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2-18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

关键词:群组看病骨质疏松老年人骨生化代谢指标OSTA指数

[Astract]Objective:ExploreeffectinGroupmedicalvisitstohighriskelderlycrowdwithOsteoporosis.

Methods:ThroughOSTAindexcomputed,werescrcened86withhighriskeldelycroudwithosteoporiosisandcollectedbasicinformationandscoreinbothOSESandOKT.Theleftfemoralneckbonemineraldensitywasdetectedbydual-energyinstrument.Meanwhile,biochemicalmarksofbonemetabolism(PINP、PTH,25-OHVitD3、β-CTX)usingelectrochemiluminescence,theserumBUN、Cr、Ca2+、P3+weredetectedbybiochemicalanalyzer.Groupmedicalvisitsinclude:healtheducation、conditionmonitoring、groupworkandprescription.Twogroupconductaboveitemsassessmentagainafteroneyear.Result:Bloodcalcium、phosphorusandLFNBMDhadnostatisticaldifferenceafterinterventionintwogroups(P>0.05).Afterintervention25-OHVitD3、ScoreinOKTandOSESininterventiongroupwerehigherthanmatchedgroupandbeforeinterventionintra-group(P

[Keywords]:GroupVisitsOsteoporosisAgedbiochemicalofbonemetabolismmarks

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密度低下与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高危人群,给予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降低骨折发生率[1]。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self-assesmenttoolforAsians,OSTA)是国内用于OP危险性筛查应用最为普遍的工具之一。由于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以及治疗目的、知识的认识不足,造成不依从治疗的情况非常普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将群组管理模式运用于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国内研究表明,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2-4]。本研究为探讨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的有效管理模式提供依据,研究日期从2015.8-2016.7止。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于本社区11216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将打浦桥街道所辖的17个居委,按东、西、南、北进行分层,随后从各层中分别抽取3个居委,共12个居委,在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12个居委会中抽取3106名65岁以上老年人,安排体检工作,最终有2912人参加健康体检。受检率为93.75%,通过OSTA计算。共筛查出236名骨质疏松高危的老年人群,对上述人群进行骨密度、骨生化、转换指标检测并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5]和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6]进行基线调查,随后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86人,分为干预组(n=43名)和对照组(n=43名),在干预12个月后,对二组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及上述相关指标的检查、分析评价。

入组标准:

1.居住在本社区年龄65岁以上,OSTA指数

2.否认心、肝、脑等脏器严重慢性疾病,精神正常,生活自理,能配合体检工作。

3.近6个月接受骨质疏松的治疗,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继发性OP患者,已经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者,近6个月内新发的骨折。

1.2研究方法:

1.2.1本研究有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对上述86名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等),血生化指标检查: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钙(Ca2+)、磷(P3+)及骨生化、代谢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原胶原分子的N-端前肽(PINP),β-I型胶原C端肽(β-CTX)]。采集每例受检者EDTA抗凝血样5-7ml,应用脲酶法检测BUN及酶法检测Cr,使用比色法检测血Ca2+及速率法检测血P3+。上述指标使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检测,应用电光学发光法检测25-(OH)VitD3、PTH、PINP及β-CTX。使用Roche.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所有试剂购于上海罗氏生化试剂有限公司。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年龄、体重及血肌酐浓度进行计算[7]。

1.2.2同时安排上述每例受检者进行骨密度(BMD)测定,为美国G.E公司的DPX.BR.ave型DXA,测量腰椎、股骨颈2个部位骨密度,选择左股骨颈骨密度(LFNBMD)作为本次研究数据,根据WHO推荐的诊断标准:T值小于等于-2.5为骨质疏松。

1.2.3采用2011年出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推荐的计算方法,OSTA指数

1.2.4骨质疏松自我效能量表(OSESOsteoporosisselfCEfficacyscale)是一个多维度多级评价的调查表,由二个分量表组成,即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和食钙自我效能量表,其中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由9项条目构成,食钙自我效能量表由10项条目组成,计分方法采用5分制法,各项分数的累积即为总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骨质疏松知识问卷(Osteoporos’sknowledgeTestsOkT),由3部分组成,OP危险因素(1-11题),运动知识(12-18题)和钙知识(19-26题).其中OP危险因素可以和运动知识组合为运动知识分量表,计分:答对为1分,答错位0分,问卷总分范围0-26分。

