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人才范例(3篇)
数控人才范文
关键词: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数控人才培养
1背景和意义
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各级高职院校均开设数控相关专业和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当属德国“双元制”,其指的是院校与企业之间一同承担着育人任务,主要围绕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相关需求来落实培训计划和教学计划,学校主要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承担。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纳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完全服务于作为“主体”人的职业生涯。国内数控技术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都是围绕学校教育而展开,由于企业参与度不足,实训所用设备没有与企业同步,“双师型”教师匮乏等原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责任感不足,只是单方面人才索取;很多校企合作不深入,导致“闭门造车”人才培养局面。目前国家正在尝试开办应用型大学或职业大学,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拟解决问题
国内各类高职院校都开设数控专业,但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2.1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不匹配。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要是否匹配主要体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上,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专业调研不深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少,导致所制定出的方案只能满足部分企业岗位需求,既做不到“广”,又做不到“专”。同时学校通过三年时间教授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培育一个成熟的而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五至十年,这是学校所无法完成的。2.2企业高档数控机床普及,但高校实训设备低端,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以浙江宁波为例,当地重点工程项目———宁海县的模具产业园区是由县政府以及宁波工头集团联手打造的以模具生产为核心的转型升级综合项目工程。在这里,数十万、上百万的高档数控机床在这里随处可见,大部分企业都需要用到高档数控机床,但是能够建模、操作、维护这些设备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学校无法提供上百万的数控设备进行理论和时间的教学,只能培养低端数控设备操作人员,更谈不上供给高技能人才了。2.3需要搭建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解决校企合作尴尬。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有合作,但是大部分仅限于学生实习和就业,真正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少之又少。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而企业又以生产利益为目的,企业不愿意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很难实现互利共赢局面。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各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意义。
3主要措施
3.1建立了“三位一体,四方联动”的政校企合作模式。“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以三方之力来搭建实习平台。“四方联动”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以四方力量联合协同育人。具体来说,即结合宁海县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做好紧缺专业学生引入工作。同时,由学校、企业以及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共同负责开发相关的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师资、培训模式整合与优化,联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的需求,运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学生培养模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企业定制式培养,使学生达到目标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中级水平(有行业和企业制定的中级标准),并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等各方的需求。3.2设计了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3.2.1构建“2+1”、“1.5+0.5+1”模块化、技能化课程体系我院专业教师队伍会同宁海县公共实训基地(企业)的数控专家们共同制定机械制造与专业数控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了以“2+1”、“1.5+0.5+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拟定了新的教学计划。“2+0.5+0.5”即前两年在学校就读,第五学期在企业开展跟岗(轮岗)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训。“1.5+0.5+1”即前三学期在校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岗位基础能力培养,第四学期教学安排在宁海县的公共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应用技能实训教学(分为认知实训、跟岗/轮岗实训等阶段),第五、六学期进行顶岗实训。①模具设计模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能够独立设计出较简单的冲压成型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冲压模具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乐于扎根企业,吃苦耐劳。塑料模具结构与设计:能够独立的设计出较简单的塑料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塑料模具的能力;具备一定团队协作能力。机械制图与CAD技术、UG软件应用:能够利用常用的CAD/CAM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掌握阅读和绘制零件图、产品装配图;具备利用常用软件(AutoCAD、UG)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的能力:热爱本职工作,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②模具制造模块。模具CAD/CAM和模具仿真加工:能够利用软件对模具零件进行编程和自动加工,掌握CAM软件进行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自动编程;具备利用CAM软件对模具零件的加工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制造工艺学、钳工操作实训、机加工操作实训:能够操作普通机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加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及常用测量技术;依据模具使用要求,合理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法;会机械零件测绘技术、会车、锯、锉、钻、铰、攻丝等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数控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能够操作数控、电加工等设备对模具进行加工,掌握各种数控加工方法;具备合理选择各种数控加工机床的能力;具备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电加工机床程序编制能力;具备操作电火花线切割等电加工机床的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索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③模具装调模块。钳工操作实训、模具制造工综合实训:能够对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等结构较简单的模具进行装配、调试,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等理论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熟悉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履行工作职责,具有社会责任感。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能够对模具零件实效作正确分析、并进行维修和改进,掌握模具零件的各种实效形式;对各种实效形式的原因进行分析;具备分析模具实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维修改进各种模具的能力;能较熟练的查阅专业书刊、工作手册等技术资料。模具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够对模具生产设备进行维护调试,掌握机械机构和通用零件工作原理;会对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维护调试;具备对模具生产设备安装、维修、调试的能力;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2.2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型课程体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反思教育实践中的盲区和误区,积极探索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打造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3.2.3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渗入双创教育一是要开辟关于激发学生双创兴趣、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课程教育模块;二是要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技巧来开设一些深层次的课程教育模块;三是要围绕双创教育内容,积极开辟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活动型教育模块,如案例实践、项目实践等等,并且要对学生双创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及时关注与指导,促使其双创能力得到有力提升。