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内涵范例(3篇)

daniel 0 2025-10-26

绿色建筑内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的内涵;发展的必要性;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高新技术;投资空间及优惠政策;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并遵循自然规律,让建筑更好的与自然地理、地貌相和谐,让城市空间布局更好的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精神,这也是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是同一概念,两者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具体来说,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涉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等内容。可见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层次更高,代表了建筑的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天然条件等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大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即有建设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2.48%,在建筑能耗中,围扩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发展绿色建筑、保温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实行202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建筑节能型社会,建成“美丽中国”,具有十分总要的意义。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一)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是一科气候适应性建筑,即遵守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以及风力发电等设备,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时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二)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节约绿化用水。

(三)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建筑范围的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资,地温事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四)创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四、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绿色技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过程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

绿色施工的内涵大概四个方面:一是: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二是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三是清洁施工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四是基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设计产品(即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意见,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质量保证,促使实现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做到系统化、信息化、社会化、一体化。

五、绿色建筑高新技术

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没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将最大限度的吸收多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应居民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六、绿色建筑存在较大投资空间

首先是新建建筑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市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根据测量,1~3星级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别为50,150,270元/平方米左右,预计将直接拉动500亿以上的增量投资。

其次是节能改造方面,预计到2015年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暖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公共机构办公建设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当前中国有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需要进行节能改造,预计今后10年可以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提升和扩大开发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政府多个部门共同出台鼓励政策,对高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中央财政对经审核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

绿色建筑内涵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发展;前景

0.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学领域的具体探索和实践,也是建筑学发展的新的探索。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学的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绿色发展是未来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就能为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中应用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及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1.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分析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多元化的思想交汇下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建筑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和时展主题相结合,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范围以及学科当中的概念也有着不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着资源能效型的理念,也就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化的利用。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对各种能源要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1]。同时还包含着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思想观念。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建筑学的发展也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着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进步。其中将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观念进行体现,就使得建筑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进步文明的特征。1.2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绿色建筑学发展对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上比较大,在面临着资源能源枯竭的同时,建筑领域就要充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构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及时性转变,才能有助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丰富建筑学的理论也有着积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合,对各专业的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感也能加强[2]。建筑的建造在程序上比较多,对专业的划分细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就能有助于建筑学的系统化。对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对建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对整体的建筑发展理念创新也有着积极意义。

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和前景

2.1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经过了长期积淀,在理论体系上得到了丰富化。绿色是大自然当中的常见色彩,大家对绿色也都有着统一的认识,绿色象征着朝气蓬勃以及希望和生命。绿色发展理念在进入到新时代后就得到了重视,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绿色理念在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有着促进[3]。绿色发展理念也成为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相处目标实现的重要理念,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比较有利。上世纪六十年代,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报告当中对建筑设计和环境气候等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相关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建筑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影响。后来又有建筑设计师杨经文对设计结合自然:建筑设计的生态基础当中对生态设计和设计的整体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筑设计要对实际的结构关系进行考虑,将绿色设计理念和建筑表现力相结合是值得重视的[4]。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就能促进建筑设计的完善性以及多样性,将绿色设计预支相结合,就能对建筑学的内涵丰富化和先进性呈现起到促进作用。2.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前景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是在诸多的学者不断的探索研究,以及和时代进步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上探究的内容。上世纪六十年代索勒里提出的建筑生态学理论讲建筑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结合,这是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的雏形。其希冀能设计出三维尺度的城市,对能源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降低能耗等,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麦克哈格对设计结合自然进行了发表,通过对一些城市地区的开放空间以及空气库研究等,就提出了系统观点以及方法。绿色建筑体系的深化以及创新,从科学的发展观点出发,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原则基础上的绿色建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学的发展以及完善,还需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以及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与之相结合,深化建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念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筑教育的环境。在建筑生态意识教育层面要能不断加强,建筑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和时代以及当前社会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也有责任引领建筑进步的潮流。在新的发展时代,要更加的关注历史以及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并将其和建筑学进行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理念要能及时性的转变,新的建筑运动前,古典建筑学对建筑形式以及文化和美学等法则比较重视,在涉及到的建筑科学以及技术层面并不是很多[5]。新的发展环境下,就要能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将其和建筑教育相联系,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学发展的认识。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时展背景相结合,从多方面来丰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为新时代的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带下坚实基础。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绿色建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以及内涵的分析等,希望能更好的为建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提供有益观点。绿色建筑并非新的建筑形式,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与之相结合,就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祎显.浅谈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11)

