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的方法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6-25

健身运动的方法范文

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概念

运动处方教学是指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控、自调和自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指体育教师以运动处方教学作为主要手段,由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质测定结果、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情况,按学生自己的健身目的,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运动负荷强度、频率、运动时间,以运动处方”为基本教学程序,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利用多种身体练习形式和教学方法,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教学活动[2]。

(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动处方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个体的体育需求与体质发展为出发点,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兴趣、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实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制定适宜学生体质发展的运动处方,促使每位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取得进步,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2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教学设计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运动处方的设计包括运动内容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教法的运用,因人而异,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着重突出运动的健身性、科学性、实效性,健康第一”始终贯穿于运动处方教学全过程。

3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注重科学锻炼的方法,关注传授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体育锻炼内容和方法。在运动处方教学过程中,不断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教给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己制定运动处方的方法,促使学生不间断、自主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特点

1针对性强

运动处方如同医学处方一样,要对症下药,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情况,运动处方设计也要不同。设计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运动处方,有很强的针对性。

2科学性强

根据学生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锻炼的量化指导方案。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来选择难易适当的运动内容,有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体现了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3实效性强

运动处方教学方案制定后,在教学过程中,运动处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师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运动处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

(一)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测试

首先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对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进行体质和专项技能测试。学生体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力量、柔韧性、耐力等。专项技能测试主要包括学生的跟做健美操动作的准确性及协调性、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二)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将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评价学生的体质情况,学生体质评价的标准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中的大学生体质标准。对照体质标准,找出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共性,做到区别对待。

(三)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测试分析结果,将健美操选项课学生分成不同的运动处方小组。体质存在相同或同类问题且较突出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在身体素质练习中,根据测试结果按照增加学生的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分为几个小组。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不同组别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运动处方,学生的练习内容及强度,要根据学生体质情况设定。在健美操专项技能教学中,根据学生专项技能测试将学生分成技能递进的3个小组:基础组、中层组、发展组。在健美操基本动作练习时,3个组的运动负荷、动作难度、强度、运动时间是不同的,每个组的学习是阶梯式递进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动作之后,再逐渐增大动作的幅度、难度及节奏的变化。

(四)实施运动处方

对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进行运动处方教学。在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的辅导,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保证运动处方实施的效果。

(五)调整运动处方

健美操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体质情况再次进行测试,与前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检验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效果。根据运动处方实施的效果及学生的反应,教师适当调整运动处方的量与强度,保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三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一)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健美操选项课是在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基础上开展的,在健美操选项课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以技术传授为主的竞技体育的教学思想。运动处方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科学地制定运动内容、强度、时间、运动次数。学生以自身条件为起点,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可以做到有张有弛,锻炼得法,学生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原始动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健美操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运动处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寓教学锻炼内容于娱乐中。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可以学习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知识和方法,并把健美操运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适合自身发展的运动处方。健美操运动处方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好、更科学地指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通过健美操课学到一个适合自身的、科学的健身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养成科学健身的终生体育意识。

(三)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健美操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把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期初,对选项健美操课的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在分析和评价不同学生体质状况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弱项素质之后,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及注意事项。学期末,对学生再次进行体质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学生原来的弱项指标增长幅度明显。

四健美操课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适时调整,优化运动处方

在应用运动处方教学时,运动处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师对于一个运动处方应反复修改、优化、完善,注[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适时调整、重构运动处方,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处方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各项身心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注意区别对待

在应用运动处方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制定运动处方,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强度、时间,做到统一管理,区别对待。在执行同一个运动处方时,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运动强度、运动量,真正改善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

(三)加强体育教师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有一定难度,怎样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体育教师应加强运动处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总结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更新运动处方课程的内容,完善自己的体育知识结构,从而更科学地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使运动处方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雷,黄滨.学生体质评价及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健身运动的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精神卫生;处方,非药物;对比研究;全体教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R395.6G806G4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8-0747-02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日趋突出。据报道,清华大学1985-2004年20a间,“英年早逝”的教师共计150名,平均死亡年龄55.58岁[1]。为提高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笔者采用健身运动处方指导高校教师适度、科学地锻炼,以探求适合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科学健身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抽取23~59岁、具有本科学历和讲师技术职务以上的、且无锻炼习惯的高校教师335名为研究对象。在单位宣传发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选取男性102名、女性82名为实验组,其中按年龄分为A组(23~39岁,男性50名、女性42名),B组(40~59岁,男性52名、女性40名)。同组的健身内容和要求一致。其余的按照年龄分为男子对照A组(38名)、对照B组(41名),女子对照A组(38名)、对照B组(36名)。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对照组不参加体育锻炼。