1.2.5干预措施:将43名干预组骨质疏松高危老年人分为2组,建立对应的2个服务团队。每个团队由一位家庭医生、助理、1位全科护士及康复师负责一组病人进行群组干预规范管理。时间频率为每月1次,在社区以“小组围坐式”实施群组干预看病。每次干预活动约持续90min,包括群组健康教育及个体化的技能指导,病情监测,小组活动及处方开药4个模块的内容。干预药物为阿仑膦酸钠(福善美,默沙东70mg/次qw口服)加碳酸钙D3片(每片含钙0.5g与维生素D35ugBID口服)。

群M健康教育采用医生、助理相配合的集体学习讨论(头脑风暴法)。提供病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通过创造性的言论提供更好的建议,教会成员自我管理的一般技能,对照组的老年人接受常规骨质疏松的管理(发放宣传资料及日常饮食)。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forwindow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_(_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2.1二组干预前基本资料干预组43例,女34例,男9例,对照组43例,女33例,男10例,二组之间性别构成比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χ2=0.07,P>0.05)。二组在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BUN、Cr、Ccr、OSTA指数、OkT、OSES、骨生化及转换指标,LFNBMD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OSES、OkT的变化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运动知识,钙知识、锻炼及食钙自我效能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干预后二组在上述4个方面亦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二组骨生化、转换相关指标变化干预组干预前后除血Ca2+、P3+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LFNBMD、PINP、β-CTX、PTH、25-OHVitD3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在干预后除LFNBMD、血Ca2+、P3+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骨生化,转换指标在干预后二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3.讨论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据调查,中国>60岁人群的OP总患病率为22.6%,男性为15%,女性为28.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8],骨质疏松虽然作为老年常见的慢性病,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尚未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项目之中。

群组看病将自我管理支持和看病结合在一起,一次性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多层次的需求,过程中利用同伴的支持和激励,从而在积极的患者和准备好的团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互动,其也被认为是未来家庭医学模型的一个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模式,其设计可因实施的人群,特定的团队和组织,不同的医疗服务系统特定而异,形式灵活[9]。根据国内外的原有经验,群组看病模式是一全新的慢性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管理模式,时至今日已经取得很好成效[4,9]。群组看病模式在国外一些慢性病管理中(如:糖尿病、心衰、COPD、高血压)开展实施。

本研究中通过对骨质疏松高危老年人进行群组干预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在运动知识,钙知识,以及锻炼自我效能,食钙自我效能四个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12.48、10.84、10.31、13.81,P

新一代骨代谢生化指标由于具有及时敏感,特异性等优点,可以早期反映骨的转换水平,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性,监测药物疗效,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是目前仍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10]。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首选PINP和β-CTX这二个骨转换生化标志物[11]。群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PINP、β-CTX、25-OHVitD3、PTH均存在差异(P0.05),但干预组组内分析显示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

本研究中同时补充基础活性维生素D3及钙剂后,干预后干预组的25-OHVitD3水平较前升高,而PTH水平下降,在以往的研究中提示25-OHVitD3与骨密度呈一定的相关性[16-17]。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指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

本研究中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25-OHVitD3平均水平为15±4.36ng/mL,与国内上海等地区关于25-OHVitD3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致,提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25-OHVitD3水平下降[18]。故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应该补充及监测25-OHVitD3的水平。

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三级医疗体制中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症、骨折等方面,缺乏社区层面管理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标准,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群组干预管理治疗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是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提高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补充钙知识、运动以及锻炼的自我效能,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药物(阿仑膦酸钠)加上基础治疗(活性维生素D3+钙片),可以改善骨生化代谢指标的变化。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生不仅要控制患者的病情,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群组干预管理对患者从社会、心理、生理、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各方面实施综合性干预管理。

参考文献:

[1]楼慧玲.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在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作用[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9(4):155-160.

[2]朱兰.群组干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14,7(2):131-134.

[3]余峰.团队管理群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估[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5):230-233.

[4]王晓莉.群组看病模式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5(8):8-11[0].

[5]胡蓉芳.“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汉化版的测试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696-698.

[6]陈玉平.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3):339-341.

[7]陈文彬,潘祥林,康熙雄,等.诊断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51.

[8]宋轶萱.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综述,2008,14(3):400-402.

[9]李丽平.组看病模式: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创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50-753.

[10]肖恩.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3):212-216.

[11][0]陶天遵.原发性骨质疏症的治疗与预防[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8(5):377-384.

[12]李玉洁.2014年骨质疏松领域进展回顾―美国骨矿研究学会(ASBMR)年会精粹(2014,休斯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4):379-394.

[13]张萌萌.中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1):1263-1272.

[14]孟迅吾.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504-506.

[15]李毅中.骨转换标注物监测双膦酸钠盐治疗反应[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0):1175-1215.

