出现经济危机。当前欧美发生的金融危机,正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结果,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其释义尚无定论。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概念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特别是在论述信用和虚拟资本的第25章及其后,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虚拟经济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某甲急需购买某种货物,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额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们手中,并可以将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市场化不仅能使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大大提高虚拟资本的流动性,还能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能在国际范围内引导资金向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可以大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

虚拟经济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

虚拟经济具有五大特性:

1.复杂性。虚拟经济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分包括投资者、受资者,以及金融中介者,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的经济活动。虽然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对环境及其发展前景的了解及其预定目标独立决策的自由,但每个人的决策又不能不受其他人的影响。

2.介稳性。所谓介稳系统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但却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系统。这种系统虽能通过自组织作用而达到稳定,但其稳定性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扰动所破坏。虚拟经济是一种介稳系统,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3.高风险性。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从而较易导致决策错误;还有许多人因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风险,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

4.寄生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关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可看成是资本的循环运动。

5.周期性。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

二、实体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专用术语,至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词语,有时候这个词语甚至被应用得很通俗化。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由于不包括房市和金融市场这样的特殊的部分,所以实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市场运行的“流水账”部分。之所以这样来描述,是因为虽然实体经济往往不是要害部门,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尽管不是要害部门,但实体经济显然对于美国市场的日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震荡或反复,往往反映到美国人的生计问题上,像美联储十分关注食品价格指数和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以及库存和零售销售等指标,这说明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反映的是市场运行基本面的状态好坏。

我们还可以认为,美联储把核心能源消费这一块也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理由就是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健康”往往与能源价格走势相反。而且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美联储所关注的实体经济指标往往同时反映大量中小企业的运行态势。这样看来,美联储所谓的实体经济与中国的“民生疾苦”问题大同小异,不过美联储同时十分注重大中小型的工商企业的运行态势等“企业疾苦”的问题。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既有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有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苦苦维持起死回生的挣扎,当然还有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全球化这样一种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经济结构普遍调整的年代,美联储坚持盯住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并为了维护实体经济的运行态势而在所不惜的答案或许很简单,那就是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实体经济指标的偏差往往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实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往往越重要,这正好与剧变裂变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美联储把近年来出现泡沫的房产市场和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美联储维护实体经济的良苦用心。

实体经济具体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体经济的特点表现为: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

三、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以维护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就是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

1.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资金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2.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理由是:第一,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虚拟经济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因此,它不是吊在天上,而是立足于地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它的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物质条件。否则,它就成了既不着天也不着地的空中楼阁。第二,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否则,它将“消失”得更快。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价证券的市场化程度上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虚拟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所以才使得它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发展。否则,虚拟经济就将会成为无根之本。第三,实体经济是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即发展虚拟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本身就表明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样,实体经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检验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时,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虚拟经济系统中的主体行为;其次要规范、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规避和转移风险;其三要加强监管和严格执法。

参考文献:

虚拟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CROPWAT;农产品;虚拟水;水资源

一、引言

中国是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约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陕西省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①(表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关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8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8,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9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需水线,陕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高,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6.5%(表2),其中,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构成。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产品生产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产品生产耗水量较大,水资源短缺已对部分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虚拟水是在研究水资源配置效率过程中伴随资源流动而提出的概念,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农产品虚拟水进行分析,寻求缓解水资源短缺和陕西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

虚拟水是英格兰伦敦大学Allan[1]教授1993年首次提出的创造性概念,1996年正式界定虚拟水定义: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虚拟水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但又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之一,产品之间贸易必然引起虚拟水的转移,这种转移被称为虚拟水贸易。若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从而节约本国水资源,达到本国水安全的目标,此项措施被称为虚拟水战略。因此,虚拟水成为很多国家解决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思路,虚拟水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

目前,虚拟水的概念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得到了拓展,Hokstra和Chapagain(2003)提出测算一国的虚拟水流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一国水资源的真实需求,随即提出水足迹(WaterFootprint)的概念和测算方法[2]。通过水足迹将虚拟水概念与消费联系起来,拓展了虚拟水概念的范围,为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管理提供了新视角。虚拟水概念横向发展也非常迅速,虚拟资源(如虚拟土地、虚拟氮、虚拟二氧化碳等)概念的出现是虚拟水概念的不断拓展。

国外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相对成熟,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领域,尤其是粮食问题上,但关于食物消费领域和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也有部分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提出质疑,JeffreyJ.Reimer(2012)提出是否将虚拟水作为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虚拟水贸易是否是国际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的长期发展,这对一个国家的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针对虚拟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或分地区农产品、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测算上,研究区域以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为主。国内对虚拟水关注较早的是程国栋[4],他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与水资源恢复重建的关系。靳军英(2011)针对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水资源富足地区应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和生产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水资源缺乏地区则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特色农业,通过虚拟水贸易减缓水资源压力,实现生态—经济—水的良性循环[5]。可见,对虚拟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重要。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CROPWAT方法

CROPWAT[6]是由FAO土地和水发展司(1992)建立的用于灌溉计划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主要包括参考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CWR)及作物与灌溉计划的计算。本文利用CROPWAT软件对陕西省部分农产品的作物需水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域农作物的平均产量,计算出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VWC)。通过分析陕西省农产品生产的所需虚拟水量,为该地区农业节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CROPWAT方法计算ET0、CWR、VWC的方法如下:

首先为参考蒸散量(ET0)的计算,ET0的计算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7]得出:

(二)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数据、作物参数和农作物产量数据。其中,气象数据包括太阳辐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月降水量及土壤条件,该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作物系数是作物需水量与参考蒸散量之比值,该数据也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农作物产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

