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范例(3篇)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多索茶碱;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5-01
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变部位主要是气管、支气管、胸腔以及肺部,轻度患者多表现为胸痛、咳嗽以及呼吸不畅等,重度患者则表现为缺氧、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1-2]。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临床常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限。多索茶碱一种新型茶碱药物,可有效平喘,具有显著抗炎效果,且起效较快,药效的持续时间较强[1]。本研究对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患者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为(469±113)岁。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非激素依赖性患者以及24h内应用平喘药物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治疗组患者予以300mg多索茶碱+250ml氯化钠溶液(09%)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7d。对照组患者予以250mg氨茶碱+250ml氯化钠溶液(09%)静脉滴注,qd,连续用药7d。两组患者均禁烟酒,并予以吸氧、祛痰、抗感染、防治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后测定其肺功能,包括FEV1以及FVC,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等。
13疗效评价
131临床疗效评价临床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及体征均完全缓解,且无哮鸣音,偶有轻度发作,无需用药即可自行缓解;显效:症状以及哮鸣音显著减轻;好转:症状及哮鸣音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以及哮鸣音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32肺功能评价临床控制: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均增加了35%;显效: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增加了15%-24%;无效:患者的FEV1以及FEV1/FVC增加15%以下。
133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反应,如失眠、惊厥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泛酸以及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系统反应,如心律失常、心悸等。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中,临床控制17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24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46/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22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中,临床控制16例,显效29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44/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23不良反应治疗组中6例心血管系统反应,5例消化道反应,7例神经系统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300%(18/60);对照组13例心血管系统反应,12例消化道反应,15例神经系统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667%(40/60)。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肺癌、肺气肿、肺心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4]。临床治疗该病的传统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由于治疗窗比较狭窄且代谢较为缓慢,在静脉滴注时容易出现恶心、失眠、心肌、心律失常以及食欲不振等并发症。多索茶碱同氨茶碱一样属于甲基黄嘌呤衍生物,但其结构较氨茶碱结构的N-7位多一个3-二氧戊环结构,可有效激活其气道平滑肌细胞之中的磷酸二酯酶以及蛋白激酶,并可降低钙离子的浓度,通过多途径有效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并解除呼吸道痉挛,药效较氨茶碱强10倍左右,且起效较快,通常在20min左右即可起效,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到12h。此外,多索茶碱对多种炎症递质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从而有效控制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同时,多索茶碱同腺苷受体之间的亲和力较低,可有避免各类不良反应[1-2]。
本研究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多索茶碱相比于传统茶碱类药物的起效更快、药效的持续时间更长,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辉,戚良燕,邓淑仙,等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9):154-155
[2]余平香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174-175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范文
关键词:桑杏汤(散);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
桑杏汤(散)药方中主要成分包括一钱桑叶、象贝、香豉、栀皮、梨皮,一钱五分的杏仁,二钱沙参。桑杏汤(散)在临床上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桑杏汤可促进起到黏膜分泌及增加起到LgG-R的作用[1]。本次试验研究分析桑杏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0例,其中患有慢性支气管炎4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年龄范围在28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3.2)岁;男性患者为72例,女性患者为48例;将120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对性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与桑杏汤加减治疗,每组患者均为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钱=3g
对照组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0.5g阿莫西林、0.3g罗红霉素,一天2次,使用古方甘草合剂10ml,一天3次;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粉吸入胶囊(18μg)进行治疗,一天1次;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给予酮替芬进行治疗,1.0mg/次,一天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桑杏汤加减治疗。①慢性支气管炎:使用桑杏汤进行主治,处方为10g桑叶、桔梗、杏仁,8g当归、黄芪、浙贝、豆豉,5g炙麻黄、生甘草、象贝、栀皮、梨皮;有黄色粘痰者给予鱼腥草、黄苓,痰湿重者给予苏子、白芥子、橘红,血瘀重者加桃仁,脘痞者给予藿香、厚扑。②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桑杏汤进行主治,处方为10g桑叶、桔梗、杏仁,8g当归、黄芪、浙贝、豆豉,5g炙麻黄、生甘草、象贝、栀皮、梨皮;外邪犯肺、肺湿宣肃者加细辛、桂枝,肺气虚弱者加冬花、党参、紫苏、丹参,肾阳虚弱者加山药、五味子,痰热壅肺者加黄苓、浙贝母。③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桑杏汤进行主治,处方为10g桑叶、桔梗、杏仁,8g当归、黄芪、浙贝、豆豉,5g炙麻黄、生甘草、象贝、栀皮、梨皮;燥邪犯肺型患者加枇杷叶、紫苏、金银花,肺热型患者加鱼腥草,阴虚加沙参、芦根、麦冬,风寒束肺型患者加紫苏、荆芥、白芷[2]。
观察组患者均为1天1剂量,每剂分2次服用,7d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4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慢性支气管炎:显效是指3天内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尔伴有轻度咳嗽或咳少量痰,双肺底无哮鸣音;有效是指7天内患者的症状消失,或偶尔伴有轻度咳嗽或咳少量痰,双肺底无哮鸣音;无效是指经治疗7天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才消失,双肺底哮鸣音减弱、消失,或症状无缓解。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显效是指呼吸困难得到明显的缓解,肺功能也有明显提高;有效是指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均有改善;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呼吸困难与肺功能等变化不明显。
咳嗽变异性哮喘:治愈是指临床全部症状全部消失,且持续性咳痰和咳嗽;好转是指临床症状减轻,咳痰减轻、咳嗽次数减少;无效是指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见好转,且咳痰现象无明显变化[3]。
2.结果
观察组中各种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桑杏汤中桑叶具有疏风解表;杏仁、象贝母、化痰止咳;沙参、梨皮、山栀生津润燥清热。全方共起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之功效,因此,在临床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次试验充分证明了桑杏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殷莉波.自拟桑杏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疗效观察[C].//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98-200.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范文篇3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71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由多种因素可引起,主要在肺部、气管、支气管、胸腔发病[1],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具有发病率高、病因多样等特点[2],随着目前空气质量日趋下降及吸烟、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心理、生理的因素[3],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有研究表明[4],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城市的死亡率是第三位,在农村为第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有增无减[5]。由于大部分呼吸系统疾病是由感染引起,抗菌药物是呼吸系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且由于诸多原因,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国家及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制度及措施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如卫计委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的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采用的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测软件等[6-9]。故本研究选取2016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探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5~88岁,平均年龄(51.1±13.0)岁,住院时间2~63d,平均住院时间(16.1±15.8)d。