[16]杜伟.[0]骨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8(12):36-40.[0]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健康测量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08)4-0023-03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比例中的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高度的致残性,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不能只注重于改善病人的生理功能,还应着重于病人的心理和社会机能的评估和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对12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等共5所医院的骨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住院病人共127例,时间为2002年1月¬---2003年12月。

1.2病例纳入标准

1.2.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患者;

1.2.2年龄50~70岁之间(含50岁和70岁),男女均可;

1.3病例排除标准

1.3.1年龄在50岁以下或70岁以上,过敏体质;

1.3.2长期同时服用其它影响骨代谢的药物,不能立即停用者;

1.3.3新鲜骨折,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者;

1.3.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5严重多处骨折。

1.4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第三辑),《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999年3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定,第二稿1999年10月22日在昆明通过)。

1.4.1诊断原则

诊断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参考年龄、病史、骨折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

1.4.2诊断基本手段

骨密度减少以骨矿含量测定和脊柱腰椎X线片,也可以用股骨近端、跟骨、管状骨X线片相结合判断。

1.4.3诊断标准

骨矿含量诊断标准和峰值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及分级标准(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参照执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以汉族妇女DEXA测量峰值骨量(M±SD)为正常参考值。必要时检测骨质疏松的疗效性指标:(1)相关症状及体征;(2)碱性磷酸酶及尿羟脯氨酸,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3)X线骨质改变:观测腰椎骨正侧位片;(4)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观测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或超声骨密度检测仪观测跟骨骨密度。

>M-1SD正常

M-1SD~2SD骨量减少

1.5调查方法

1.5.1调查工具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TheMedicalOutcomcsStudy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的标准版本[1]。此量表包括功能状态、健康满意程度和健康总评价3大方面9个维度共36个条目。为了便于比较,对各维度的初得分进行了转换,得到终得分,终得分0分~100分。另外使用了“患者一般状况量表”,包括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发病前与何人居住、看病费用等。

1.5.2调查方法调查员为5所医院的骨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的医师。调查前针对调查内容及方法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严格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调查。所有调查均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调查时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并记录。调查表收集后,由课题负责者随机抽样进行复核,对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予以排出。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合格的调查表,使用双输入法录入Epidata数据库,以确保资料录入的可靠性。并使用Excelfor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27例。男32例,女95例。年龄(62±11)岁,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70岁。婚姻:已婚者121例,未婚及离异者4例,丧偶2例。文化程度:文盲9例,小学29例,中学50例,大学39例。职业:干部42例,教师6例,医务工作者6例,工人45例,农民22例,其他6例。其中27例已离休或退休。

2.2患病情况

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5例。合并症:糖尿病35例,心脏病29例,高血压37例,心理障碍6例,其他疾病11例。

2.3SF-36评定结果

12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值及其总评分见表1。将生活质量与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看病费用、骨折、疼痛、是否大量饮茶、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类型、患其他病的情况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疼痛、大量饮茶、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意义,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亦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地区、体质、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各项目分值,除身体疼痛外,其余项目及其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我国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2]。尤其是功能状态和精神健康方面。多数研究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病人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影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社会心理障碍、精神状态、经济条件、各种治疗干预措施、康复、护理应用等。经相关分析发现:骨折、疼痛、大量饮茶、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意义。咖啡因有促进尿钙排泄、导致负钙平衡的作用,如长期存在最终导致骨矿物降低,茶也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有报道长期饮茶可使BMD明显降低[2],本文长期饮茶组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长期饮茶也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之一。疼痛能迫使患者减少运动,或运动量减少,而运动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重要途径[3]。家人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和健康变化状况均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日常情绪,进而可影响起居饮食,对患者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我们认为:吸烟、饮酒、饮茶、摄入高钠饮食、少运动、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可导致骨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骨质疏松,避免老年人发生骨折。所以,加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及宣教,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劝告其适度运动、戒饮浓茶,鼓励家属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是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WareJE.SF-36healthsurvey:Manualandinterpretationguide[M].BostonMA:TheHealthinstitute,1993.465~470.

