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四六级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1-21

汉语四六级范文篇1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的通知精神,从现在起,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将作如下调整:1.听写变成全部考察单词或短语;2.快速阅读变成段落信息匹配题;3.翻译将由单句翻译变为段落翻译;4.不再考察完形填空。根据四级考试的新题型,本文探讨四级考试短文翻译技巧的新策略。

2四级考试的试卷描述

四级考试的试卷结构、测试内容、测试题型,分值比例和考试时间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发现,四级考卷由原来的六大题型变成了现在的四个大题。第一大题写作,新老考卷没有变化,新考卷取消了完形填空题,再把快速阅读题变成了匹配信息的长篇阅读题,并把它和仔细阅读题合并成一大题,所以旧考卷的六大题变成了新考卷的四大题。此外,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原来的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旬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多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翻译题把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3.汉译英翻译题样题及答案

PartIVTranslation(30minutes)

Directions: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translateapassagefromChineseintoEnglish.YoushouldwriteyouransweronAnswerSheet2.

剪纸(papercutting)是中国最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MingandQingDynasties)特别流行。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特别是在春节和婚庆期间,剪纸被用来装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剪纸最常用的颜色是红色,象征健康和兴旺。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

注意:此部分试题请在答题卡2上作答。

Key:PapercuttingisoneofChina’smostpopulartraditionalfolkarts.Chinesepapercuttinghasahistoryofmorethan1,500years.ItwaswidespreadparticularlyduringtheMingandQingDynasties.Peopleoftenbeautifytheirhomeswithpapercuttings.DuringtheSpringFestivalandweddingcelebrations,inparticular,papercuttingsareusedtodecoratedoors,windowsandroomsinordertoenhancethejoyousatmosphere.Thecolormostfrequentlyusedinpapercuttingisred,whichsymbolizeshealthandprosperity.Chinesepapercuttingisverypopulararoundtheworldanditisoftengivenasapresenttoforeignfriends.

4.四级考试短文翻译技巧的新策略

翻译题把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翻译题的长度为140—160个汉字。据此,我们提出四级考试短文翻译技巧的新策略如下:

4.1句子结构变形翻译技巧策略

汉语是话题优先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优先型的语言。作为话题优先型的语言,汉语中话题跟主语不一致并且话题比主语得到更高语法化。作为主语优先型的语言,英语主谓结构是高度语法化的句法结构。在话题位置上插入成分的过程称为话题化(topicalization)。汉语中的话题并非移位生成,研究主语优先型语言的语序类型,固然应该看S.V.O三者的排列,但研究话题优先型语言和主语话题并重型语言的语序类型,必须考虑另一个成分即话题T。要确定话题优先语言及主语话题并重型语言的语序应该看T、S、V、O四者的排列顺序。普通话的顺序是TSVO占优势。(徐烈炯,刘丹青,1998:274-275)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作为话题优先型语言,有四个基本成分:T、S、V、O,其中T(话题)是高度语法化的,而S(主语)语法化程度不高。总之,在话题优先型语言中话题结构毋须靠移位形成。而主语优先型语言的基本结构中缺乏T,只有靠移位方能得到T。如:

中国文化指产生发展于中国地域内的一种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以及这些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某些物化的文化形式。

TheChineseculturecanbedefinedasaculturalsystemrichindistinctnationalstylewhichtookshapewithintheterrainofChina.Thecultureincludesthespiritualcultureandbehavioralcultureaswellastheirmaterializedpresentations.

4.2避免“同义反复”翻译技巧策略

从构词与搭配特点看,汉语词汇的“双音词化”,表达中的“四字格”形式,决定了汉语词语搭配中“同义反复”现象的频繁出现。研究表明,无论在构词搭配,成语搭配或者惯用搭配中,汉语的“同义反复”现象都要比英语的更加明显,更加普遍。英语词语搭配通常避免“同义反复”;而汉语词语搭配却往往使用“同义反复”。(邵志洪,1994,1995)

由于汉语骈偶结构形式的需要,汉语骈偶结构中“同义反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汉译英时,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英语译文往往需要避免“同义反复”。不了解这个原则,译文都会出现表达繁复、语义重复的现象。如:

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底蕴厚重,博大精深。

TheChineseculturebelongstothehistoricalcategory,havingundergone5000-yeardevelopmentbeforeitturnsintotoday’ssplendidsight,bothextensiveandprofound.