[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

[3]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

[4]何忠家.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

绿色建筑内涵范文篇3

关键词:低碳理念;农村绿色建筑;经济效益

1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内涵

从绿色建筑的内涵来看,其并不单单是指要增加各种可能的绿化空间来提高建筑物的绿化率。真正的绿色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是指要将建筑与自然有机充分和谐的结合到一起,使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不对或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使建好的建筑物能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相适应,并在后续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持续的污染和伤害。

2我国农村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建筑已然成为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当今我国农村建筑的大部分仍然属于高消耗能源的建筑,该类型建筑无论从建设的过程和后期的维护角度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种建筑实际效率较低下,不仅在经济成本投入上相当巨大,而且废弃物排放量较高,含碳气体量较大,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和影响。农村建筑行业也在大力提倡低碳理念,但对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将“绿色建筑”与“绿化”等同,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扩大所在建筑区域内的绿化面积的从业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建筑从业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过于浅显,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深刻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没有立足于“低碳理念”充分的挖掘绿色建筑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除此以外,建筑行业过分重视经济利益,为了降低自身企业运营的风险,缺乏对绿色建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其对于绿色建筑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

3传统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传统建筑经济效益的分析主要是对于大量相关效益的整合。一方面指资金效益,即尽可能的考虑到经济收益和支出成本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使社会效益,除了建筑对当地带来的形象影响之外,还包括节能效益、减排效益等一系列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建筑企业在衡量其经济效益时侧重点是资金效益,即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物及其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所受到的重视十分有限,甚至被直接忽略,使用这种计算方式更不能将农村绿色建筑收益融入到其中。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支出要远高于高能耗建筑,这就使得重视资金效益的建筑企业从眼前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无法真正开展农村绿色建筑的研究,更不能将绿色建筑在广大农村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建造。

4低碳理念下农村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就目前而言,用市场价法来对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的计量以后,这是真实价值的主要计量的最主要的方式。除此之外,在低碳理念的基础上对其实际经济效益计算期间,还要增强绿色建筑实际成本和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间的有效计算。一方面,绿色建筑实际成本包括了材料、人工、项目管理费等直接成本,此外还包括了建筑建造过程中和使用及维护过程中给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产生的成本,特别是碳排放量增大带来的温室效应及其引发的一些列问题的治理。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也包括了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其中,直接效益主要指建筑投资的实际回报,其受到建筑物质量、建筑周边环境、建筑群中的绿化情况的影响。而间接效益则是建筑为周边环境的改善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这将对使用或居住绿色建筑的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利益,同时也为农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一种长远的收益。从碳排放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材料施工期间的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整体的20%左右。建筑在使用期间,首先,在供暖阶段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占整体的2%左右;其次,非主动性能源消耗,例如,照明、空调、电梯等,占据了能源消耗的92%[1]。因此减少农村建筑能源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的使用,并大力推广新型清洁绿色能源,才能真正减少碳排放量,从低碳角度提升农村建筑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诗饶.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

  • 下一篇:保护动物对人类的意义范例(3篇)
    上一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范例(3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范文[关键词]特定行业;竞争;管制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

      daniel 0 2025-10-26 14:51:21

    2. 诚实守信事迹材料范例(3篇)

      诚实守信事迹材料范文篇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我们要从..

      daniel 0 2025-10-26 14:51:09

    3. 初中生物教学建议范例(3篇)

      初中生物教学建议范文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课外探究”;科学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对课堂教学内容也是..

      daniel 0 2025-10-26 14:50:56

    4. 有机化学重点总结范例(3篇)

      有机化学重点总结范文关键词: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死点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14-01一、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分析1.平面连杆机构在..

      daniel 0 2025-10-26 14:50:43

    5.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范例(3篇)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范文一.建设目标以名人精神为灵魂,学生在学习名人精神的活动中,深切体验,启迪感悟、积极认同和大力弘扬光大名人精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daniel 0 2025-10-26 14:50:14

    6. 海洋环境特征范例(3篇)

      海洋环境特征范文关键词:粒度参数沉积作用沉积环境萨哈-兰判别中图分类号:TV148文献标识码:A研究区位于北部湾的顶部,北边与大风江口与廉江湾相连接,南面与涠洲岛隔海相望。注入..

      daniel 0 2025-10-25 14:52:26

    7. 提高网络安全的措施范例(3篇)

      提高网络安全的措施范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防护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也正逐渐数字化与网络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对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作..

      daniel 0 2025-10-25 14:52:13

    8.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范例(3篇)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协调衔接机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是理论基础和技术规程比较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daniel 0 2025-10-25 14:52:01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26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