3.3开发了培训课程和实施了公共实训。①与汽车、模具等企业合作,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培训,并完成后续顶岗实习。按照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用企业生产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开发《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模具设计》等课程。具体需要按照企业生产内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建教材、教学资源库、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②围绕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数控机床人才培养新基地。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效能:一方面是为专业教育提供诸如学生技能培训、学生技能研修、高级工培养、高级技师培养等服务,另一方面也承担着评价高技能人才、考核人才、举办科技成果战略会、开办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召开相关培训等活动。我校通过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持、与当地各类数控企业进行合作,为培养高技能数控人才助力。3.4在企业和学校分别建立教学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企业车间内划分一定区域建成教学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技工和各类中高档数控机床,专门负责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为学生走向生产岗位做准备。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负责前往企业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训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3.5实现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由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企业教育为主体的轮岗实训组成。通过指引学生入企实训来深化学生对岗位工作环境、及工作要求方面认知,让他们能够深刻体悟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态度、敬业品质、严谨作风等素养,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与高素养的模具加工员、设计员、数控机床操作员、调试工。
总之,通过采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有效解决了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所遇到的困难,有效提升了数控人才培育质量,通过政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惠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05).
[2]余再新.“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4).
[3]刘惠坚.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
[4]姜涛,应一帜,巫修海,王卫兵,王国栋,黎华平.高职数控技术专业OBE理念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22(03).
[5]曾志斌.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数控人才范文
关键词:技能型;数控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8-0050-01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部分发达国家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以限制我国在数控技术方面的发展,笔者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期间,曾遇到线切割技术及装备对我国封锁的现象。发展我国的数控技术、基于市场要求培养技术型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1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①数控硬件数量近些年呈明显增长趋势,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却缺乏一定的维修能力,直接制约了设备利用率以及设备完好率。资料表明,在一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近二百家拥有数控设备的企业当中,高档型数控机床、普通型数控机床和经济型分别占28%、44.9%和27.1%。但由于缺乏稳定的维修人才,本就不足的数控设备一部分无法正常运转,这之中制约数控机床完好率最主要的因素是维修能力不够,比例为38.4%,编程能力不够占17.2%,人员短缺占44.4%,这说明了合格人才要在工艺、编程、操作、维修等方面既要有专业的强项,在相关专业也必须要有相当的素质。
②数控技术人才教育现状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是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气传动、机械制造、和信息管理等技术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学科,充分体现该学科的前瞻性和拓展性。因此,本专业的开设要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展要求;但开设一个专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办好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各类工科高等院校,职业学院,职业中专相继办起数控技术专业,购置数控机床,招聘专业教师,但仍存在教师素质欠缺、师资力量薄弱,装备设置不完善,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
2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①初级数控人才就目前企业需求的数控技术人才来看,大多数是初、中级数控技术人才,比例占95%以上,其中初级占71%,他们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和日常维护,这些人才要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数控设备结构基础知识,数控加工流程工艺,自动编程,实际操作能力、日常维护能力。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当中操作技术工人,一部分是企业从普通工人培养出来的,部分还达不到相应的知识水平,他们虽然能看懂常见的图纸,但他们机械制造、编程知识欠缺,比如绘图能力、CAD/CAM等都需要提升。
②中级数控人才企业需要的中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大约占24%左右,他们按职责可以分为两个岗位,一部分承担数控加工工艺的编程人员,他们掌握数控机床模具制造基本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维护技能和自动编程技能,可以利用CAD/CAM软件完成三维造型设计。能对加工过程出现的工艺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中级数控人才还有一部分主要负责维修,他们必须了解掌握知识技能有:数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数控机床接口技术、PLC编程、机床参数设置以及机电联调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电气调试、日常维护维修、机床操作技能。能对数控机床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分析、处理和排除。
3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①配合理论教学,建立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数控技能人才是高校当下面临重要任务。这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购置足够的数控设备,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数控技术人才;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来确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够用为度;技能训练以企业要求为准。这就要求在校期间完成上岗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时就能顶岗工作,达到企业的零适应要求。完成技能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在校期间专业实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也可以在就业前集中培训完成。结合技能证考核达到企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能力。
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重要保证之一。一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二多为教师提供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实践的机会。只有参与的生产实践活动,积累了生产制造过程中实际经验,讲课才会生动,才能解答学生在课堂内外提出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时,听取企业数控技术人员的意见,使人才的培养更有针对性。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前数控技术状况、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论述了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相应培养所需人才的方法和途径,这些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已进入应用阶段,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大卫.科学定位强化特色不断提高高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2).