4.3名词代词化翻译技巧策略

汉语喜用名词,英语喜用代词。根据这一特点,汉译英时,每每遇到名词重复出现时,要设法避免重复这一名词。如:

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以及这些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某些物化的文化形式。

Thecultureincludesthespiritualcultureandbehavioralcultureaswellastheir

materializedpresentations.

这里的“这些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不能重复译为“ofthespiritualcultureandbehavioralculture”。一个代词“their”代替“ofthespiritualcultureandbehavioralculture”。多精彩。

4.4拆句和合并翻译技巧策略

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如:

同时它又是一个民族的范畴,在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冲撞交流中,以我为主,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卓然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成为东方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

Meanwhileitcanberelegatedtothenationalcategory.AfteralongprocessofrelativelyindependentdevelopmentfollowedbythecollisionandexchangeafterwardsbetweenChinaandforeigncountries,theChinesecultureassumeduniquecharacteristics,becameanoutstandingmemberinthebrilliantglobalfamilyofnationalcultures,andgrewtobeamainrepresentativeofOrientalnationalcultures.

6结语

汉语四六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考点解题技巧

一、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测量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2006年对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大纲进行修改,并在2006年12月的考试中开始全面实施。在试卷构成上,四级和六级考试都增加了句子层面的汉译英测试,所占分值比例为5%。翻译部分为汉译英,共有5个句子,句长约为15―30词。句中已用英文给出一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将括号里的汉语部分翻译成英文。考试时间为5分钟。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核的语言机能及要求”里,对翻译部分有如下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将单句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1]

可见,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全面测试学生读、写、听、译的水平,更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改革后增加的翻译部分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开设翻译课,翻译技巧的训练较少;缺乏双语翻译的练习和技巧训练,单靠一些翻译练习题,学生总觉得考试时力不从心。

其实,新题型中的汉译英补充句子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短语、常用表达法、惯用法的中译英能力,不涉及任何专业知识和专业名词的考查,更不涉及一些文字风格或文化信息的转译。其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对常用句子、短语或习惯用语的汉译英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目的。只要认清该目的,了解历年来考查的重点,总结答题的技巧,配合日常的训练,学生就能游刃有余地完成翻译部分。

二、历年翻译题的考点

三年多来,四级考试翻译的考点主要是词组短语、从句、结构(虚拟语气、倒装)和习惯用法这几方面内容。请看以下“考点”统计表和各考查点的分值比例表。[2]

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考点与四级考试非常接近,主要是词组短语、语法结构(虚拟语气、倒装等)、惯用表达法和高频词。与四级考试的翻译考点相比,六级的考查点有以下特点:更加多样化,从句的考查偏少,更注重高频词的考查等。请看以下六级翻译“考点”统计表和各考查点的分值比例表。

三、考点分析

(一)常用短语

在历年的翻译考题里,短语的考查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很多时候还跟其他考点一起考查;这些短语都是常用短语,主要是一些固定搭配和词组,是四、六级考试的重中之重,为出卷专家所偏爱。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出现,并在过去的四、六级考试中频繁考到的重点词组和固定搭配,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结合历年的考题模式掌握其特点并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句1:(多亏了一系列的新发明),doctorscantreatthisdiseasesuccessfully.(07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短语thanksto(多亏了……)和aseriesof(一系列的),两个短语合并一起考查。“新发明”译成newinventions。故答案可以是:Thankstoaseriesofnewinventions。

例句2:Thefindingofthisstudyfailedto.(将人们的睡眠质量考虑在内)(07年6月CET-4)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短语take...intoaccount/consideration(把……考虑在内),“人们的睡眠质量”可以翻译为people’ssleepquality或thequalityofpeople’ssleep。最终答案为takepeople’ssleepqualityintoaccount。