1.2方法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住院时间、药物类型、用法用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疗程、用药时间范围、细菌标本的送检率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2.1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所有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者3例,下呼吸道感染者50例,结核并发细菌感染者2例,真菌感染者2例,其他感染者3例。所有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为主,占83.3%(50/60)。所有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有57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5.0%。共使用11种抗菌药物,主要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抗真菌类等。使用频率排第一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头孢地嗪,然后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分别占45.0%、28.3%、23.3%。见表1。
2.2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所有患者中,单用抗菌药物的有42例,单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70.0%,二联抗菌药物的有14例,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23.3%,三联抗菌药物的有1例,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1.7%。见表2。
2.3细菌标本的送检情况所有患者中,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的有36例,细菌标本的送检率为60.0%,包括细菌血培养检查、痰涂片、痰培片、胸腔积液等,细菌血培养检查3例,阳性为1例,占33.3%;痰涂片9例,阳性为5例,占55.6%;痰培片21例,阳性为12例,占57.1%;胸腔积液3例,阳性为1例,占33.3%。查出20多种病原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
2.4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抗菌药物后,49例患者对其肝肾功能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
3讨论
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细菌标本的送检率以及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为主,占83.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5.0%,共使用11种抗菌药物。单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70.0%,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23.3%,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占1.7%。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头孢地嗪,然后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分别占45.0%、28.3%、23.3%。细菌标本的送检率为60.0%,查出共20多种的病原菌。使用抗菌药物后患者未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所选择的抗菌药物种类与病征相符,严格遵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且对细菌标本的送检足够重视,及时、有效的进行送检与记录,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避免院内患者的感染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医疗机构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质量与水平,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春杰.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治措施.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5):587-588.
[2]陈小菊.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专题.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1):1-5.
[3]周乐飞.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因素.健康之路,2016,1(26):86.
[4]刘龙军.浅谈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24-125.
[5]冯靖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规范呼吸内科合理用药.吉林医学,2011,32(1):53-54.
[6]吴丽敏.PDCA循环理论在临床用药点评中的应用研究.山东大学,2014.
[7]王启祥,付琦芳,田晓红,等.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与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89-91.
[8]刘军.呼吸瓤50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50-151.
[9]付勇.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四川医学,2011,32(11):
1819-1821.
[10]石民彦,李鹤梅.48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海峡药学,2011,23(1):129-131.
[11]朱永红,张延华,黄晋红.综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3,26(5):68-72.
[12]薛晓红,谢宁,沈毅.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7):4-7.
[13]郗颖,许健,李小六.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探讨.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58-959.
[14]周h,杨明,李胜前,等.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08-1011.
[15]崔莉彬.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6(14):93-94.
-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区别范例(3篇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篇1住区水环境的保护主要涉及到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及其达标排放或回用,而不影响住区的环境[4].毛管渗滤土地处理技术利用了大自然的天然净化能..
-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范例(3篇)
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范文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运动;避免伤害;重力性休克多年来,各高校在体育教学和从事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学生晕倒和重力性休克现象,使正常的体育教学、体育运..
-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范例(3篇)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范文4月10日(星期日)4月16日(星期六)4月17日(星期日)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30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30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30上午8:30-11..
-
资本协议范例(3篇)
资本协议范文篇1本协议于二零零年月日由以下各方在签署:甲方:住所: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乙方:住所: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丙方:住所: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鉴于:1、甲、乙两方为有限..
-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范例(3篇)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范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一、引言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
-
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范例(3篇)
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范文【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品质;五个领域;终身发展;儿童【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6-0001-05《3..
-
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例(3篇)
建筑和文化的关系范文关键词: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规范,施工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
-
人体科学专业范例(3篇)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关键词:专业规范;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目前,全国有800余所高校设置有计算机本科专业。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培养的计..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