由于陕西省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西安市则是关中地区典型代表城市,考虑到陕西省西安市气候数据的代表性和易得性,本文最终选择西安的气象数据作为计算作物需水量的依据,这与陕西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也是相吻合的。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利用CLIMWAT2.0和CROPWAT8.0软件来处理数据,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的气候数据(表3-4)得出主要农产品的参考蒸散量(ET0)和作物需水量(CWR)。

由表3可知,西安市的参考蒸散量(ET0)在不同月份差异较大,参考蒸散量最小的月份是1月份为0.99毫米每天,参考蒸散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份为5.11毫米每天,平均蒸散量为2.70毫米每天。这与西安市的气候状况是吻合的。根据CROPWAT8.0软件的处理结果:西安市的有效降水量平均为509.4毫米(表4)。

选取的主要农作物为四大类,分别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及蔬菜。各种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粮食作物主要选取小麦、稻谷和玉米3种,经济作物选取棉花和烟草2种,油料作物选取花生1种,还将蔬菜纳入主要农作物中。计算结果显示:在选取的7种农作物中,需水量最大的是稻谷,其次为小麦、棉花、烟草、蔬菜、玉米和花生。总体上,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大于经济作物。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测算结果,计算出的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表5)显示:粮食作物中小麦的单位虚拟水含量最高,为0.13,其次为稻谷和玉米,分别为0.08和0.06。经济作物中烟草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较高,达到了0.15,棉花则相对较低,为0.07,油料作物花生的单位虚拟水含量为0.10,蔬菜作物单位虚拟水含量最低,为0.01。可见,7中主要农作物生产中,虚拟水含量最高的为烟草,其次分别为小麦、花生、稻谷、棉花、玉米、蔬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CROPWAT模型对陕西省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虚拟水含量进行测算,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选取的7种主要农作物中,作物需水量最大的是水稻,需水量最小的花生,所选取的粮食作物需水量普遍大于其他农作物的需水量。(2)所选取的农产品中,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最高的是烟草,最低的是蔬菜。(3)通过对比分析,稻谷和烟草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大的产品,花生和蔬菜则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小的产品(表6)。

因此,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使整个农业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到,并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陕西省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水资源世纪储存、利用状况,适当调整农产品的生产与种植。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粮仓,在人均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水稻、烟草的生产,增加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蔬菜等的生产。陕南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可根据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必要时加大水稻的生产以满足粮食的需求,无需刻意考虑减少此种产品的生产,对于耗水较低的小麦、花生、玉米等可考虑增加播种面积。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尽量少种植烟草、应多考虑蔬菜的种植,并尽可能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2JK1051);西安翻译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2A11)

【注释】

①根据国际公认标准:1000m3

【参考文献】

[1]ALLANJA.Fortunatelytherearesubstitutesforwaterotherwiseourhydro-politicalfutureswouldbeimpossible[C]//PrioritiesforWaterResourcesAllocationandManagement.London:ODA,1993:13-26.

[2]AYHoekstra.VirtualWaterTrade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ExpertMeetingonVirtualWaterTrade[A].In:ValueofWaterResearchReportSeriesNo.12[C].2003.

[3]JeffreyJ.ReimerOntheeconomicsofvirtualwatertrade[J].EcologicalEconomics(75),2012:135–139.

[4]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刊,2003,18(4):260—265.

[5]靳军英,张爱静,袁玲.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206.

[6]FAO·CROPWAT,acomputerprogramforirrigationplanningandmanagementbyM·Smith·FAOIrrigationandDrainagePaper·Rome·1992.

[7]P.Steduto,M.Todorovic,A.CaliandroandP.Rubino.DailyreferenceevapotranspirationestimatesbythePenman-MonteithequationinSouthernItaly.Constantvs.variablecanopyresistance[J].TheoreticalandAppliedClimatology,2003,74(3-4):217-225.

  • 下一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例(3篇)
    上一篇:财务审计问题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财务审计问题范例(3篇)

      财务审计问题汇总范文篇1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委派会计;机遇;挑战一、委派主办会计的现状与发展(一)主办会计委派制突出作用主办会计委派制协助总行计划财务部门强化对支行财务及..

      daniel 0 2025-06-25 14:38:42

    2.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方案范例(3篇)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方案范文篇1一、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一年来,中心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共建和谐校园的精神,依照市教育局创建“文明校园”的文..

      daniel 0 2025-06-25 14:36:48

    3.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范例(3篇)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范文[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

      daniel 0 2025-06-25 14:35:01

    4. 内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例(3篇)

      内科住院医师工作总结范文1.轮训住院医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轮转住院医生中存在一些问题。1.1就业压力大。如思想波动大、对将来的就业形势比较悲观,在..

      daniel 0 2025-06-24 14:43:20

    5. 学习生物的方法范例(3篇)

      学习生物的方法范文篇11.学好语数,垫石辅路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

      daniel 0 2025-06-24 14:42:38

    6.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例(3篇)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儿科护理学;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5-0086-02随着时展,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疾病临床护理..

      daniel 0 2025-06-24 14:41:56

    7. 思想教育阵地建设范例(3篇)

      思想教育阵地建设范文为切实加强**局组织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重要物质载体,按照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2019年度已建成党员教育..

      daniel 0 2025-06-24 14:41:15

    8. 逻辑思维好的表现范例(3篇)

      逻辑思维好的表现范文篇1(一)有利于拓展逻辑学发展方向,更广泛地体现逻辑学的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逻辑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出现很多逻辑分支或逻辑类型,成为一个庞大的..

      daniel 0 2025-06-24 14:40:28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6-25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