例句3:Thestudyshowsthatthepoorfunctioningofthehumanbodyis.(与缺乏锻炼密切相关)(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点是短语berelativeto(与……相关的;有关系的),“密切相关”应配合副词closely进行翻译;“缺乏锻炼”翻译成名词短语thelackofexercise。答案可以为:closelyrelativetothelackofexercise。

(二)语法结构

翻译题的语法结构考查主要是考查虚拟语气、倒装句和被动语态等方面内容。在上面考点列表中,把被动语态分开,主要是指虚拟语气和倒装结构。下面根据例句浅析这两个语法点的基本用法。

2.1虚拟语气结构

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假设、怀疑、猜测、建议等;它主要是用来表示主观愿望和假设的情况。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应用和在某些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中的应用是虚拟语气最基本的两大类用法,也是四、六级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语法点。在四、六级考试中,虚拟语气是必考的语法点;在翻译题中,虚拟语气的考查也十分常见。以下面例句为例进行解析:

例句1:Ifshehadreturnedanhourearlier,Mary.(就不会被大雨淋了)(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根据状语从句“If+haddone”可判断这是一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考虑整个句子的意思,主句的动词形式应该是would+havedone。同时,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句子的被动语态和否定意义,“被雨淋”的翻译应该配合固定搭配译为becaughtintherain;故参考答案为:wouldnothavebeencaughtintheheavyrain。

例句2:Marycouldn’thavereceivedmyletter,.(否则她上周就该回信了)(08年6月CET-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or(否则、不然)的假设情况虚拟语气。“回信”可译为:makeareply/replyit;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这是对过去的虚拟,于是答案应为:orsheshouldhavemadeareply/replieditlastweek。

2.2倒装结构

倒装(Inversion)是一种语法手段,用于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和强调某一句子成分的需要。英语句子的倒装一是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而进行倒装;另一种是由于修辞的需要而进行倒装。倒装句的语序有两类: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前者是整个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后者则是操作词置于主语之前。

例句1:(直到他完成使命)didherealizethathewasseriouslyill.(08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查部分倒装句的用法。结合后面英文部分的倒装特征,“直到”应译为notuntil;连词notuntil具有否定意义,常用在倒装语序中。“完成使命”译为:accomplishthetask;配合后面的时态应将前面部分译为过去完成时。故参考答案为:Notuntilhehadaccomplishedthetask。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例句2:Thewitnesswastoldthatundernocircumstances

(他都不应该对法庭说谎)(07年12月CET-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倒装句的用法。当否定词前置时,情态动词或助动词与主语的位置要交换,故要将自然语序heshouldlietothecourt/heisallowedtolietothecourt译成倒装语序,于是答案为:shouldhelietothecourt/isheallowedtolietothecourt。

(三)各类从句

在历年来的翻译题中,考查的从句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从句,以主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为主。其中,有很多不是考查一个完整的从句,而是从句的一部分。例如:

例句1:(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isthatSimonisaloverofsports,andfootballinparticular.(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主语从句,这可以从后面的系动词和表语从句判断出来。于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应译为特殊疑问词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Whatmanypeopledon’trealize。

例句2:Theantivirusagentwasnotknown.(直到一名医生偶然发现了它)(08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状语从句和英语短语byaccident/bychance的用法,同时考查not...until句型。此处的“发现”可翻译为discover,而不能用find;“偶然”可译为byaccident/chance或accidentally。故参考答案为:untiladoctordiscovereditaccidentally/byaccident/bychance。

(四)惯用表达法

在四、六级的翻译题中,对惯用表达法的考查也有不少,且很多时候与虚拟语气、倒装结构、短语等的考查没有明显的界限。惯用表达法虽数量庞大,多种多样,但在四、六级近几年的翻译题中,没有晦涩、少见的表达法考查;相反,很多都是常见、实用的表达法。例如:

例句1:Soonafterhetransferredtothenewschool,Alifoundthathehad(很难跟上班里的同学)inmathandEnglish.(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查惯用表达法havedifficultyindoingsomething(做……有困难)和短语catchupwith(跟上/赶上……)的用法。根据上下文给出的英文提示,答案应为:difficulty(in)catchingupwithhisclassmates。