1.2方法

1.2.1心理测量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评定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

1.2.2实验法健身运动处方实验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5-7月份,以发展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为主,着重提高心血管功能;第2阶段为8-10月份,以发展、协调和耐力素质为主,提高耐力、柔韧、力量与反应素质。

实验组在第1阶段每周二、四下午按健身运动处方模式锻炼1次,每次50~60min。从第2阶段实施起,每周六下午增加1次,时间相同。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实验前训练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比较实验前经同质性检验,2个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比较见表1~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3讨论

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由选择机会的增多,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国高校教师在生活质量得到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紧张和压力。健身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健身运动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产生良好的短期和长期情绪效应,对有轻、中度焦虑症和抑郁症者更具有明显的效应[3]。焦虑、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健身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动为特点的活动,健身运动参与者的身心处于一定程度的激活状态,通过长期、定量、定时的健身锻炼,能够显著地降低抑郁情绪。本研究的健身运动处方同时也证明了健身锻炼具有降低焦虑、抑郁的效应。

此外,健身活动一方面可以为人际交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和宽松舒畅的环境,给个体带来全新的身心感受;另一方面,在健身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与配合默契的要求更高,从而在健身运动中培养和改善了参与者人际交往向健康方面发展。男性实验A组和女性实验B组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理论。

本研究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健身方法的指导与运用,着重突出健身性,体现科学性,保证实用与实效性、综合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将健身运动处方区别于运动康复、医疗保健性质的运动处方。在健身运动处方实验过程中,并不刻意地追求运动技能和掌握程度,突出以增强高校教师体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强调体现个性,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发挥高校教师“自我自主”健身的意识与行为。

4参考文献

[1]刘静民,刘华轩.清华大学教职工20年死亡跟踪调查.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27-31.

[2]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34.

健身运动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广州市七年级学生调查有氧健身知识

1.研究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动力。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广州市七年学生对有氧健身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愿意了解锻炼对人体作用,是否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等等。提出通过课堂渗透、阴雨天室内课理论教学和课后宣传,对学生进行有氧运动知识(如何用心率控制强度等)的教育,提高学生对有氧运动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主观需要,调动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运动健身、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0年以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整理分析。

2.2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经过专家审查,问卷设计合理,可用于调查。问卷填写时统一时段,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回,采用不记名调查,以提高调查的客观性,力求测验的真实、可靠、有效。调查对象是广州市广雅实验学校(荔湾)等8所学校,七年级学生2426人(男生1203人,女生1223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研究共发出问卷2426份,收回问卷2253份,问卷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2139份,问卷有效率为88%。

3.结果与分析

生理学按人体对氧利用的程度将运动分为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两种,其中有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运动时其摄入氧气的量能够满足运动所需,机体的运动处于氧气供应充足的状态,主要是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提供能量的运动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逐渐显露,南京市中学生心理问题15.7%,北京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3%,杭州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79%,这些数据表明减少和解决现在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中学体育课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有关研究已经表明,有氧运动练习可有效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增强心肺功能,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明显提高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机能,增强自信,体现自我价值,培养坚韧的品格,完善人格,增强幸福体验,减低忧郁,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合理的有氧运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学生不良心理的状况。提高中学生有氧运动的知识,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迫在眉睫。

3.1广州市七年级学生对有氧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N=选择该选项人数;所占比例=选择该选项人数÷总人数×100%

选项=每一题设的4个选项;所占比例=选择该项的人数÷总人数×100%

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后进行一定的放松活动能加速疲劳的消除,有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加速身体的恢复。

运动强度是运动决定运动性质的核心问题,以健身为目的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宜控制在130―150次/分钟的心率水平。此时每搏输出量接近或达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健康的中学生生在进行有氧运动健身时,运动频率为3―4次/周,运动时间为30―45分钟/次,运动强度在130―150次/分钟的心率范围是适宜的。