[2]罗兴华,李凤英,廖八根,等.广州市老年人生存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20~2921.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总结范文篇3

中图分类号:R6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4-0041-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对此症早期诊断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解延吉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2011年8~10月我们对延吉社区居民1447人进行了骨密度测定分析和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上海市延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入选标准:本社区常住居民,本人自愿,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临床检查排除各种可能影响骨代谢的急慢性器质性病变,如卵巢切除、佝偻病、糖尿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变、严重肝肾疾病;绝经后妇女长期补充雌激素者。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编号,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447人为调查对象(表1)。

1.2方法

1.2.1骨密度测定方法

采用上海美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M-200型超声骨密度测定仪,输入相关数据,消毒右足,置入槽中固定,由同一操作人员测定所有受试人员的右侧足跟的SOS值。

1.2.2诊断标准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测得的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的2.5个标准差(T=-2.5SD),结合临床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低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的2.5个标准差,且伴有一处骨折的为严重骨质疏松症[2],骨密度值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减少。

2结果

2.1延吉社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

根据WHO诊断标准,本次骨密度测定发现骨质疏松患者232人,占16.03%;骨量减少604人,占41.74%。其中T值-3.0SD~为232人,占16.03%;-2.5SD~为119人,占8.22%;-2.0SD~为144人,占9.95%;-1.5SD~为149人,占10.30%;-1.0SD~为192人,占13.27%;1.0SD以上为611人,占42.23%。

2.2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的骨密度测定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比例逐步增加,女性患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比例大于男性(表1)。

3讨论

3.1骨质疏松是危害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急速上升趋势。根据《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公布的资料,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骨量减低,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0%,而且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这一比例还在逐步增加。70.00%~80.0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181万人,髋部骨折病例23万人。保守地估计每年用于治疗中老年患者大腿骨折的费用已经高达104亿元,到2022年将超过217亿元,2050年超过800亿元[3],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现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本社区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6.03%,略高于全国患病率水平,可能与本社区是老居民区,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另外本次调查主要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象,在样本范围和数量上有一定局限性。

3.2骨密度检查可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早期可以没有什么症状,所以有人称它为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的最佳定量指标,尤其是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硬件的限制,超声测量骨密度无疑是一种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方法。超声测量骨密度是一种新型无创伤骨质疏松诊断技术,其优点是早期可以显示出骨量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X线吸收法,超声法在数值方面不一定十分精确,但由于其无放射线,对于社区范围的早期筛查有其独到好处。我们建议以下人群应进行骨密度仪的检测:①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②65岁以下绝经后女性或70岁以下老年男性伴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③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④各种原因至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⑤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⑥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⑦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患者。

3.3重视骨折疏松的三级预防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种:①年龄在骨达到最大密度以后(一般在30岁时)骨质就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②性别50岁以上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大大增加;③家族史遗传是易感因素之一,并且作用显著;④骨折史之前曾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⑤药物使用一些药物,如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泼尼松等),同样能够增加患骨质疏松的危险。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应重视骨折疏松的三级预防

  • 下一篇:上学路上初中作文(精选19篇)
    上一篇:暑假游玩作文作文(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范例(12篇)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范文1篇1(一)油井套坏的原因分析由于地下条件复杂,所以导致油井套坏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几个综合原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因此,也难以对油井套..

      daniel 0 2024-02-18 12:18:18

    2. 总体规划范例(3篇)

      总体规划范文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议;理论;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andprogressofsociety,theemphasisonlanduseoverallplanningandtheoverallurbanplanningisofgrea..

      daniel 0 2024-02-18 10:14:43

    3. 六个必须坚持的不足整改范例(精选8

      六个必须坚持的不足整改范例篇1一、存在问题(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四个意识”强的表率方面。对习主席讲话学习的不深不透,只停留在理解表面意思,不能深入挖掘深层次思想,向..

      daniel 0 2024-02-18 09:50:18

    4. 虫害发生的原因范例(12篇)

      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篇1[关键词]油松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0-0108-01一、油松病虫害现状目前,我国油松病虫害的发展形势很严峻,但..

      daniel 0 2024-02-18 07:33:46

    5. 养老企业的盈利模式范例(12篇)

      养老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1篇1养老金隐性债务指一个养老金计划向职工和退休人员提供养老保险金的承诺。它等于如果该计划在今天即终止的情况下,所有必须付给当前退休人员的养..

      daniel 0 2024-02-18 05:13:12

    6. 养老项目的盈利模式范例(12篇)

      养老项目的盈利模式范文篇1这个位于温江国色天乡鹭湖畔,被冠名了“置信”品牌的适老公寓究竟是个怎样的产品?置信对于养老产业有哪些思考?带着这些问题,《养生杂志》采访了置信..

      daniel 0 2024-02-18 02:50:13

    7. 物流专业论文范例(3篇)

      物流专业论文范文论文摘要: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一个对实践教学要求很高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套固定的理论..

      daniel 0 2024-02-18 01:42:44

    8. 物流专业特色范例(3篇)

      物流专业特色范文篇1“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

      daniel 0 2024-02-17 23:40:58