例句2:SincemychildhoodIhavefoundthat.(没有什么比读书对我更有吸引力)(06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没有……比……更”(nothingismorethan...)这一惯用表达法。同时应注意“吸引”可译为:beattractivetosomebody/beappealingtosomeboday;考虑其比较级的特征,参考答案应为:nothingismoreattractive/appealingtomethanreading。

四、解题技巧

四、六级翻译虽然题量不大,分值比例不高,但仍不容忽略。只要把握好一定的答题技巧,正确地进行练习训练,肯定能得心应手地答好题。

翻译的过程有必不可少的三大步骤:1.阅读并分析原文;2.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3.对译文进行修订;四、六级的翻译虽然是简短的补充翻译,但离不开这三大步骤。结合这三大步骤和四、六级翻译题的特点,总结具体、实用的答题技巧如下:

(一)仔细阅览,理解句意。

这一步骤是进行翻译的基础,只有通过仔细的阅览,充分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翻译才能顺畅地进行下去。在考试的时候,紧张的答题气氛肯定会让考生无法像往常一样沉着答题;翻译题是最后的一道题,时间紧迫,临近考试结束,更让学生觉得时间不够,无法冷静地答题。很多学生反映做翻译题时,看也匆匆,下笔也匆匆,只觉得考试快结束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四、六级的翻译题主要是考查常用句子、短语或习惯用语的汉译英的能力,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之内,只要沉着冷静答题,胜数很大。首先,应仔细阅读整个句子,联系英文部分并结合括号里给出的中文内容,理解整个句子的主要意思。翻译题主要是补充翻译,这类题型给考生限制的同时,也给出了一部分提示,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其次,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整个句子,明确汉译英部分与给出的英文部分的联系,把握整个句子的结构。确定汉译英部分属于句子的哪个成分,是否需要增加词语,等等。例如:

Theautomanufacturersfoundthemselves.(正在同外国公司竞争市场的份额)(07年6月CET-6)

接触到考题时,考生应先从英文部分和括号里的内容确定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大意为:汽车生产商意识到他们自己正和外国公司竞争市场份额。接着,确定句子的各个成分;主谓齐全,主语为theautomanufacturers;谓语为find;该句子主要缺少宾语成分。本题主要考查现在分词作宾语的用法。

(与我成长的地方相比),thistownismoreprosperousandexciting.(08年6月CET-4)

首先,考生应把握整个句子的大意。句子大意为:与我成长的地方相比,这个城镇更繁华、更有激情。接着确定句子的各个部分。根据原句,给出的英语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前面是一个逗号,故需要翻译的部分应该是一个从句或独立结构。敏感的考生也会发现汉译英部分还包含了一个定语从句。

(二)把握考核重点,逐一击破。

在理解句子大意和确定句子各个成分的基础上,把握住翻译部分的考点,充分联系整个句子和翻译部分,逐一解决考查点并注意根据整个句子的语境与语义合理选词组句。这一部分要求考生要充分复语法点,特别要熟知一些常用短语、虚拟语气、倒装句的用法和一些惯用表达法。在补充翻译的题型限定下,要拘泥于原文,忠实原文,但要考虑各个考查点和其他译文是否流畅自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切忌缺乏准备,便直接把汉译英部分逐字翻译成英语。同时,开动脑筋,不要钻牛角尖只坚持一个答案。译文表达可以灵活转变,很多四、六级翻译题都有多个答案。只要配合好原文,在忠实的前提下顺畅地翻译好汉语部分,就可以多样化灵活地选择英语的译文。例如:

(直到截至日他才寄出)hisapplicationform.(06年12月CET-6)

考生在理解句子意思和确定句子各成分之后,应明确该题的考点是倒装结构和状语从句,“直到……才……”可译为not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notuntil位于句首时,主句要用倒装结构。同时汉语部分的“寄出”可译成英语的tomail/topost/tosendout;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有把握的答案进行答题。

Ouryearsofhardworkareallinvain,.(更别提我们花费的大量金钱了)(07年6月CET-6)