[2]徐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数控人才范文篇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世界加工工厂称号,数控加工人才的火爆需求,引起职业教育者们的重视。我校作为一所国家重点的职业中学,肩负着培养中级技术以上的新型技术工人的重任。在专业开设上能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增设了数控加工专业,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所需人才,数控加工专业的开设,使办学站在战略的高点。在师资设备配置上,我校拥有50多位专业教师,三个数控机床车间,多台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学校通过校内外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指导教师,在各类的教研活动和教学竞赛中,积累了教学经验,学校在这方面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具备了开设数控加工专业的必备条件。
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与措施
数控加工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
1.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为主题,重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在安排具体计划时,理论教学要紧紧围绕“数控技术”强化课程,力求达到知识结构的技术性,应用的先进性,实习教学方面,则应加大“数控技能”实训的强度,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好相关条件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学生对新型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向多证制和多方位适应社会需求方面拓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2.在达到教改计划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大量新知识、新技能的情况下,需要关注市场经济体制教育的新特点,做好育人的工作。除坚持常规的工作外,在修改制订的教学计划中,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习教学方面,都要具有深化育人方面的内容,并切实贯彻教学全过程,按照市场需求育人,达到以德为先,以技为魂,以创业创新为重点,力求培养高素质,适应性广泛,深受企业欢迎,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优化专业体系,深化教改教研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形势的要求。现在根据本校的实际状况,构思将钳工专业整改为新的模具数控加工专业,新课程的特点是以一些原知识为基础,加入一些新的专业知识构成一个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并能科学地指导实践。1.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复习有关课程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数控加工人才,应该首先是一名合格普通钳工。因此,必须首先具有普通钳工工艺学知识,然后掌握一些相关传统机设备的操作,如:钻床、铣床、磨床、车床等设备的操作,才能由人工控制转移到数字控制方面来。另一方面,若没有学好有关数学、电工学、公差与配合及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内容,要学好数控原理和程序编制等,是相当困难的。数控加工技术是包含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其它技术结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学科,要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成为高精技术加工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确非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力求突出教学核心,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入手,重点在简洁、明确。
2.专业设置的改革可作如下考虑:在理论科目方面,在原有政治、语文、数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机加工艺、电子电工技术工艺基础等科目基础上添加机电英语、机电控制技术基础、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基础、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数控机床维护与修理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科目。在职业技能方面,应注重下列技能:机械加工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计算机应用能力(CAD/CAM)操作技能训练与考核、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与考核。在学时安排方面,继续保留原有的二一对分的形式,使所有理论课在第四学期前结束,在第五、六学期取分批轮训,交替穿插的形式进行机加工中级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控加工技能训练与考核,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矛盾的解决。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必须对课程进行精心削减,以对课程的重组。对课程的重组可将有关的课程进行有机合并,既要避开不必要的重复,又要融为一个重新组合的整体课程,在舍去不必要的过时课程时,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以掌握基础原理能应用于实际为主。在深化理论与实习教学课程度量改革,方法可将机加工工艺学、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等相关工艺知识放在技能训练时讲授,使工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适合的原则。
合理地利用现有条件,是培养数控技能人才的捷径
-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内涵范例(12篇)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内涵范文篇1[关键词]内涵建设;专业教师职责;教学教研;考核激励机制[作者简介]梅爱冰,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湖北武汉430079[中图..
-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范例(12篇)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范文篇1加强学习,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梅名友;新闻叙事的三种策略陈晨;《安徽日报农村版》教育版的叙事特点童莉;胡旭;新闻世界小议新闻可读性黄晓艺;论新闻报..
-
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范例(3篇)
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范文篇12.数学教师的角色与新课程杨发武3.也谈中学班主任工作李国江4.中职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浅析张丽5.浅谈高中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王为..
-
教育与教学论文范例(3篇)
教育与教学论文范文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分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姓名:梁如冰学号:1641001254306指导..
-
教育与政治论文范例(3篇)
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1、培养大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着重培养大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良好基础。培养大学生共同..
-
教育心理学含义范例(12篇)
教育心理学含义范文篇1关键词:教育适应;教育超越;教育基本理论;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0088-05收稿日期:2013-01-23基金项目:2010年甘肃省..
-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例(12篇)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篇1【关键词】低碳经济;锁定效应;自主创新;路径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
-
碳中和的优势范例(12篇)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篇1关键词:低碳经济;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61-02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中国政府要求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