表1显示,对于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大多数学生还是肯定的,选择完全赞同和赞同的比例分别为89%和93%。表2显示,认为运动频率3―4次/周、运动时间30―45分钟/次、心率在130―150次/分钟的学生分别是45%、22%、23%,说明学生对正确的有氧运动知识的掌握还很匮乏,在学生平时的运动健身中,多数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有氧运动知识作为指导,可能会导致运动量、运动强度不足,不能达到有氧健身的目的,影响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强度高、运动量过大,可能会产生运动疲劳,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长期疲劳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3.2广州市七年级学生对运动健身知识的需求

女生=选择该项的女生人数÷女生总人数×100%

男生=选择该项的男生人数÷男生总人数×100%

男、女生=选择该项的人数÷总人数×100%

由表3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广州市七年级学生有6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赞同,30%的学生选择了基本赞同,说明广州市七年级学生对运动锻炼对身体的相关作用有较浓的兴趣,愿意了解此方面的知识。女生有89%、男生有93%选择了完全赞同项和基本赞同。数据显示男、女生希望了解运动对人体作用的相关知识的意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

3.3广州市七年级学生对科学运动方法的认识

女生=选择该项的女生人数÷女生总人数×100%

男生=选择该项的男生人数÷男生总人数×100%

男、女生=选择该项的人数÷总人数×100%

如表4所示,有94%的学生认为有氧运动健身应该注意科学的健身方法,95%的男生及94%的女生均认为有氧运动应该注意科学的方法,数据显示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

4.结论与建议

七年级学生对有氧运动的强度、时间和运动频率等运动知识的掌握还较匮乏,但有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并认同运动健身需要科学的方法。这提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阴雨天或不适合室外活动的室内课,讲解有氧运动对人体的作用,如可促进身体发育,增加大脑血液流量,有利于消除大脑的疲劳,提高记忆力,等等。还应传授如何控制运动的强度,如主观感觉法,自测心率法,运动后心率恢复到安静状态所需时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每周运动的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在室外课上也要不断渗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移动宣传板等针对有氧运动知识、健身作用、科学的运动方法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积累有氧运动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运动的需求,培养运动兴趣,并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为中学生课外运动健身提供科学的运动方法和依据,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阳.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4,11,(5):52-54.

[2]张飞鹏,李四清.有氧运动与健康[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8,(9):65-67.

[3]DimeoF.Benefitsfromaerobicexercisein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on:Apilotstudy[J].BritishJSportMed,2001,35,(2):114-117.

[4]王金腾.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56-158.

  • 下一篇: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范例(3篇)
    上一篇:遗传算法论文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遗传算法论文范例(3篇)

      遗传算法论文范文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82-04ThresholdCitrusimageSegmentationResearchandAnalysisWANGJun,ZHOULi-juan(CollegeofInfo..

      daniel 0 2025-06-25 14:46:47

    2.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例(3篇)

      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文关键词: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15-02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

      daniel 0 2025-06-25 14:45:47

    3. 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范例(3篇)

      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范文[关键词]优势中心大学生就业力[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08-03[作者简介]王本贤,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江..

      daniel 0 2025-06-25 14:44:16

    4. 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例(3篇)

      心理素质差的根本原因范文篇1关键词:茵芋;扦插;植物生长素;基质;不定根中图分类号:S615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33InfluenceofCuttingsonAdventiti..

      daniel 0 2025-06-25 14:43:03

    5.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例(3篇)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医学院校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8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岁。2.调查方法:设计并印发统一的..

      daniel 0 2025-06-25 14:41:47

    6. 虚拟经济概念范例(3篇)

      虚拟经济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虚拟经济会计控制掌控能力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的建立成为当前我国市场企业发展..

      daniel 0 2025-06-25 14:40:25

    7. 财务审计问题范例(3篇)

      财务审计问题汇总范文篇1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委派会计;机遇;挑战一、委派主办会计的现状与发展(一)主办会计委派制突出作用主办会计委派制协助总行计划财务部门强化对支行财务及..

      daniel 0 2025-06-25 14:38:42

    8.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方案范例(3篇)

      小学班级文化创建方案范文篇1一、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一年来,中心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共建和谐校园的精神,依照市教育局创建“文明校园”的文..

      daniel 0 2025-06-25 14:36:48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6-25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