考生在理解整个句意之后,应确定前面的英文部分已是完整的句子,故需要翻译的汉语部分应该是一个从句或独立结构等,同时应注意到其中还包括一个定语从句。接着确定该题的考点是词组的用法,“更别提”可译为词组nottomention/letalone/tosaynothingof;“大量”可译为词组agreatdealof/avarietyof/alargeamountof;英语的译文可以有多种选择。

(三)完成句子,小心核对。

翻译的第三阶段――检查核对润色阶段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确定考查点后,根据句子的句式和给出的英文部分填补完整,在注意不要逐字翻译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缺词漏词。接着,检查补充部分是否与前后的英文部分搭配流畅;注意时态的变化、单复数的选择、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词语、句子是否应倒装等问题。同时应注意避免字迹潦草、单词书写不规范、拼写错误等。最后,在进一步推敲译文语言后,默读整个句子,作最后的检查核对。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汉译英翻译题看似困难棘手的新题型,实际上则是对考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只要广大考生能很好地把握这一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考点,掌握答题的步骤和技巧,加以相关题型的必要练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树德.CET-4“翻译题”考点与解题技巧[J].海外英语,2010,(1):62-64.

[3]迟梦筠.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解析与教学重点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0-41.

[4]彭美娟.探究CET-4翻译部分考点面面观[J].海外英语,2009,(11):62-63.

汉语四六级范文

摘要:本文对《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词汇大纲》(后文简称《大纲》)中119个甲级形容词中的103个汉日同形词,从语义角度出发,根据义项差异将其分为六个难度等级,并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大纲》中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的微妙差异,以期促进对日汉语汉日同形词词汇教学。

关键词: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难度等级对比分析语义量化分析

一、引言

汉日同形词(后文简称同形词),有以下3个特点:1.日语中与汉语词形相同的汉字词,如:安静/安静(前者为汉语词,后者为日语词,下同);2.看词干不看词尾,如:大/大きい;3.汉语和日语中的现代简体字一律还原成繁体字来比较,如:简单/簡単、圆/円い(赵福堂,1983)。竹田治美(2005)指出,由于社会文化等原因,同形词词形相同语义却不尽相同,日本留学生在学习这些词语时,产生大的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因此,对同形词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刘富华(1998)、万玲华(2004)等人针对《大纲》里的同形词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谢郴伟、徐开妍(2013)对《大纲》中的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从语义角度出发,进行量化对比分析。

总体上来看,同形词的研究较为零碎,缺乏一个系统的难度等级,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上的指导作用也略缺系统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语义范畴的角度,采用“描写—归纳”的研究方法,将《大纲》中119个甲级形容词中的103个同形词,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总结其意义,通过考察同形词在汉语①和日语中的义项数目差异来拟建难度等级,并对同形词词汇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对日汉语教材编写、词汇教学、语言测试命题设计以及日本留学生词汇记忆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拟建难度等级

本文对于同形词难度等级的拟建,是基于语义角度来说的,即根据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词义范围来确定。关于同形词词义范围的对比,本文采用谢郴伟、徐开妍(2013)的方法,将其分为汉日词义相同、汉语词义范围大于日语词义范围、汉语词义范围与日语词义范围相近但又各有其延伸部分、汉语词义范围小于日语词义范围、汉日词义范围互不相同五类,若用H代表汉语,R代表日语,则可表示为:H=R,H≥R,H≥≤R,H≤R和H≠R。

根据同形词在汉语和日语中词义义项相差数目的不同可确定其所处难度等级,例如:某个同形词在汉语和在日语中的词义范围相同,所拥有词义义项的数目相等,那它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所产生的是正迁移,基本上是没有难度的,本文将其归为零级难度;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同形词在汉语和在日语中词义范围不尽相同,二者所拥有词义义项的数目相差为一,那它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就会比零级难度的同形词高出一定的难度系数,本文将因这一项义项差异而造成的难度系数设置为一个等级的难度坡度,将其归为一级难度。依此类推,对于《大纲》中的103个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本文分别将其定为零级难度、一级难度、二级难度、三级难度、四级难度和五级难度等六个难度等级。

(一)零级难度

以“丰富/豊富”为例,在汉语中的义项仅有一项,即(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如“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在日语中,“豊富”的义项也仅有一项,即“丰足、富有”。如“知識豊富”(知识丰富)。可以看出“丰富/豊富”在汉语和日语中的词义范围相同,词义义项相差为零,可将其定为零级难度。经分析,该难度等级包含H=R这一类中所有同形词,共有33个,如:错误、大声、当然、丰富、复杂、好吃、经济、久、旧、渴、科学、乱、绿、努力、暖和、确实、全、热情、少、特别、突然、完全、危险、伟大、辛苦、幸福、一般、愉快、圆、友好、有名、正确、重要。

(二)一级难度

以“紧张/緊張”为例,汉语语义为:①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②激烈或紧迫;③供应不足。日语中,“緊張”的词义主要有两项:①精神、态度处于绷紧的状态;②争端即将发生的状态:国際情勢が緊張する(国际局势紧张)。可以看出,“紧张/緊張”在汉语的词义范围要大于其在日语中的词义范围,并且相差的义项为一,即汉语中的义项③,可将其定为一级难度。经分析,该难度等级包含H≥R和H≤R这两类中的部分同形词,共有29个,如:矮、对、多、贵、黄、健康、紧张、困难、容易、通、痛快、晚、行、脏、真、整齐、不同、长、短、饿、精彩、忙、浅、深、痛、响、小、新、一样。

(三)二级难度

以“黑/黒”为例,汉语语义为:①像煤或墨的颜色;②黑暗;③坏,狠毒。日语中,“黒”的词义有5项:①黑色;②太阳晒过的肤色:肌が黒い(肤色黑);③肮脏:えりが黒い(领子脏);④心黑,心眼坏:腹の黒い人(心术不正的人);⑤做坏事或有犯罪嫌疑:黒いうわさ(有犯罪嫌疑的传闻)。可以看出,日语中“黒”虽然有五个义项,但是义项①②和③完全可以合并看作是汉语中的义项①,由此推出,“黑/黒”相差的义项为二,即汉语中的义项②和日语中的义项⑤,可将其定为二级难度。经分析,该难度等级包含H≥R、H≥≤R、H≤R和H≠R这四类中的部分同形词,共有18个,如:简单、紧、酸、错、黑、亮、满、破、热、低、近、苦、晴、远、早、挤、便宜、高兴。

(四)三级难度

以“清楚/清楚”为例,汉语语义为:①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②对事物了解很透彻。日语中,“清楚”的词义仅有一项:清秀、整洁、清爽:清楚な服装(整洁的服装)。可以看出,“清楚/清楚”相差的义项为三,即汉语中的义项①②和日语中的义项①,可将其定为三级难度。经分析,该难度等级包含H≥R、H≥≤R、H≤R和H≠R这四类中的部分同形词共有15个,如表5所示:红、香、白、饱、好、慢、轻、阴、难、熟、重、安静、方便、累、清楚。

(五)四级难度

以“高/高”为例,汉语语义为:①从下向上距离大;②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③等级在上的。日语中,“高”的词义有7项:①从下端到上端的距离大;②地位高;③程度高、能力强、数值大:文化水準が高い(文化水平高);④(声音)大的:声が高い(声音太大了);⑤志向高尚:理想が高い(理想崇高);⑥(香味儿)浓烈:香り高くにおう(香味扑鼻);⑦傲慢,高傲:お高くとまる(目空一切)。可以看出,“高/高”在汉语中的词义范围小于其在日语中的词义范围,并且相差的义项为四,即日语中的义项④⑤⑥⑦,可将其定为四级难度。该难度等级包含H≥≤R和H≤R这两类中的部分同形词,共有4个,即:大、急、高、细。

(六)五级难度

以“快/快”为例,汉语语义为:①速度高;②(刀、剪、斧子等)锋利;③灵敏。日语中,“快”的词义有四项:①速度高;②心情舒畅的:快い寝心地(睡得舒服);③好意的,爽快的:快く聞き入れる(爽快地答应);④(病情)好转:病も日増しに快くなり(病情日益好转)。可以看出,“黑/黒”相差的义项为五,即汉语中的义项②③和日语中的义项②③④,那么,可以将其定为五级难度。经本文分析,该难度等级包含H≥R和H≥≤R这两类中的部分同形词,共有4个,如“老、冷、坏、快”。

三、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难度等级分布情况

如果将所有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编在一个单词表中,那么在理想状况下,日本留学生在学习这些同形词时,单位时间内习得数目是不一样的,难度越低的同形词越容易掌握,在单位时间内习得的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对于单位数目的同形词,其难度等级与习得人数成反比——难度等级越大,习得的人数越少;难度越小,习得的人数越多。以一个课时为例,对于相同单位数目的同形词,如果习得零级难度的人数为六个单位,那么习得一级难度的人数则为五个单位,以此类推,能够习得二级难度、三级难度、四级难度、五级难度的人数四分别为四个单位、三个单位、二个单位和一个单位。根据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难度等级的同形词分布数目以及相应的习得人数情况,将其整理可得到情况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甲级汉日同形形容词难度等级的同形词分布数目以及相应的习得人数呈现的是金字塔的形状,底层难度为零级难度,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是难度系数最小的,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习得该等级难度单位数目同形词的人数是最多的;顶层难度为五级难度,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是难度系数最大的,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习得该等级难度单位数目同形词的人数也是最少的。

四、结语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词汇大纲》中有119个甲级形容词,其中有103个同形词。而这103个同形词中,难度相对较小的零级难度最多,足有33个,差不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而难度相对较大的四级难度和五级难度中的同形词则较少,分别只有4个,仅占8%。在组织同形词词汇教学的时候,可在参照同形词难度等级的基础上采取复式递升原则,在难度等级低的同形词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难度等级高的同形词进行教学。同时,对于位于难度等级顶层的同形词,其义项出现的顺序也要遵循由易到难循环上升的方法,并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复现。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同形词学习效率,让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正确习得同形词。

注释:

①本文中汉语语义均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本文中的日语语义来自《新明解国语词典》(2010),第6版,日本三省堂出版社和《新世纪日汉汉日双解大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第1版)[S]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刘富华.HSK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6).

[3]万玲华.中日同字词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谢郴伟,徐开妍.基于HSK甲级形容词的汉日同形词研究与对日汉语词汇教学[J].文教资料,2013,(10).

[5]赵福堂.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4).

  • 下一篇:诗和远方作文(整理4篇)
    上一篇:环境科学的发展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环境科学的发展范例(12篇)

      环境科学的发展范文篇1体会一:做为环保工作者,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扎实搞好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daniel 0 2024-01-21 09:44:12

    2. 对健康管理的看法范例(3篇)

      对健康管理的看法范文篇1关键词衡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4.085AbstractTakeHengshuiCity,HebeiProvinceasanexample,t..

      daniel 0 2024-01-21 09:12:12

    3. 茶文化产业论文范例(3篇)

      茶文化产业论文范文关键词:旅游地理;筛选理论;茶文化旅游模式;开发思路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旅游当中,但生态..

      daniel 0 2024-01-21 08:40:12

    4.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例(3篇)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关键词:健康产业;中药保健茶;现状与前景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尚中药保健代茶饮’移动互联网销售室”(编号:201510162000033);通..

      daniel 0 2024-01-21 08:08:12

    5. 对健康的认识范例(12篇)

      对健康的认识范文1篇1由于高中教学方式原因,我班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如何消除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

      daniel 0 2024-01-21 07:36:12

    6. 留守儿童安全预案范例(12篇)

      留守儿童安全预案范文篇1生长在安徽潜山县天柱山镇的留守女童刘思圆(化名)始终不明白:在江苏打工的父母为什么一直把弟弟带在身边,而放下自己在家中留守?刘思圆已经11岁,留守家乡..

      daniel 0 2024-01-21 07:04:12

    7.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例(12篇)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

      daniel 0 2024-01-21 06:32:12

    8. 泡沫经济的特征范例(12篇)

      泡沫经济的特征范文蔡月晓,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日本国内的房地产投机盛行、迟钝的货币政策、适得其反的土地税收政策,以及..

      daniel 0 2024-01-21 06: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